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资讯|6年时光,万达网科集团最终走向失败

万达“触网”的首次试水,几经坎坷,终要以失败告终。

据媒体报道,王健林的万达网科集团自去年10月起大规模裁员,近日已进入收尾阶段。

今天下午,万达、腾讯、高朋联合宣布,三方将成立一家合资网络科技公司,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线上线下融合新消费模式。合资公司的股权分布为:万达商管集团占股51%;腾讯占股42.48%;高朋占股份6.52%。新公司董事长由万达商管集团总裁齐界担任,CEO由腾讯推荐、高朋CEO高峡担任。

米资讯|6年时光,万达网科集团最终走向失败

一波三折

时间倒回2012年。那年,王健林和马云有场著名的亿元赌局。

王健林说,“到2022年,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50%,我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

同年,万达集团开始涉足电商,王健林大力支持,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当时,万达集团给出的定位颇为清晰:要和万达线下巨大的客流结合,进行线上线下O2O模式探索,电商取名为万汇网。

这一合作也被外界誉为“腾百万”。彼时,多数媒体看好“腾百万”的发展,认为其将成为阿里巴巴电商体系的最强劲对手。

万达“独食”,合作失效,一地鸡毛。

“腾百万”宣布瓦解后仅2个月后,万达又成立了网科集团,该集团初始业务从万达金融集团分拆独立。

米资讯|6年时光,万达网科集团最终走向失败

连失大将

主体多次变更,与巨头“闪婚闪离”,让媒体对万达的电商之路产生了质疑。而万达电商的CEO们以及豪华高管团队,更是失去了耐心。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2年以来,万达电商已有三位CEO相继离职:2012年12月,前谷歌、阿里巴巴核心高管龚义涛成为万达电商的初创CEO,14个月后,龚义涛离职。在经历了5个月空档期后,东方园林旗下苗联网CEO董策接过万达电商CEO的交接棒。不到一年,董策离开。又经历了8个月的空档期,港中旅旗下芒果网CEO李进领上任,1年后离职。

频繁的高管变动,外界开始重新审视万达电商的理念。外界热议,800万年薪为何留不住个CEO?

在离职一段时间后,第一任CEO龚义涛直指问题所在:管理机制和思维理念不符。

龚义涛坦言:“在万达,通常先是用PPT的模式向领导请示汇报,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领导批准才能做。我们互联网企业出身的人没有这个习惯,我们的思维是发散型的,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而公司的管理上,互联网企业是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极少有类似行政命令的情况”。

业绩垫底

高管们的相继离去未影响网科集团的发展,但并未走向王健林希望的方向,且离上市的目标渐行渐远。

他还反思道:“网科开发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只是这些东西有培育期,还不能马上被资本市场接受。此外,原来方向也有偏差,老想大规模来做,如果就为万达广场、旅游度假区研发,可能早就整出名堂了”。

据万达集团公布的2017年业绩显示,在万达的四大集团中,网科集团年收入58.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0.1%,仅占万达集团总收入的2.58%,在万达所有业务中排名倒数第一。

米资讯|6年时光,万达网科集团最终走向失败

万达的战略错了吗?

网科官方介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应用,助力实体产业变革商业模式,实现降本增效;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和极致消费体验;为消费者及商家提供场景化新金融服务。

分析人士认为,万达和互联网企业都想为商家附能,但其中存在差异,且实际操作存在难度。具体来说,例如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强调的是可以智能化地推送顾客的需求。

而在万达入驻的商家,多数大品牌都有各自的会员体系,万达只能借助飞凡App(飞凡通)推送信息,再试图利用其打造资金闭环。

飞凡通的官方介绍为集身份认证、支付、储值、积分、权益、理财、信贷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串联用户线上线下行为的唯一数字通行证。

虽然,王健林在2016年万达集团年会上曾表示,飞凡在2016年的活跃用户达到1.5亿,飞凡通会员8284万。但一位接近万达的人士表示,“只要你连上了迈外迪的WiFi,你就是飞凡的会员了,并不需要你去特意注册飞凡会员”。

但是,物联网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如此投入在短期内无法得到回报。这或许印证了王健林那句“网科开发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只是这些东西有培育期,还不能马上被资本市场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