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社交玩法玩到極致的連咖啡,如何讓咖啡成為日常消費

将社交玩法玩到极致的连咖啡,如何让咖啡成为日常消费

如果不是移動支付、社交網絡與百萬配送大軍的“三軍助陣”,星巴克或許將繼續笑傲中國的咖啡市場,探照燈下都找不到堪與一戰的對手。

然而,快速升溫、規模破千億的中國咖啡市場,正在迎來另一維度的競爭,雖然不會對星巴克造成“降維打擊”,卻正在改變著遊戲規則。

“當支付、交易、享用可以完全分開,無疑符合了現代人碎片化的消費方式”。連咖啡CEO張曉高一句話即點出了新一輪“咖啡運動”的核心:當咖啡從一種情景式消費變為一種日常消費,消費人群和場景都將大大擴展。

甚至,“祛魅”(褪去生活方式外衣)後的咖啡也在成為一種功能性消費,比如連咖啡力推的在好萊塢和硅谷被戲稱為“減肥神器”的防彈咖啡,這是星巴克觸碰不到的“蛋糕”。

如此,我們才能夠理解何以連咖啡自2015年轉型咖啡外送品牌以來,在幾乎沒有品牌推廣的情況下,積累了100萬+每週消費2.8杯的活躍客戶。與之相比,中國大陸人均年消費咖啡 5—6 杯,一線城市也僅為 20 杯。

“鯰魚”進入,連咖啡補足彈藥、加速狂奔

然而,在它發現這塊“新大陸”兩年之後,以高舉高打的品牌策略、急如風火的開店速度和不惜血本的補貼“殺入”市場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讓這片“藍海”迅速升溫。

與連咖啡開創的社交玩法不同,瑞幸只從互聯網兵法中學到了“瘋狂補貼”,輔以無處不在的廣告,希圖在短時間內“燒出”一家精品咖啡品牌。如果說連咖啡開闢了一塊新的戰場,那麼瑞幸則借新零售之名重回星巴克的“主陣地”,“外送+自提”這種折衷模式讓它一開始就兩面作戰。

瘋狂開店的瑞幸“燒錢遊戲”究竟能持續多久尚待觀察。不過,瑞幸的“鯰魚效應”讓連咖啡加快了擴張的步伐。當瑞幸豪言要在6月份開出500家門店之後,連咖啡不甘示弱,3月完成的1.58億B+輪融資讓它有充分的彈藥來“跑馬圈地”。

張曉高透露今年連咖啡將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市場開出500家coffee station,實現全區域覆蓋。相比於瑞幸單店200萬的開店成本,coffee station的成本要低得多,這也讓連咖啡有可能更快地實現全區域覆蓋。

除了500家coffee station之外,連咖啡今年還將開出一系列形象店,增加品牌露出與消費者感知。與此同時,新一輪的線上推廣活動也將展開,比如植入熱門網劇,“但是我們不會採取傳統的廣告方式”,張曉高強調。

除了開店速度的快速擴張,配送能力也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不可控的配送服務帶來的配送超時、傾撒等問題難以避免,從而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張曉高表示今年將在美團之外,引入更多的配送隊伍,從而形成競爭,發揮其各自的服務優勢,不過並不打算重回創業之初的自建配送模式。

對比一下外送模式和自提模式的成本曲線可以發現:門店自提雖然可以降低配送壓力,卻會大幅提高開店成本。開店成本不會隨開店密度而顯著下降,配送成本卻會因為訂單密度提高而被不斷攤薄。

為什麼“社交玩法星巴克學不去”?

相比於瑞幸咖啡的“傳統打法”,開創了社交玩法的連咖啡則在不斷自我進化。

連咖啡開闢的“線上社交”場景已形成了極強的用戶粘性與用戶習慣,通過分享得券、萬能咖啡、成長咖啡等玩法將社交裂變、社交分享玩到了極致。據張曉高透露,連咖啡用戶購買的咖啡中有一半都被送了出去。

甚至連星巴克都試圖“偷師”。

畢竟,送禮屬於低頻場景,咖啡紅包也只能偶一玩之。而連咖啡則集自我消費與傳情達意於一身,咖啡本身成為了分享的契機,而不再只是一種禮品。

星巴克送禮與消費場景的割裂,則使得“用星說”只能是一種低頻的鄭重情感表達。無論是精心設計的主題卡片,還是附上祝福、照片乃至視頻,都在營造一種類似寫信的“儀式感”,反而離日常的隨手分享越來越遠。

連咖啡的萬能咖啡,也考慮到送禮方與收禮方口味的差異,雖然有網友在微博上給星巴克提出相似建議,但由於線下兌換的問題,你不可能送給朋友一杯可以在線下門店隨心兌換的萬能咖啡。

很顯然,線下門店的“掣肘”,線上與線下的配合難題,讓星巴克很難將線上活動玩得出神入化,也不敢貿然去做更創新的嘗試。

連咖啡不止於咖啡,還要引領飲品線上化

不僅如此,連咖啡自身的社交玩法也在不斷進化。

4月,連咖啡通過小程序開啟了“咖啡拼團”的新嘗試,上線3個小時內,有10萬人成功完成拼團。小程序還為連咖啡的服務號引流近20萬消費用戶,其中超過三分之二是拼團成功後關注的。

因為拼團單品的原價不同,拼團價格也被設為階梯式,分為1元、5元和10元三檔。連咖啡市場總監張洪基認為,拼團的玩法是這次能夠引爆的基礎,而比較大的優惠力度是催化劑。

雖然連咖啡用戶周均2.8杯的咖啡消費量,已經遠遠高於中國大陸人均消費水平, 但和人均年消費 400 杯的美國以及 200 杯的韓國相比,依然不能說已經形成了日常喝咖啡的習慣。

連咖啡透露未來幾個月將有數個小程序上線,嘗試各種玩法來促使消費者下單,這個數字有望進一步增長。不過,它並不寄希望於咖啡這一單獨品類,而是希望在飲料品類方面全線突破。

畢竟,從數據上來看,中國消費者對奶茶等飲品的熱情比咖啡還要高,美團點評研究院餐飲研究中心發佈的《2017中國飲品店發展報告》顯示:2017 年 6 月與 2016 年 1 月相比,奶茶店數量漲了 60%,咖啡門店數卻下降了 21%。而Coco、喜茶、答案茶這樣火爆社交網絡的案例,咖啡品牌即使廣告轟炸也未必能夠複製。

去年,連咖啡上線的30多個SKU中,除了咖啡品類外,還有粉紅椰子水、牛油果、各類雪昔等飲品。4月19日,兩款雞尾酒產品也在這個“特殊的節日”上線,而在4月份的拼團活動中,新品牛油果雪昔2周的儲備庫存被全部消耗完畢。

與其固守咖啡這一塊墾殖難度頗大的領地,辛苦做國人咖啡消費習慣的培育者,不如不斷拓寬品牌邊界,讓社交紅利在飲料行業裡走的更遠,在線上版“喜茶”尚未出現之前就佔領消費者的“心智”。這也是為什麼連咖啡今年all in小程序,並準備快馬加鞭一口氣推出近10個小程序。(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張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