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现代的技术无法探测到地球的核心,那么地球分为三个结构层是如何划分的?

80后技术员

虽然现有技术还不能钻孔到地心,但是通过地震波可以探测到地球内部,从而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四层:由外到内分别为地壳、地幔、外地核、内地核。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下医学中通过B超来隔着孕妇肚子就可以探测到胎儿的具体活动。其实利用的就是超声波在人体内的反射、折射等形成,从而形成图像!

如上图所示,地震学家利用一些地震事件激发的地震波,发现在大约地下33千米深处,地震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速度有一个明显的突变,同时也在地表观察到了反射波,从而确定在地下大约33千米处有一个分界面,称为莫霍面。同样的道理,在地下大约2900千米深处发现S波速度变为0,P波速度也大幅下降,因而确定33千米至2900千米为地幔;而2900米以下为液态的地核。但是,后期地震学家又发现在大约地下5200千米处P波速度又有突然升高,同时S波又出现了,因而可以确定地核可以分为液态的外核和固态的内核!

可见人类是利用与医学B超类似的方法探测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的!


地震博士

跟买西瓜一样,敲敲听声音的。

地球敲不动,所以我们是根据地震波在各个层面上反射折射的情况,来判断在多深的地方有较为明显的密度变化,从而推测出地球大致结构的。

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在1910年发现,地震波传到地下50公里的时候有折射现象。所以他就认为这是地壳和其下面的物质有明显差异。

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地震波传到地下2900处,有另一种不同的折射现象,所以他认为这是另一个物质分界面。

后来人们根据这两位的发现,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分界面分别叫“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