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都能看懂的,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電子產品?

這篇文章會用簡單實際的辦法教你如何鑑別一款電子產品(主要就是筆記本電腦)的好壞,以及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電子產品。主要方法就是冷靜思考,理性分析。

我不會對太多的電子產品做具體的介紹,我只是介紹一下選擇的方法,以便以後如果有新的電子產品問世,這套理論同樣適用。

大致思路:

目前的電子產品多半不是一家包攬所有,而是想拼積木一樣各個組件拼起來,這樣我們對電子產品(特指手機和電腦)的選擇就可以把這些產品的各個積木拆開來看,然後一個個分析每塊組件的性能,然後來對整個電子產品估值。我接下來就以筆記本電腦為例,來做出簡單而理性的分析。

組件名稱及作用:

中央處理器和內存(內在性能)

CPU(處理器)

整個電腦中最重要的組件,用來運算你的各種操作,很大一部分決定了你的電腦快不快,卡不卡。有的cpu是幾個核心分別處理的,但不是核數越多就越好,比如下面兩個例子

5+8+9+10+7+10+20+30+23

如乘法,加法,可以把這個分配給幾個核心來運算,然後算出來的總和再相加。多個核心可以

同是處理,然後最後再彙總。這時候多核佔優勢

傻瓜都能看懂的,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電子產品?

這個就不能用到平行處理,如果你要知道整個的值,就必須先算 5*8 然後再算sin ,之後再算3次方,然後再把指數給e做運算。沒有分配的可能性。這時候,只能一個核心拼命計算,其他幾個核心觀望

只是為了解釋一下這個誤區,買的時候不用去看這些,就只要看跑分就可以了,我後面會提到。

RAM(內存)

內存儲,是電腦的記憶系統(不是硬盤,硬盤後面說)

這裡需要先了解一下電腦是怎麼運行的。當電腦運行一個程序的時候,會把這個文件的內容讀取到內存儲,然後才能進行運行。如果你這個程序需要的內存很高(多半是遊戲,3d渲染,或是你把遊戲打了一堆mod)那麼有可能就不能運行,或是卡慢。

4GB

目前比較正常的水平如果不玩大型遊戲這個就夠了。

6-8GB

一個比較高端的配置了,主流遊戲也會根據這個來設計遊戲,所以不用擔心這個配置跑不了你的遊戲。

8GB以上

如果不是特殊情況,手頭寬裕,不要購買8GB以上內存的電腦,因為如果你平時只用4GB那麼6-8GB就可以發揮全部的性能,而多餘的內存就是浪費。

有以下幾種情況可以考慮8-16GB的內存

你的從事設計行業,工作需要大量的3d渲染,模型,或是需要像素極高的ps作品(如4k,8k高清大圖的ps)

你是一個mod玩家,會在玩遊戲的時候自己下載大量附加mod,比如老滾就可以達到100G,3d定製女僕也可以達到70多G,這樣是可以考慮入手16GB的內存的(當然也可以配置虛擬內存)

如果你讓minecraft打上各種光影mod,做出超大型世界,然後用紅石電路在你的世界裡做出虛擬cpu,然後試圖在這個虛擬cpu上運行一些程序。那16GB可能會比較適用(一個java做的遊戲內存優化不會很好)

這些都是些極端情況,一般不需要,程序本身的設計不會讓你用16GB來運行,因為這樣就損失了很大一部分客戶,這樣的優質設計得不償失。

GPU顯卡:

遊戲玩家應該聽說過太多關於顯卡的傳奇,我就不細講了,本來這就是一個面向小白的科普。我就說些比較重要的。

一, 顯卡不是計算機的標配,cpu一樣可以處理顯卡的工作,如果不玩大型遊戲,你挑選的時候就挑cpu就可以了,官方配置的顯卡會和cpu等級相當(就算電腦廠商再垃圾,的這點常識還是會有的)。

二, 如果你是自己配置顯卡,注意cpu一定要配得上你的顯卡,不然你買了顯卡就是浪費,

很多無良商家就會騙一些不懂行的,賣給你一個1080核顯卡,然後不管你cpu有多垃圾,然後你覺得這顯卡這麼好,一定玩遊戲效果就很好,其實不是的。遊戲中有些是需要用到顯卡,但是也有很多是需要cpu來做運算的。

顯卡的優勢在於平行處理大量運算,而cpu則是高速而單一的處理。顯卡會同是平行處理大量的簡單運算,而不是想cpu那樣只有幾個核心。關鍵一點就是圖像處理。

3d圖像要顯示在你電腦上就需要把每個在內存裡的3d物體,加上光影,投影到你的2d屏幕上,那麼每個像素點,都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矩陣乘來乘去,然後各種線性組合來得出在你屏幕上的一個像素點是什麼顏色。那麼多的像素點,就需要簡單但數量很多的運算器來同時算,這就是顯卡的功能。

而其他大部分計算還由cpu來完成的

當然上面只是科普一下,要選GPU,還是看跑分。

實際案例

比如以下就是一個處理器和內存的信息。

傻瓜都能看懂的,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電子產品?

這裡顯示的是 i7-6560U 2.20GHz,

內存是 8GB(由於系統內存佔用了一點)

我估計大部分人買電腦都不會看這個,只是覺得好看,然後試了試不卡就買了。這樣盲目的選擇實在很難為你買到一款逞心如意的電腦。我們需要來分析,這裡就要用到這個網站了:

https://www.futuremark.com/hardware/cpuwww.futuremark.com

傻瓜都能看懂的,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電子產品?

由於沒有找到 6560U 我只能用6500作為一個參照,左邊的圖標是 筆記本或是臺式機,如果你買的話也要按照相應的機型來看,總得來說筆記本比臺式機的速度會慢一些。買的時候也不要只看 i7 還是 i5 要看整個的型號。靠近右邊的藍色條就是性能的跑分。

判斷顯卡的話也很好判斷,還是這個網址

Graphics Card Reviewswww.futuremark.com

判斷方法cpu一樣。

內存一般很好判斷,是多少就是多少,CPU(中央處理器)和GPU(顯卡)的話就要去查性能的跑分。我個人是用以上的網址查的電腦硬件的跑分。

由於每個電商都會告訴你自己家的電腦很好,而且越貴,性能就越好,所以你很難知道到底cpu性能好不好。所以唯一分方法就是記住型號,然後查跑分。如果手頭不寬裕的話還可以用下面這個公式

性價比=跑分/價格

如果你買的是筆記本,那麼就是筆記本總體的價格,如果是單買各個配件就是,這個配件的價格。這樣你按照一些你型號,整理出一張,各個筆記本和各方面(主要就是cpu和gpu)對應性價比,就能來理性的分析電腦質量了。然後對著表格還可以和一些電商討價還價。對方看著你懂行就不敢騙你。

對於外觀和質感可以去嘗試一下用起來舒不舒服,亮度合不合適,屏幕大小,外觀好不好看,重量等等,但對於內在質量,過去用鼠標點幾個窗口,來看反應速度就不是很有效。大部分的展示機並不會裝上大型遊戲讓你打一局試試看效果(這樣的話你說這遊戲玩著卡,對方就沒法解釋,而如果不裝,電商就會以各種理由來搪塞你)

(硬盤,屏幕)外在性能:

硬盤

為什麼我把硬盤分開來就是因為硬盤是一個可以用外接的東西,連拆電腦都不需要,一個use接個硬盤就可以了,本質上和計算機內部的硬盤沒啥不同,而且還方便移動。你加個1對4usb接線器,和幾個TB級硬盤,就完全可以做到和內部硬盤一樣的效果。

當然固態硬盤會比機械硬盤質量好,這點應該不用我多說了。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不在電腦裡面配置2TB的硬盤而要外接呢?有一下幾個原因

體積和重量,硬盤是個很佔體積的東西,特別是TB級別的硬盤,如果把這個硬盤放到超極本里會放不下。

價格,一般來說你單獨去賣硬盤能以很低的價格買到很多的容量,而如果是在筆記本內部你想多加2TB可能價格就會多個3千,而如果外接4TB也只要1000左右。有時候在買電腦的時候手頭寬裕點的通常不在意這些細節,一個8000塊的電腦再加3000 一萬多,也似乎沒加多少錢一樣。但是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如果1000就可以外接一個更好的為什麼一定要花大價錢在電腦內部加硬盤呢?而且會大量增加你電腦的重量,或是減少cpu和ram這兩個最關鍵的性能。

硬盤永遠是可以外接的!而且不用拆電腦用usb就可以外接!

屏幕

很多情況下,你會看到一些店員幫你宣傳大屏幕電腦,說看起來舒服(我第一次買電腦就這樣不懂行情,還偏偏要個大顯示屏的)

其實這些大顯示屏並不是一個優勢,而是因為電腦做得太重,太大,為了協調而只能把屏幕也做大,總不能一個大大的電腦配上一個小小的顯示屏吧,然後硬說這是個優勢。你可以看到有些筆記本電腦的顯示屏邊框很粗,而實際的邊框很小(如果你硬要大屏幕,請以實際顯示的屏幕大小為準,最好能用尺子去量)。

和硬盤一樣,這個也是可以外接的,HDMI接口就是用來幹這個的,你可以另外配置一個超大的液晶顯示屏,拉著10米長的HDMI線來看電影,動漫,或是分頻來當第二屏幕來用。

不要拘泥於筆記本電腦本身的屏幕大小!這個也是可以外接的!

關於觸屏

我個人不是很看好觸屏,就連現在的蘋果,surface pro的觸屏都很難達到一個的手繪板的觸屏精度。如果是普通的筆記本觸屏,多半就是個用來要錢的噱頭。因為是觸摸屏,所以要多加2000塊,而這對於電腦本身的性能並沒有多大提升,你大多數時候還是用鼠標。

你看著能點擊一些圖標打開網頁覺得很酷炫,這種精度很低,你如果想用來記筆記,當個草稿紙寫點東西,估計是沒戲了,有時候甚至你都不能用手指來拖動右邊的滑塊。

如果你非要觸屏,就考慮ipad pro 或者 surface pro,這兩個的觸屏應該是目前電腦觸屏中比較好的(雖然比手繪板還是差一個檔次)。

關於操作系統

我就討論一下蘋果和windows

我身邊有很多同學用蘋果電腦

優點很明顯

1。不會中毒

2。有些系統的快捷功能,和一些看上去很酷炫的界面,和功能(雖然如果你願意花時間的話windows也可以安裝一些帥氣的可滑動界面)

3。優質的售後服務,蘋果電腦出了問題可以去蘋果專賣店找人幫你看看。

4。背後有個帥氣的圖標

缺點也是很明顯

一,蘋果的劣勢也是很明顯,很多軟件只對windows開發,所以你買了蘋果電腦就等於有些遊戲你玩不了了。而目前基本上只要是個電腦軟件windows是一定能跑的。而且和很多其他電腦的軟件不兼容,一些windows改mod的方法蘋果就很難實現。

二,就是性價比的問題,在同樣的價格下,蘋果電腦用的處理器會比windows低一個檔次(雖然用蘋果的同學一直會反駁說不慢,但是你去查看cpu然後去跑分網站去搜,就知道這個速度就是慢一點。)

關於性價比

就如我上面提到的,用這種方法去一個個分析電腦各個配件的性能,尤其是cpu(中央處理器),gpu(顯卡),和ram(內存),這就是我覺得某些品牌的電腦性價比太低(沒錯我說的就是外星人)如果是普通電腦(就以我案例中的為例)是8000左右,高級點的(外星人)要30000,那麼就需要在各個方面都是我這臺電腦的3-4倍的配置才對得起這個價格。如果你用我上面的配件分析法,來求得每個電腦的每個cpu,gpu的跑分和價格比值,你應該就可以知道哪種電腦的內在性價比最高,然後結合你手上的性價比分佈圖,再去實體店去摸一摸,看一看,感受一下,其他的部分怎麼樣。

京東vs實體店

很多人現在會選則京東,但是實際上實體的旗艦專賣店會比京東要便宜。這就需要和實體店主討價還價了,你先做一份性價攻略,比如性價比圖表。(每個店員都會說自家的電腦好,問了也是白問,有跑分的也只會跑自家品牌的電腦)

然後在京東上查好價格,然後你一邊用這套理論來和店家討論,讓他們推薦,關鍵就要讓他們知道你是個懂行的。

選擇在一個眾多電商齊聚的店去買,最好還是在淡季(人多的話店家就不會特別想伺候你),最後他們給出的價格一定會低於京東給出的價格,不然你就當著他們的面在京東下單。多數情況下會給出一個十分公道的價格,或者是價格不變送你點東西。

好啦!最後祝大家都能賣到適合自己的電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