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亞歷山大大帝打到中國,當時中國有勝算嗎?

結束潮溼的床單

首先給出結論,如果亞歷山大真的來到中國,與中國開戰,中國至少有80%的勝算,而亞歷山大很有可能全軍覆沒。

其實題目包含了太多的假設,比如亞歷山大率領著他的部隊,是怎樣越過現今的天山以及喜馬拉雅山脈,又是怎樣走出塔克拉瑪干千里沙漠,以及柴達木的戈壁荒灘,來到古代中國的西部以及這麼長這麼艱苦的行軍;他是怎樣保證軍隊的後勤供給以及軍隊紀律的;沿途大大小小的遊牧半遊牧部落他又如何征服的;如此來到中原後他的兵力還能剩多少;這麼遠距離的行軍後他的軍隊還有戰鬥力嗎?

馬其頓方陣

好吧,以上的所有假設我們都不理睬,就直接假定,亞歷山大帶領著他出徵時候的所有精銳:4萬步兵以及1萬騎兵,精神抖擻地來到了中國西部(這是他們唯一有可能到達的地方),也就是來到秦國邊境。亞歷山大打到印度河是時間是公元前323年,假設經過一年的時間,也就是322年,亞歷山大的軍隊來到了秦國西鏡。此時他的對手是誰呢?秦國曆史上在為最長的國君之一——秦昭王,當時他即位剛好3年。

亞歷山大帝國

那麼,東方和西方最強國相遇,為什麼說西方必敗呢?

1.兵種。亞歷山大擁有西方世界最強大的步兵方陣——馬其頓方陣,而秦國的銳士也是戰國時期的一絕。問題是,壓力山大的方陣靈活度比較差,雖然從正面進攻方陣是佔優勢的,但是他的側翼是它最大的弱點。方陣中的士兵沒人持一根長達6米的長矛,活動能力比較差甚至幾乎沒有,故而為彌補這一致命弱點,亞歷山大大帝將方陣的側翼交給騎兵,並且有時在騎兵和方陣之間還會設置短矛兵,他們手持1.5米或者2米的短矛,充當方陣的左右翼,不過他們是沒有裝備盾牌以及戰甲的。此外,一支部隊中還會配備一定數量的弓矢兵或者投石兵,他們是遠程兵,也是沒有什麼護甲的。以上大概就是亞歷山大大帝部隊的主要組成力量。反觀秦國呢,秦昭王時期,秦國的兵種已經相當健全,包括少量的車兵,步兵,騎兵,弓箭兵或者弩兵,甚至還有水兵。秦國軍隊的核心力量是步兵,主要是步兵幾乎能勝任在所有地形上進行戰鬥,步兵的裝備包括裝甲,一支長戟之類的長杆武器,一把長劍,在後期,步兵甚至還會配備弓弩,加強打擊能力。騎兵則著短甲,持長劍,裝備弓弩,不論是騎士還是軍馬,都是嚴格挑選出來的,故而稱為鐵騎,戰鬥力極強。秦兵戰鬥時若是進攻則將車兵放置在陣前,以作衝鋒之用,其次步兵,其次是弓弩兵,左右則是騎兵。綜合來看,秦國的兵種混合作戰能力,是要超過亞歷山大的軍隊的。

秦昭王

2.軍隊數量。之前我們假設了一下,亞歷山大能帶來的是精銳6萬,這其實在如此長的行軍過後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這我們暫且不管,就算它是6萬,但秦昭王時期,秦國西部邊界在如今的甘肅南部、寧夏一帶,西南的巴蜀已經是秦國的糧倉,根據當時的徵兵制度,有學者估算出在秦昭王時期,秦國的現役部隊大約在31.5萬左右,臨時徵召則可以擴大到45萬左右。出去防守各處的守軍,秦國隨時可以動用的總兵力實際上在20萬人左右。這20萬的部隊不是戰時臨時徵召的農夫,而是經過訓練甚至有多場戰鬥經驗的精銳部隊。以20萬人對6萬人,其中的優勢不用我多說了吧。

白起

3.將領。亞歷山大本身便是一個衝鋒陷陣的將軍,他手下赫費斯提翁 、提柯塞琉古、利西馬科斯、托勒密、尼阿庫斯、佩爾狄卡斯、列昂納託斯也是英勇善戰的將軍。而秦國這邊呢?穰侯魏冉、戰神白起、司馬錯、王齕 王陵 趙摻 呂禮都是列國聞名的名將。中國古代打戰,一向追求智取而不是正面硬杆。我猜測雙方之間的第一戰一定是抱著相互試探的心理的。秦軍初戰如果勝利那結果就不用多想了,如果首戰失利,秦軍也許會退回城內,作疲軍之計。當然,也有可能秦軍一開始就根本不和你打,就慢慢消耗死你,這也是很可能的。亞歷山大如果攻城,說實話那是自討滅亡。當初和波斯帝國作戰時,經過七個月的艱難圍攻,才攻克了腓尼基的島嶼城邦推羅城(在今黎巴嫩)。現在來到秦國,再圍七個月的城,那我真的只能笑笑了。

戰國七雄

4.後勤給養。這一點是最明顯不過,亞歷山大遠來,隨軍不可能帶很多的糧食給養,想要就食於秦國,卻也不是那麼容易。一則秦國防範嚴密,有無可乘之機並不好說,二者,亞歷山大部隊以步兵為主,機動性不夠,如果派出騎兵前去覓食,留下沒有依靠的步兵,那簡直就是找死。況且東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極大,部隊未必能適應東方的吃食。5.主客對比。雖說亞歷山大和秦昭王兩兩不相熟悉,但是秦國畢竟在本土作戰,一則熟悉本國環境,二者抵抗侵略,乃是正義之戰,守土安民乃是軍隊的職責。而亞歷山大則不同,勞師以遠,一切均是未知,一戰失利,必定導致全軍土崩瓦解,此為主客對比。

當然,亞歷山大在小概率上還是可能會勝利的。比如,亞歷山大攻打秦國時,東方各國再度聯合起來,攻打秦國,秦國兩面作戰,有可能戰敗。再如當時秦昭王雖是國君,但國家大權卻在宣太后以及華陽君、穰侯的手裡,如果亞歷山大與秦軍交戰時秦國發生政變,導致朝野混亂,亞歷山大也有可能取得一定的勝利。不過,無根之水,怎能長久,縱使亞歷山大奪得幾座城池,得以安定下來,他又怎麼面對洶洶而來的東方六國呢?

(全文完)


小文章大視野

亞歷山大大帝打到中國,假設從帕米爾高原過來,迎面遇上的是秦國。

如果從印度繞一圈,打緬甸過來,那時候都是沼澤瘴氣,幾百年後諸葛亮討伐南蠻,都打的費勁,何況公元前310年前後的亞歷山大。

好吧,他從帕米爾過,也就算他福大命大,順利翻過了海拔6000米的高原。畢竟1000年後的唐朝高仙芝也帶兵翻過高原。

也順利的來到了我們所說的西域。

西域諸多國家也按照導演的劇本,迎風而降,一路提供大兵飲食,伺候的妥妥當當的,一路往東走。

按照劇組的設計,沒把西域國家吃窮,來到了河西走廊。這裡當時都是草地,是羌人和大月氏的地盤。咱們不說羌人後來跟漢朝纏鬥百年,也不說大月氏跟匈奴的百年恩怨,也不要說漢軍過草地的給養經常困死整個大軍,導演組有要求,一定要讓這幫大兵穿過花海,來到種花家的院牆外。

那個時候也別說誰富裕,生產力低下,大傢伙都是窮光蛋。羅馬帝國的士兵都是青銅短劍,亞歷山大的士兵,想來也不會用到鐵兵器。

好了,陣勢列好了,導演組有要求,把燈光,道具,服裝師都叫來,花了不少功夫,終於像模像樣,像一個百戰百勝,威震大半個亞洲的王者之師了。

秦軍,出來,我知道你在家,別躲著不出門!

秦惠文王剛娶了羋八子,從床上坐起來。沒辦法,遊牧部落的事剛消停,來了一個更猛的。

秦朝的將軍們開會,制定策略。

鑑於雙方都是步兵為主,最終決定了會戰的版本。同時,秦朝早已派出大量遊騎,偵查這支來路不明的武裝的來歷。

參考100年後趙國李牧陣斬10萬匈奴騎兵的戰例,秦朝早就在戰國的血雨腥風裡學會了兵不厭詐。秦王決定先誘敵深入,讓亞歷山大沿著甘肅陝西的荒涼地帶進入到秦國舊都櫟陽,頓兵堅城之下。

秦國國民很好的執行了堅壁清野的任務,在亞歷山大身後,漫長而遙遠的補給線脆弱而重要。

亞歷山大落定速戰。

因為遠途而來,缺少工程設備,亞歷山大開始建設過程。但是秦軍的遊擊不停的襲擊著亞歷山大的運輸線,讓亞歷山大疲於應付。

終於,亞歷山大最擔心的情況出現了。這次亞歷山大帶來了10萬大軍,全部依靠後方提供作戰物資,因此亞歷山大派往各地的徵糧官大肆壓榨各地民眾,新附地區的反叛越來越多。雖然有傀儡政權和為數不多的希臘軍隊鎮壓,但是按下葫蘆壓起瓢,每天亞歷山大都收到各地雪花一樣的告急文書。

亞歷山大心急如焚,只好用剛學會的陝西話跟秦軍答話:戰就戰,不戰就降,別躲在家裡當縮頭龜。

秦軍主將贏華回信:亞歷山大兄臺,吃的好嗎?睡的好嗎?

沒辦法,硬攻。

西方的建築技術比較先進,後來的羅馬還發展了混凝土建築。亞歷山大的士兵在土木作業下打的頑強,終於在攻城的第三天,攻破了城市的東南角。

亞歷山大吹響了總攻的號角,所有的士兵開始往城裡攻擊。

天已黃昏。

從西邊的黃昏落日裡飄來了幾個字:城破了?那都不是事兒!

原來,秦軍在等待義渠騎兵的到來。

終於趕上了。

秦軍邊打邊退,讓出了城市。

一陣清風吹散馬蹄揚起的塵土,在亞歷山大眼前的,是秦軍早已組織好的弓弩強陣。三段擊發的不斷火力,讓尚未結成陣型的馬其頓人損失慘重。

亞歷山大急忙召回軍隊,組織軍陣。

按照導演的要求,一定要有血拼的場面。

秦軍稍卻,給了馬其頓軍隊組織軍陣的時間。

馬其頓軍陣發威了,綿延長達2公里的軍陣,排山倒海一般向秦軍衝來。

秦軍一看這陣勢,也排開戰車連環陣。馬其頓人的標槍不斷的造成秦軍的損失。秦軍的強弓也給馬其頓人帶來極大的傷亡。雙方各自距戰車陣五六米的地方互相用長矛戳啊戳。

戰至晚八點,一支帶火的軍隊從黑暗中衝出,原來是火牛陣。

馬其頓人好不容易恢復了陣腳,看天色已晚,擔心還有陰招,慢慢退卻。秦軍再次派出了生力軍,從軍陣的裂縫處,秦軍銳士500人如猛虎入羊群,把剛剛經歷了幾個小時大戰,已經力氣不支的馬其頓僕從軍挨個放倒。

馬其頓右翼潰敗,並且快速朝中軍擴散。

亞歷山大看的仔細,急忙派出預備隊,彌補右翼的損失。

中軍一動,這邊秦軍主將也看的清楚,立刻派出義渠的騎兵進攻中軍。

馬其頓全線潰散,不能收拾。這時,三隊傳令兵分別從戰場的各個角落,向秦國士兵發佈新的作戰令。

獲敵人首,進兩爵,家人免三年賦。

馬其頓遂大奔!


而知而行

我覺得,如果亞歷山大大帝打到中國,必無勝算,原因有很多,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先來介紹下當時的概況

眾所周知,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使得馬其頓崛起,吞併希臘,而亞歷山大雖然師從大師亞里士多德,卻是個勇猛無比的帝王之才。十八歲隨父出征,二十歲便繼承王位,年紀輕輕就能夠掌握一個當時強盛的大國,實在令人敬佩,接下來出征波斯,進軍東方,遠征印度,使得帝國成為世界級大帝國,然而天意難測,亞歷山大英年早逝,帝國不久便分崩離析。

再看看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戰國中後期,列國征戰不止,均有善戰之師,華夏大地瀰漫著好戰的氛圍。

下面說說具體原因

原因一,馬其頓國力難支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率軍遠征難以迴避的問題,退一步講,就算是亞歷山大的大軍邊征討邊劫掠補給,也難以長久,最開始對波斯的征討,也使綜合實力不強的馬其頓難以支撐,日後的征途,馬其頓方陣再厲害也不可能每戰必勝,所以一旦戰事僵持,必定要從大後方運送補給,而後方除了母國馬其頓,多為新佔之地,難以滿足太長的戰線補給。不僅這些,軍隊人員也有消耗,需要不斷加入新兵,現在的馬其頓人口就很少,更不用說2000多年前了,總之,馬其頓國家的狀況從根本上決定了亞歷山大的強大隻能是曇花一現。

原因二,後方不穩

亞歷山大帝國,佔領希臘,小亞細亞,埃及,敘利亞和波斯,都是在幾年之間佔領的,而這些地方均有自己的文化系統,有自己的歷史,武力佔領並不會長久,只能越發積累怨恨,所以說亞歷山大的後方是不穩的。在通信落後的2000多年前,統治偌大一個帝國是十分困難的,更何況亞歷山大對於遠方的征討並未停止。

原因三,孤軍遠征,麻煩重重

2000多年前的氣候和現在肯定有區別,未開發的不毛之地眾多,出遠門尚且難以辦到,更何況率軍遠征了。而在路上也會出現各種問題,疾病,歷史上的亞歷山大就是在征討印度時得病逝世的,統帥尚且如此,更何況步卒了!而人生短暫,旅途長遠,士兵們難免思鄉心切,哪怕亞歷山大意志力再強,軍隊的統帥階層意志力遲早也會動搖。

原因四,進入中國後的推演,亞歷山大的大軍不可能取勝

退一萬步講,就算亞歷山大克服千險萬難,率領馬其頓大軍來到了中國,也不可能取勝。如果從河西走廊進入秦國,幾萬馬其頓軍隊肯定不是秦軍的對手,我覺得被秦軍消滅的蜀國國力就不會比馬其頓差,而義渠國也是草原部族,能征善戰,卻被秦國滅國,馬其頓方陣再堅固也難以抵擋秦國這個戰爭機器的衝撞,畢竟是疲勞之師對一個如日中天的帝國。如果亞歷山大從蒙古草原率軍南下,遇到趙國,也是難以取勝,趙國雖未完成胡服騎射,但是連年的戰爭使趙國軍隊十分強大,幾萬馬其頓軍隊是打不贏的。接下來就不探討其他情況了。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評論區留言討論,潁州棄之與你一起閒談文史野趣。


潁州小史官

一句話,只要是在明宋清之前,只要一個地球儀,中國就可以征服全世界。



大神小說

馬其頓的入侵:中國的勝算

前言:

兩國簡介

(1)馬其頓王國

馬其頓王國,指約公元前800年至前146年間,存在於小亞細亞及希臘地區的國家。馬其頓的歷史大致由兩個時期組成,即腓亞時代(前800年~前301年)和安提柯王朝時代(前301年~前146)。本文特指腓力二世到亞歷山大大帝的這段歷史時期。





馬其頓地處希臘東北邊緣,南接帖撒利,中隔奧林匹亞山,西臨伊利里亞,東靠色雷斯。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多山少平原,馬其頓人的生產力水平普遍比希臘人低,遊牧漁獵生活成為了他們獲取生產資料的主要來源。然而,惡劣的生活環境也造就了馬其頓人堅韌不拔的精神。約在公元前700年,首領佩爾狄卡斯一世率領馬其頓軍隊南下,從阿利哈科蒙一路打到埃蓋,並定都於此,建立起“阿吉德王朝”。

公元前四世紀,由於馬其頓國內爆發了激烈的權力衝突,國家危在旦夕,時任攝政王的腓力二世力挽狂瀾,不僅逐步消滅各地的威脅勢力,而且在當政後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全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馬其頓王國一躍成為巴爾幹半島的強大國家。其中最值得後人稱讚的,是他摒除希臘軍隊傳統的作戰方式,創造了極具戰鬥力的“馬其頓方陣”,核心是由貴族組成的重裝夥伴騎兵和裝備一杆6.3米的長矛、縱深多達32列的重裝步兵組成。重裝步兵的作用在於頂住敵人的正面進攻,戰鬥的結局則決定於重裝騎兵對敵兩翼的奇襲。通過新式軍隊的強悍,馬其頓先後擊敗了希臘半島上的雅典、底比斯、斯巴達等國家,最終在前337年成立“科林斯聯盟”,權勢迅速上升。




公元前336年,雄主腓力二世在婚禮上被波斯刺客殺死,年僅20歲的長子亞歷山大即位。雖然年紀輕輕,但亞歷山大運用權謀和武力,把不穩定因素全部消除,並對波斯帝國發布進軍令。公元前335年,由三萬重裝步兵和五千騎兵組成的馬其頓軍渡過赫倫斯龐海峽,正式開始了著名的“亞歷山大東征”。此時的波斯帝國已經垂垂老矣,馬其頓軍進展順利。公元前333年,雙方在位於敘利亞的伊蘇斯平原展開了第一次正面對決。面對數倍於己的十萬波斯大軍,亞歷山大避重就輕,利用波斯軍的統屬矛盾,率精銳騎兵直插波斯中軍,大流士三世懾於其勇猛,拋下軍隊狼狽逃竄,馬其頓取得勝利,並俘獲了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女兒。隨後,亞歷山大向南進軍敘利亞和腓尼基,不久攻克了推羅城。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平定埃及,被當地人尊稱為法老。




公元前331年10月,亞歷山大統兵進入兩河流域,與號稱百萬的波斯軍戰於“高加米拉平原”,大流士三世依舊不敵逃竄,只不過這次他再也沒有能力反抗了。馬其頓軍隨後佔領蘇薩和巴比倫,並繳獲大量金銀財寶和軍械。公元前329年,馬其頓軍越過興都庫什山,到達了中亞錫爾河一帶。公元前327年,馬其頓軍侵入印度西北,由於長期飽受疾病、惡劣氣候和當地土著的瘋狂抵抗,亞歷山大無奈接受軍隊的請願,率軍撤離印度,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遠征宣告結束,而亞歷山大也在公元前323年六月死於傷寒,一代傳奇大帝落下帷幕。

(2)秦國

秦國是華夏族在中國在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其始祖秦非子是商朝名將蜚廉之子惡來之後。周孝王時,秦非子因為王室養馬有功,遂得到天子重視。周宣王時,秦莊公擊退西戎入侵,被封為西陲大夫,並受賞賜天水和犬丘(咸陽一帶)。周平王時,秦襄公派兵護送王室東遷,被封為諸侯,並賜予岐山以西之地,秦國正式成為諸侯國。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為爭霸中原而破釜沉舟,起兵五十萬與魏國決一死戰。然而魏國名將吳起領五萬魏軍,在陰晉一戰中大敗秦軍,秦國經此戰元氣大傷,無力阻擋三晉攻勢,所幸趙國不滿魏國的壓制,兩國反目成仇,秦國逃過一劫。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有感當時的國勢衰微,大膽起用商鞅等一批法學大家,開始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





公元前356至前350年,商鞅對秦國的方方面面進行了徹底的變革,不僅廢除世卿世祿制、重農抑商、鼓勵人口增殖,而且確立軍功爵制、編制戶口、強化法治、鼓勵移民開墾荒地等。公元前350年,在商鞅的建議下,秦國把首都從原來的雍城遷至咸陽,同時標誌著變法的成功。變法後的秦國日益強大,百姓更以為國立下戰功為榮,傲視西方,以至於周顯王冊立秦君為“方伯”,正式承認其霸主地位。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即位,雖賜死了商鞅,但仍沿用變法制定的各項制度。公元前325年,秦國相繼滅亡巴、蜀、苴,隨後先敗魏軍,再破三晉伐秦聯軍,又聯合韓魏攻打齊楚和義渠國,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越來越近,並最終於公元前221年完成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大一統。

軍事編制的差異

在對兩國的基本情況有了初步的認識後,我們正式進入了嚴肅的對比第一階段: 軍事。既然要打仗,自然離不開軍事編制的支持。

1.馬其頓軍

誕生於希臘文明圈的馬其頓,其作戰風格自然離不開希臘化的影響。為了克服舊式希臘軍隊臃腫遲鈍的單兵格鬥戰,腓力二世對軍隊作了全方位的革新。根據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的溫杜包尼西斯的古抄本《亞歷山大遠征記》記載,亞歷山大東征時期的馬其頓軍隊大致由四個部分組成,即常備兵、輕裝步兵、騎兵(輕和重)、輔助兵。



常備兵是方陣的主力部隊,士兵普遍裝備有長13~14英尺(後期甚至超過18英尺)雙手持握的長矛、一面直徑約2英尺的圓盾、一整套亞麻甲(或青銅甲)、一把短劍和一對脛甲。作戰時,士兵緊緊靠在一起,形成一個緊密有序的整體。第一排士兵通常是半蹲在地上,將長矛對準前方,而第二排士兵則將手中長矛搭在前排隊友的肩上,這樣可以有效增強對抗騎兵的威力。每個方陣前面4至6排的士兵將長矛一致向前,作為主要攻擊力量。當前排士兵倒下時,後面的隊友將迅速補上缺口,以保證方陣的完整以及戰鬥力。想象一下,密集長矛組成的尖牆一步步逼進你,是何等的恐怖。





輕裝步兵是方陣的機動部隊,士兵普遍裝備有一把短矛、一把短劍(長約45~50cm,寬約5cm)、一面直徑約3英尺寬的盾牌、一套較為輕便的皮甲。輕裝步兵一般部署於方陣的後面,排成縱深約8人的隊伍,時刻警惕敵方的動向。一旦敵軍衝開方陣的缺口,輕裝步兵就會第一時間通過方陣間的空隙和缺口開始戰鬥,為方陣的重整爭取時間。




騎兵是方陣戰鬥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整場戰役是否成功的關鍵。一般情況下,騎手均從馬其頓國內的貴族子弟裡招募,然後對其進行嚴格的訓練。馬其頓騎兵大致分成兩種,即塞薩利騎兵和夥伴騎兵。&塞薩利騎兵普遍裝備有一杆長度約2.3米的長矛、一把短劍、一套硬皮甲(亞麻甲)、一面圓盾(直徑約2.2英尺)。這種騎兵主要擔任的是騷擾的任務。一般在衝鋒時,騎兵會將長矛朝下刺向敵人,當衝進人群后,他們會拔出短劍進行砍殺,隨後迅速驅馬撤離。&夥伴騎兵,普遍裝備有一杆長度約0.7米的短矛、一把色雷斯戰刀(長約40cm,寬約3~4cm)、一套精美的青銅甲和一頂浪邊頭盔。作為最具有戰鬥力的精銳單位,夥伴騎兵擁有極強的戰鬥力。他們會從敵軍側翼或者背後,對敵軍發起猛烈的進攻。當他們觸敵前,會將手中的短矛投向敵軍,然後拔出戰刀衝入敵陣,使得敵軍大亂。在伊蘇斯戰役中,亞歷山大就是帶領夥伴騎兵直插波斯中軍,引起了大流世三世的恐慌。




輔助兵大部分屬於遠程單位,裝備有投石器、標槍和弓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克里特弓箭手”。他們作用是壓制敵軍的活動和射殺將領。亞歷山大喜歡將輔助兵分散部署在方陣的後方,在敵軍衝鋒時進行射擊,在接戰後靈活配合,幫助那些陷入纏鬥的隊友們。




值得一提的是,馬其頓方陣的編制與現代軍隊的編制極其相似。通常情況下,64名甲兵組成一個排,128人組成一個連,1024人組成一個團,4096人組成一個師(初級方陣)。初級方陣是自成體系的多兵種作戰部隊,除了重步兵外,還包括2048人輕盾步兵、1024人輔助兵和1024人騎兵團(各自),總計8192人。四個初級方陣組成一個聯合方陣,人數約32000人,這也是馬其頓東征部隊的配屬情況。另一方面,馬其頓方陣作戰時會排成斜陣,即斜面向外,從某一面壓向敵軍,然後騎兵利用敵軍的弱點進行衝鋒和屠殺。但馬其頓方陣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方陣移動緩慢,受制於地形,需要步兵與騎兵的密切配合,一旦出現脫節,兩翼遭到敵軍的夾擊,方陣就會立刻崩潰。

2.秦軍

生長於偏遠西陲的秦人,由於環境的惡劣,他們不得不與周圍的民族進行鬥爭,在這些過程中也造就了他們尚武的精神。自商鞅變法以來,秦軍的戰鬥力是顯著上升,創造了諸多奇蹟。

根據秦陵兵馬俑文物出土的情況分析,秦軍的主要由重裝步兵、輕步兵、騎兵、車兵組成。雖然有相當一部分史學家認為秦人已經學會了駛舟,但並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水軍在秦軍中的正規地位,我們僅在《史記·張儀列傳》找到這樣的描述:“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很可能與步兵的編制相同。



重裝步兵是秦軍的主力部隊,也是至關重要的單位。從秦俑坑出土的甲冑陶片分析,秦軍步兵普遍裝備以金屬札葉合成的套甲。甲衣由前甲、後甲、披膊、盆領、臂甲和手甲組成,製作精良。同時,秦軍士兵也裝備有大量長柄的戈、矛、戟和短柄的彎刀、短劍。在作戰時,士兵排成緊密並列的方陣,一致將手中的長矛端平,利用長度優勢刺殺敵軍。同時,裝備有短柄武器的士兵則配合長柄隊友,一旦敵軍突破陣線,這些短兵器的士兵就會立刻衝上去,以此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




輕步兵是重裝步兵的輔助部隊,他們大多不穿盔甲,手持弓、弩等遠程武器,配合重裝步兵進行殺敵。根據秦兵馬俑的排列順序,輕步兵是部署在隊伍的前兩至三列,當敵軍進入射程時開始遠距離殺敵,隨後迅速退到重裝步兵後面,對敵軍後方進行輸出,這點與春秋戰國以來的部隊配屬情況沒有太大的區別。

騎兵是秦軍的輔助部隊,主要的作用應該是騷擾或者偵查。根據秦兵馬俑的騎兵俑的放置情況看,秦騎兵很可能是四騎一組、三組一列、九列一隊(約108人),並配戰車六乘,這和《六韜·均兵篇》所記載的“五騎一長,十騎一吏,百騎一率,二百騎一將”大抵相近,可又有所不同。秦騎兵基本是穿短甲,配弓箭和騎弩(為對抗匈奴而出現)。然而通過這些文物表明,秦騎兵還處在發展階段,並不能作為一股獨立的作戰力量。




車兵是秦軍中的一股獨立作戰力量,其作用是衝散敵軍陣型。春秋是車兵的鼎盛時期,隨著戰爭的需要和兵員的擴充,車兵的編制也日趨完善。秦軍的車兵部隊主要以“車步作戰”的方式進行戰鬥。一輛戰車上標配三人,即駕手、長兵器甲士、短兵器甲士。車兵的編制是每八乘為一偏、二偏十六乘為一組、四組六十四乘為一隊,同時配以相對數量的步卒。然而車兵受制於戰場地形,適用範圍不大。



3.對比

通過了解雙方的軍事基本情況,很顯然馬其頓軍在對陣秦軍時,唯一的優勢就是久經沙場的騎兵。通過快速的移動,尋找合適的時機進行突擊,以此決定戰場的勝負。雖然秦騎兵的存在可能會導致一些麻煩,但尚處成長過程中的騎兵畢竟無法有效進行對抗。而秦軍的優勢則是遠距離、高殺傷的遠程弩兵和數量佔優的重裝步兵。馬其頓軍最多也就四、五萬人,而秦軍總數可達五十萬。不同於波斯人的嚴謹秦軍,將會血腥無比。

武器質量

兩軍對圓,自然免不了一場浩劫,而身處戰場的士兵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手中的武器。持什麼質量的武器進行戰鬥,對於是否取勝意義重大。




在武器裝備方面,毋庸置疑,秦軍普遍優於馬其頓軍。早在戰國後期,山東六國就普遍裝備了鐵矛、鐵刀、鐵杖、鐵劍等鐵兵器,但相比之下,秦國的冶鐵技術卻沒那麼發達。因為根據秦兵馬俑的發掘,出土文物都是青銅兵器。雖然十分不解,但事實就是這樣。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秦代應該是一個青銅武器向鐵製武器過渡的時期,裝備方面呈現“銅鐵結合運用”的特色,但秦人把青銅工藝運用的爐火純青。另一方面,秦人也率先實現了武器批量生產。秦俑坑出土的四萬枚三稜箭頭、一萬個弩機、數萬件兵甲器械、八十九輛戰車,都證實了秦人軍事工藝的出色。而1974年出土的一把超過91cm的青銅劍,秦人居然能夠突破青銅兵器的長度,真是令人歎為觀止。(在青銅時代,銅器的質量取決於添加錫的含量。錫少了,銅器太軟;錫多了,銅器易折斷。)





反觀馬其頓軍的武器,則顯得遜色許多。古希臘的冶煉(鐵、銅)技術都是傳自西亞,公元前2600年希臘半島出現銅器,直到前1900年才大規模使用,而在公元前16~前12世紀,鐵器開始出現。在希臘著名詩人荷馬的史詩裡,也提及到了一種製作鐵件的淬火技術。雖然如此 ,但希臘的冶煉技術並沒有達到一個十分尖端的地步,這說明了馬其頓軍的武器質量也不會特別好。況且當時的士兵大部分是自己製備武器的,除了特殊武器是政府統一發放,武器的質量參差不齊。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馬其頓文物,是在Vergina的一處貴族墳墓裡出土的薩里沙長矛(矛頭長0.51m、重1.235kg)和部分青銅頭盔、短劍。通過對文物的分析,可以發現這些裝備都非常一般,而且頭盔厚度僅有1mm,豈不是一射就穿了嗎?

戰場情況(暢想)

中國古人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在什麼樣的戰場作戰,就有什麼樣的結果。馬其頓的入侵是否可以成功,戰場情況也十分重要。

根據亞歷山大的行軍路線,若是繼續東進的話,他很可能會沿著印度河行軍,然後穿過雨林到達中南半島,最後經川藏口踏入巴蜀一帶。而雙方決戰的時間,估計在公元前320年~前315年之間,戰場的地點也許就是在四川盆地南部。學過地理的人都明白,四川平原號稱“天府之國”,千里沃土,是不折不扣的開拓地區,這對於馬其頓軍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因為馬其頓方陣就需要這種地形。面對外來入侵者,秦軍也許一開始會表現得很不適應或者驚訝,畢竟沒有見過這種風格的軍隊。但他們也不會拱手讓出巴蜀,因為這裡是秦國的大後方,所以勢必會拼死堅守。




我們現在試想一下,部署在平原上的馬其頓方陣按照慣例會擺出“斜型隊列”,兩翼部署重騎兵,後排佈置輔助兵、輕步兵和一定數量的希臘或者波斯步兵,亞歷山大則親自率領騎兵部隊,全軍緩緩壓向秦軍。此時的秦軍也擺出熟悉的陣型,前兩排是遠程步兵,後面數排是重裝步兵和戰場,兩翼也是騎兵。當面對密集的長矛方陣時,秦軍會先用弓弩向敵軍發射密集的箭雨,許多馬其頓士兵會倒下。但亞歷山大不會讓秦軍這麼爽快的輸出,他一定會分出數股騎兵開始包抄秦軍,擾亂其遠程作戰。夥伴騎兵來勢洶洶,秦軍或許會將遠程目標轉向騎兵,亦或者令兩翼騎兵正面對決。但秦騎兵畢竟力量有限,在久經沙場的夥伴騎兵面前,他們討不到什麼便宜,也許會被驅散,也可能依靠人數優勢拖住對方。




這時雙方的步兵開始接觸。從馬其頓方陣裡伸出的六米長的長矛猛烈刺向秦軍,秦軍拼命想尋找縫隙避開長矛進行肉搏,一段時間內是僵持的,但很快秦軍就通過缺口插入到方陣中並大開殺戒。此時形勢危急,方陣後面的預備部隊立刻衝上去阻擋秦軍的行動,面對希臘式步兵的大盾,秦軍進攻受到了阻礙,雙方扭打成一團。畫面回到側翼,亞歷山大的騎兵隊陷入苦戰,因為秦騎兵的數量太多,一時間難以驅散,怎麼辦呢?這時個人英雄本色開始發揮,亞歷山大利用在伊蘇斯戰役中的熟練技巧,扯出一支部隊直插秦軍後方,企圖幹掉秦軍統帥。在混亂的戰場上,這次行動是非常出乎意料的,秦軍後方可能會因亞歷山大的突襲而產生騷動,不過秦軍統帥不是大流士三世,後方秦軍鎮定下來後開始有序應對亞歷山大的突襲,數千杆長矛對準了亞歷山大。看到秦軍擺出防禦姿態,亞歷山大估計也無可奈何,再扔出標槍後迅速撤離,尋求機會再度偷襲。




這時交戰已經有數個時辰了,馬其頓軍的正面異常艱難,因為秦軍的勇猛和數量優勢,方陣傷亡在不斷增加,而側翼突襲也遭到阻攔,夥伴騎兵殺的是滿身鮮血。突然,在秦軍的東面湧出一支部隊,定睛一看原來是楚軍(可能的話)。由於對秦國蠻橫行為的憎恨和不願意放棄削弱秦國的機會,楚國接受了亞歷山大發出的合作請求,派出了數萬軍隊協助馬其頓軍作戰。這股生力軍的加入,使得戰爭天枰一下子傾覆,秦軍遭到兩面夾擊,形勢一片混亂。亞歷山大趁機再率久戰的騎兵由側翼突圍,插入秦軍當中,割裂其前後軍的聯繫。此時的秦軍雖然依舊死戰,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秦軍終於潰敗,餘部逃入成都城中堅守,而馬其頓軍也因為傷亡過大無法展開有效追擊。😷😷😷(別罵我,只是一種猜想)

兩軍統帥的對決

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什麼樣的統帥帶兵,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相當於秦國而言,亞歷山大的作戰經驗是毋庸置疑的,這也在闡明瞭秦國面對的是一個十分難纏的對手。




根據托勒密一世(亞歷山大的心腹戰將、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創立者)遺留下來的紙紗口述,他對亞歷山大曾這樣評價道:“他非常聰明、非常勇敢,對於榮譽和危險也非常熱心……他最善於選擇正確的行軍路線,不管情況是多麼的模糊,他的猜想卻往往十分正確……他對於如何集結一支軍隊並且裝備他們都特別在行,尤其善於提高軍隊的精神,使他們產生新希望……”。這是一位當事人最有力的證據。雖然西方史學界對亞歷山大的經歷存在著誇大的嫌疑,但通過在埃及、西亞、中亞、印度西北部等原馬其頓王國領土的文物,亞歷山大的軍隊確實曾經踏上過亞洲的土地,並完成了一次十分成功的遠征,這點是證據確鑿的。而且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亞歷山大豐富的作戰經驗(不服也不行)。




自公元前335年馬其頓遠征軍踏上小亞細亞開始,亞歷山大就帶領著他們進行了整整11年的東征。在這段時期裡,他的敵人是五花八門且層出不窮的。例如波斯人、西塗亞人、印度人、大夏人、埃及人、推羅人、巴克特里亞人……,幾乎與同時期的50%人類軍隊作戰過,什麼樣的兵種沒有見過,這個是毋庸置疑的。而如何對付一些硬骨頭,他也有著自己一套方法。在幾天前有一位網友詢問我:“亞歷山大如果遇上游牧騎兵怎麼辦?步兵為主的馬其頓軍是否會輸?”這裡我想說,這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根據《亞歷山大遠征記》的描述,在進入波斯帝國東部行省的巴克特里亞和索格地亞納時,他陷入了斯皮塔米尼斯領導的游擊戰。在鎮壓期間,馬其頓軍還擊敗了西塗亞的遊牧騎兵。雖然不知道用了什麼戰術,但至少說明遊牧騎兵在亞歷山大看來是沒有問題的。




再回到東方戰場,此時的中原大地尚處七雄爭霸的局面,亞歷山大一定不會放過這種機會。由於秦國在公元前316年對齊楚的進攻,以及不斷地在軍事上壓迫楚國。楚國對秦的態度也好不到哪裡去,如果亞歷山大此時趁機插入一腳,表明願意和楚國結為同盟一起削弱秦國,秉承著“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楚懷王不會不同意的。其次,一個盟友是遠遠不夠的,亞歷山大也一定會向韓、魏、趙、齊、燕的國君發去請求,內容估計是“消滅秦國,天下四六等分”之類的承諾。運氣好的話,再一次“六國聯盟”也不是不可能。想象一下,兩線夾擊的秦國結局會怎麼樣?





當然,秦國也不會坐以待斃。面對亞歷山大的“遠交近攻”謀略,秦國君臣在短時間內的慌張是可以理解的,但當應對方案出臺後就不一樣了。估計秦國會派出數名能言善辯的說客,到列國去動搖其國君的意志,內容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會指責“馬其頓人非我族類,此舉無異於與虎謀皮,一旦中原淪喪,你我皆成不孝子孫”之類的話。有沒有作用?相信肯定會有的,如果秦國再許以一定程度的“禮物”,那麼至少北方的“趙、燕、齊、韓”(位置太遠,得不到直接利益)會動搖,但楚國和魏國就不一定了。不過,只要楚國堅定立場,對於秦國而言依然是十分致命的問題,畢竟他們就挨著楚國。到時形勢如何發展,就看雙方的手段了!

後勤補給

袁騰飛老師說過:“外人看戰術,內人看後勤”,尤其是古代軍隊的戰爭,後勤顯得無比作用,因為總不能餓著肚子去打仗吧!對比雙方的後勤系統,不得不承認,馬其頓軍實在過於單薄。



通過對淪喪地區的記載,馬其頓軍每攻下一座城,往往會“燒殺搶掠”一番,只有那些被亞歷山大赦免的城市才能倖免於難。例如,公元前332年馬其頓對圍城七個月的推羅城進行了大屠殺、公元前331年10月對蘇薩和巴比倫的掠奪。這些措施雖然殘暴,但也是無奈的活動。一方面,馬其頓軍距離本土太遠,補給線太長,無法及時供應龐大的遠征軍;另一方面,與其冒著補給線被切斷的危險,還不如就地取材,軍隊既能及時得到供應,而且還能建立新的大本營和後勤基地。而對秦國的戰役裡,馬其頓軍的後勤基地可能是位於今天四川省南部的某個城市。




秦軍的後勤補給就顯得富裕許多了!通過對1975年湖北省雲夢縣秦墓出土的竹簡分析,在墓主人“喜”所抄寫的1000多枚竹簡上,無一例外都告訴我們,在秦國,軍糧是由國家統一供應的,而且耕作是受到法律保障的。另一方面,秦國的巴蜀太守“李冰”通過都江堰的修建,使原本岷江氾濫、菏澤遍野的四川盆地變成了富饒的“天府之國”,為秦軍儲積了大量軍糧。司馬遷的《史記》曾這樣記載道:“錯伐荊楚,甲兵南下,風帆延綿,有米糧六百萬也”。可見秦軍後勤之得力。如果秦軍打算減少損失,抓住馬其頓軍的後勤弱點打持久戰,那麼相信亞歷山大也會非常痛苦,因為後勤系統的缺陷是無法用個人能力去解決的。

結尾

╮(╯_╰)╭ 喜歡我可以關注我哦!我是御庭殿上副旨,會不定期為大夥兒更新最火辣的歷史知識。


明庭刑部承旨

你的歷史真不咋地,從人類有文明開始一直到公園前18世紀初,也就是清朝康熙年間(時值歐洲工業革命),中國在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全面領先歐洲,確切的說是領先全世界。所以你說亞歷山大當時打中國,中國有沒有可能贏的假設根本不存在,你稍微瞭解中西方當時的歷史就是知道,亞歷山大時期,正值中國戰國時期初期,也就是秦國剛剛經歷完商鞅變法不到十年(秦惠文王時期),戰國時代中國有多牛逼,就不說了,就說亞歷山大帶來幾萬人最終連南亞次大陸的野蠻人都沒有徵服成功,還想打中國戰國時代成建制的軍團?首先軍力、人口、資源,亞歷山大沒有一向可以比得過戰國時期的任何一個國家,還想打中國,說的不好聽,世界欠戰國時期的中國人一個地球儀,否則,現在全世界都說漢語


軍服姬中二病幻者

這個問題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無論亞歷山大打到那個朝代亞歷山大都必敗無疑,我們先來對比分析一下。

根據歷史推斷,如果亞歷山大東征來到中國,應該是戰國-三國時期,而亞歷山大東征部隊總共就只有,三萬步兵,五千騎兵,一百多艘船。而戰國時期秦國動不動就是幾十萬部隊,全面皆兵,更別說秦兵有多強悍了。如果遇見戰國中後期的秦國,那更是悲哀,估計白起用一萬士兵就可以擊殺亞歷山大東征部隊了,如果是後期秦國那基本不用打了,可以直接讓三萬五千人全部撤退,這樣或許還有幾個活的。為什麼?你自己從網上搜搜秦弩的射程,秦弩的射程有三百米,這是西方十九世紀才能達到的技術,碰到後期秦軍,連秦軍的部隊都沒碰到就會死傷大半,更別說後期秦國有上百萬部隊了。


如果碰到趙國,趙國經過趙武靈王之後,那騎兵戰鬥力基本無敵,除了秦國的鐵鷹銳士基本沒有對手,碰到趙國的話,只有被趙國飛騎一波衝散或者投降,要不然就會多三萬五千亡魂。

如果碰到魏國,我想戰國時期最強的步兵魏武卒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魏武卒方陣在吳起還在時有五萬,在戰國中期還有一萬五千人。可能有些人不瞭解魏武卒戰鬥力,根據記載吳起時,武卒五萬,車百乘,騎三千大破秦軍五十萬眾。

(注意這裡是指戰國初期的秦國)想想這可怕戰鬥力,不用想也知道,亞歷山大東征部隊和魏武卒誰贏。

不過根據路線,亞歷山大東征部隊也只有可能遇見,戰國時期的這幾個國家了,下面我來講解一下如果遇見漢朝時期會怎麼樣,秦朝就不說了,畢竟他們都沒法與秦國部隊抵抗。

如果遇到漢朝,根據他們的路線,很有可能遇見匈奴部隊,而且是沒有被霍去病擊敗的時候,漢武帝剛派霍去病討伐匈奴的時候。要知道無論是那方亞歷山大東征部隊都絕對不是對手,匈奴在被霍去病擊敗後,率領殘部入侵歐洲,在歐洲所向無敵,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由此可見,你連匈奴殘部都打不過,更別說完整的匈奴了,擊敗匈奴的霍去病就更不用想了。



如果亞歷山大東征部隊再遲點的話,就會遇到正在討伐南蠻的諸葛亮,想想吧,估計諸葛亮會用各種計謀讓亞歷山大懷疑人生。


奇異秘聞

對於米蘭德王問道的回答不敢認同。央視曾有紀錄片《消失的軍團》,裡面對秦國軍隊的軍械做了很詳實的描述(現代出土了很多這些軍械)。先說弓弩,米蘭德的描述是秦朝軍隊大多用弩而亞歷山大軍團用弓,且弓的威力比弩大。但是西方公認的威力最大的弓是英國長弓,射程可達近300米,以拋射方式射擊時,箭頭可以穿透騎士板甲,但是那是什麼時候的事?離亞歷山大的時代有多遠?據考證,秦軍的弩箭箭頭跟現代步槍子彈極為相識,呈三角稜形,且每一面都帶有一定的弧度,這樣的箭頭極其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射程遠,穿甲能力強,且殺傷力巨大。但是這樣的箭頭對製造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弧度相差過大,會導致箭頭飛行時各個面的風阻差異過大,箭飛不遠就會偏離。因此,秦朝創造性的使用了流水線作業法,每道工序都會有專人負責檢驗,不合格的一律重造。次品過多,負責人會被問罪。這個已經在近代出土的秦朝書簡和兵器中都得到體現。由此秦朝獲得了遠超於當時技術的兵器。而秦弩,其部件眾多,設計精巧,它是世界最早採用了槓桿式扳機裝置和使用了瞄準系統的遠程射擊武器,採用三稜箭頭,成為當時世界最先進,殺傷力最強,精度最高的遠程射擊武器,而射擊距離達到150米左右。從史書記載和兵馬俑的擺放來看,秦軍隊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運用三段擊的軍隊,其弓弩手典型作戰方式是軍陣前三排為弓弩手,敵距軍陣越150米左右時,第一排射擊,第二排準備,第三排上箭。第一排射擊完畢後退到第三排之後,第二排開始射擊,如此反覆,直至退入本陣,再由軍陣接敵。從而獲得不間斷的遠程火力打擊能力。而在戰國時期,中國就已經開始淘汰單體弓,開始使用建議複合弓,複合弓工藝複雜,製作流程長,但是在減輕重量的同時卻提高了弓箭的射程和殺傷力。而當時亞歷山大麾下的克里特弓箭手還在使用單體弓,我不知道亞歷山大軍隊的弓箭射程和威力高於當時的戰國軍隊的說法從何而來。

第二,兵器。文章說亞歷山大的軍陣使用的都是長槍,比使用戈,戟,矛的中國軍隊要先進,這個結論實在讓人啼笑皆非。戈,戟和矛都是長兵器,據歷史考究,當時戰國後期的各國軍隊,使用的都是長達4-6米長的長戈或長戟,用於對抗騎兵和對手的長武器兵陣,戈和戟,都有著橫刃或橫檔,一是防止刺的過深不易拔出,二是還可以將敵人勾倒。相比之下馬其頓軍團的長槍,在長度上既無超出,在殺敵的功效上又比不上戈和矛,怎麼就變成了比中國的長戈長戟還要先進了?不要把軍團戰陣用的戈矛戟和後來個人使用的短戈,短矛和戰戟搞混好嗎?

第三,戰陣和將領的軍事素養。有的人一說起馬其頓方陣就激動,覺得簡直是天下第一軍陣,威力無比,天下無敵。問題是馬其頓方陣就是冷兵器時代最常見的步兵方陣好嗎?它並不是亞歷山大發明的,只是在其手上發揚光大的。當時的中國,也在使用步兵方陣好嗎?只不過不叫馬其頓而已。兵馬俑1號坑就有典型的戰國方陣,難道不叫馬其頓就不能作戰了?在沒有步話機,聯絡器的時代,大軍團作戰,步兵採用方陣的模式是最簡單,也是最實用,最具戰鬥力的,這個無論是東西方都在採用的。只要士兵數量超過一定數量,都會採用這種軍陣好嗎?長平之戰,白起和趙括均將軍隊擺成數個方陣,將戰車和騎兵部隊放至於方陣兩側,以防對手利用騎兵和戰車衝陣。這就是左中右軍,而中軍又分為前軍和後軍,這就是所謂的五軍,統帥這五軍的將領又被成為五軍上將。怎麼,難道米蘭德就以為全世界只有亞歷山大會使用步兵方陣。再說到將領素質,所謂將領素質,也就是指揮打仗的能力。亞歷山大軍團作戰時,總人數最高就10萬人,那麼大的國家,那麼多的人口,還有數量極多的僕從軍,難道亞歷山大湊不出超過10萬人的軍隊?很顯然不是。那麼就只有一個解釋了:他最多隻能指揮10萬人的軍隊,再多他就指揮不了了。而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朝一統天下,各國軍隊作戰人數越來越多,到長平之戰時,雙方投入的總兵力近百萬。誰的指揮能力強?戰國時期孫臏寫的《孫子兵法》,歷經千年,到現在都還屬於兵法經典,而與他同時期以及在他之後的兵法大家層出不窮,論將領的軍事素養,誰強誰弱?

總結一下,正如網友所說的那樣,亞歷山大沒有打到中國來,是他的運氣。否則真要是讓戰國時期的中國知道了原來外面還有這麼大的土地,怕歷史上就沒有什麼馬其頓帝國了,也沒有什麼亞歷山大大帝了。


偷偷吃炸雞

亞歷山大東征有多少人馬,整整3萬大軍,5000騎兵,100多艘戰船。一支這麼強大的軍隊能不能戰勝中國周邊惡劣的自然環境都很難說,如果從印度帕米爾高原過來,那這支軍隊就算僥倖走過來了,但是面對當時連路都沒有的懸崖絕壁,這支部隊至少掛一半。等到過了自然這道天險後,這支東征大軍接下來遇見的是彪悍的少數民族,如果老天保佑的話,東征大軍可以征服一兩個部落成為根據地。


最後如果東征大軍走的快一點的話,那麼等待他們的是秦國大軍。此時這場戰鬥將是這樣打響,亞歷山大面對敵軍十分自信,下令立馬組成攻擊陣型,結果秦軍將領一看,為了圖個省事也就下令弓弩手出戰,不到一個時辰,亞歷山大的軍隊就被全殲,亞歷山大成為了秦軍俘虜。亞歷山大成為俘虜後,士兵覺得這人長得十分奇怪,便獻給了當時的秦國國君。

根據時間的推測,亞歷山大可以見到當時的秦始皇,秦始皇默默看了一眼這個人,問什麼他也不答什麼,說著奇怪的語言。始皇大怒說:“大秦早已經統一文字,度量衡,此人如此大逆不道,分明是六國餘孽,拉下去腰斬。”於是中國歷史上多了一個被腰斬的無名小卒,而世界則少了一個戰神。


小司馬遷論史

這個問題是一個明顯會導致撕b的問題,不過也可以在之前“撕”的基礎上聊聊。

首先,這個問題絕大部分的回答者連基本的物質文明常識都沒有,比如拿《復活的軍團》作為依據,說裡面如何詳細說明了秦軍的裝備,親,那是央視的一部紀錄片,《走近科學》你看過沒?就是類似的思路出品的東西。

當然,我看很多看《復活的軍團》的答案裡,還沒這麼瘋狂,說是秦弩射程是150米左右,不過很好,2016年進行的兵馬俑坑第三次發掘,挖出了一個完整的秦弩。

此次發現的新弩弓,其弓弦、弓背、弩機等均輪廓鮮明、保存較好。根據現場考古學家的測量,該弩的弓背彎曲長度145釐米,弓弦長度在120釐米至130釐米之間,表面光滑圓潤,非編織物。另據推測,弦的材質可能是動物的筋。

《秦陵弩和銅鏃製造工藝的模擬試驗研究》,侯介仁 , 程學華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

秦弩的弩弓為單體木質,拉力45kg,做功距離約為40cm,蓄能大約88J ,按照效率70%計算,離弦動能約為62J。

考古的新發現實物與之前根據兵馬俑坑中發現的130多處不完整的秦弩相近,都是單體擎張弩,兵馬俑二號坑中騎兵所用的弩和一號坑中的步兵弩一樣,都是這種需要用手拉開弓弦的弩。

其射程,應該在70米左右,即有效殺傷距離“五十步”(秦漢度量)。

其次,根據《解讀秦俑-考古親歷者的視角》,兵馬俑中弩手(有甲+無甲)的比例達到50%以上,是一支以射擊兵為主的軍隊。

當然,兵馬俑的陣型究竟是不是秦軍的作戰陣型,學術界爭論不小。

三解認為很可能是行軍的陣型,該坑南北寬62米,而秦漢馳道的寬度是50步(見《漢書·賈山傳》合今天的69米左右),方向向東,應為皇帝出行的大駕鹵簿(也就是儀仗)的侍衛軍一部分,隊形也是行進隊形,而不是作戰的隊列。

真正臨戰的時候,還要採取“花陣”的方式,以射擊兵為作戰核心。

不過考慮到秦弩的射程沒有AK47的兩倍那麼多,則其真正的作戰威力,也不過就是弓箭的水平,當然,考慮到秦軍本身就是全民動員的徵召兵體制,其武器裝備本身求量不求精,完全不出乎意料,而且操作相對簡單,訓練時間短的弩,遠遠比弓箭更容易掌握,也易於被訓練有限的徵召兵掌握。

當然,兵馬俑中也是有長兵器的,比如,秦鈹長3.59~3.82米之間,多在3.7米以上,秦鈹的鈹頭很長,約35.2~35.55釐米;秦矛推測長度為3.15米、完整出土的秦戟長2.88米。

這部分肉搏重甲兵還是有點意思的,對了,千萬別聽什麼人說,秦軍長矛達到7米,那個本身就是誤傳。

第三,從兵馬俑發掘的情況看,其中的騎兵並不是衝擊騎兵,而是持弩的射擊兵,究竟是下馬作戰,還是馬上射擊,咱們搞不清楚,但是,沒有衝擊能力的騎兵,本身的威脅就不大。

好吧,就說這點吧,說多了,大秦殲星弩又來了,其實好好學學物理就應該知道,很多打雞血的話,都是笑話,偏偏還有那麼多人自己hig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