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基金净多仓顽固守高位,中国进口豆市场1500万吨缺口?

五一假期美盘走势总体振荡,盘面拉升至1060附近后回落,本周三美豆下跌,因为市场担心中国的需求下滑,巴西大豆产量预测数据进一步上调;而据经纪商统计,截至5月1日,基金美豆卖出8000手至净多仓17.79万手。目前市场焦点仍在于地缘政治、美农报告、南美物流以及天气题材的叠加效应。中美经贸谈判即将展开,中国对美豆是否加征关税将由谈判结果确定,市场也开始有所预期;阿根廷恶劣的播种及收获天气影响持续发酵,对于全球大豆、豆粕出口压榨格局的影响,将会进一步体现在5月美农供需报告中,目前市场预期报告数据偏多;此外北美地区的播种天气题材也开始进入市场视线。总体来看,美豆中期走势继续维持偏强态势,或许这也是美豆基金净多仓顽固守在相对高位的重要原因,而无论中美经贸关系如何演变,中国市场庞大的大豆进口需求仍要或多或少受到美豆市场供应的影响。

节后市场重心首先在于中美将于周四周五(5月3-4日)展开的经贸谈判,美国代表团名单中除了大鹰派就是小鹰派,川普好不容易把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凑齐,然后又组团派往中国,这是来求和的还是来打群架的?就在美国代表团抵京之际,有关谈判效果的猜测也不绝于耳,但市场整体思路还是认为,短期别指望能解决大问题,但或许会有部分领域的协议使得市场情绪趋缓。但从中美经贸摩擦对于全球大豆市场供需格局影响的结果来看,中国年度大豆进口需求为9800-9900万吨,而巴西大豆本年度出口量约为7300-7500万吨,但全部供应给中国的可能性不大,阿根廷大豆减产1800万吨加上无法转化为供应的800-1200万吨库存,本年度出口给中国的数量不会超过300万吨,而2017年对华出口量为658万吨,再加上边边角角市场对华大豆出口比重的增加,排除美豆供应的总进口量不会超过7500万吨。此外国产大豆加上储备库存可供压榨的总量不会超过1000万吨,因为意味着中国仍有将近1200-1500万吨的供应缺口(暂时未计算其他油料的替代消费)。

其次在于5月10日美国农业部即将公布的5月供需报告,新作数据将在此次报告中体现,市场聚焦的数据为种植面积以及出口和库存数据的调整,目前预期至少不会给到盘面压力;今年以来,来自阿根廷干旱引发的大豆减产以及中美经贸摩擦的不确定性,是打乱国际大豆市场节奏的重要因素,并且在大豆和豆粕的贸易中持续发酵。中国市场的季节性进口大豆采购需求仍然旺盛,但在回避政府可能对美豆加征关税风险的背景下,进口厂商采购需求集中于南美尤其是巴西市场,推动了包括巴西和美国在内的多数产地大豆贴水飙升。

而阿根廷市场则在大豆大幅减产、农民惜售以及劳资纠纷引发的油厂开工率降低的背景下,大豆压榨产能进一步下降,阿根廷大豆减产题材一方面托底美豆行情,另一方面短期市场的供应不足,已促使部分阿根廷压榨商寻购美豆。而市场分析认为,受溢价效应等因素影响,来自中国以外市场大豆也包括豆粕需求的增长,或使得5月美农供需报告或进一步呈现调增压榨和出口、调减库存的格局。

最后就是对于南北美主产区天气题材的持续关注,包括巴西南部干旱影响二季玉米播种生长,阿根廷北部强降水影响大豆收获,以及美国中西部玉米播种的暂时性延迟有可能会导致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加。目前有关于巴西safrinha玉米的关注度正在不断上升,因巴西南部持续干燥的天气模式。巴西马托格罗索州中部和西部的safrinha玉米由于3-4月份的良好降水而长势良好,但马托格罗索州东部额和南部的玉米长势欠佳因墒情偏旱,马托格罗索州的safrinha玉米产量占全巴西产量比重的42%。南马托格罗索的safrinha玉米产量占比为10%,对于土壤非常干燥而蓄水能力又差的地区而言,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此外,戈亚斯州、米纳斯吉拉斯州以及圣保罗州的天气也在趋于偏旱中,这三个州的safrinha玉米产量占比总计为18%。

再来看看阿根廷大豆收获期的降水。阿根廷贸易商表示,因近期强降水二茬大豆产量较同比减少35%;而由于二茬大豆产量预估调减,部分机构预测阿根廷大豆实际产量可能在3200-3500万吨。此前阿根廷罗塞里奥交易所预估产量为3700万吨,BOLSA预估为3800万吨。USDA4月报告预估为4000万吨。如果产量仅3500万吨或更低,阿根廷压榨量要达到3600万吨比较困难。农民卖货偏慢,但更重要的是---压榨商并不敢冒险压榨未定价达到,上年度阿根廷大豆压榨量为4100万吨。

美豆基金净多仓顽固守高位,中国进口豆市场1500万吨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