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十大黑心食品 “我们还能吃什么?

2018十大黑心食品 “我们还能吃什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大事,可是最近很多人都不禁感慨:“我们还能吃什么?越来越多的黑心食品潜入到我们的生活里。

一、日本“核污染区”食品惊现中国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中国第一时间禁止进口事故周围区域食品。但央视315晚会曝光,经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初步统计,国内涉嫌销售日本核污染食品的网上商家已达13000多家,卡乐比麦片等多个广受欢迎的进口零食都在列。

二、老鼠乱窜,漏勺掏下水道...这是你认识的海底捞吗?

8月25日,媒体报道海底捞北京太阳宫店和劲松店后厨出现老鼠、火锅漏勺用来掏下水道等多项卫生安全隐患。随后,北京市食药监局对海底捞立案调查,要求“海底捞”总部在一个月之内按照承诺对北京各门店实现后厨公开化、信息化、可视化。

三、美团外卖小哥吃客人饭菜又吐里面

日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匿名爆料称,一名美团外卖送餐员在送餐途中打开客人饭菜,吃了两口又吐在了里面,随后又正常派送。而这一切被电梯间的监控记录下来,并被发到网上。该网友质疑称,“美团不要再说外卖小哥不容易了,严格规范一下员工的职业操守好吗?”

四、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

8月1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总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不合格批次中,网红电商三只松鼠赫然在列。天猫超市在天猫(网站)商城销售的标称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开心果,霉菌检出值为70 CFU/g,比国家标准规定(不超过25 CFU/g)高出1.8倍。

五、全国多地现“脚臭盐”

近日,全国多个省市,出现了一款由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商标名为“代盐人”的深井岩盐(加碘)。该盐存在异味,当加热或手搓后,会散发出浓烈的脚臭味。

随后,工信部联合发改委、卫计委等单位组成督察组,赴河南省专项督察异味食盐问题。5月4日,工信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一步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六、天津独流调料造假,假冒劣质调料流向全国

1月16日,新京报报道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调味品造假窝点聚集,假冒劣质调味品流向多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雀巢、太太乐、王守义、家乐、海天、李锦记等市场知名品牌几乎无一幸免,多个调料厂家打假人员称,独流俨然已是我国北方调料造假的一个中心,假冒劣质调味品流向多地,近期各地掀起一股“清查调料潮”。

七、志愿者发现江西九江大米遭镉污染

11月6日,有志愿者通过自媒体发布了一篇关于九江大米遭镉污染的公开举报信。信中称,2017年10月中旬,临近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港口街镇晚稻收割期,志愿者在港口街镇两个村村民的家中、农田取了土壤以及稻谷样品,送检第三方检测机构。结果显示,稻谷中的镉含量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上限。

针对江西九江市柴桑区曝出的镉污染大米事件,柴桑区纪委已对11名责任人问责。九江市纪委也已对市有关部门和区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

八、街边烤肠调查 大多是仿造肉

街头巷尾的“台湾烤香肠”摊点引起热议。据在火腿肠公司工作的员工介绍,正规厂家会使用鸡肉,一般主料是鸡大胸、鸡皮、鸭皮,再使用主要增香物质——猪肉香精、红曲红色素、防腐剂、淀粉。部分黑心厂家可能会用狐狸肉、貂肉等,只要加上猪肉香精,消费者根本分辨不出来是什么肉,对青少年的发育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九、杭州警方破获特大假酒案 涉案金额超5000万

11月,杭州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生产销售假酒案,该案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本案中所查获的假酒,属于高度仿冒,从酒瓶、外包装、合格证、防伪芯片及酒的口味,基本上非专业人士难以辨别真伪。终端的零售门店装修豪华,极像品牌白酒公司的专卖店,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区分,并且柜台上摆放的都是真酒,假酒都放在暗格或者仓库里面,假酒存货较少,给警方的查处工作带来困难。

十、湖南娄底破获上亿元假减肥药案

8月29日,湖南省娄底市披露一起案值亿元假减肥药案。当地警方历时半年多侦查,在阿里巴巴大数据协助下,于豫、皖、湘三省捣毁了销售网络遍及20余省份的有毒有害假减肥药制售团伙。警方正在全力追缴流向全国的近百种“品牌”、十万余盒假减肥药,这些减肥药成本不足1毛钱,利润率令人咋舌地接近9000%。

新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权益提供了更大的保障,虽然处罚力度不小,但是食品安全事故却依然屡屡出现。小到吃出异物,大到吃出生命安全威胁。为什么惩罚力度足够大,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究其原因法律制度的力量只能从已经发生的问题出发,而不能从根源上防范。然而食品追溯体系恰恰是从源头上规避食品安全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