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龍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話杭埠河!

杭埠河位於大別山以東、巢湖西岸,古稱鵲諸河、舒水、龍舒水。因繞舒城縣城南曾稱之為環帶河、南溪河。清嘉慶丙寅《舒城縣誌》又稱巴洋河、七里河、前河、天河等。1949年,舒城縣鑑此涵義不明,故以其下游重要集鎮杭埠而正式定名為杭埠河。

安徽舒城:龍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話杭埠河!

嘉慶《舒城縣誌》

安徽舒城:龍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話杭埠河!

1926年《安徽省明細全圖》

杭埠河發源於嶽西縣石關鄉同安寨西側南界嶺頭。舊邑志稱其為拔寨山古井源(又名孤井源、孤源、枯井源),原屬舒城縣地界。1936年劃歸新成立的嶽西縣。源頭白果河,由界嶺向北至主簿園,西合龍井河水,又東北流合寨河、園口河,東南流合枯井源水,北流至姚西,納西河水,入舒城曉天鎮南嶽村。這段河流稱姚河,長30公里。自縣界向北經柳林灣,合查灣河水向北至三角廟,南匯雙河水(發源於小澗衝扁擔翹),北繞曉天街至王家崗東南,合黃河(舊稱黃洋河),向西北至大河口,西納天倉河(舊稱石塞河),向東南至小河口,北納雙廟河水,向東北至陽塝,南合山七里河水,北納謝衝河水,向東過金雞籠達碎石灘,入龍河口水庫。此段稱曉天河,全長24.85公里。龍河口水庫興建以前,河流由碎石灘向東北至巴洋河口。毛坦廠河(發源於霍山縣真龍地,舒城境內稱五顯河)自西過原巴洋河街匯入。胡家河南來匯入,向東經大梅山南麓,毛家灣水自西入。經中梅河街至龍河口。此段原稱巴洋河。

安徽舒城:龍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話杭埠河!

巢湖流域示意圖

杭埠河上游另一條支流為河棚河,發源於洪廟黃土關,經安菜、小街,至和平村合馮河,東經至二河口,匯餘河,過關頸,經朱皇店匯嵐衝河水,至河棚老街北折,經心(新)開嶺、烏沙至龍河口。龍河口水庫興建前,由烏沙至龍河口段,稱烏沙河。水庫建成以後,西至碎石灘,北至心(新)開嶺均為淹沒區。龍河口大壩下方原2000米河道已湮沒。水庫溢洪道從落磯山東出口,東納龍潭河,西納九井河。龍潭河上游為龍眠河,發源於大徽尖,至玉河合毛嶺水,至姚家河胡畈村合湯池河,經闕店、杜店,於葉畈入杭埠河。龍河口水庫攔洪後,龍潭河實為杭埠河主要來水。向東北過七門嶺(今新開嶺)七門堰口,東流經新街、周瑜城、幹汊河老河口(杭埠河故道,1964年封堵),向北經上七里河、馬河口(原中七里河)、下七里河,至白馬壋。南納朝陽河、復元河、楊家河、卓山水、曹家河(又稱荻草堰)等諸水。南港河(發源於東、西衖)南來匯於白馬壋,經滕家橋,至合興壋,西納新河口水,向東繞丁家圩埂、周公渡,南合清水河(舊名新店,發源於傅衝明王寨)至將軍壋,原過杭埠鎮,入廬江縣境,於廣寨橋納馬槽河,北折過迎水庵,至三河鎮二龍街合豐樂河水,於肥西縣新河口入巢湖。1976年杭埠河改道,從將軍壋至廣寒橋裁彎取直,向東徑王氏六渡至二龍街,此處為新挖河道。

安徽舒城:龍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話杭埠河!

萬佛湖(龍河口水庫)

杭埠河全長145.5公里,流域面積1970平方公里。其中在舒城縣境內長99.17公里,流域面積1587.5平方公里,保護面積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萬公頃。以出產水稻為主,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兼產油菜、小麥、大豆、茶、麻、姜、蒜、竹、木、油桐、油茶、板栗、水果、蔬菜、中藥材及畜牧水產等。物產豐富,為這塊土地上的生靈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

安徽舒城:龍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話杭埠河!

杭埠河是大別山東部地區主要河流之一。河床比降為1/300~1/5000,上陡下緩,加之歷史上長期存在諸山樹木不存,水土流失嚴重,河道上寬下窄,致使中游河床淤塞,幾平河邊農田。民(MIN)國初年,縣知事鮑庚就有這樣的調查,“三年,梅河街道,沖刷其半,詢之土人,該鎮河埠石級,十年前為三十二級,今則僅存八級,每級四寸有半,似十年來,河身已高漲一丈零八寸。”(十一年縣知事鮑庚《舒城縣大概情形》)沿河兩岸,七門堰口以上無堤,其下雖有圩堤,但多低矮單薄。舒城雨量充沛,多集中於夏季,以春夏之交為甚,一遇暴雨,山洪立匯而下,形成水災。邑志自西漢永光五年(前39)即有水旱災害記載。元代至治二年(1322)“八月,大水。十九日,水入城,五、六尺深,房舍傾壞,漂沒人畜甚眾,東南圩盡沒,人多逃亡。”萬曆十四年(1586)“五至七月,圩岸盡沒,漂淹田廬,溺死人畜無數。”萬曆三十六年(1608),“五—六月,大水,水深數丈,漂田廬,沒圩田,溺人畜無數。”天啟三年(1623)“大水,壞田禾無數。”崇禎二年(1629)“大水。”清初至1950年代,舒城境內發生大水災66次。其中,如道光二十九年(1849),“正月至七月,陰雨不絕,入城水深丈餘,堞上行舟,漂沒田廬。”雍正五年(1727),五月初,洪水。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大風暴雨,十五日子時西南山洪暴發,平地水深數尺,漂廬舍,破圩堤,溺死萬人,草根、樹皮食盡。咸豐三年(1853),“秋,大水城陷”,七年(1857),“七月大水,田廬漂沒,鬥米千錢。”三年(1914),“夏秋之交大水,龍河口出現洪峰流量6400立方米/秒,杭埠河中下游一片汪洋。縣城南門水深3尺餘;東南鄉圩堤多破,人畜生命、財產損失無計。”二十年(1921),“夏秋大水,圩堤盡潰,人畜、禾苗遭受巨災,房屋漂沒甚多。”1950年代後,舒城縣十分重視對杭埠河治理,不斷提高杭洪減災能力,但由於積重難返,洪水災害仍時有發生。1954年6月下旬連天大雨,山洪暴發,杭埠河水位陡漲,低窪圩堤漫水,“6月24日夜裡10點多鐘任家灣破圩,洪水破膛直下,經孔家集直衝錢大山。淹沒區內,牆倒屋塌,人嘶馬叫,哭喊連天,一片混亂。時任縣長張德運深夜從缺口處划船赴淹沒區指揮抗災救人。”(李少白《往事回憶》)。1964年5月16-17日,降雨163.5毫米,杭埠河下游破圩27處,22萬畝莊稼被淹。1969年7月1日-20日,連降雨163.5毫米,杭埠河上游廬鎮降雨981.2毫米,杭埠河水位猛漲,漫堤破圩,下游潰堤128處,沖毀村莊498處,倒塌房屋71060間,死64人,水毀工程9600處,受災面積19655公頃,自錢大山至三河,東西20華里、南北10華里,一片汪洋,解放軍9隊救援艦艇通行無阻。1975年8月13-16日,大雨,杭埠河猛漲,水勢兇猛,曉天河沿岸公路橋被水沖毀,舒曉、合安路交通中斷。1991年7月1日-11日,持續大暴雨,降水605.12毫米,龍河口水庫漲到69.76米,上游最大洩洪量達2200立方米/秒。造成杭埠河下游12個鄉鎮破圩潰堤,淹沒農田3.73萬公頃,受災人口達80萬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8億元,糧食減產4.5億斤。因此,自古以來,杭埠河中下游地區就有“圩田好做,五月難過”的口頭語。

安徽舒城:龍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話杭埠河!

杭埠河有其演變歷史。自古以來,舒城人民為抗禦水旱災害,發展生產,不斷開展治水活動,總結出“丘崗之水宜蓄,沙灣之水宜洩,浜河之水宜障”的經驗。漢高祖七年(前200),羹頡侯劉信,鑑於“舒城水源出於西山之峻嶺,勢若建瓴”的情況,於七門山下開鑿七門堰,引龍舒水灌田8萬餘畝;在龍王廟開鑿烏羊堰;在金雞墩開鑿片曹 片責堰,共灌田3萬餘畝。東漢建安五年(200),揚州刺使劉馥整治疏浚了七門堰,灌溉面積擴大到15萬畝。明宣德年間,知縣劉顯又對上述三堰進行“細增疏導”。這就是載入史冊的“七門三堰”水利工程。杭埠河自漢初在其中游開七門堰始,水即“北折而至龍王蕩,環繞縣治(今城關鎮)……清流如帶,商要舟楫倚郭門者,泊者無算。”稱之為南溪河(亦名環帶河)。後因洪水氾濫,故道淤漲,“轉徙無常”。中游故道,歷史上有三次改道記載:第一次,“明萬曆中(1579),知縣陳魁士鑿龍王蕩(今瑜城村內)石埂,開七里河,水南徙”,即今上、中、下七里河河道。第二次,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知縣蔣鶴鳴“見河道淤為陸地,遂賑饑募疏瀹,自龍王蕩迄縣河口(今城關碼頭街南溪河),水還其故”。蔣氏意在“救繞城之遂涸,舟楫不通之荒。”但“十餘年後復塞。”至雍正後期,遂有“幹汊河”之出現,水又從故道東下。第三次,清乾隆中期,知縣姜朝乘、徐紹鑑、張海、葉逢春等,“先後開浚,水勢復歸七里河。”後雖經多次治理,但無鞏固成果,措施亦不得力,從未解決根本問題。這一時期,兵戰頻繁,從未治理,致使河道淤漲,洪水氾濫,群眾苦不堪言。

安徽舒城:龍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話杭埠河!

舒城縣古七門三堰示意圖(《舒城縣水利志》)

1950年舒城縣對原圩堤進行加高增厚。1952年秋,在其上游開展治山、治水、改田試點,於雙河鄉蘇家衝、梅家衝、東衝試建40座河谷坊工程,控制上游水土流失。1953年春,成立縣水土保持委員會,國家撥專款於曉天、河棚、楓香樹和毛竹園四區修梯田2000餘畝,逐步擴大上游山區水土保持面積。同時,對下游兩岸及其支流總長220公里圩堤進行加固,從1953-1956年連續4年,共完成土方1080萬方,增加圩區防洪能力。1954年春,縣人民政府頒佈《公告》,對杭埠河堤防進行全面清障,拆遷河灘和堤埂上的房屋、丘墳,砍伐阻水竹木,保持流水通暢。是年冬,在任家灣險段做“裹頭”,建莊臺,開闢滯洪區;疏浚錢大山、朱槽溝兩處分洪道,減輕主河道排洪壓力。1958-1959年,動員全縣人力物力在中游修建龍河口水庫,蓄水8億立方,控制上游1120平方公里集水面積的洪水,提高防洪標準,改善下游灌溉條件。1964年始,先後封堵了幹汊河、新河口、合興壋等3處分洪道,減輕河北岸地區內澇。1970年,在水庫下游沿老河道築堤8000米。其南岸從杜店的神墩至闕店的轉水灣,北岸從梅嶺至七門堰,取直河道,控其漫流。1971年冬,在新街段北岸切灘築堤1560米,在南岸疏浚河床,加固河堤,完成土方62.8萬立方米,改田1800畝;在下七里河至過灣段,切去烏龜頭,取直彎道長2500米,完成土方85.3萬立方米,新砌塊石護坡3300米,改田500畝,解決了原過灣險段洩洪受阻的問題。1976年,在省革委會的統一領導下,舒城、肥西、廬江三縣共同組織力量對杭埠河下游將軍壋至巢湖口一段裁彎取直,進行改道,總長25.9公里。舒城縣承擔將軍壋至黃道一段,長13.22公里。全縣動員6區1鎮、22個公社8萬餘人,從1976年10月動工至1978年3月,歷時18個月,挖通了將軍壋至黃道新河道。共計完成土方697萬立方米、石方2.21萬立方米,澆築混凝土4849立方米。並在新河道兩岸建涵閘13處,排灌站7座,排灌面積達1030公頃。杭埠河改道後,新河底寬90~240米,將軍壋到廣寨橋段可通過1960立方米/秒,大潭灣可通過2180立方米/秒,巢湖口可通過2900立方米/秒。使龍河口水庫興利水位由原64米提高到68.7米,調節庫容由原2.2億立方米,增至4.6億立方米,1986-2004年,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群眾投工700多萬個,使杭埠河下游治理初步完成。

安徽舒城:龍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話杭埠河!

馬家河口大橋(《舒城縣誌》)

1980年代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杭埠河優質沙石資源成為舒城、合肥等地開採的重點,但是對砂石的大量開採,使中下游河床大幅度降低,有些地段河床已低於堤埂十幾米以上,形成了陡坡險段,經不住洪水沖刷,造成河堤崩塌,釀成水災。1990年代開始,舒城縣加大管理力度,科學開採黃砂,並對已造成的陡坡險段,加砌塊石護坡,將水災隱患降低到最小程度。另外,由於河床降低,致使古七門堰無法引水,為了使千年古堰繼續造福舒城人民,舒城縣於1997年投資500萬元,在距古七門堰上游2.2公里處新建攔水壩一座,並新開2.2公里引水渠至古七門堰,使其重煥生機。

安徽舒城:龍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話杭埠河!

舒城砂廠(《舒城縣誌》)

親愛的杭埠河,她是舒城的母親河。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這片熱土上繁衍發展,世世代代以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創造了厚重的歷史文化,為中華民族增添光彩。根據舒城縣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資料,至今保留在杭埠河流域不可移動的文物就有160多處,佔全縣200處不可移動文物點的80%以上。從這些不可移動的文物時代和分佈來看,大體上能放映不同時期的歷史進程。其中如和崗、彎腰樹、葉墩、張墩、西孤墩、神墩、摩旗墩、女人墩、西衖墩等新石器時期遺址,多為崗地型,屬薛家崗文化;螺絲墩、棉絮墩、老鵝墩、船形墩等商周遺址,多屬土墩型,具舒文化明顯特徵。這是舒城歷史悠久的實證資料。花城、黑虎城、亞夫城、寒塘城、盤龍城、周瑜城等古城址達8處之多,年代跨西周—漢—宋三個時期,這是舒城歷史上輝煌的標誌。古七門堰是我國古代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龍潭河邊(古稱鵲尾河)的“文翁故里”是西漢教育家、中原文化傳播使者文翁的出生地;杭埠河(古稱龍舒水)中游岸邊的周瑜城是三國名將周瑜的故里。當年周瑜就是從這裡走出舒城,輔佐孫氏,定鼎東吳。春秋山莊、龍眠山莊是北宋大畫家李公麟的隱居地,是杭埠河鍾靈毓秀,成就他成為中國的描畫一代宗師。是杭埠河的自然和人文,造就了“金龜下東洋”、“石潭松雨”、“海會觀魚”、“梅山曉煙”、“龍眠毓秀”、“牧馬舊市”和“龍眠孤渡”等景點,為中外遊人流年忘返。杭埠河流域還有幾十處不可移的文物,具體生動地記錄了舒城近現代革命鬥爭史和建設發展的足跡。歷代文化名人蘇東坡、王安石、黃庭堅、司馬光、戴名世等,都為杭埠河的美麗風光寫下了不朽詩篇和美文。20世紀60年代,在我們共和國最困難時期,杭埠河上游“高峽出平湖”,舒城人民築成了世界罕見的龍河口人工大壩,在世人面前樹立起難能可貴的舒城形象,譜寫了杭埠河亙古以來最輝煌的一頁。

安徽舒城:龍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話杭埠河!

舒城縣七門堰渠首(《舒城縣誌》)

杭埠河從漫長的歲月中流過,她經過苦難歷程,創造了不平凡的歷史。今天,她在祖國的畫圖中流淌,她哺育的子孫們將以百倍的努力,再創歷史輝煌!


  • 參考:《舒城縣誌》、《舒城縣水利志》

  • 整理:湯光升、慈世春

  • 運營:束文傑

  • 製作:融媒體運營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