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超以骁勇善战著称,甲午战争中为何要弃城而逃?

薄荷味汽水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一些事实信息的展示,对叶志超本人的评价,我就不掺和了,就补充一些信息,让读者自己判断。

过往对于叶志超的“弃城而逃”,一般的表述是,此人作为平壤前线的总指挥,在城中军储丰厚的情况下,弃城而逃,狂奔五百里,渡过鸭绿江,退入中国境内。

换句话说,认为平壤城“可守”,可守不守,那就是逃跑主义者。

事实上,平壤之战是有两大战场,一为城北,一为城南,城南的清军与日军打成了胶着,而城北的制高点牡丹台和平壤北门玄武门都被日军攻陷,日军已经在调整部署,准备从此处一鼓作气攻克平壤了。

日军在9月15日(农历八月十六日)凌晨发起总攻,午前八时三十分,终于把牡丹台上的清军全部赶走,顺利占领了牡丹台。佐藤大作见牡丹台已被日军攻占,遂向玄武门冲击,终于打破了坚固的平壤城的一角。日军已经攻占了牡丹台这个险要之地,俯视着平壤城,攻破了玄武门,逼近了主城,势如破竹,几乎所向披靡,欲立即入城。(编者注:非原文,叙事口吻有改动)

在这个背景下,叶志超召集了守城将领开会,提出:

北门之咽喉既失,子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设敌军连夜攻打,何以防御?不如暂弃平壤,增彼骄心,养我精锐,再图大举,一气成功。(栾述善《楚囚逸史》,栾为与会的大将卫汝贵幕僚,平壤陷落后被俘)

其实叶志超本身的兵力在当时的平壤城中并不多,只有2000多残兵,后勤保障,也仰赖盛军,在战时,他还曾向盛军前敌军械委员邱凤池处借了哈乞开斯步枪子弹10万6千颗。

也正是这位邱凤池,在战后的奏折中提供了一系列的盛军军储弹药的数字,可以验证当时的平壤城是不是“军储丰厚”,此处就不细引,只着重说几个数字:

1,各营各炮自带炸弹五十颗;
2,每枪自带枪子一百五十粒;
3,于八月十三日战至十六日,计四日内,约施放枪子七十四万粒之谱,炮弹二千八百余颗之谱。

需要指出的是,邱凤池本人是盛军的前敌军械委员,盛军在平壤有6000人左右,占当时守城兵力11000人的一半,而其火炮则是平壤驻军的大头。

那么,我们看一下日军在平壤城缴获的情况:

1,各式炮弹840发;
2,步枪子弹56万发。
3,火炮35门,含12门克虏伯75毫米山炮,4门克虏伯75毫米野炮。

综合一下,也就是说,4天左右的时间里,6000人消耗掉了74万发子弹,2800发炮弹,平均每天是18万发子弹,700发炮弹。

事实上,日军真正对平壤的高强度攻击,就只是农历八月十六凌晨4:30—14:00左右的近10个小时罢了,看起来像是泼水一样疯狂是吧?

事实上,对淮军的德行有十足了解的袁世凯在给盛宣怀的电报里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据他估算,200发子弹在淮军的手中,不到10分钟就会打光。

换句话说,在平壤库存的56万子弹,840发炮弹,让神勇的淮军将士们撒欢地打,不到1天的时间,就没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叶志超所说的“北门之咽喉既失,子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设敌军连夜攻打,何以防御?”还真是句句实话。

另一方面,平壤城中的粮食一样告急,叶志超在大战前早已给朝廷上了奏折,5船军粮在大同江被日军所劫,平壤城中存粮不足5日。

看了这个奏折,连清流大将翁同龢都在日记里写下了“此师殆矣”的评语,说明平壤城的困境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综上所述,平壤让淮军守,根本就守不住,也许换换更先进的军队可以守住,但是当时叶志超的判断,绝对不能算错,当然,他之后的狂奔五百里,让退却的淮军各部在伏击和追击下损失惨重,那确实是他的锅,也正符合日军眼中清军的德行,即战败的时候,总是一群卫兵护卫着将领先跑,他的部下们自行溃逃,从来不存在什么掩护一说。


刘三解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两点:第一,叶志超在国内作战勇猛是为了保卫家乡;第二,在朝鲜,以当时的情况看,平壤可能真的守不住。

下面详细谈下这两点。

叶志超,安徽合肥人,跟李鸿章是老乡,年轻时投靠了以安徽人为主的淮军。

▲左一为叶志超

叶志超能在淮军中脱颖而出,要感谢捻军起义。捻军先后闹腾了15年,活动范围就包括叶志超老家安徽北部。中国古人有着极强的乡土情结,守家守乡,奋勇当先,自己在前线作战是为了城里家人的安全,守护自己的家乡不玩命不行。

在与捻军的战斗中,叶志超表现极为英勇,轻伤不下火线,有一次甚至中弹了还能爬起来继续冲锋。这种“疯狂”的表现,被清廷赐号“巴图鲁”,意为勇士。

依靠战功,叶志超在军中平步青云,因镇压捻军有功,他被李鸿章相中,调往北洋,成为淮军中的嫡系。

而朝鲜战场则不同,叶志超背景离乡,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一脸懵逼。

人都是有舒适圈的,比如你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按时打卡,搞着熟悉的业务,工资又高,生活幸福。突然有一天,你的上级告诉你:“我们在朝鲜成立分公司啦,给你升职加薪,上任去吧!”你回家之后肯定在反复掂量,到底该不该去?现在自己的生活挺好,不想去,多那点钱有什么用?可不去吧,这又是领导的意思,违背了,自己的前途就完了。

此时的叶志超已经50多岁,早已没了年轻时的锐气,在被李鸿章派往朝鲜的前夕,他还请人说情,李鸿章不许:“派你去朝鲜不一定真会打起来,只是震慑日军而已。”

抱着一丝侥幸心理的叶志超就这样跳出了“舒适圈”,硬着头皮上任,镇守朝鲜对他来说只是来出趟差,磨磨洋工,更何况平壤城靠他手上的15000人是守不住的。

单从兵力上来看,攻城的日军有16000人,双方旗鼓相当,可日军攻城,只要集中优势兵力破其一点即可,而叶志超手下的15000人要看守住整个平壤城的所有城门。按最低标准算,平壤有4个城门,东西南北能派出的军队则为3750人,16000人对3750人,兵力上的劣势暴露无遗。

日军经过明治维新,完全仿制西方军制,有模有样地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无论武器还是作战思想都是全新的。反观淮军,武器是鸟枪换炮了,可脑袋后面还拖着那根大辫子,思想太大的改观。双方还未在战场上相遇,胜利的天平已倾向日军。

据最新史料披露,在平壤之战开始前,叶志超还是努力的组织防御。战时日军分兵攻城,北边玄武门守军首先溃退,平壤沦陷只是时间问题了,叶志超在与众将商议后决意撤兵,与城外的日军假意谈判,暗地里命令守军悄悄撤退。

在叶志超狂奔500余里回国后,朝鲜落入了日本人手中,中国东北门户洞开,完全暴露在日军的刀锋之下,大清这座风雨飘摇的大厦即将倾覆。


历史风云录

甲午战争之败,组织上的混乱,清廷内部思想的不统一,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平壤之战就是典型。



很多人质疑叶志超国内战争中的性质,但无论他是为谁打仗,他绝对算是李鸿章手下的一员猛将,绝对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朝鲜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

首先,叶志超本人根本就不想去朝鲜打仗。他一直推脱自己有病,最后是在李鸿章的逼迫之下才上战场的。为啥当将军的却不爱上战场?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



其次,叶志超了解李鸿章的想法,对于平壤之战,李鸿章未必想打赢。很多人说,甲午战争是日本和淮军打,此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情况。一方面,淮军是清朝最强的战力,另一方面,这也是李鸿章的私产。显然李鸿章不想把自己的子弟兵都浪费在与日本人的战斗中。

这样一来,叶志超的处境就很尴尬了。认真打,打赢了损失太多,回来没有好下场;不认真打,损失惨重的话更不行了。所以就只能剩下一条路了,只有跑。



后来也证明了他决定的正确性,最后,叶志超还是保住了性命。不过也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孙博士侃历史

叶志超,早年是淮军有数的悍将之一,因战功被清廷赐号额图浑巴图鲁,赏穿黄马褂。但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却表现拙劣,一溃千里,贪生怕死的行为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叶志超前后反差之大,到底是因为什么?

1、叶志超认清了局势。甲午战争开战之前叶志超是从一品直隶提督,身为李鸿章手下有数的高官叶志超很清楚当时淮军所处的情势。淮军早就受到清廷猜忌,手中的军权是李鸿章、叶志超等人保住权势甚至于性命的唯一凭仗,没了军队这些人什么都不是。

2、叶志超已经功成名就。叶志超从小父母双亡,靠给人放牛、做杂活养活自己,可以说参军打仗不是为了什么家国天下,为的是改变命运、荣华富贵。甲午战争开战之前叶志超已经是直隶地区最高武官,可以说是升无可升、获胜无功战败有错,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为国死战?

3、叶志超年龄太大。叶志超生于1838年,1894年甲午战争的时候叶志超已经57岁了,膝下儿孙满堂。实际上叶志超之前就想辞官回家,李鸿章为了掌控直隶军权一直没同意,就连去朝鲜都是李鸿章逼着叶志超去的。可以说叶志超一开始就带着情绪去的,当战事不利的时候自然保命要紧。

叶志超可以说是那个时候典型的官僚,心中根本没有为国的念头,心中计算的都是自己的利益。


当狗容易做人难

要特别说明的是,叶志超所谓的骁勇善战,是从可以称得上是乌合之众的农民军队身上刷的,而不是在对外战争中,尤其是甲午战争中,装备训练纪律规模等方面已经向西方军事制度看齐的日本军队。

甲午战争前,虽然清政府已经进行了30年的所谓洋务运动,并大力引进西方军事装备,但是从根本制度上并没有发生过改变,尤其在军队方面仍然停留在封建军事模式的套路,兵归将有,层层效忠,一个统帅利用自己的威信笼络多个将领,而将领们也用同样的套路来管理一支军队,虽然在下面也形成了一个个的独立王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将领各自为政,战争中互不帮忙的局面,平日里对付形同乌合之众的农民军,也许还有些作用,但面对制度化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外国军队,封建军队的种种隐患就会逐渐暴露。



平壤之战时就出现了这种局面,在平壤之战前的牙山成欢战斗,叶志超的嫡系人马死伤惨重,不是李鸿章出于种种考虑,又任命叶志超为平壤之战的总统帅,这也就造成了叶志超的嫡系兵马已无力抵抗,其他势力的军队又不愿意听从叶志超的调动,平壤战役清军虽然号称上万人,但实际上也是一盘散沙的局面,甚至在实际战斗中时,清军的抵抗,虽然也比较激烈,但都是各自为战。

平壤之战,叶志超最大的诟病就是在战斗还在激烈进行中时选择逃跑,但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平壤战役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当时处于进攻方向上的日本军队虽然粮草弹药不济,但是后援兵力和物资正从日本国内不断的向朝鲜半岛调动,而此时的清政府方面,却无在向朝鲜半岛大规模调兵的想法,甚至已经开始做好在鸭绿江建立防线的准备,在清政府不打算继续向朝鲜增援的情况下,朝鲜守军也许抵抗的了一时,但不能长期抵抗,平壤战役的溃败,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叶志超出于种钟考虑,最终选择撤退,但是在这一环节他犯下的错误很多,没有合理的布置各军队陆续撤退,进而酿成溃逃被日军伏击,导致淮军最精锐的部队伤亡数千装备几乎全部丢失,在甲午战争期间地方势力不愿增援李鸿章,只能依靠淮淮军进行抵抗情况下,这个损失,也影响了后面很多战斗的发展。


辽宁资深球迷

首先要认清楚的是大清是满人的,李鸿章,曾国藩,包括左宗棠都只是帮满人打工,而且因为业绩太好,公司老总已经不开心了,因为他们有军权在手,所以一直没有动他们,没有了军队,分分钟丧命,甲午战争满人朝庭何尝不想日本与汉人军事集团拼个两败具伤呢?至于败了大不了赔钱割地,反正都是抢汉人的,满人的敌人是汉人,不是日本,那时的人基本没有国的概念,只有家才是自己的,所以保家才会拼命,至于朝庭只是老板而已,几千年来我们换了无数个老板,大不了再换个老板,这恐怕是当时绝大部份中国人的想法,所以叶志超会饱,保住自己的命和本钱在换老板时才能有价值,不要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历史,毕竟中国人有国家的观念不超过一百年


炼神化虚

叶志超也是靠军功一步步从血泊中走出的将军,为何在甲午中日战中弃城而逃,而且狼狈不堪,令人费解。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一、李鸿章调叶志超带兵入朝,本为震慑日本,并没有要与之决战的打算,当战争发生后,李鸿章还寄希望于调停,战和不定;

二、军队将领众多,叶志超虽为主将,但下面的将军跟他职位一样,并不买他的仗,难以指挥;

三、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城中缺粮,不得不退。

由于清军没有任何准备,在遭到日军伏击以后,顿时开始疯狂的溃退。一夜之间,清军阵亡800多人,600多人被俘。至于究竟有多少人负伤,至今都不可而知。由于清军疯狂的撤退,平壤城成了不设防的城市,日军轻而易举的占领了平壤。日军在平壤城中找到了很多战争物资,包括了35门火炮、1100支步枪、56万发子弹。但是没有发现一粒粮食,由此可见清军缺粮。负责朝鲜清军后勤补给的是盛宣怀,由于朝鲜周边海域已经被日军控制,海路运输根本不可能。而陆路运输又耗时太长,而且运量小。盛宣怀费了很大劲也最多把粮食送到中朝边境附近,所以朝鲜境内的清军虽然弹药充足,但是没有军粮。叶志超在突围之后,疯狂的向中国境内撤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总之,无论如何叶志超临阵脱逃都是他的错,作为武将本就英死战,此战关乎国运,岂能因为个人安危而避之。


密探零零发

开头先说下,那些说叶志超作战英勇是因为保卫家乡的,你们难道不知道他英勇的对象是捻军,而且作战区域在苏浙一带吗?

你说说一个安徽合肥地区的人,保卫家乡保卫到江苏浙江去?还是镇压农民起义,这叫个什么的保卫家乡?

以下是原答案:



对于满清后期的汉族地主武装来说,其军阀化的转变起于湘军,续以淮军,完成于北洋。

所谓军阀化,就是兵为将有。当兵的完全听从顶头上司的命令,对于国家危亡,民族大义,是一概不加理会的。

但是,如果他放弃平壤,或者说以守城战击退日军,保全了大部分都军事力量。那么叶志超则会被李鸿章大力奖赏。



那么叶志超能否守住平壤呢?

答案是否定的。

战争前期,叶志超本人便是被赶鸭子上架当上的主帅。对于战略形式的把握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本身清军完全可以在日军立足未稳前便控扼要塞,但叶志超却呆守平壤。真真是受了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真传。

而后在平壤保卫战中,先是清军与日军战斗不相上下。甚至日军因后勤不足,死伤尚且重于清军。结果却是日军处处抢得战机。

当时的情形是平壤制高点牡丹台为日军拼命所得,而后日军居高临下,放炮轰炸清军堡垒。此时的叶志超已经不能完全掌控军队,他下令各营速撤。结果清军几乎是一溃而散。



但是,叶志超仗打的如此之惨,却被李鸿章力保,最后仅仅判了个斩监侯,最终被大赦出狱。而且在被判监侯斩之前,李鸿章还希望叶志超能留营效力。

这真真的是,天下大乱,必出妖孽之事。。。


王斌兔斯基

我的观点很简单。黄海大战清朝失去制海权之后,驻扎在朝鲜半岛的清军必须马上后撤,否则只有被全歼的命运!

朝鲜半岛虽然紧邻中国,却一直没有被中原王朝纳入统治的原因就是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征。朝鲜半岛看似距离中国很近,实际上要从陆路到达却要绕行很远距离。同时,朝鲜半岛冬季的积雪,春季的泥泞,夏季的暴雨都非常不利于行军作战,只有秋季的两三个月可以打仗。

清朝末年的东亚地区基本没有现代化的道路,清朝向朝鲜半岛投送兵力只能通过海路。黄海大战失去制海权之后,清军补给完全中断,已经没有守住平壤的任何希望,能够撤回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1884年的时候,日本还没有现代化的海军,袁世凯仅凭借朝鲜半岛上的少量清军就打败了日本,但是到1894年黄海大战的时候,袁世凯却对清军不抱希望了,在日军进攻平壤前夜,化装出逃,回到国内。可见,袁世凯的判断也是和叶公超差不多。

大航海时代,单从地理的角度看,日本更加容易控制朝鲜半岛,因为日本基本上可以从任何角度进攻朝鲜,就算没有黄海的制海权,还可以通过日本海向朝鲜半岛运兵。但是清朝只要失去黄海制海权,就必然丢掉朝鲜。


旅行到宇宙边缘abc

主要是后勤补给不济。两方面的原因:编制问题,当时入朝作战的主要是淮军,而且很大部分都是平时没有编制的,团练性质,所以军饷很成问题,基本全靠李鸿章到处周折;运输问题,没有专门的后勤部队,运输方式很原始,部分走陆路,猴年马月才能到,杯水车薪,更何况那么多人刁难呢,水路相对好点儿,用招商局的船或者是部分运输舰,但上岸后还得靠骡马转运。

现代战争战场情况瞬息万变,那容得这种情况出现,何况当时清军枪炮为主,所需供给量相当惊人,到平壤之战开始时,人均补给维持一周都难,此时不跑就把那么多人都葬送在那儿了。左宝贵不也奋起一搏吗,于大局无补!

清王朝也是气数尽了,人心、时运、情报、指挥毫无优势可言,想取得平局都是奢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