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六兵变后,皇道派与统制派还有哪些争斗?

二狗将军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军部当国虽已是大势所趋,但日本军队也并非铁板一块,陆军与海军积累多年的矛盾自不必说,陆军中也派阀林立,而最主要的两派即是以小畑敏四郎为首的“皇道派”和以永田铁山为首的“统制派”。

那么皇道派与统制派究竟区别在哪?简单地说,皇道派是“超国家主义”“超天皇中心主义”,诸如“皇国”“皇军”都是皇道派挂在嘴边的常用词,他们将高层政要视为“君侧之奸”,叫嚣要“清君侧”实现“昭和维新”。陆军中如荒木贞夫、山下奉文等人皆是皇道派的核心人物。与皇道派的激进比起来,统制派则显得“保守”许多,参谋是这个团体主要的组成人员,尽管他们也将“国家革新”的希望寄托于军部,但不赞同对内使用武力,而是“在现行宪法下合法地开展国家革新的办法”。

从对外主张来看,皇道派代表小畑敏四郎认为“日本最大的威胁是苏联,没有什么比苏联更需要我们防备的……日本在苏联强大之后与之开战,显然不会是有利的,所以比较好的方式是在那之前先予以打击”。而统制派的永田铁山则认为,“在苏联尚未强大之前,在一旁存在一个因反日排日而敌视日本的中国……因此,首先应该彻底打击中国才是”。皇道派的理论基础为“预备战争论”,而统制派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一击论”,两者都主张对外发动战争,只是对象不同而已。

“二二六兵变”被平息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陆军中的皇道派遭到大清洗,本庄繁、荒木贞夫等皇道派高级将领或被撤职,或被编入预备役,山下奉文即使后来在二战中“屡立战功”,也因是皇道派出身而长期不受重用。皇道派的衰落使日本军部走向统一,东条英机、杉山元等统制派将领独揽军政大权,“中国一击论”成为主流思想。美国学者约翰·托兰在《日本帝国衰亡史》中对“二二六事件”做出这样的评述:“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这次叛乱不外乎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制造的又一次大屠杀,而了解其意义的人屈指可数。但苏联人却了解,这主要是因为佐尔格(苏联著名间谍),他正确地推测到这次叛乱将导致向中国扩张。事情是过去了,但是好像池塘里扔进一块石头一样,其涟漪却已波及太平洋彼岸。”


每日点兵

二二六兵变,又叫“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日本帝国陆军的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千余名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层中的“统制派”进行刺杀,最终政变遭到扑灭,皇道派发动政变的目标是,军部独裁、国家政权法西斯化。

日本近代,类似于通过刺杀达成政变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一般的都是从轻处罚。但是,此次政变,威胁到了天皇的统治,所以对于政变参与者和皇道派份子的处置也非常严厉。

在政变中起领导作用的17名军官死刑,在幕后支持暴动的3名被处死。为了彻底根除皇道派的影响。在军部上层,统制派进行了大规模人事“整肃”。该免职的免职,所有倾向于皇道派思想的军官也被清除出去。至此,统制派彻底掌握了陆军实权,确立了对陆军的绝对控制。
有意思的是,皇道派的政变虽然失败,但他们政变的目的却由统制派实现了,日本成为了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因为在统制派内部,同样有许多法西斯份子,他们掌握了大权,所以,政变后,二派之争也就没有了。但是,有观点认为,政变后真正被处死的其实是统制派,皇道派来了个偷梁换柱。


目有余子

无论是皇道派的对苏“预备战争论”还是统制派的对华“中国一击论”,小鬼子都避免不了最终完蛋的结局,因为太夜郎自大了、、、可怕的是非主流的倭锅精英的对华“分段消化论”,花个一百年三四代人的功夫逐步蚕食鲸吞天朝,辣样子的话结局可能俺们今天讲的就是日语了,握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