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龙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话杭埠河!

杭埠河位于大别山以东、巢湖西岸,古称鹊诸河、舒水、龙舒水。因绕舒城县城南曾称之为环带河、南溪河。清嘉庆丙寅《舒城县志》又称巴洋河、七里河、前河、天河等。1949年,舒城县鉴此涵义不明,故以其下游重要集镇杭埠而正式定名为杭埠河。

安徽舒城:龙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话杭埠河!

嘉庆《舒城县志》

安徽舒城:龙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话杭埠河!

1926年《安徽省明细全图》

杭埠河发源于岳西县石关乡同安寨西侧南界岭头。旧邑志称其为拔寨山古井源(又名孤井源、孤源、枯井源),原属舒城县地界。1936年划归新成立的岳西县。源头白果河,由界岭向北至主簿园,西合龙井河水,又东北流合寨河、园口河,东南流合枯井源水,北流至姚西,纳西河水,入舒城晓天镇南岳村。这段河流称姚河,长30公里。自县界向北经柳林湾,合查湾河水向北至三角庙,南汇双河水(发源于小涧冲扁担翘),北绕晓天街至王家岗东南,合黄河(旧称黄洋河),向西北至大河口,西纳天仓河(旧称石塞河),向东南至小河口,北纳双庙河水,向东北至阳塝,南合山七里河水,北纳谢冲河水,向东过金鸡笼达碎石滩,入龙河口水库。此段称晓天河,全长24.85公里。龙河口水库兴建以前,河流由碎石滩向东北至巴洋河口。毛坦厂河(发源于霍山县真龙地,舒城境内称五显河)自西过原巴洋河街汇入。胡家河南来汇入,向东经大梅山南麓,毛家湾水自西入。经中梅河街至龙河口。此段原称巴洋河。

安徽舒城:龙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话杭埠河!

巢湖流域示意图

杭埠河上游另一条支流为河棚河,发源于洪庙黄土关,经安菜、小街,至和平村合冯河,东经至二河口,汇余河,过关颈,经朱皇店汇岚冲河水,至河棚老街北折,经心(新)开岭、乌沙至龙河口。龙河口水库兴建前,由乌沙至龙河口段,称乌沙河。水库建成以后,西至碎石滩,北至心(新)开岭均为淹没区。龙河口大坝下方原2000米河道已湮没。水库溢洪道从落矶山东出口,东纳龙潭河,西纳九井河。龙潭河上游为龙眠河,发源于大徽尖,至玉河合毛岭水,至姚家河胡畈村合汤池河,经阙店、杜店,于叶畈入杭埠河。龙河口水库拦洪后,龙潭河实为杭埠河主要来水。向东北过七门岭(今新开岭)七门堰口,东流经新街、周瑜城、干汊河老河口(杭埠河故道,1964年封堵),向北经上七里河、马河口(原中七里河)、下七里河,至白马垱。南纳朝阳河、复元河、杨家河、卓山水、曹家河(又称荻草堰)等诸水。南港河(发源于东、西衖)南来汇于白马垱,经滕家桥,至合兴垱,西纳新河口水,向东绕丁家圩埂、周公渡,南合清水河(旧名新店,发源于傅冲明王寨)至将军垱,原过杭埠镇,入庐江县境,于广寨桥纳马槽河,北折过迎水庵,至三河镇二龙街合丰乐河水,于肥西县新河口入巢湖。1976年杭埠河改道,从将军垱至广寒桥裁弯取直,向东径王氏六渡至二龙街,此处为新挖河道。

安徽舒城:龙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话杭埠河!

万佛湖(龙河口水库)

杭埠河全长145.5公里,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其中在舒城县境内长99.17公里,流域面积1587.5平方公里,保护面积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公顷。以出产水稻为主,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兼产油菜、小麦、大豆、茶、麻、姜、蒜、竹、木、油桐、油茶、板栗、水果、蔬菜、中药材及畜牧水产等。物产丰富,为这块土地上的生灵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安徽舒城:龙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话杭埠河!

杭埠河是大别山东部地区主要河流之一。河床比降为1/300~1/5000,上陡下缓,加之历史上长期存在诸山树木不存,水土流失严重,河道上宽下窄,致使中游河床淤塞,几平河边农田。民(MIN)国初年,县知事鲍庚就有这样的调查,“三年,梅河街道,冲刷其半,询之土人,该镇河埠石级,十年前为三十二级,今则仅存八级,每级四寸有半,似十年来,河身已高涨一丈零八寸。”(十一年县知事鲍庚《舒城县大概情形》)沿河两岸,七门堰口以上无堤,其下虽有圩堤,但多低矮单薄。舒城雨量充沛,多集中于夏季,以春夏之交为甚,一遇暴雨,山洪立汇而下,形成水灾。邑志自西汉永光五年(前39)即有水旱灾害记载。元代至治二年(1322)“八月,大水。十九日,水入城,五、六尺深,房舍倾坏,漂没人畜甚众,东南圩尽没,人多逃亡。”万历十四年(1586)“五至七月,圩岸尽没,漂淹田庐,溺死人畜无数。”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六月,大水,水深数丈,漂田庐,没圩田,溺人畜无数。”天启三年(1623)“大水,坏田禾无数。”崇祯二年(1629)“大水。”清初至1950年代,舒城境内发生大水灾66次。其中,如道光二十九年(1849),“正月至七月,阴雨不绝,入城水深丈余,堞上行舟,漂没田庐。”雍正五年(1727),五月初,洪水。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大风暴雨,十五日子时西南山洪暴发,平地水深数尺,漂庐舍,破圩堤,溺死万人,草根、树皮食尽。咸丰三年(1853),“秋,大水城陷”,七年(1857),“七月大水,田庐漂没,斗米千钱。”三年(1914),“夏秋之交大水,龙河口出现洪峰流量6400立方米/秒,杭埠河中下游一片汪洋。县城南门水深3尺余;东南乡圩堤多破,人畜生命、财产损失无计。”二十年(1921),“夏秋大水,圩堤尽溃,人畜、禾苗遭受巨灾,房屋漂没甚多。”1950年代后,舒城县十分重视对杭埠河治理,不断提高杭洪减灾能力,但由于积重难返,洪水灾害仍时有发生。1954年6月下旬连天大雨,山洪暴发,杭埠河水位陡涨,低洼圩堤漫水,“6月24日夜里10点多钟任家湾破圩,洪水破膛直下,经孔家集直冲钱大山。淹没区内,墙倒屋塌,人嘶马叫,哭喊连天,一片混乱。时任县长张德运深夜从缺口处划船赴淹没区指挥抗灾救人。”(李少白《往事回忆》)。1964年5月16-17日,降雨163.5毫米,杭埠河下游破圩27处,22万亩庄稼被淹。1969年7月1日-20日,连降雨163.5毫米,杭埠河上游庐镇降雨981.2毫米,杭埠河水位猛涨,漫堤破圩,下游溃堤128处,冲毁村庄498处,倒塌房屋71060间,死64人,水毁工程9600处,受灾面积19655公顷,自钱大山至三河,东西20华里、南北10华里,一片汪洋,解放军9队救援舰艇通行无阻。1975年8月13-16日,大雨,杭埠河猛涨,水势凶猛,晓天河沿岸公路桥被水冲毁,舒晓、合安路交通中断。1991年7月1日-11日,持续大暴雨,降水605.12毫米,龙河口水库涨到69.76米,上游最大泄洪量达2200立方米/秒。造成杭埠河下游12个乡镇破圩溃堤,淹没农田3.73万公顷,受灾人口达80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8亿元,粮食减产4.5亿斤。因此,自古以来,杭埠河中下游地区就有“圩田好做,五月难过”的口头语。

安徽舒城:龙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话杭埠河!

杭埠河有其演变历史。自古以来,舒城人民为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生产,不断开展治水活动,总结出“丘岗之水宜蓄,沙湾之水宜泄,浜河之水宜障”的经验。汉高祖七年(前200),羹颉侯刘信,鉴于“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的情况,于七门山下开凿七门堰,引龙舒水灌田8万余亩;在龙王庙开凿乌羊堰;在金鸡墩开凿片曹 片责堰,共灌田3万余亩。东汉建安五年(200),扬州刺使刘馥整治疏浚了七门堰,灌溉面积扩大到15万亩。明宣德年间,知县刘显又对上述三堰进行“细增疏导”。这就是载入史册的“七门三堰”水利工程。杭埠河自汉初在其中游开七门堰始,水即“北折而至龙王荡,环绕县治(今城关镇)……清流如带,商要舟楫倚郭门者,泊者无算。”称之为南溪河(亦名环带河)。后因洪水泛滥,故道淤涨,“转徙无常”。中游故道,历史上有三次改道记载:第一次,“明万历中(1579),知县陈魁士凿龙王荡(今瑜城村内)石埂,开七里河,水南徙”,即今上、中、下七里河河道。第二次,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知县蒋鹤鸣“见河道淤为陆地,遂赈饥募疏瀹,自龙王荡迄县河口(今城关码头街南溪河),水还其故”。蒋氏意在“救绕城之遂涸,舟楫不通之荒。”但“十余年后复塞。”至雍正后期,遂有“干汊河”之出现,水又从故道东下。第三次,清乾隆中期,知县姜朝乘、徐绍鉴、张海、叶逢春等,“先后开浚,水势复归七里河。”后虽经多次治理,但无巩固成果,措施亦不得力,从未解决根本问题。这一时期,兵战频繁,从未治理,致使河道淤涨,洪水泛滥,群众苦不堪言。

安徽舒城:龙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话杭埠河!

舒城县古七门三堰示意图(《舒城县水利志》)

1950年舒城县对原圩堤进行加高增厚。1952年秋,在其上游开展治山、治水、改田试点,于双河乡苏家冲、梅家冲、东冲试建40座河谷坊工程,控制上游水土流失。1953年春,成立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国家拨专款于晓天、河棚、枫香树和毛竹园四区修梯田2000余亩,逐步扩大上游山区水土保持面积。同时,对下游两岸及其支流总长220公里圩堤进行加固,从1953-1956年连续4年,共完成土方1080万方,增加圩区防洪能力。1954年春,县人民政府颁布《公告》,对杭埠河堤防进行全面清障,拆迁河滩和堤埂上的房屋、丘坟,砍伐阻水竹木,保持流水通畅。是年冬,在任家湾险段做“裹头”,建庄台,开辟滞洪区;疏浚钱大山、朱槽沟两处分洪道,减轻主河道排洪压力。1958-1959年,动员全县人力物力在中游修建龙河口水库,蓄水8亿立方,控制上游1120平方公里集水面积的洪水,提高防洪标准,改善下游灌溉条件。1964年始,先后封堵了干汊河、新河口、合兴垱等3处分洪道,减轻河北岸地区内涝。1970年,在水库下游沿老河道筑堤8000米。其南岸从杜店的神墩至阙店的转水湾,北岸从梅岭至七门堰,取直河道,控其漫流。1971年冬,在新街段北岸切滩筑堤1560米,在南岸疏浚河床,加固河堤,完成土方62.8万立方米,改田1800亩;在下七里河至过湾段,切去乌龟头,取直弯道长2500米,完成土方85.3万立方米,新砌块石护坡3300米,改田500亩,解决了原过湾险段泄洪受阻的问题。1976年,在省革委会的统一领导下,舒城、肥西、庐江三县共同组织力量对杭埠河下游将军垱至巢湖口一段裁弯取直,进行改道,总长25.9公里。舒城县承担将军垱至黄道一段,长13.22公里。全县动员6区1镇、22个公社8万余人,从1976年10月动工至1978年3月,历时18个月,挖通了将军垱至黄道新河道。共计完成土方697万立方米、石方2.21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4849立方米。并在新河道两岸建涵闸13处,排灌站7座,排灌面积达1030公顷。杭埠河改道后,新河底宽90~240米,将军垱到广寨桥段可通过1960立方米/秒,大潭湾可通过2180立方米/秒,巢湖口可通过2900立方米/秒。使龙河口水库兴利水位由原64米提高到68.7米,调节库容由原2.2亿立方米,增至4.6亿立方米,1986-2004年,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群众投工700多万个,使杭埠河下游治理初步完成。

安徽舒城:龙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话杭埠河!

马家河口大桥(《舒城县志》)

198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杭埠河优质沙石资源成为舒城、合肥等地开采的重点,但是对砂石的大量开采,使中下游河床大幅度降低,有些地段河床已低于堤埂十几米以上,形成了陡坡险段,经不住洪水冲刷,造成河堤崩塌,酿成水灾。1990年代开始,舒城县加大管理力度,科学开采黄砂,并对已造成的陡坡险段,加砌块石护坡,将水灾隐患降低到最小程度。另外,由于河床降低,致使古七门堰无法引水,为了使千年古堰继续造福舒城人民,舒城县于1997年投资500万元,在距古七门堰上游2.2公里处新建拦水坝一座,并新开2.2公里引水渠至古七门堰,使其重焕生机。

安徽舒城:龙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话杭埠河!

舒城砂厂(《舒城县志》)

亲爱的杭埠河,她是舒城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热土上繁衍发展,世世代代以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创造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增添光彩。根据舒城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资料,至今保留在杭埠河流域不可移动的文物就有160多处,占全县200处不可移动文物点的80%以上。从这些不可移动的文物时代和分布来看,大体上能放映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其中如和岗、弯腰树、叶墩、张墩、西孤墩、神墩、摩旗墩、女人墩、西衖墩等新石器时期遗址,多为岗地型,属薛家岗文化;螺丝墩、棉絮墩、老鹅墩、船形墩等商周遗址,多属土墩型,具舒文化明显特征。这是舒城历史悠久的实证资料。花城、黑虎城、亚夫城、寒塘城、盘龙城、周瑜城等古城址达8处之多,年代跨西周—汉—宋三个时期,这是舒城历史上辉煌的标志。古七门堰是我国古代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龙潭河边(古称鹊尾河)的“文翁故里”是西汉教育家、中原文化传播使者文翁的出生地;杭埠河(古称龙舒水)中游岸边的周瑜城是三国名将周瑜的故里。当年周瑜就是从这里走出舒城,辅佐孙氏,定鼎东吴。春秋山庄、龙眠山庄是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的隐居地,是杭埠河钟灵毓秀,成就他成为中国的描画一代宗师。是杭埠河的自然和人文,造就了“金龟下东洋”、“石潭松雨”、“海会观鱼”、“梅山晓烟”、“龙眠毓秀”、“牧马旧市”和“龙眠孤渡”等景点,为中外游人流年忘返。杭埠河流域还有几十处不可移的文物,具体生动地记录了舒城近现代革命斗争史和建设发展的足迹。历代文化名人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司马光、戴名世等,都为杭埠河的美丽风光写下了不朽诗篇和美文。20世纪60年代,在我们共和国最困难时期,杭埠河上游“高峡出平湖”,舒城人民筑成了世界罕见的龙河口人工大坝,在世人面前树立起难能可贵的舒城形象,谱写了杭埠河亘古以来最辉煌的一页。

安徽舒城:龙舒山川二百舸 千言史话杭埠河!

舒城县七门堰渠首(《舒城县志》)

杭埠河从漫长的岁月中流过,她经过苦难历程,创造了不平凡的历史。今天,她在祖国的画图中流淌,她哺育的子孙们将以百倍的努力,再创历史辉煌!


  • 参考:《舒城县志》、《舒城县水利志》

  • 整理:汤光升、慈世春

  • 运营:束文杰

  • 制作:融媒体运营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