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这五座计划单列市,你会怎么排名?

过去的岁月

我来回答吧,不得不承认,宁波最后。无论怎么排,宁波都是中档偏下。最后综合排名,不是第四就是第五。


随便说几个,经济方面,深圳以近20000亿的gdp排名遥遥领先。其他的,2016年,宁波gdp是8541亿,比大连多近200亿。但宁波比大连人口多100万,人均生产总值大连比宁波多1万。青岛突破10000亿,但青岛比宁波人口多140万。人均青岛宁波差不多。相比之下一目了然,宁波比大连多100万人,gdp才比大连多200亿。青岛比宁波多140万人,gdp比宁波多1500亿。厦门弹丸之地,不做比较。因此,宁波经济实力列所有计划单列市倒数第二。




交通方面,现代化高速交通工具,排前两位的无疑是快速公交和地铁了吧?宁波无论是brt还是地铁,和其他几个计划单列市都没法比。和深圳不用比了吧。大连2008年通brt,2015年通地铁。厦门2008年通brt,2017年底通地铁。青岛没有真正意义上的brt但是人家有高速有轨公交,速度不比地铁慢,2015年通地铁。宁波2014年通地铁,brt还在讨论,前几年说鄞州要建有轨快速公交,结果去年行政区划调整,又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综合出行便捷指数,宁波倒数第一,第二……


教育方面,大连高校30所,青岛20所,厦门16所,宁波14所,深圳不见排名。宁波拿的出手的只有“波大”……人家大连有理工大学,海事大学,还有被称为海军将帅摇篮的舰艇学院。青岛有海洋大学,石油大学,还有山大校区。厦门不用说,有福建第一大学,厦门大学。深圳没有什么好学校,深圳大学和宁波大学差不多。两个市在教育方面算打个平手,很不幸,宁波又是倒数第二。

关于行政地位方面,深圳,厦门不仅是计划单列市,还是国家指定的经济特区。因此,深圳,厦门,明显比其他三个城市要受优待。

看一下空运方面,一目了然。



再看铁路运输。

最后看航运,宁波总算在航运上扬眉吐气……但别忘了,大数据里面还包含舟山港的数据。

所以总的来说,综合排名在五个计划单列市里面,宁波和厦门是难兄难弟。但是厦门人口只有宁波的一半,面积只有宁波的五分之一而已……


西索的苹果

厦门>深圳>青岛>宁波>大连


综合GDP、资金总量、财政收入、国家定位、国家级新区建设、航空运输、铁路运输与规划、教育、医疗、空气指数与人口竞争力等指标分析,可以给五个城市发展潜力排序,相较之下综合发展潜力强弱顺序应该为:深圳>青岛>厦门>宁波>大连。楼市价值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基本保持一致,和发展潜力正相关。所以说,五个城市楼市潜力排序亦是如此。

需要说明的是,在港口运输下行与高铁时代来临之际,港口给沿海城市带来的优势渐渐失去,未来是省会城市、高铁城市的天下,过去几十年这些计划单列市综合实力有的趋近省会城市,有的超越了省会城市,未来一批具有交通枢纽优势的省会城市将崛起,压倒省内强有力的敌手,当然深圳这个经济特区除外。


中国目前有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青岛、厦门、宁波、大连。

所谓计划单列市,全称是“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获得这个头衔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更高比例的财政收入留成,不需要与省政府分享,同时还享有更加自由的较大经济政策制定权。

下面我将用数据来呈现这5个城市过去的成绩,并通过这些成果再加上未来规划进一步分析5个计划单列市的潜力。

一、行政级别与头衔,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

五个城市的行政级别均是副省级,在中国城市级别分类中,这种行政级别仅次于正省级也即中央直辖市,目前有四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深圳除了副省级行政级别外,还是国家经济特区,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5个城市中唯一一个一线城市;厦门也是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实行的是国家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政策灵活度与自由度更高。

因此,从行政级别与头衔上层面对比,高下立分: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

二、从当下经济实力角度分析,深圳>青岛>厦门>宁波>大连

五个城市有一个共同特点,均是沿海城市,都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下,依靠沿海天然优势对外开放,加速自身经济发展。其中,大连、青岛和宁波是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另外11个分别是:秦皇岛、天津、烟台、连云港、南通、上海、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上图是五个计划单列市过去6年GDP变化情况,其中大连2016年GDP数据尚未出炉,只能用2015年数据代替

从GDP规模级别来看,深圳与青岛都已超万亿,深圳更是接近2万亿,厦门在体量上处于劣势。

再看增幅,过去六年全国GDP总量从2010年的39.8万亿增加到了现在的74.4万亿,增幅为87%。从上图数据来看,五个计划单列市中唯一跑赢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深圳,6年的时间里GDP翻了一番,其他4个城市都跑输了全国整体速度。这与近年来国内产业机构转变,沿海城市港口运输业趋近饱和,呈现下滑态势有直接关系。

厦门、宁波、青岛与大连四个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中,厦门增幅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最低的则是大连,仅为49.9%,这与东北经济整体情况不佳有关。

因此综合GDP规模与增幅,未来发展潜力顺序为:

深圳>青岛>厦门>宁波>大连。

资金总量是相比于GDP更为重要的经济指标,它是城市发展的结果,亦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是衡量城市经济活跃度的参数。

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无论从规模还是增幅上,深圳都遥遥领先。宁波的规模也还行,达到了1.7万亿级别,大连和青岛均接近1.5万亿级别,厦门规模相比之下较小;增幅上,厦门仅次于深圳,超过了百分百,也即厦门过去五年的资金总量规模翻了一番,其次是青岛、宁波,大连增幅又居最后。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2016年的资金总量为155.5万亿,相比于2010年的73.3万亿,增幅为112%,厦门、宁波、青岛和大连又跑输了全国资金总量增幅平均水平。

因此,从资金总量和增幅角度来分析五个城市发展潜力,顺序应该为:深圳>厦门>青岛>宁波>大连

接着看最后一个经济指标——财政收入。

计划单列市相比于地级市在经济上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更多的财政留成,不用与省政府共享,因此财政收入对于这五个城市来说意义更大。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财政收入越高就有更多的钱来规划和建设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

从规模上看,深圳已经达到3000亿级别,宁波和青岛规模相当,厦门和大连规模等同;从增幅上看,国家财政收入2016年为159552亿元,相比于2010年83080亿元,增幅为92%,深圳的增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青岛、厦门和宁波也都跑赢了全国,只有大连,比全国平均增幅低了近70个百分点。

因此,在财政收入方面看未来潜力,5个城市强弱顺序为:深圳>青岛>宁波>厦门>大连

综合GDP、资金总量、财政收入三个经济指标来分析这几个城市的潜力,结果是:深圳>青岛>厦门>宁波>大连

三、航空、铁路、港口运输角度,深圳>青岛>厦门>宁波>大连

交通是经济的动脉,现代化城市货物运输的三个主要通道就是海陆空,因此对于航空、铁路与港口运输能力的比较,是分析城市发展潜力的关键。

上图是5个城市的国际机场2016年客运量和邮轮吞吐量数据,能够看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相比于另外4个具有绝对的优势;其次是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尽管在规模上稍逊色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但看增幅大有超越之势;然后是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最后是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从增幅来看,宁波正在发力追赶。

5个计划单列市列车停靠车次

制图:子非鱼;单位:量

上图是列车停靠车次,统计的是城市所有火车站车次,包括所辖县城火车站。如青岛包含了即墨北、胶州等火车站,数据不一定精确,但大致不会错。

从数据上来看,深圳拥有绝对有事,宁波和大连的高铁数量多,厦门的动车多,综合铁路运输实力排名应该是:深圳>宁波>大连>青岛>厦门。

再看未来规划,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的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

其中深圳占据3条通道、青岛与厦门分别占据2条、大连与宁波各种1条。所占通道具体情况是:

深圳:沿海通道(纵)、京港通道(纵)、京哈-京港澳通道;

青岛:沿海通道(纵)、青银通道(横);

厦门:沿海通道(纵)、厦渝通道(横);

大连:沿海通道(纵);

宁波:沿海通道(纵)。

综合五个城市现在的铁路运输能力与未来高铁通道来分析,潜力高下顺序应该为

:深圳>青岛>宁波>厦门>大连

再接着看水路运输。五个城市均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港口运输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2000年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后,港口运输量飞速增加。

上图是五个城市港口过去近30年港口运输情况,从规模看,高下很明显:宁波>青岛>大连>深圳>厦门。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宁波港也位居全球第四大港口。

透过图上数据我们能够看到,港口运输量增幅最快的就是2000~2010年10年间,2000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一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市场真正与国际市场对接,让中国的产品走向世界。

图中走势还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尤其是近一两年,港口运输增量明显变缓,深圳、大连两个港口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是因为国家的产业结构在转型,一大批低端产业链已经转移到了东南亚,港口运输业渐趋饱和,再加上欧美国家一些保守派势力登上政治舞台,经济全球化逐渐见顶,未来这种港口运输量下跌的情形估计会更加普遍。

相比之下,高铁运输和航空运输才是未来的基础。在国家高铁时代全面到来之际,内陆一批占据有利位置的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将崛起,谁拥有更多的高铁列次,谁将赢得下一轮的城市比拼。

因此,综合水陆空运输实力分析,未来五个城市发展潜力高下顺序为:深圳>青岛>厦门>宁波>大连。

四、高等教育、医疗、空气质量,厦门>青岛>深圳>大连>宁波

高等教育、医疗与空气质量,都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它能够影响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高等教育能够为城市的发展输送人才,它的规模与质量可以作为衡量城市综合发展潜力的指标。

深圳综合实力一直无法超越北京、上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等教育太弱,现有的知名度稍微高一点的就是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但都不是重点大学,其他还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这些都是名校,但并未形成规模,不过深圳正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与许多世界著名高校在商谈合作事宜。

青岛目前有中国海洋大学(985兼211)、中国石油大学(211)、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校区等;

厦门有厦门大学(985兼211);大连有大连理工大学(985兼211)、大连海事大学(211)、东北财经大学等;宁波有宁波大学等。

根据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排名先后为:青岛>厦门>大连>深圳>宁波。

最后看空气质量,五个城市都是沿海城市,空气质量都非常不错。根据“在意空气”平台发布2017年2月份全国11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数据显示:青岛,排名第75位,大连第79位,宁波第83位,厦门103位,深圳110位。排名越靠后,空气质量越好。也就是说,深圳在2月份的空气质量是全国最好的10个城市之一。

因此,综合教育、医疗、空气质量三个指标来看几个城市未来潜力,顺序为:厦门>青岛>深圳>大连>宁波。

五、人口竞争力,厦门>深圳>青岛>宁波>大连

人口是衡量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

制图:子非鱼

上图是五个城市过去5年小学生人口变化情况,至于为什么采用小学生数据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解释,因为小学生数据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城市人口变化情况。

上图一目了然,城市人口竞争力强弱顺序为:厦门>深圳>青岛>宁波>大连


最美城市研究

排名一般都是按照经济发展程度进行排名的,而且这几座城市都是海滨城市,极具风情特色!因此,按照经济发达程度,排名如下:深圳、厦门、青岛、宁波、大连!


深圳经济特区发达程度可见一斑:

深圳,别称鹏城,广东省辖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岸,与香港一水之隔,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接壤。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深圳市域边界设有中国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也是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皇岗口岸实施24小时通关。

2014年6月4日,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成为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每年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


厦门,真正的旅游城市

厦门市,别称鹭岛,简称鹭,位于福建省东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资区,北邻南安,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

厦门是中国海滨城市,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五个开发开放类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即“新特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也是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

厦门由厦门岛、离岛鼓浪屿、西岸海沧半岛、北岸集美半岛、东岸翔安半岛、大小嶝岛、内陆同安、九龙江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90多平方公里。厦门的主体——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岛上有厦门最早的商业和政治中心。

截至2012年,全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17.07亿元,增幅呈稳中有升态势,较年初提升4.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25.21亿元、1374.01亿元和1417.85亿元。产业结构从上年的1.0:51.1:47.9调整为0.9:48.8:50.3,二产比例略有下降,三产比例持续上升,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青岛:海岛城市升级打造

青岛市,简称青,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又被誉为“东方瑞士” ,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东、南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青岛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空港。青岛是山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域龙头城市。拥有一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经济总量紧排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位列第三。

青岛诞生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等一批企业和品牌。青岛拥有中国质量管理奖5个,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中国驰名商标73个,先后荣获“中国品牌之都”、“中国十大品牌城市”等称号。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2800.4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5.2亿元,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4.7亿元,增长6.0%。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1340.1亿元,增长0.6%;其中,国内税收691.4亿元,增长8.3%。地税税收收入599.0亿元,增长12.7%。


宁波:发展成长速度最快

宁波,简称甬,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有制订地方性法规权限的较大的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海滨城市,中国大陆综合竞争力前15强城市,长三角五大区域中心之一,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浙江省经济中心,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连续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

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其中最具宁波代表性的宁波港被国际港航界权威杂志——英国《集装箱国际》评为“世界五佳港口”。

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化学工基地,是中国华东地区的工商业城市,也是浙江省经济中心之一。宁波开埠以来,工商业一直是宁波的一大名片。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2.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5.18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35.57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91.76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之比为3.6︰51.8︰44.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897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6112美元)。


大连:东北一霸

大连,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大赉(大海的意思)。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

大连环境绝佳,有"东北之窗"" 北方明珠 ""浪漫之都"之称,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7650.8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892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3281.2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4∶51.9∶41.7调整为6.2∶50.9∶4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55.4%和41.4%。人均生产总值110600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18140美元。2013年公共财政收入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市本级283.3亿元,增长13.7%;县区级566.7亿元,增长13.1%。

公共财政支出10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科学技术、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43.8%、42.2%、17.7%和13.4%。地税局组织各项税收6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529亿元,下降4.9%;海关代征税收465.8亿元,下降4.6%。


村中一奇花

经济总量大连涨幅最少,深圳最多

众所周知,我国有五大计划单列市,分别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这五个城市在是个世纪90年代,对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行政上的副省级城市,经济上的直辖市”,但是回过头来发现:如今的计划单列市各自经济差距是非常大的。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惊讶的发现最近八年时间,涨幅最大的城市是深圳,八年时间经济涨幅达到136%,涨幅最低的城市是大连,八年时间涨幅只有43%,2010年的时候,大连GDP为深圳的54%,到了2017年,大连只有深圳的32.8%,这八年时间,大连到底经历了什么?同时又失去了什么?

毫无疑问,大连跟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一样,都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曾经的大连也是胸怀大志,励志要成为“北方的香港”,后来把标准降低成为“北方的深圳”,发现又难以实现,便力求要成为“东北的青岛”,可是发展到今天,大连似乎成为了“北方的厦门”。从一个大都市,变成了一个“小而美”的海滨城市,这是许多大连人不愿看到的结局。

大连作为东北的“F4”(四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如今的GDP依然在东北地区领先,可是放眼全国,我们发现,大连从最高峰GDP可以排在国内城市前十位,如今已经下滑到全国第22位,更重要的一个危机是,东北崛起,必须选出一个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东北经济的增长极,从地域条件和交通区位来看,毫无疑问,沈阳比大连更具这个优势,届时,大连很有可能被东北边缘化。这一点,直接体现在以下这个数据:

固定投资,大连不增反减

大连人看到这个数据,又伤心了,为什么我们城市的固定投资不增反减,反观深圳的固定投资涨幅高达165%,这个打击未免也太大了吧。同样都是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劣势,大连大幅落后深圳的真实原因是?

大连“人财两空”

蒋昊认为:无非两点,一个是钱的流失,一个就是人的流失:

其实这个表单里面,除了大连,都是小学生人数的变化,大连因为没有直接公布小学生人数,而是小学生+初中生的义务教育人数变化,就这样一个数据,大连相比七年前,还减少了3%,只能说明一点,就是大连人口外流了。恰恰相反,深圳人口增长最快,小学生人数增长了56%。这就是经济高速发展最强劲的表现。

综上所述:五大计划单列市的排名依次是:深圳、青岛、宁波、厦门、大连

曾几何时,大连也是在全国“笑傲江湖”,如今的发展还受到沈阳的制约,奈何东北“F4”一蹶不振,国家只能选出沈阳,作为经济的辐射驱动,究竟大连的未来会有逆袭的希望吗?大家有何看法,欢迎一起探讨!


蒋昊脱口秀

肯定是深圳第一!厦门第二,其他三个,大连、青岛、 宁波怎么排名就无所谓了吧?

(深圳金沙湾)

怎么排名主要看依据是什么?是经济总量?人口数量?气候环境?还是旅游资源?指标不同肯定排名不同的。你这样问,稻糠理解就是综合排名,或者就是“感觉”,总体感觉,不看具体的指标指标,那就是千人千面了,也就没有什么“说服力”,就是个人感觉。

(深圳夜景)

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本地人的自我优越感以外,客观说整体排名,深圳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连、青岛、宁波、厦门从影响力和GDP、人均的文化水平和富裕程度都和深圳有明显差距。现在就连一线城市的广州都被深圳超越了,更好的是,深圳是移民城市,开放、没有地域歧视,没有方言阻碍,又靠海,距离香港近,所以深圳第一。

大连和青岛都是传统旅游城市和贸易口岸,大连现在比不过青岛,而且因为大家都明白的原因,大连的“明星”效应也快速衰退了,就像大连足球一样,从冠军、连续冠军到现在掉级、保级,远离各项顶级赛事……

对青岛的感觉比对大连好些,所以青岛排在大连前,宁波排在最后,这5个城市里宁波排第五估计没人反对吧?

厦门呢?稻糠最近几年去了三次厦门,愈发觉得厦门是个好地方,金砖会议以后,一带一路的政策利好,厦门突飞猛进,从原来的旅游城市变成了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厦门航空在国内的口碑也是数一数二,除了国航、东航、南航和海航四个大家伙,地方航空公司里,厦航说第二,谁敢说第一?


稻糠

一个很无聊的问题啊,这五个城市是中国仅有的五个计划单列市,财政独立,行政级别是副省级。所以总是出现在一起。


第一名:深圳点评--主要的经济指标包括GDP总量、人均GDP、财政收入总量、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等都排第一,城市建设规划不错,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在5大城市中排第一。高新科技实力最强。

第二名:宁波点评:得长三角之利,宁波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建设也不可小视,加之浙江人的商业情商一直以来不错,相信宁波的城市地位有超过杭州的可能。2002年度,宁波的经济实力已经在富裕的浙江独占鳌头。民营经济发达。

第三名:大连点评: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扼渤海通道出口,是东北的金融中心,具备人才、港口有时,城市营销工夫不错。事实上大连的旅游资源很一般,政府在某些方面的规划 可能有些问题。区域地理位置最好,东被亚的中心。

第四名:厦门点评: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我国特区中仅次于深圳。外向性经济活跃,与台湾关系不错,一旦来年感岸三通,则厦门一带直接让长三角品尝一些酸涩的滋味。海外游子的支持最大。

第五名:青岛点评:胶东半岛的两点,创立了中国多个名牌,工业经济竞争力最强,城市建设也不错。如果青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内陆的协作关系,则可进一步看好。



基本上来说没有太大差距,在伯仲之间。政治上都是副省级城市;金融上深圳有股票,大连有期货;军事上青岛有北海舰队,宁波是东海舰队;经济上厦门深圳是特区;交通上都是交通枢纽;如果非要找个第一,深圳优势大点。


M早晨

关于这五座城市 我认为头把交椅必定是深圳。

深圳

深圳是国务院定位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深圳GDP为22438亿,其余四座城市望其项背。深圳今年超越广州成为全国第三大城市。

青岛

作为 华北地区的大城市,青岛在很多方面已经远超大连。青岛,山东省地级市,简称“青”,国家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副省级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 “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青岛今年GDP11037亿,已和大连的距离越来越远。

宁波

宁波,简称甬,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有制订地方性法规权限的较大的市,中国大陆综合发展水平前15强中心城市,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浙江省经济中心,。

宁波今年GDP9846亿,相对于大连多出两千多亿。

大连

大连,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是辽宁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也是新一线城市。

大连今年GDP7363亿,大连现在处境很不好,即将被后起之秀合肥超越,于合肥仅一百亿之差。

厦门

厦门,隶属于福建省,别称鹭岛, 简称鹭, 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1],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今年厦门GDP3784亿,于前面四座城市距离很大,超越很难,但是厦门是著名的宜居城市,优美的环境令人向往。



Mino沫紫禁

第一,看经济总量。深圳是一线城市,在五座城市中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其他四城2017年GDP分别为青岛11037.28亿元、宁波9846.94亿元、大连7363.9亿元、厦门4351.18亿元。有的朋友把厦门排到前面,我们从数据可以看出,论经济总量,厦门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第二,看增长速度。

2017年,青岛增长10.25%、宁波增长13.36%、大连增长8.13%、厦门增长14.98%。厦门增长最快,但厦门2016年的基数相对要低一些。

第三,看人均水平。从2017年人均GDP来看。青岛119918元、宁波123010元、大连105394元、厦门110999元。宁波最高,青岛、厦门相当。从月平均工资收入看,宁波7152元、厦门6886元、大连6144元、青岛6057元。

第四,看城市财政金融实力。因2017年数据目前还不全,先用2016年数据比较。

青岛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283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0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673.8亿元,比年初增加1518.1亿元。

宁波实现财政总收入2145.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4.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989.3亿元。


大连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1.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14701.7亿元,比年初增加965.1亿元。

厦门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083.34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788.27亿元,

从财政、金融实力看,排名是宁波>青岛>大连>厦门。

第五,看教育科研实力。

第六,看消费实力。同样用2016年数据。青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04.9亿元,增长10.5%。宁波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7.6亿元,增长10.3%。大连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46亿元,比上年增长9.8%。

新时代,是一个消费实力为王的时代,哪个城市消费实力强,经济活力就强。从这点来看,青岛>宁波>大连>厦门。

综上所述,题主问的五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排名是深圳>青岛>宁波>大连>厦门。


言有方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首先,你要看根据什么来排名,如果是按GDP排,那就是深圳(将破两万亿),青岛(一万亿),宁波(8500亿),大连(8200亿),厦门(3700亿)。

按照政治地位排,我认为是深圳(头号副省级城市,一二把手升任正部级数量最多,而且是对港第一线),厦门(对台第一线,海西中心城市,经济特区,还驻扎了一个集团军),青岛(亚洲第一军港,北海舰队驻地,GDP破万亿),大连(夏季达沃斯常驻地,东北之窗)宁波(世界第四大港,长三角核心之一)。

按宜居程度排名,以经济学人智库的榜单为基准,排名如下:青岛,大连,厦门,深圳,宁波。不过我自己心里的排名是厦门,深圳,宁波,青岛,大连,为什么厦门排第一,当然不只是因为我自己住在厦门。因为工作原因,我在深圳也住过两年多,其他几个城市也待过几个月,我敢说我还是有一定资格评判这几个城市的。首先从气候来说,厦门年平均气温21度,基本上只有春夏两季,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岛内没得说,岛外的工业区是差一点),城市化率高,面积小(我家离机场和火车站都是10公里左右,非高峰期20到30分钟就能到,火车北站虽选,搭乘BRT也就是40分钟左右,而且地铁即将通车),厦门岛加上鼓浪屿也就140平方公里,总共有大中型公园14个,基本上可以保证你无论住在哪,走路15到20分钟必定有一个公园。厦门近几年的交通被吐槽较多,但随着几大改造工程和地铁的完工,交通状况必定大大改善。民生保障方面,确实,高房价所导致的高物价是一个蛮大的问题(妈了个鸡,年薪30万要在岛内买房压力也是很大,希望市政府廉租房再多建一点,条件再倾向低收入群体一点吧!),不过医保做得还行,只要你有一份正规的工作或者自己每个月交个几十块的最低医保金,基本不怕病不起。

以上是一些我粗浅的看法,限于时间,无法多说,欢迎大家探讨,那些爱来开地图炮的,列不出数据的和只凭自己冲动感情乱喷的傻冒,不要说话,哥懒得理你们。


想当海贼的庄子

这个排名有很多学问:第一,从文化底蕴层面上看,排名应该是这样的,青岛、厦门、大连、宁波、深圳。原因就是青岛有文化名人一条街。老舍、闻一多、郁达夫、萧红、沈从文等都在青岛有故居。青岛崂山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道法自然是任何城市都不可比的。青岛有文化用品一条街,啤酒一条街,婚纱摄影一条街,广告公司一条街,窗帘制作一条街等等。青岛大剧院,青岛人民会堂,青岛音乐广场豪华壮丽。青岛是奥运会的举办地,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在青岛。厦门有著名的鼓浪屿,大连有世界最大的星海广场,很有特色的。

第二,从旅游层面上看。青岛、厦门、大连、宁波、深圳。青岛有著名的八大关,八大关闻香识路,观树看景。不愧是东方瑞士。万国建筑博物馆就在青岛八大关。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白帆青山,银鸥金滩。特别是在冬季,在栈桥,人和海鸥相伴,是城市人回归大自然的美丽图画。汇泉湾海水浴场,金沙滩海水浴场,石老人海水浴场等都是著名的天然浴场。崂山、大珠山等名山大川,是天然的养吧!厦门、大连的人文景观也非常棒棒哒!



青岛灯光秀

第三,从经济指标层面上看。深圳、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深圳在5个城市中遥遥领先,是世界著名的创新城市,但是,深圳的品牌产品不多。青岛就不同了,世界级品牌有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崂啤、青岛港、中车集团等等,青岛西海岸的开发建设令世界瞩目,是青岛新的经济增长级!知名的东方影都就在西海岸。是世界影视界关注的地方,堪比好莱坞。从这几个方面看,青岛的经济发展后势强劲!

第四,从交通建设层面上看。青岛、深圳、厦门、大连、宁波。青岛高铁建设步伐很快,青连铁路通车后,青岛到上海4个小时,济青高铁通车,青岛到北京3个小时左右。青烟城际高铁通车,青岛到烟台、荣成在2个小时左右。青岛海星机场建设,与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规模基本一样。青岛城市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地铁3号线、2号线、11号线、13号线开通后,地铁1号线、4号线、8号线等正在抓紧建设。青岛规划了18条城市轨道交通,青岛的海底隧道不但能跑汽车,还能跑火车。青岛跨海大桥凌空飞架,蔚为壮观!厦门交通状况一般,但是,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知名度上升很快。

第五,从美食文化层面上看。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菜。就青岛而言,青岛美食是舌尖上的美味,鲅鱼饺子,春和楼香酥鸡,青岛大包,青岛海鲜大咖等吃不尽的美味。青岛老字号老孙菜谱设计制作公司为饭店制作的菜谱和灯箱,是视觉上的盛宴。中联广场的隆喜元鱼汤包,是青岛美食的代表作。著名的美食还有船歌鱼,开海等等。在青岛韩餐、日餐正宗地道!

从这几个方面看,这5个城市的排名应该是这样的:青岛、厦门、大连、深圳、宁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