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你对腾讯游戏的印象最早是什么时间?

这是一个很考古的问题。大部分人对腾讯游戏的印象应该是2008年以后的腾讯游戏,那个借助DNF和CF一路走高壮大后的中国游戏第一大厂的形象。

而能在自己的印象里寻找到类似于“QQ堂”“QQ音速”“QQ幻想”的都已经是骨灰级的腾讯用户。

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那个时代,腾讯游戏还只是一个二线的小厂。在它上面辉煌的一线大厂是如今被它远远抛开的盛大、巨人、完美和网易。

当时的腾讯就是这样一个穷小子,而压力之下它用心做的游戏很迷人。

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腾讯游戏早期logo

腾讯游戏也迷人?

是的。

从二线小厂跨度到一线大厂,腾讯游戏经历了两个飞跃阶段。

其中一个阶段是为大多数人熟知的2008年6月腾讯代理的《地下城与勇士》公测,这个阶段宣告腾讯游戏正式与巨头并列中国游戏市场的领先位置。

还有另外一个不为人所知的阶段。2005年12月,腾讯游戏首款自研3D MMORPG网游上线,它的中文名字叫《QQ幻想》,简称为“FO”。上线一个月后,《QQ幻想》同时在线人数突破66万,在当时的网络游戏中是非常可怕的成绩,同时《QQ幻想》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第二批“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和文化部“第二批适合未成年人的网游产品”。

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当年的《QQ幻想》LOGO

那些年,腾讯的用户还被称为“Q哥”和“Q妹”,而《QQ幻想》的口号至今还是“Q哥Q妹自己的网游”

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QQ幻想》不仅仅是腾讯游戏首个自研3D MMORPG,还是腾讯游戏当时最优秀的产品。

最精彩地是,《QQ幻想》采取的是点卡付费

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有点类似于RO的Q版设定,《QQ幻想》在2006年的眼前一亮让玩这款游戏的人很轻松,尤其是当时还未被发掘出来的女性用户对《QQ幻想》异常喜欢。

借助于《QQ幻想》的一路高歌,当时还没有各种各样标签加身的腾讯游戏,只有一个标签在身上——“迷人”。

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QQ幻想》线下聚会的老照片反映了游戏的火爆和迷人

自2003年腾讯正式成立“腾讯游戏”的品牌开始,以《QQ幻想》为排头兵的腾讯自研游戏创造了“腾讯游戏”的第一个迷人时代。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为什么那么多人对QQ幻想念念不忘”,里面的答案很丰富多彩。

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从玩家的真实评论中,能回答“腾讯游戏也迷人”这个问题。

迷人的背后有个叫“量子”的团队

《QQ幻想》的研发团队,叫做“量子工作室”。这个名字在最新的腾讯游戏工作室架构中已经消失了。

2014年,原“量子工作室”合并入现“光子工作室”。这个一直被玩家举例与“琳琅工作室”并称为“腾讯最良心工作室”的研发团队,并没有就此消失。今年初,在腾讯内部的PUBG手游比拼下,光子工作室自研的《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胜出。

原“量子工作室”对产品的精细打磨的风格延续到了如今的“光子工作室”当中。

为什么要去赞扬“量子工作室”这个团队?

不仅仅是他们在腾讯游戏刚刚起步的时候贡献出了《QQ幻想》这样一个优秀的自研网游;而在后来被誉为“腾讯自研巅峰”的《斗战神》也出自量子工作室之手。

为人所知的产品背后,一直都有鲜为人知的幕后团队。

原“量子工作室”一度代表了腾讯游戏的自研巅峰。

它贡献出了多款让腾讯游戏“迷人”的产品,现在“量子工作室”前面的“原”字也覆盖不了量子所塑造的腾讯游戏自研巅峰的迷人。

这篇内容可能颠覆了你的认知

在知乎的另一个相关问题“为什么很多人会对QQ幻想和QQ自由幻想有那么身后的感情”里,一个匿名用户回答“因为承载了太多人的童年和青春的回忆”。

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童年被腾讯游戏占据的人,会不快乐吗?

他们告诉我们,不会。

我在写这篇考古向的主题时,想到了2006年在网吧第一次看到《QQ幻想》的时候,我玩到试玩等级的巅峰后,因为零花钱不够没发法充点卡的遗憾。它让我那个中午很放松。

后来《QQ幻想》衍生了另外一款游戏叫《QQ自由幻想》。

从缩写“FO”到“FFO”,多了一个F,也多了一个“Free”。

看似西方的命名方式,却一直在讲述一个由中国古代神话衍生出来的幻想故事,洪水纪、八仙诞生、天地重开……

十几年前腾讯还是穷小子时,它用心做的游戏已经很迷人

量子一直坚持在《QQ幻想》中塑造中国人自己的幻想故事,就像他们一直坚持打磨《QQ幻想》《QQ自由幻想》《斗战神》这样的优秀自研产品一样。

腾讯微时对品牌的坚持,可能颠覆了如今的你对“腾讯游戏”的认知。

2018年初,量子的新家庭“光子工作室”因为注重对产品的打磨在沉寂了多年后以《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赢得了玩家和业界的好评;而他们今年的第二款产品选择了当年起步证明自己的《QQ幻想》。

2018年的光子工作室制作的《QQ自由幻想》手游能否带来十二年前《QQ幻想》的迷人和感动呢?

“敢爱,敢幻想”是2018年的《QQ自由幻想》提出来的口号。

遥相呼应地是,2005年《QQ幻想》刚刚出世,腾讯游戏提出的那个口号——

“Q哥Q妹自己的网游。”

是你们自己的网游,所以敢爱就敢幻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