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師們是怎樣轉正的?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家加大力度興辦教育,在有條件的地區率先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師範院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根本無法滿足中小學教育的需求,於是一大批民辦教師便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來了。改革開放以後,民辦教師的去留便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給民辦教師轉正便提上了議事日程。

以京津冀地區為例,民辦教師轉正主要分為三種形式:

第一、從區縣抽調專家學者型有一定威望的教師作為評委,由區縣領導統一部署,分配到各地區去,以聽課座談形式給應考民辦教師打分。聽課就是當堂聽課,當堂打分;座談就是找學校領導老師學生談話,掌握第一手資料,比如有沒有體罰學生的情況等。然後各項指標分數彙總,擇優錄用。

第二、以試卷形式直接考核,按照分數高低依次錄用。錄用過程中,區縣組織應考民辦教師進行培訓,由教師培訓學校具體負責,培訓合格再正式考核錄取。

有的民辦教師轉正批次是以上兩種類型合二為一進行。在民辦教師的轉正工作中,上級部門對每一名民辦教師的轉正,都經過了嚴格的把關,採取了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是很負責任的。


第三、間接地曲線轉正:民辦教師報名參加國家統一考試後,當地師範院校定向擇優錄取,學業期滿後,再和師範生一樣統一分配到當地中小學校。有的更為優秀的民辦教師則在國家恢復高考後直接考入了師範院校。這批人後來大多成為骨幹教師。

另外,也有一部分民辦教師重又回到了農村成為了地道的農民。其中有好多女性民辦教師,由於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出嫁到了外村外地,不得不辭掉了民辦教師的工作,錯過了民辦教師轉正的機會,實在有點兒可惜。這也是由民辦教師性質決定的,因為民辦教師除了上面給一點象徵性的補助外,主要是掙本生產大隊工分,任免權在當時的大隊書記手裡,上頭沒有統一調動的權利。

以上的回答不知道您滿意不,您可以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我來說說民辦教師的故事吧。

我和我父親都曾經是民辦教師,但相比之下,我是幸運的。

先說我的父親。我父親是中牟一中的優秀畢業生。“中牟一中”後來更名為“中牟一高”,現在是河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豫中名校。我父親在這所學校,從初中到高中的六年間一直是班級學習委員,學校學生會幹部。我父親1960年參加高考後,被通知“不予錄取”。從此一直在農村當農民,直到1975年春天,他受初中同學魏秀花先生舉薦成為一名民辦教師;那年,他35歲,離開學校已經15年了。

【父親(前排左三)和他的同事們,除前排居中者為學校廚師,其餘全部是民辦教師】

從此,我父親先是在村辦高中擔任物理和數學學科的教學工作,後來高中撤併,他又在初中任教。我當了教師之後,他回到小學任教,同時擔任教導主任工作。

其間,鑑於民辦教師隊伍龐大,良莠不齊,1982年河南省整頓了教師隊伍,大批原民辦教師重新恢復了他們農民的身份。當然,此前民辦教師離開教師隊伍的,有一些是由於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而被辭退的,另有一些則是嫌報酬微薄,自願離職的。

整頓之後,教師隊伍銳減,我縣此後又開始招錄民辦教師。我就是於1985年高中畢業後,成為一名民辦教師的。

民辦教師本來屬於不被列入國家教員編制的教學人員,但1987年左右,我縣多數民辦教師獲得了不同的專業技術職務。此後少數沒有獲得職稱認定的,大都先後離開了學校。

1992年,我們縣開始允許民辦教師通過考試轉正為“公辦教師”。這一年,我以我縣第3名的成績僥倖“轉正”,又兩年後拿到了正式教師的工資。而我的父親此時已53歲,超過了報考條件中“45歲以下”的年齡限制。此後,直到1997年,我縣每年都有民辦教師的轉正指標,絕大多數民辦教師,儘管有的文化程度較差,他們也都也先後通過了考試,獲得了進入了正式的中小學教師序列的機會。

我父親作為最後一班車的乘客,是屬於免試轉正的。這算是政府對這一批老民辦教師的一個優惠政策吧。

我先承認自己是“五十步笑百步”啊,因為這裡要講一個有些好笑的真實的故事。我認識的一位教體育的民辦教師,他體育擅長,文化課可不行。當年他轉正的時候,那一場大概大家都是體育教師。頭一場考語文,他亂寫一氣,卷子答得滿滿的;後面的那一位考生想“參考一下”這位老師的答卷,急得不停地用腳踢凳子。等這一場結束,人家買來健力寶和好煙,一個勁地討好我所認識的這位老師,說是下一場數學考試,一定得“幫助一下”。可笑的是,該老師的數學卷仍然是亂寫一氣,後面這一位卻亦步亦趨,抄得不亦樂乎。今天回憶這件往事的時候,這位老師不無愧疚。他說這位兄弟不知道後來轉正沒有,分數揭曉後會不會罵娘。

另有一位老教師,這裡就叫他田老師吧。他本來是公辦教師。五七年的時候,他擔心自己的歷史問題被扒而自動離職,1982年民師整頓前,他又出來做了相當於幼兒園大班的“育紅班”教師。整頓考試的時候,郎平那一幫女排隊員正為國爭光,作文題目就出了個“女排精神贊”。他不明所以,以為是莊稼地受了澇災,女社員排水。自然也是胡寫一氣。試卷裡有漢語拼音,他也不懂,乃賦詩一首:從小讀私塾,不學圈圈文;教個育紅班,何必考恁深!

田老師終於沒能通過那次整頓。

借這個回答向那些曾為農村教育做出過貢獻的老民辦教師們致敬!


牟山花下客

民辦教師是五六十年代到上世紀末,中國農村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以農民的“身份”,卻長期從事著教師工作。

國辦發【1997】32號文件,提出瞭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五字”方針。從此,“隱身”多年的所謂在冊民辦教師的“界定年限”即

1984年12月31日以前任教的民辦教師。民辦教師轉正也由此拉開了帷幕,且都在這一“紅線”外立上了“標尺”。

【1】“民轉公”。幾年時間裡對縣聘且任教連續30年的民辦教師,個人申請、組織審核直接轉為公辦教師。可就忽視了30年教齡能是60歲以前的嗎?……

【2】“民考公”。對於非縣聘而又是84年年底以前任教的,通過考試轉為公辦教師。其實考試只是手段,成績差的也都轉正了。

【3】獲得省、國家級獎勵者,直接錄用為公辦教師。諸如省“園丁獎”、國家“希望工程獎”,對於能有此等級獎勵,絕非“一般人”能達到。

不管怎麼樣,民辦教師能轉正是大好事,可對在“界定年限”而已過60週歲“老民教”實行離崗退養,還是民辦教師的待遇;對並不知有“界定年限”80年代進校的所有民辦教師實行了“政策清退”,總是讓人難以理解。

【僅以我所處的省來回答】


提神只為自己

關於這個問題,上週回老家正遇到我小學老師,他就是民辦教師,由於過了轉正年齡沒有轉為公辦,與他聊起民辦教師的一些事來,我比較詳細地瞭解到我們山東臨沂這邊的民辦教師是怎麼樣轉為公辦教師的,大體上是這樣幾種途徑。

一是通過考試進入了中等師範學校或高等師範院校學習,畢業後回到學校任教,就成為公辦教師的。應該說,這是一部分民辦教師轉正的途徑,但是,在是否允許參加考試時,是有一定限制的,當時規定了教齡達到一定年限才能參加,如有的時候是15年教齡的,有的時候是20年教齡的,所以,有的民辦教師由於教齡不夠,沒有資格參加考試,我的一位老師之所以沒有轉成,就是當時教齡不夠沒有參加考試,所以,沒有轉為公辦教師。


二是根據有關政策規定,民辦教師按照年齡限制轉為公辦的。當時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發文規定,年齡50週歲以下的全部轉為公辦教師,年齡50歲以上的民辦教師辭退,他們現在是按照公辦教師的工資的80%發放補助的,但是,由於各地財政收入限制,有的地方並沒有達到這一標準。這一部分轉正的民辦教師是比較多的。

此外,還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省市級的先進個人或者獲得過榮譽稱號的,根據政策規定也轉為公辦教師的,這是很少的了。

據我所知,我們這裡的民辦教師基本上都是這樣幾種途徑轉為公辦教師的。

當然,有的民辦教師由於一些原因較早離開崗位或其它原因辭退離職的,也重新摸底統計,到了60週歲按照一年教齡2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算是給了一個比較合理的安排。應該說,山東省在解決民辦教師轉正方面以及安排原民辦代課教師的教齡補助問題上解決的還是比較好的。

以上觀點不當之處歡迎網友朋友指正並發表您的看法!


浩墨香書房

這是《鳳凰琴》中的一個畫面。一個山村裡的學校,一群民辦教師支撐的學校。這群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撐起了我國農村教育,拿著微不足道的工資,過看貧寒的生活。轉正成了他們一生最大的願望。

其中一個鏡頭,今人難忘。一位老師,多年喪失轉正的機會,積勞成疾,一病不起。在最後時刻,迎來了轉正表格。在顫抖的手簽下名字後,永遠閉上了眼晴。

好在九十年代,民辦教師們迎來了春天。全國絕大多數地區解決了民辦教師問題。師範民師班等學習方式,讓大多數達標的民辦教師轉正成為公辦教師。民辦教師走入歷史。



現在在偏遠省份,可能還有一小部分農村代課教師。希望他們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圖片源自網絡


教書那些事兒

在我的經歷中,我認為八六年那次考試是最關鍵的一次轉正考試。當時,我們那裡真是五花八門。有帶著龍頭參加考試的,他們沒一個沒轉正的;有不知道考試的,就沒參加的,也自然就沒轉正的;有後來有人又找上轉正的……這樣就苦了那些不知道的了,他們每天都和公立老師一樣上班,一樣下班,一樣工作,就一個不一樣,就是待遇不一樣。在這裡真心想為他們呼籲一下,希望有關部門多替他們想想,給他們一個合理的安排,謝謝了……我所知道的就是這些。多謝貴刊給了我這次機會,謝謝!


隨意河子

回答牾空冫上世紀的民辦教師出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在無奈中堅持堅持再堅持終等到最後蝦米小魚全部轉證。沒有堅持下來的就是半途而廢,被人嘲笑的那批人。年老了才想起自己曾是一名民辦老師灬


民農歌者

江蘇鹽城市民辦教師整頓後發給任用證,持有任用證的民辦教師有少部分參加對口招生讀師範,畢業後回原單位任教,大部分直接轉為公辦教師,極個別仍為民辦教師(如違反計劃生育條例),轉為公辦教師大概分三種情況:首先轉正的是教齡特長的(57年前參加工作的),全縣幾個人;其次是工作表現特出,有特殊貢獻的(受省政府表彰);再是用積分的方法逐年增加上人數。最後全部轉為公辦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