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幸運的紅顏薄命 田貴妃英年早逝 死在安逸歲月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寵妃田貴妃,才貌雙全,能歌善舞。她的祖籍是陝西西安,但她是在父親田弘遇在揚州任千總時生下的,故稱田貴妃為揚州人。估計是揚州的靈氣感染了她,田秀英自幼生而纖妍,性寡言,多才藝,琴棋書畫、騎馬打獵、吹簫調絲,無所不精,長相甜美可人,更重要的是她天生帶香,“雖酷暑熱食,或行烈日中,肌無纖汗,枕蓆間皆有香氣”,深得信王朱由檢的喜愛。16歲(1627年)時便入選為信王妃。

在明朝最昏庸的天啟皇帝死後,田貴妃的老公朱由檢接任,周氏被立為皇后。但是朱由檢心中的最愛其實是貌美無雙、多才多藝的田秀英,然而她的嫂子懿安皇后執意要立周氏為後,所以崇禎皇帝只能將其封為禮妃,所能做的補償是將東六宮之一的永寧宮更名為承乾宮,給她居住。不久以後,朱由檢擇機將田禮妃擢升為貴妃。田貴妃色冠六宮、藝壓群芳,屢屢展現出不同凡響的財富,令明思宗倍加寵愛。田貴妃吹笛,被思宗贊為“裂石穿雲”。一日,朱由檢在射場騎馬奔馳,聞聽田貴妃亦善騎馬打獵,便命其上馬,田貴妃優雅的馳騁姿態令人無不稱讚。崇禎皇帝驚歎於天貴妃的文韜武略,便問在場的周皇后為何不諳此道。周皇后不慌不忙地答道:“妾本儒家,惟知蠶織耳,妃從何人授指法?”她這一說,令思宗滿腹狐疑,於是詰問田貴妃何處習得。田貴妃答曰得蒙母親親授。思宗便招田母薛氏入宮,當中演奏“朝天”一曲,解開眾人之惑,更增添思宗對於田貴妃之寵愛。

最幸運的紅顏薄命  田貴妃英年早逝 死在安逸歲月

田貴妃和歷史上的很多寵妃一樣,恃寵而驕,與周後關係緊張, 而另一位寵妃袁貴妃,卻和周皇后相處的很好,原因是田貴妃因恃寵而驕,愛擺架子,因此周皇后經常以六宮之主的身分藉助禮法讓田貴妃難堪。

崇禎十三年(1640年)正月,宮中嬪妃向例都需向皇后朝賀,田貴妃依例來到周皇后所在的交泰殿準備向皇后朝賀,周皇后知道田貴妃在殿外,卻故意不宣她進殿,當時天寒地凍、風雪交加,周皇后也可傳令免禮,但周皇后卻故意拒田貴妃於殿外,而稍晚才來的袁貴妃卻先田貴妃一步進殿,且和皇后相言甚歡。過了許久,待袁貴妃離去後,周皇后才宣田貴妃進殿,行朝賀禮時,周皇后沉著臉不發一語,田貴妃行完禮後只能默默退下。

事後,田貴妃回到承幹宮中,向皇帝哭訴周皇后對自己的冷遇,聞後怒不可遏的明思宗便來到交泰殿與周皇后理論,於是明思宗與皇后之間發生嚴重的衝突,之後明思宗冷靜下來,委婉的向皇后賠誠,而為了維護周皇后的尊嚴,明思宗便命田貴妃出居啟祥宮反省過錯,不於召幸。

自古紅顏多薄命,田貴妃就是這麼一個人。她薄命的原因不是林妹妹式的體弱多病,也不是楊貴妃式的政治犧牲,而是因為兒子。田貴妃共為皇上生下四子:永王慈炤、悼靈王慈煥、悼懷王及皇七子,除了四皇子永王慈炤活了下來,其他王子皆早夭逝。孩子連續夭折對於母親的打擊可想而知,田貴妃因此終日以淚洗面,終因悲傷過度,於1643年與世長辭,諡“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葬昌平天壽山,死時才31歲,正值壯年。

最幸運的紅顏薄命  田貴妃英年早逝 死在安逸歲月

田貴妃之死固然可悲可泣,然若與後來明朝滅亡,周皇后、袁貴妃等及崇禎皇帝之臨亂自盡相比,至少還能算壽終正寢、安然入葬了。田貴妃死後僅一年,李自成破了北京城,崇禎下了生命中最後一道聖旨,要自己的皇后妃子集體自盡,斬殺親生女兒後,在煤山自縊。後人感慨田貴妃死的及時,否則終究難逃亡國殉國的命運,田貴妃的英年早逝也是幸運的,但無論田貴妃是不是英年早逝,都是紅顏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