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商隱的詩大都無題?

Kimi-Dan

總得來說,李商隱是個

情義兩難的倒黴孩子,可不就只能朦朦朧朧,“欲說還休”嘛。

下面就來看看他的坎坷經歷,來了解一下為啥他無題無題再無題。


倒黴一:沒落貴族,徒有虛名,前塵舊事,不足為題。

李商隱的家族,是皇室遠親,血脈到他這一代,已經是遠房的遠房,所以,家裡大寫的一個字“窮”,大寫的兩個字“潦倒”。

倒黴二:早年喪父,長兄如父,箇中滋味,無以為題。

李商隱,十歲喪父,家中長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人抄書補貼家用,長大後,以他淡泊耿直的個性,不得不積極仕途,也是因為長兄如父的壓力在,必須撐持起門面。偏偏他父親早知時局艱難,給他取名商隱,取字義山,用的是商山四皓的典故,意寓“天下無道而隱”。

但他是長子哎,別人都可以揮一揮衣袖,去追求詩和遠方,而他,李家長子,只能義無反顧地挑起家中重擔。

倒黴三:出類拔萃,生不逢時,權臣當道,金榜難題。

李商隱是神童,且年少成名。但在唐朝,是一個量產神童的神奇時代,比如李白、白居易十五六歲就詩名遠播。

李商隱雖然也是十六歲就以一手好字和精通古文聲名遠揚,但唐朝晚期,拿現在的話來說,階級固化嚴重,即使李商隱有白居易和令狐楚這樣的大腿,也是幾次科舉,才中了進士。

遠沒他優秀的人,全靠關係上了。

倒黴四:多情耿直,捲入黨爭,幾多猜嫌,索性無題。

這麼厲害的李商隱,這麼早成名的李商隱,又得身居高位的令狐楚賞識,納為門生,咋就這麼仕途坎坷呢?因為,他不僅遇到了階級嚴重固化,還捲入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牛李黨爭

牛李黨爭簡單來說,就是幫親不幫理,甭管啥理想、信念,選隊站就是。站了隊才有肉吃,這肉也不是白吃的,理想、信念、甚至節操都先放一邊,先利用權力把對面滅了再說!

面對這種情況。

當時牛李黨爭搞得朝堂翻雲覆雨,要的就是掐架小能手,而不是李商隱這樣的耿直BOY,但提攜李商隱這樣的大才子,的確可以增加聲望。事實上,令狐父子,也是真心賞李商隱的才華,所以最後還是在內外阻力下,提攜了他。

另一方面,李商隱又是個多情的人,和妻子王氏感情相當好。非常不巧的是,他的老丈人王茂元被認為是李黨的人,但實際上這位老人家一直在外打仗,沒啥機會參與掐架,最後也是病死在鎮壓叛亂的途中。但李商隱的這一行為,被視為背叛師門,大逆不道。

所以,我們的多情耿直BOY,就落到了這麼一個裡外不是人,兩邊都不待見的地步。

如果唐朝有互聯網,李商隱妥妥就是個爭議人物。

這種爭議,打個比喻吧,某女演員,明明演技高超,國際影后也是名至實歸的,但有段時間,最被大家拿出來說道的,卻是她的個人婚姻生活。然後,一舉一動,都會被過度解釋,過度腦補。所以這位國際影后的微博也沒去搞明星V,也算是表達了一種“懶得理你們”的態度。

但政敵腦補遠比娛樂恐怖得多,不僅會要了親命,還會要了親一家的命。所以李商隱寫了那麼多無題詩,也是一種無奈吧。他這樣一個尷尬處境,實在是太容易被“借題發揮”了。無論是牛黨還是李黨,對他的個人婚姻生活都很不滿意,卻沒人關心李商隱的報國志向。

他能說什麼?還能說什麼?他的報國理想最終只能寄託於詠史詩,他的個人深情和滿腔鬱憤,也就只能無題了。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


姞雪心

《無題》李商隱你說他作了很多其實也不是,總共也就20來首無題,不過為什麼李商隱偏愛《無題》呢?

一、概述

李商隱的詩歌中出了直接表明《無題》的才20來首,其實還有很多有題但是也基本和無題差不多的,比如《錦瑟》、《碧城》等。

《錦瑟》開篇第一句就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取自開頭的兩個字,《碧城》開篇第一句“碧城十二曲闌干,犀闢塵埃玉闢寒”,也是取自前兩個字。



這讓我想起了《詩經》,《詩經》中很多都是取自前面的兩個字或者取第一句中有意義的兩個字。

其實,我們應該知道詩詞從民歌過渡來的,對於詩歌的題目有兩種情況。顧炎武曾說 :“古人之詩,有詩而後有題;今人之詩,有題而後有詩。有詩而後有題者,其詩本乎情;有題而後有詩者,其詩徇乎物。”《詩經》是表達當時勞動者的一種情感,所以沒有必要強加題目或者沒有考慮確切的題目。

但是,李商隱的《無題》更像是李商隱自己獨創的一種抒情詩體。



他的《無題》詩,大多數都是意境朦朧,聲調和美,語言精麗,而且非常難解。再加上本身,他喜歡用典故和比興手法,所以他的詩很多都特別的隱晦曲折。因為李商隱字自身並沒有表達過創作意圖、動機和背景。

不過他的詩隱晦難懂應該和他的一生漂泊,前途不定有關,理解他的詩除了從詩本身去理解更多的應該結合他自自身的經歷和生平去理解。



二、充滿悲劇色彩的無題詩

他的無題詩充滿悲劇色彩,其實這很正常,因為他的機遇本是如此的悲劇。

李商隱是皇族,這點他自己在詩中多次表明,可惜的是這個皇族並沒有給他帶來半點的實際利益,估計他這個皇族是皇帝遠方親戚的遠方親戚。李商隱祖輩也沒有什麼官位顯赫之人,所以從小都很窮,小時候還做過為古代士人所鄙視的“傭書販舂”,也是替別人抄書賺錢。

生活的窮苦激發了他無窮的戰鬥力,他苦讀書終於考取了進士。但是後來卻因為取了王茂元的女兒為妻,被捲入了牛李黨爭。導致他半生漂泊,只能在幕僚生涯中度過。



再加上,安史之亂後的唐朝日薄西山,風雨飄搖。作為一個有抱負的詩人,國家動盪不安,個人前途未卜,也只能有彷徨和痛苦,有的也只有悲觀情緒,這些都導致了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悲情的基礎。

三、李商隱的無題詩猶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

晚唐時代是頹廢的,宦官、朋黨、邊患各種社會危機,那時候的晚唐只是一個被蛀蟲蛀空的大樹一般,空有一副架子。



身處如此朝代的文人們也開始頹廢起來,整天紙醉金迷,追求感官刺激,寫出來的詩也多是格調庸俗之作。

但是李商隱的無題詩歌與他們不同,比如他寫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像“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無不是想象力豐富,飽含生活氣息。不過,無題詩中所反映的感傷情懷也終究沒有逃離士大夫的愛情範圍,不過就算如此也與當時那些豔體詩風好不止幾百倍。



四、無題的發展和創造

其實,李商隱寫的詩是利用言情的形式抒情懷抱,以及深化比興寄託的藝術手法。這點很有容易讓我們聯想到的就是屈原的《離騷》,也是用靈脩背約比喻懷王,而用“求女”比喻理想。

之後很多詩人都模仿過屈原,但是效果都沒有李商隱那麼好,李商隱可以說是集大成者。李商隱在無題詩中描寫愛情是相思的過程可謂是爐火純青。



比如在無題中的“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很形象的寫出了被阻隔的愛情的相思之苦以及越阻隔越默契的可貴和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所以無題詩算是李商隱自己獨特的創造抒情詩體。

參考文獻:

《李商隱藝術研究》 冉雪芹

《李商隱詩歌分析》孫廣霞


非說不凡

提起李商隱,不知為何,一種憂愁重視油然而生,《夜雨寄北》,《錦瑟》還有一眾的無題,總是讓人難以割捨,又朦朦朧朧,似乎他的委婉只在他自己。如果說陳子昂,四傑是初唐,李杜是盛唐,那麼我願意說李商隱就是晚唐,他以細膩的筆觸,用詩文寫過每一個閱讀者的心頭,你覺得墨過輕柔,留下的確是濃密而難以抹去的情愁。

無題詩句雖然不在李商隱的筆下誕生,無題詩確是在李商隱的詩中盪漾開來。前輩盧綸的無題或許許多人根本不知,然而李商隱的無題詩確是很多情中人朝聖的地方。




或許無題其中有寄託,或許無題其中有秘密不想讓他人分享,只願你我相知,或許義山還想借無題抒發一下自己的報復,又或者他在單純的陳述這什麼,又或許他真的就是不知如何時,乾脆一個無題便罷了。或許……,人們都許多的猜測,我們也有許多的思考,面對不一樣無題詩或許我們不能等同而視。

“裙釵芙蓉小,釵茸翡翠輕。 錦書長鄭重,眉細恨分明。”遙寄錦書,他與妻子情深意濃。“長眉畫了繡簾開,碧玉行收白玉臺”李商隱也曾流連舞榭歌臺,溫柔鄉里。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前人評價義山自嘆資質柔弱,又被風波摧殘。他似乎在苦苦痛痛,深深淺淺中有一種明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讀來讀去讀著男女純情,卻總會體會到他似乎又在藉此抒發著什麼。因為在他的這些詩句中總是找不到那個傾訴者,讀到只有李義山一個人苦悶彷徨,寄託暢想。

李商隱是難懂的,卻又是讓人愛不釋手的。無題的別具一格,空靈的寄託,深微的筆調,讓很多人在他的繾綣中陶醉,或許這就是李商隱,這就是無題,李商隱似乎就是錦瑟中莊生的蝴蝶,讓人浮想。

文/紅雨說歷史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紅雨說歷史

問主提的這個問題,是一個錯覺啦。李商隱現存詩歌約600首左右(說“左右”是因為還有少許是不是李商隱所作存有爭議),真正以“無題”為題目的只有14首。按組別為:

1、《無題》“八歲偷窺鏡”

2、《無題》“照梁初有情”

3、《無題二首》“昨夜星辰”“聞道閶門”

4、《無題四首》“來是空言”“颯颯東南”“含情春晼晚”“何處哀箏”

5、《無題》“相見時難”

6、《無題》“紫府仙人”

7、《無題二首》“鳳尾香羅”“重幃深下”

8、《無題》“近知名阿侯”

9、《無題》“白道縈迴”

還有幾首傳是李商隱寫的,但經後代學人研究都存較大疑問。有些李商隱詩歌研究者按詩旨,把相當數量的有標題的詩也歸入類無題、泛無題之類,例如有人曾總結說李商隱有近百首無題,這就有點離譜了。不能說凡是矇朧傷感、難言具體人事的抒情詩,都統入“無題”,因為“無題詩是李商隱的藝術獨創。在詠史詩、詠物詩的領域,李商隱的主要貢獻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有重大突破超越,而無題詩這一領域,則前無古人,一空依傍,完全是他個人的獨創”(劉學鍇語,見氏著《李商隱傳論》下冊,黃山書社,2013年)。也就是說,從李商隱開始,中國詩歌多了一個“體裁”叫無題!這才是李商隱的無題詩不多,卻在詩歌史上貢獻巨大的主要原因所在。

李商隱的無題詩,寫情,寫內心,幽怨夢幻,悱惻纏綿。到底有寄託還是沒有,真事隱去,獨留心象,真亦假時假亦真,很難單一地透析題旨事由,但卻毫不妨礙人們去欣賞感受其中的美與情。從這個角度看,李商隱的無題詩非常的“現代派”,開一千二百年後的“矇矓詩”之先河,與西方的“玄學詩”“象徵派詩”可相輝映。十四首無題詩,用語明淨,景象跳躍生動,忽遠忽近,忽而場景具體,忽而局部特寫,畫面迷離,渾括虛涵,讓人讀著心中湧動而聯想無邊,象喝了迷魂湯那般被吸引住,總想抓住中心思想,卻又總是抓不住,抓不牢,實的地方少,虛的地方多,但合起來,你又完全不覺得作者在矯情自我,無病呻吟,扭捏作態,總認為其中言之有物,有所指,有所感,各種元素都齊備,可就是不好說,說不好。“一自《高唐》賦成後,楚天雲雨盡堪疑”,哈哈,這種高明已經超越所有了。

最後要說的是,李商隱詩歌題材和風格都很多樣,按題材,除“無題”詩外,還可分為“政治詩”(如《韓碑》《行次西效作一百韻》《曲江》)“詠史詩”(如《賈生》《漢宮》《瑤池》《華清宮》《北齊二首》),還有“詠物”“詠情”“詠女冠”(道家文化背景下)等,都有典範千古的作品。其創作能力之強,水平之高,涵蓋之廣,為歷代罕見。有關李商隱詩歌的成就,當代李商隱研究大家劉學鍇教授評價為:

“第一,他全面地繼承了宋玉、庾信、杜甫、李賀等人的傳統,而集感傷主義傳統之大成,成為晚唐詩歌‘傷春’‘傷別’特徵最突出的代表,建立了感傷詩的最高範式。第二,在李白、杜甫所創闢的理想、現實境界之外,創闢了表現心靈境界的成功範式,《無題》《錦瑟》諸詩就是這方面的突出代表。第三,進一步發展了李賀以來的象徵詩風,創闢了象徵詩風和朦矓詩境的範式。這一切,不但使他在晚唐詩壇上獨執牛耳,而且使他居於中國詩歌史上最具創新精神的大家的行列。”

鄙人認為,李商隱是中國詩歌史上成就最傑出的詩人之一,代表了中國詩歌一個維度,一種極限式寫作。我們如果能讀深讀透李商隱,就可以讀釋中國古代一切的詩歌了,這是一個千古高峰,集大成者,一個極難遇到的制高點。中國古代有詩經、楚辭、陶淵明、李白、杜甫、李商隱,無愧詩國,深以為幸!


唔好嘈

這問題並不複雜,容我道來。


李商隱存世之作有近六百,而以無題為名者不過十四,故稱不上“大都無題”。或許是如今提及無題之詩,首先聯想到的是李商隱,才會誤以為此。

從寫詩的角度而言,為詩取題是有規律可循的。古人大凡作詩,皆是有感而發,題目則為主題。

如王昌齡之《芙蓉樓送辛漸》,題為送別;元稹之《離思》,題為相思;李益之《從軍北征》,題為邊塞等。

這類詩題往往有明確的內容指示,但有些詩卻難以取題。

當一首詩中內容較多且有所不同時,往往會取名為無題、雜感、有懷等。如黃景仁之《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做聲。

此詩盡作悲聲,而悲者亦有不同。一有半世羈旅之愁,再有仕途難酬之憂,更有歸隱山野之志,百感交集,此時名作無題或雜感最為合適。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主題不便直言,或有諷刺之意,往往亦作無題或僅以體裁為名。如李清照之《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此詩以古諷今,借項羽不過江東之典故,諷刺南宋偏安一隅,有憂國之患又不便直言,便直接以體裁為名。

由此便可理解李商隱為何將詩命名為無題,以上二者皆有可能,這便與其仕途不得志有關。


以上便是我的觀點,有勞賞讀。

——詩詞補習班


詩詞補習班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

通常被視作唐代後期最傑出的詩人,其詩風受

李賀

影響頗深,在句法、章法和結構方面則受到

杜甫

韓愈

的影響。許多評論家認為,在唐朝的優秀詩人中,他的重要性僅次於杜甫、

李白

王維

等人。就詩歌風格的獨特性而言,他與其他任何詩人相比都不遜色。但用典相對較多,有晦澀之嫌。讚賞李商隱詩歌和批評他的人,所針對的都是他鮮明的個人風格。後世許多詩人模仿李商隱的風格,但沒有一位被認可。根據劉學鍇、餘恕誠的整理研究,李商隱流傳下來的詩歌共594首,又《集》外詩16首,陳尚君《全唐詩補編》錄入4首,共存詩614首,但是有的詩顯然為誤入。其中381首已經基本確定了寫作的時間,213首無法歸入具體的年份。此外,還有十來首懷疑是李商隱的詩作,不過證據欠充分。

舉例說明《錦瑟》除首聯和末聯之外,中間四句連續用了四個典故,而且風馬牛不相及,是至今為止最難理解的一首詩詞,千百年來無人可以全面瞭解他的寫作意圖,幾個字的題目是根本涵蓋不了他要表達出來的意境!只能叫做無題!

相同做法的還有武則天的無字碑。


勝州隨風

李商隱,作為晚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李商隱一生無論是感情、事業,整個人生都不太順利。他所作的600多首詩裡,有15首是用《無題》命名的,我們來感受一首其中的經典: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是一首抒發愛情的詩,其中對離別之情、相思之苦,以及人生感悟都作了闡述。像是發了一場沒有主題的牢騷,又像是傾倒了一肚子苦水。李商隱自幼家道中落,但憑藉聰明才智,經過與門閥世家的激烈比拼,最終踏入仕途。但是,由於性情直率,所以在昏暗的晚唐官場中很不順利。


所以,李商隱的生活其實十分痛苦,他要想在官場立足,就要學會規則,無端陷入黨爭,為人內向單純的他十分壓抑。這時,李商隱心裡有一種強烈的委屈感,心想賺錢真難!所以只能借詩發揮。

《無題》的意思是還沒想好題目,其實,是他不願意為這種沒有明確主題的詩想一個題目,牢騷發完,便沒有心情和雅興了,但一看詩句寫的還不錯,留著吧,萬一後人喜歡呢。《無題》其實就是因為李商隱一肚子委屈,用另一種方式告訴大家:“啥也別說了,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歷史密探

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造。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迴腸蕩氣。幼年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隱的世界觀基本上屬於儒家體系,其人生態度是積極入世、渴望有所作為的。同時,他頗能獨立思考,很早便對“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的說教不以為然,甚至萌生出“孔氏於道德仁義外有何物”這樣大膽的想法。


在詩歌創作上,他起初醉心於李賀奇崛幽峭的風格和南朝輕倩流麗的詩體,曾仿照它們寫了許多歌唱愛情的詩篇,如《燕臺》、《河陽》、《河內》等。待屢次下第和被人譖毀的遭際向他顯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嶇不平,他的詩便開始表現出憤懣不平之氣和對社會的某些批判。大和末,甘露之變以血淋淋的現實打開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創作上都大進一步。這時他寫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詩,批判腐朽政治已相當深刻有力。

包括大多數無題詩在內的吟詠內心感情的作品是李商隱詩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獲得了後世最多的關注。《錦瑟》、《燕臺詩》、《碧城三首》、《重過聖女祠》等,保持了與無題詩類似的風格。而《柳枝五首》、《夜雨寄北》、《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等,則反映出李商隱感情詩另一種風格的意境。

李商隱以無題為名的愛情詩,最為人所傳誦,但他的無題詩具有“朦朧”的特點,旨意隱秘。這些以無題為名的愛情詩,包括以《無題》為題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為題的“準無題”詩近三十首。這些詩有的有所寄託,但大部分屬於純粹的情詩。李商隱的“準無題”詩也寫得相當出色。如《錦瑟》此詩貌似詠物,實則詠懷。它隱去了平生所歷具體之事,以錦瑟起興,充分運用了比興、象徵、典故等多種手法,將自己滿腔的憂傷、鬱憤之情,形象而又婉曲地表達出來。


北國小野草

李商隱這人有點悲催,我們都知道在沒有科舉之前做官尤其是做大官的權力都是被世家門閥所壟斷,世家子弟效忠的先是自己的世家其次才是皇帝,這不但阻止了平民進入官場也嚴重威脅到了皇權,隋朝設置科舉後才開始改變這個局面,簡單來說,之所以會有科舉既是為了選拔人才也是為了鞏固皇權!

但這麼一來就觸犯到了世家門閥的根本利益,世家門閥當然就會反撲,就會和科舉出身的官員們爆發衝突,但是隋朝命短,所以主要的戰爭發生在唐朝,其中最激烈的就是牛李黨爭,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是世家代表,以牛僧孺為首的牛黨是科舉出身的平民官員集團,兩個集團互相對峙,鬥爭十分激烈。

鬥爭過程互有勝負,世家門閥實力強大,根基深厚,但是科舉之士有皇帝的支持,皇帝利用他們打壓門閥,他們沒有根基也只能緊緊朝皇帝靠攏,最終的結果當然是科舉獲勝,尤其是宋朝之後,世家完全沒落!

但是李商隱恰恰處於鬥爭最激烈的時代,而他悲催就悲催在他本屬於沒落貴族,娶的又是世家的女兒,他本來應該是屬於李黨,但問題在於他卻是科舉出身,於是他的身份就變得十分尷尬,不管是李黨當權還是牛黨當權李商隱都不被信任,他當然也就一生都不得志,寫詩也乾脆無題,免得一不小心就得罪李黨或者牛黨!


石敬瑭

李義山的無題詩多是歌詠愛情之作。所以,套用一句歌詞,男人的心思你別猜,你猜也總是猜不出來。但是,現在眾多八卦群眾還是喜歡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這樣一執著,眾說紛紜,卻弄得詩文更糊塗了。我個人覺得,李義山的詩真的很美,美得都不知道再說什麼,姑且美之名曰,不可言說吧。

下面列舉一些學者的揣測。以供大家參考和八卦。

李義山無題的愛情詩有兩種最普遍的說法,一是說寫給宮女或者女道士的,一是說暗諭政治關係,特別是指和李德裕的關係的。

李長之卻不這麼認為。他坦言,唐朝女道士就是一些交際花,用不著隱諱。這一點在邵氏名片《唐朝豪放女》裡,我們是能體會到的,魚玄機皈依道家以後,卻發現那些女道士多是阿諛奉承之輩,生活多不檢點。

再說說宮女,李長之也覺得不合情理,李義山還夠不上有這種機會的資格。

第三,一個詩人的心情費那麼大勁,去用曲折複雜的戀愛心情影射政治,也未免太笨,太low了點。

那麼,他寫給誰呢? 李長之根據馮浩的研究,認定李義山曾經愛過一個叫柳枝的女郎。

是不是就是她呢? 答案還是否定的。李義山也曾和一些妓女來往,這本是那時社會中常有的事情,那隻能是逢場做戲,也談不上真正的愛情。

猜了這麼多,都不是完美答案。李長之最後提出了他認為最為合理的謎底。那就是跟李義山後來結了婚的王氏。



王氏在李義山的詩裡是這樣的形象:“美於目而長於音”。李義山在婚後,寫了許多寄內的詩。最著名的是那首那首:“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共話巴山夜雨時”。

王氏死後,李義山也寫了很多悼亡的詩,“歸來已不見,錦瑟長於人”就是一例,而“錦瑟詩”和這兩句合起來看,也是悼亡無疑,這種推測是合理的。


李義山是牛黨,而王氏是節度使王茂元的女兒,王茂元是李黨,李義山就捲入了李黨,後來為牛黨所排斥,鬧得一輩子受悶氣。



我想,因為思念之切,甚至連名字都不願提及,李義山確實是個極痴情的人。因為政治因素,他也三緘其口,不願讓人抓住把柄,也是情有可原。

也許,無題,才是李義山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