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真正的收藏是能达到“以藏养藏”

艺术品收藏,门类多,知识面广,对财富也要求较高,“一步到位”非常难,更别说是样样精通了。不过有一个“捷径”在圈子里是“屡试不爽”,大部分长期热爱和从事艺术品收藏的也是这么做的,那就是“以藏养藏”,马未都先生也是非常主张以这样的方式“玩收藏”。

艺术品:真正的收藏是能达到“以藏养藏”

目前我国收藏人群中,工薪阶层的保藏喜好者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但更多的是部分藏家喜爱收藏但闲钱终究非常有限,基本上藏品只进不出,难于持久收藏,更多的还会构成生活上的窘迫,乃至影响家庭的调和(有支持者,更多的是家里不认同收藏)。以藏养藏是收藏的最好路径,给收藏人群带来经济的价值也给藏友们接触更多的藏品欣赏。当然,对广阔藏家而言,要做到以藏养藏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艺术品:真正的收藏是能达到“以藏养藏”

收藏本身是件很花钱的事,而奇妙之处就在于“修身养性”的同时也是一种投资。如果善于“高抛低吸”,掌握“以藏养藏”的诀窍,会给收藏增添更多的乐趣,其实这更是一个学习过程,让收藏者们学会如何“去粗取精”,懂得理解艺术精品。如果“只进不出”,在收藏中是缺少市场检验的。不通过市场化的交流、学习和思考,不但会遭遇资金上的困境,“眼力”也不会有大幅长进。

其实对于大部分收藏家来说,对于艺术品收藏经验,或者说是对于自身收藏水平(鉴别能力、增值预判、品质衡量等诸多技能)的有限程度,极大可能容易出现一种填鸭式的畸形收藏模式,通俗来说,就是由于自身的收藏水平的限制,导致自身收藏的艺术品质量不高,或者说量大于质。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极其容易导致的后果就是,为艺术品市场带来众多极为片面的负面情绪、营造出一种“低质即永恒”的市场虚假概念等等。

艺术品:真正的收藏是能达到“以藏养藏”

同时收藏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都能投进去。艺术品价值越来越高的今天,作为藏家只进不出似乎很难在行业里立足。不少受访的藏家都表示圈里很多藏家、经营者都是缺钱的。总有买不完的好东西,自己喜欢的又不舍得卖。

历数大藏家们的收藏经历,都有一个以藏养藏的过程。而这一出于资金压力看似被动的选择其实也是藏家们收藏层次不断提升之后的主动出击。更多财力不是十分雄厚的藏家,如果想要自己的藏品更好地升值换代,就要有一些置换。所谓以藏养藏,如果不这么做,也很难使自己的藏品更多元化,使藏品质量更上一层楼。

艺术品:真正的收藏是能达到“以藏养藏”

以藏养藏,便离不开市场的参与,各大国际知名拍卖公司首当其冲。对于藏家的出货,拍卖公司自是抱着欢迎的态度。如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就表示,“我们总是盼着收藏家淘汰一些作品,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拍卖在中国已经二十年了,二十年不断地沉淀,资源越来越少,很欢迎收藏家来参与这个市场。”

终归热爱收藏是多汲取收藏的经验,多学习,多交流,在行业里多摸索,经验会越来越多。收藏要梳理一个方向, 宁收真不收假,宁收精不收差,要树立精品意识。收藏要有一个主线,要藏得其乐。

有效的解决方案:

用收藏家自身的低质藏品的价值尺度去换取等价的经济价值,从而以此来满足更为高品质收藏质量的经济所需。

举一个极为容易理解的例子:

当收藏者A手中拥有十件低品质藏品时,他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将这些低质藏品进行市场交互,换取相应的等价资金到更为专业的艺术品市场,通过艺术品市场的更为高规格的把关,进而排除掉低端藏品,从而以共有价值去换得更高品质的收藏,以保证自身资金的保增与盘活。

这种“以藏养藏”收藏市场的收藏经验,不仅对于比重极大的初级收藏家有很大帮助,对于许多处于中段的收藏者的藏品规划也有益处。而这种方案,也能从侧面去遏制所谓“量大反亏”的市场畸形现状,并增加许多初级收藏家的收藏意识,逐渐避免“以量取胜”的收藏误区,进而营造一种相对健康的收藏秩序。

对于收藏市场,以兴趣为先导,以经验为重点,以机遇为灵魂的市场经济而言,不断盘活资本,以其换取更高品质、更高利益价值存在藏品的手段,不失为一种活跃收藏市场、规划自身收藏道路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