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二战德军直到最后一刻仍不相信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

小冰冰0210

二战英美盟军为配合诺曼底登陆而进行的一项大型复杂的欺敌作战——保镖行动。

行动中通过德军在英国的双面间谍将大量经过仔细核对的假情报传送给德国,假情报强调盟军主要登陆地点在法国的加莱海峡,不过盟军会在诺曼底展开佯攻行动。

保镖行动为了进一步混淆德军视听,英美盟军假造出了一个虚构的陆军单位,就是所谓的美国第一陆军兵团,又称作FUSAG,并表示部队就驻扎在肯特——加莱海峡的正对面。而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爱佩带手枪的美军将领巴顿将军,之所以安排他是因为他在意大利西西岛上掌掴被炮弹吓坏的美军士兵而处于去职状态,同时巴顿将军刚好又被德军看作是英美盟军里攻击力最强的将领,正好符合德军心目中登陆西欧作战指挥官的角色。

保镖行动期间英美盟军无线电传输也模仿军队的讯息传递,考虑到会有飞越英国上空的德国空军侦察机,英国肯特的地面上到处是充气式装甲车模型,还有精心假造的装甲车轨跡,另外还布置了许多木材跟帆布制作的伪装飞机,肯特沿岸的码头上也到处是伪装的盟军登陆艇,甚至还有真正的部队在驻扎,只不过他们实际上是后备兵力。

随着诺曼底登陆日的逐渐接近,盟军在英国的部队超过200万人,还有超过3000辆装甲车,以及12000架战机,德军也很清楚盟军的攻势迫在眉睫,但是他们完全被保镖行动所误导,深信最可能的登陆地点是在法国加莱海峡。

在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当日,战况报到德国总部时希特勒正在睡觉,而他的随从不愿意吵醒他,直到中午,希特勒才知道诺曼底登陆的战事,但是他仍然不以为意。希特勒依旧深信盟军的主要攻势会从加莱海峡登陆,而诺曼底战役只是佯攻。最后直到当天傍晚,当盟军登陆的规模已经昭然若揭,希特勒才派出德军后备部队,但是远水已经救不了近火。






小城小见小闻

德军为何直到最后一刻仍不相信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原因有三。



第一,盟军诺曼底登陆前的欺骗战术非常成功。盟军利用特工,情报人员,以及欺骗轰炸等方式做了大量欺骗活动,甚至在加来地区进行欺诈性小型登陆试探。都成功的吸引了德军的注意力。盟军的蒙哥马利等高级统帅也积极配合演戏,使隆美尔错误判断盟军登陆地点。



第二,相比于诺曼底地区的防御工事,加来地区的防御略显单薄,登陆条件也更为优越。而诺曼底地区的防御设施坚固异常,登陆沙滩更少,并不利于大规模登陆。舍易就难违反人们的正常思维。这也是隆美尔误判重要原因。



第三,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当天天气状况非常糟糕,风大浪急,并不适用于登陆作战。德军并不认为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可以进行大规模登陆。而盟军反其道而行之,在这样糟糕的天气情况下进行登陆使德军大吃一惊,所以直到最后也不敢相信盟军真的登陆。


快速军事一点通

最主要的原因是德军对于盟军登陆信息的极度缺乏,他们对于盟军在英国本土集结的兵力、兵器数量始终不曾有准确的掌握,加上盟军高超的战略欺诈手段,最终使得德军做出严重的战略误判!



包括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的绝大多数高级将领都认为盟军的登陆地点极有可能是加莱地区,这里海峡是最窄的,盟军可以迅速的发起登陆和方便快速的运输物资,而且盟军的远程火炮可以直接掩护登陆部队。最重要的盟军一旦选择从这里登陆,可以直接经比利时进入德国本土,越过大部分的法国,极大的降低了德军西线本就不厚的战略纵深。也就是在这里登陆其意义远大于在其他地方登陆。


虽然希特勒凭借其直觉认为盟军很有可能在诺曼底登陆,可是他依旧不敢彻底正统的战略原则。尤其在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后,由于对盟军实力过高的估计,使得希特勒认为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只是佯攻,真正的更大规模的登陆行动还要在加莱地区进行,迟迟不愿意调动这里的精锐装甲单位增援诺曼底。

即使是坚定认为盟军会登陆加莱的龙德施泰特元帅也认识到诺曼底地区就是盟军登陆的主战场,可是他无权调动党卫军装甲预备队。而远在后方的希特勒掌握有实际的调动权,可是他认为诺曼底地区的盟军并不是主力部队,因为这里的军队占希特勒情报里的军队数量的比例很小。


所以在战争最关键的几天时间里,希特勒一直都在保留力量用以防御加莱地区,因为这里的威胁是致命的,希特勒不敢如此冒险。一旦他的装甲预备队都调去诺曼底地区,而盟军却又从加莱地区登陆,则一举切断法国境内大部分德军的退路,而由于西线德军主力都派往了前线,盟军可以轻而易举的直插德国境内。

所以即使希特勒认为诺曼底地区是最终的登陆地点,再没有百分之百确定之前,他也不敢轻易调动加莱地区的装甲预备队,毕竟此举所压的赌注是整个西线。


小小狼王

盟军确实不一定非要在诺曼底登陆,如果德军重兵放在诺曼底,盟军完全可以转向加来登陆,盟军有这个选择权。加来登陆的预案,肯定也做过。这就是进攻方有机动选择权,而防守的一方并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