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為什麼討厭珍妃:珍妃賣官 有政治野心

珍妃與光緒帝至死不渝的悲劇愛情廣受後世同情。珍妃的形象塑造也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她被描繪成一個堅定勇敢的女英雄,她至始至終堅定不移地站在光緒身邊,支持他變法,建立海軍,她絲毫不畏懼慈禧,視死如歸。在後代的文學作品中,她是一塊無瑕的美玉,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但,據宮裡的嬤嬤、太監回憶,其實珍妃沒有民間傳說中的那麼完美,仗著光緒帝的寵愛,她也弄過權,也賣過官。她並非美玉,也不是出淤泥而不染。

慈禧為什麼討厭珍妃:珍妃賣官  有政治野心

按照清宮制度,皇后的月俸為一千兩,然後按照等級逐一遞減,減到妃嬪,月俸不過二三百兩。這錢在普通老百姓家綽綽有餘。但珍妃習慣大手大腳花錢,又經常給太監宮女一些小恩小惠,那點月俸根本不夠,開始時光緒帝會拿出自己的月俸賙濟她,但光緒帝一個男人,自己的開銷也很大,加上後來月俸縮減,他沒有更多的錢給珍妃,珍妃開始找姐姐瑾妃借,但瑾妃的銀子也只夠自己用,沒有多出的銀子借給珍妃。

虧空又不知節制,急於要錢的珍妃走上了賣官的路。

珍妃串通自己的胞兄和奏事房的小太監,開始收人錢財,替人買官。奏事處是太監和官員傳達溝通之處,因為有利可圖,太監中很有權勢的郭小車子,慈禧的掌案太監王俊如等人都參與在內,珍妃住在景仁宮,景仁宮的太監也多有參與。珍妃的工作就是在光緒帝的枕邊吹風,因為“功勞”最大,她所分得的錢也最多,賣官的錢被她拿走一大部分後,剩下的才由其他人分。

珍妃賣官在社會上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很多官員大肆貪汙腐敗,肆無忌憚。也不知光緒是不夠聰明還是太愛珍妃了,竟一點沒有察覺珍妃的意圖,他淪為了珍妃的傀儡,被自己心愛的女人利用。

慈禧為什麼討厭珍妃:珍妃賣官  有政治野心

轟動一時的魯伯陽被劾案,也是由珍妃拉的線。魯伯陽這個人沒什麼本事,就是有錢,想買個官過過官癮,珍妃拿了他的錢,竟向光緒推薦此人為上海道的人選。

當時的上海是對外是對外外通商的海岸,在這裡各個國家的人都很多,和官方的交涉也很頻繁,因此擔任這個官職的人,必須有能力,有威望,否則一旦處理不好,會引發國際上的糾紛,何況當時列強虎視眈眈地盯著中國,情勢緊張,雖說這個職位是肥缺,垂涎的人很多,但多數人不敢隨便打算盤。前任上海道聶仲方是名臣曾國藩的女婿,素來以精明幹練著稱,只有這樣的人可以擔任上海道。

珍妃只管拿錢,不去理會這些,而正常情況下,是由軍機處提供人選名單,由皇帝定奪,但光緒聽珍妃的話,也不去理會軍機處遞上來的人選名單,直接任用了魯伯陽。此事震動了官場,紀檢部門隨後彈劾魯伯陽,讓他失去頂戴花翎。

珍妃除了賣官,還將自己的兄長,老師推薦給了光緒,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珍妃身邊的人都得到晉升。

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賣官十分順利的珍妃,又將四川鹽法道的職位賣給了一個叫做玉銘的人,但是珍妃沒有想到這個人連字都不識,在朝堂上大出笑話,有些正直的官員看不下去,直接把事情捅給了慈禧。

當時的光緒剛剛歸政,正是準備大展手腳,也正是與慈禧關係最為微妙的時候,慈禧聽聞後大怒,叫光緒前來把事說清楚,光緒起初以為是隆裕皇后告狀,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看慈禧憤怒的模樣,他還是說出了珍妃。

慈禧命人將珍妃,以及她的姐姐瑾妃叫來,光緒帝及他的老師翁同龢都替珍妃求情,但珍妃是個倔脾氣,不但不認錯,還和慈禧頂嘴,說都是和慈禧學的,慈禧怒不可遏,她責備珍妃干預朝政,命令將珍妃,瑾妃的衣服扒去,當眾杖責。

慈禧為什麼討厭珍妃:珍妃賣官  有政治野心

清朝末期,賣官買官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慈禧為了緩解因割地賠款而日益緊張的財政,和大太監李蓮英也大肆賣官,但她自己賣官歸賣官,卻不許其他人跟著一起賣,雖說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但珍妃賣官確實不對,讓慈禧抓到了把柄。

珍妃後來雖遭慈禧迫害,但慈禧並非一開始就討厭珍妃,活潑好動,精靈聰明的珍妃在入宮之初,很得慈禧喜歡,慈禧自己是一個女強人,不喜歡太循規蹈矩的女人,她覺得珍妃很像年輕時候的自己,她其實不喜歡她的侄女隆裕皇后。她知道珍妃喜歡畫畫,還專門請人教珍妃畫畫,外出遊玩或是看戲,她都喜歡帶著珍妃。隆裕皇后嫉妒珍妃,經常跑到慈禧那邊打小報告。但開始時,慈禧多不理會。有一回,光緒帝從庫房裡拿了一千顆珍珠,珍妃將這些珍珠做成了披肩,隆裕皇后知道後,告到慈禧處,慈禧卻沒什麼反應,只是叫珍妃把披肩拆了還給庫房。珍妃喜歡拍照,她穿著龍袍拍了一張照片,隆裕皇后跑去找慈禧告狀,慈禧是過來人,知道這不過是後宮爭寵,沒有理會。

應當說,珍妃剛剛進宮的時候,周圍環境還是不錯的,不僅光緒帝喜歡她,就連慈禧也喜歡她,但珍妃不知珍惜,反而處處彰顯她的叛逆性格,慈禧不喜歡照相機,她偏偏通過關係購買一臺,宮裡有宮裡的規矩,但她就是喜歡穿著男裝在宮裡走來走去。規矩規定,只有皇帝才能乘坐八人大轎,光緒帝因為寵愛珍妃,便送了珍妃八人大轎,珍妃要是識大體就該拒絕,可她偏偏接受,以至於後來她坐著八人大轎時被慈禧看見,慈禧一怒之下把轎子砸了。這些生活上的細節使她與慈禧產生了嫌隙。

慈禧為什麼討厭珍妃:珍妃賣官  有政治野心

可嫌隙歸嫌隙,慈禧還沒有到憎惡的程度。真正叫這婆媳兩破裂的是,珍妃是一個有政治野心的人。正如慈禧在賣官案中責備珍妃時說的,干預朝政,她什麼都能忍,獨獨不能忍受失去權力,她喜歡聰明的人,可不代表這個人可以和她並肩。

而不幸的是,珍妃是一個有政治野心的人,她支持丈夫變法,奪回皇權,但她沒有政治能力,年輕懵懂的她,根本鬥不過慈禧。

在珍妃入宮以前,儘管光緒帝對慈禧有種種不滿,但都只是憋著,不敢表現出來。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也是堅定不移的帝派人物,他很為學生著想,他深知慈禧心狠手辣,於是勸導光緒一定要學會忍耐和等待,這樣的老師後來被辭退了。珍妃年輕,不知天高地厚,積極主張光緒帝把權力從慈禧手中奪回來,她是光緒帝的精神支柱,可以說,如果沒有她,光緒帝決不敢公開和慈禧叫板,也就沒有後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她激起了光緒帝潛藏在心裡的不甘心,在感情上與光緒帝產生共鳴,光緒帝和慈禧太后迅速尖銳的矛盾,就是珍妃起的作用。這樣的媳婦,放在任何家庭婆婆都不會喜歡。珍妃過於理想化,她既沒有政治資本也沒有政治手段,只有一腔熱血和對光緒帝的愛,最終只是害了自己,還牽連了光緒帝和姐姐瑾妃。

總的來說,珍妃本性不壞,在宮裡待人也很和善,只是她進宮時太年輕了,不知道權力紛爭的恐怖,活潑好動的她很得光緒帝的寵愛,她平時又經常打賞太監宮女,這些太監宮女拿了好處,極力奉承珍妃,時間長了,珍妃被捧得飄飄然,有了進一步的野心,慢慢走向了挑戰慈禧權威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