如何评价辜鸿铭?

近代如梦令

看了一些回答,有的只有评价,缺乏事实依据。咱们要始终相信一点,评价常常会变(因为每个人看法不同,时代不同),但事实不会变,所以在提供事实的基础上来评价,也许更合适。

辜鸿铭与蔡元培影视形象(图注)

非常有钱。中国文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酸腐气”很重,但辜鸿铭身上似乎没有,反而有一股“痞气”(有点类似李敖),那是因为他有钱。辜鸿铭有个特殊的本事,很多文人都没有——精通9国外语。这个本事为辜鸿铭带来了一个好工作——外国几家大银行聘他为翻译,薪水给得贼高,搞出同行许多。有了这份外快,辜鸿铭活得很潇洒,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方找女人,还乐善好施,看到穷人乞丐随便丢些铜板。

爱捉弄人。都说辜鸿铭学问高,他除了爱显摆学问,还喜欢显摆个性。政府高官贿选,打算花200元请辜鸿铭投一票,辜鸿铭故意抬价:200太少,至少500!对方觉得老辜太狠:400好吧?辜鸿铭说:好!到投票那天,不见辜鸿铭人影。原来他压根没去现场投票,而是嫖妓去了。可见,他根本不在乎那500元,就是想捉弄对方!他不仅捉弄政府高官,还捉弄外国友人,比如著名作家毛姆。辜鸿铭故意用汉语写了一首诗送给毛姆(对方不懂汉语),毛姆很高兴,拿去请人翻译出来,才知道那是狎妓诗。

爱骂脏话。辜鸿铭被称为大儒大师,按说应该温文尔雅,谦谦君子,不料却经常喷脏话。银行的洋人同事取笑他辫子是“猪尾巴”,辜鸿铭用外语回敬:“你丫放屁!”骂完洋人,他还骂总统袁世凯:“人们都说袁世凯是豪杰,我看他就是一个贱种!”别人跟着骂袁世凯,辜鸿铭却不高兴:袁世凯是何许人也,你们也敢骂?只能我骂,也只有我配骂他!

辜鸿铭是一个言行都十分出格和怪异的人,很大程度上,这来自他的底气——第一,我有才;第二,我有钱。


脑洞大开的历史

一百年前,用中国文化征服西方世界,这位马来西亚华裔才是真正明星

二十世纪初,西方人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以不看辜鸿铭。

1857年,辜鸿铭出生在一个马来西亚橡胶种植园里,他父亲送他去西洋留学时,对他的最后一句嘱咐是:“不管你人在何方,都要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辜鸿铭把这句话记了一辈子。

在外国呆了14年的辜鸿铭来到了中国,在张之洞手下做了二十年的幕僚,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同时精研传统国学,终成学贯中西的一代学界泰斗。

关于辜鸿铭的奇闻趣事,大家比较熟知的段子有这样几个:民国留辫子、喜好小脚、用茶壶茶杯的比喻为纳妾辩护。

越深入了解西方,越明白自家传统文化的好处,辜鸿铭没少捉弄西方人,而且是点名道姓。

辜鸿铭认为中国人的性格及其背后的中国文明有三大特征——“深沉、博大和纯朴,以及灵敏”。美国人博大纯朴不深沉,英国人深沉淳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不淳朴,法国人不博大不深沉不淳朴但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部具备。

关于日本人扬名世界的礼貌,辜鸿铭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一种虚假的仪式化,下跪、鞠躬很容易学会,但不会给别人带来任何真正的愉悦,像一朵漂亮但没有味道的假花,而中国人的礼貌才是发自内心真实感情,使人愉悦和谐、如沐春风。

辜鸿铭把中国古典经籍《论语》、《中庸》、《大学》等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其英文专著《中国人的精神》又被转译成德文、日文,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外国人普编反映相当扎心,《纽约时报》更有评论:有史以来,中国人直接用英文写中国,最成功的有两位,第一位便是辜鸿铭。

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授时,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轮番上阵,学生们普遍反映,这个挂一条辫子的老古董跟八国联军开骂也永远不会输,这一段子被郭德纲使用。

学生们没有评价错,辜鸿铭有一次在伦敦街头读报纸,故意拿倒,过路英人讥笑,这个笨蛋!辜鸿铭用标准的伦敦腔倒念如流,边念边叹气,这英语太简单,完全起不到锻炼大脑的作用嘛!

辜鸿铭在六国饭店英文演讲《中国人的精神》,票价两块,梅老板当时的票价才一块二,即使这样,仍然高朋满座,一个大厅全是老外。

辜鸿铭有一段话,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许多世纪以来,我们中国惟我独尊的不以武力而用智慧管理国家,为什么现在会遭到你们这些白种人的轻视和欺凌呢?因为你们发明了枪,那是你们的优点。我们是赤手空拳的群众,你们能够把我们完全毁灭,你们只知道用你们那可恶的发明来压迫我们,却不晓得我们中国人有机械方面的天才,不晓得在这国度里有四万万世界上最务实最聪明的百姓。当黄种人会造和你们白种人一样的枪炮,而且和你们射的一样准时,你们将面临什么呢?你们喜欢枪弹,你们也将被枪弹判决!”

这一幕似乎越来越接近现实,辜鸿铭有理由在坟墓中微笑。


历来现实

西方人一度把辜鸿铭与印度的泰戈尔并称,认为他们俩都是东方学的代表性人物。一度有消息说他与泰戈尔曾经共同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但是最终泰戈尔获奖。辜鸿铭的出生也是非常中西合璧的,他是马来西亚华裔,母亲是葡萄牙人,父亲是马来西亚华人,曾经在英国人的橡胶园里面担任总管,辜鸿铭因为自幼聪明伶俐,因而被英国老板认为义子,后来辜鸿铭被带到英国接受教育。24岁那年,辜鸿铭回到马来西亚,在马来西亚见到了中国洋务派士人马建忠,经过与马建忠的交谈,辜鸿铭深受影响,决定做真正的中国人。

1881年,因为偶然的机会,辜鸿铭来到中国,后来经人力荐,做了张之洞的幕僚,可以这样说,张之洞的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辜鸿铭的影响,辜鸿铭做幕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议张之洞订阅数十份外国报纸和几百种外国杂志。大大拓展了张之洞的视野,辜鸿铭先后跟随张之洞长达19年,在“长江教案”、“庚子国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为中国人挽回了一定的面子,他也因此被西方人所熟悉。

清朝灭亡后,辜鸿铭成为文化保守主义者,和王国维等人一样,留了辫子,在民国初年的几次复辟运动中,虽然参与程度不深,但是也的确留下了他的身影。

蔡元培主政北大后,辜鸿铭也被延聘到了北大,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等人辩论,为传统文化张目。

辜鸿铭后来留下了诸如“遗老”、“愚忠”、“怪杰”等一系列名号,多元、保守、博学就是他一生的印记。


青年史学家

辜汤生,字鸿铭,号立诚,祖籍福建惠安。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九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论语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他一生事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在于沟通中西文化,并诉诸翻译事业,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孔孟哲学,精神道义,他勤于写作,一生着述颇丰,且多用流利的英文写成,使西方人了解进而尊重中国文化。

辜鸿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贯通中西,融合孔孟,他走遍欧洲,学会十几种外语,然而却不受重视。他真正认识中华文明的伟大和先进,但是意识过于超前,身处乱世之中,无几人能理解他一生学术成就。只好用尽一切机会对外国人逞口舌之利,却无助国家命运的改变。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引用一句对他的评价“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


雨巷深深

辜鸿铭,字汤生,号立诚,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185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槟榔屿。

12岁时随着义父远赴苏格兰接受西式教育。自称是“中国受过欧洲教育的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他先后在英国,德国,法国读书,期间还去过意大利,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家游历,肚子里装了不少西方的书和知识。他还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九国语言。辜鸿铭获得过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欧洲著名高等学府的文、史、哲、理、工、神学等学科博士学位共计13个,堪称“博士学位证书收藏家”。


辜鸿铭回国后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着迷,后来被张之洞延请。张在湖北兴办汉阳兵工厂,聘请了一位西洋专家,后竟然被辜鸿铭打发回了上海。张大为恼火,辜却说,“盛大人推荐来的那个伍尔兹根本不是办兵工厂的材料,他学的是商科,现在上海办洋行,大赚咱们中国人的银子。打发他回去没有治他蒙混欺上的罪已经很客气了。”

后来辜鸿铭一封电报请来自己的德国同学——威廉福克斯,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监督,来到了武汉。

辜鸿铭效命于清廷,后来改朝换代,辜披着那条代表愚忠的辫子躲入租界当中,后来被蔡元培聘任为北京大学教授,主讲英国文学。也发生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但辜鸿铭拥护一夫多妻制,在写作中也有独特的癖好。大抵才华横溢的奇人总有些不同常人的地方吧。


近代如梦令

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

(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出生于马来亚檳榔屿一个华侨世家,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讽讥英国人,嘲笑美国人没文化。第一个用英文德文翻译到西方的人。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讲过儒学,与列夫·托尔斯泰书信交流,印度圣雄甘地称他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他是一个古怪的人,特立独行,用自己的方式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他的思想具有“中西浇铸”的魅力。他留辫子,爱小脚,纳小妾,忠君。他对纳妾最著名的说辞就是茶壶与茶杯的关系。

附辜鸿铭《示内》小诗

莫道家贫卒岁难,

北风曾过几番寒。

明年桃李堂前树,

还汝春光满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