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守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她拍了无数唯美照片,背后故事却让人泪下

“生命都是,生为希望,死为墓碑。我们需要理解,生命是平等的,对待生命要有敬畏之心。”



从运动员到摄影师,顾莹娇小的身体上一直展示着惊人的能量。

作为前无动力滑翔伞运动员,顾莹保持着这项极限运动的最好纪录,

而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常年穿行于“三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无人区)”,无畏而行,理性而思。

她说,

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生为希望,死为墓碑,我们需要学会的,是热爱与尊重。

蹲守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她拍了无数唯美照片,背后故事却让人泪下

在顾莹不长不短的人生里,生命总是充满希望与梦想。

北京人,

5岁时随父母工作调动来到江苏南通的大山里。

从此成了“大山的野孩子”:

“漫山遍野疯玩,一花一木,一鸟一兽,都是我的好朋友。”

“我记得我还养过一堆小老鼠,当时就觉得它们好可爱。”

少女时代,顾莹依然调皮捣蛋像个男孩,

但大学时她学的专业却是工业外贸,

毕业后从事的也是外贸工作。

蹲守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她拍了无数唯美照片,背后故事却让人泪下

不过,骨子里的冒险基因想盖也盖不住。

2003年,顾莹在广东爬山时,

偶然看到别人飞无动力滑翔伞,瞬间就萌动了飞翔的想法,

下山后第一时间就找俱乐部报名学习。

最初玩滑翔伞只是顾莹工作之余的爱好,

但一飞就不可收拾,她疯狂地爱上了这项极限运动,

半年后就拿了全国冠军。

再之后,她成为中国滑翔伞国家队的主力队员,

不仅拿下了四届全国女子冠军,

还成为第一位创造中国滑翔伞女子点对点直线越野纪录者。

那时,顾莹曾无数次得意地自诩为“女鸟人”。

蹲守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她拍了无数唯美照片,背后故事却让人泪下

但人生难免潜伏着各种意外。

2009年,顾莹在杭州永安山滑翔基地备战世界杯,

集训中失速坠落,腰椎第二节骨折。

她再也不能从事滑翔伞运动,否则将可能面临终身瘫痪。

意外折翼,让顾莹告别了所向往的蓝天。

然而,对大自然、对蓝天、对飞翔始终心向往之的她,从没有放弃心中的那个“高度”。

在偶然的一次试用摄影器材的机会中,顾莹拍摄到了一只飞行中的鸟。

鸟儿展翅冲向蓝天的活力震撼了顾莹,

她突然发现,

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其实可以通过这些飞翔的鸟儿再一次释放。

于是,零基础的顾莹开始学习拍摄鸟类。

每个按下快门的瞬间,她心里都有说不出的畅快与释放,

“鸟儿在天空自由无疆地飞翔,我的心也随着鸟儿的翅膀飞向无涯穹苍。”

“生活不一定很美好,但肯定也不会很糟。”

蹲守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她拍了无数唯美照片,背后故事却让人泪下

顾莹开始痴迷鸟类摄影,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鸟人”。

最初,和很多摄影爱好者一样,顾莹也只是在一些成熟的拍摄地点拍拍鸟类唯美的样子。

可“糖水片”拍多了以后,顾莹觉得很乏味。

(“糖水片”,指仅仅展现动物外表美的摄影作品)

她怀念儿时山里那些自然生态下各种不知名的鸟儿,

也思念玩滑翔伞时,在各种高空中看到的犹自欢飞的鸟儿的精气神,

在摄影技艺日渐精湛之后,

顾莹觉得,是时候记录更多珍稀鸟儿的自然状态了。

蹲守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她拍了无数唯美照片,背后故事却让人泪下

2011年9月,顾莹驾驶越野车独闯西藏,

为了拍摄稀有的高原特有鸟种“红胸角雉”、“棕尾虹雉”等珍禽。

每天夜晚借宿寺庙,凌晨三点开始一个人负重爬山,

整天静静守候在丛林、崖壁间,克服高原反应、饥渴与寒冷……

高原的深山里独自守候两个多月后,

顾莹终于如愿以偿。

2012年7月,顾莹飞赴南太平洋西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原始森林,去拍神奇的“天堂鸟”。

“天堂鸟”有着华丽炫目的羽毛,会跳神奇的求偶舞,极其珍奇,

拍摄它们是鸟类摄影人的终极梦想。

可“天堂鸟”生活的巴布亚新几内亚,

那里治安混乱、抢劫杀人事件频发,据说原始森林中还生活着“食人族”,

但顾莹最终毅然前往。

经过整整21天的原始森林探秘后,顾莹终于拍到了其中13种“天堂鸟”。

当看到雌雄“十二线极乐鸟”在求偶树上双双起舞时,顾莹简直停住了呼吸:

“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

蹲守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她拍了无数唯美照片,背后故事却让人泪下

3年后,顾莹的足迹遍布地球的七大洲四大洋,

拍摄世界上1000多种鸟类,

作品被收录进世界权威鸟类全书《世界鸟类手册》。

但这样的成功并不真正打动她:

“唯美的‘糖水片’让你觉得动物生活得很美好,但其实它们的生存很艰难。”

“它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自然界的弱肉强食,还要应对人类对它们生存空间的不断挤压。”

于是,顾莹又有了新目标:

“我要如实反映它们的生存现状,让世人知道,每一种生命都是可贵的。”

蹲守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她拍了无数唯美照片,背后故事却让人泪下

顾莹开始在地球的角落“三极”守候动物们的出现。

“三极”是指南级、北极和第三极青藏高原。

在北极,零下4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一待就是9天,

只为拍到北极熊妈妈与宝宝的亲子时光;

在全球风力最大、气温最低的南极,

她与帝企鹅朝夕相处25天,记录帝企鹅承受的严酷与它们的坚毅顽强;

在可可西里,她被恼怒的棕熊攻击,

如果不是千钧一发的时刻棕熊意外被一根铁丝绊住,她早已被棕熊一熊掌拍死……

在青藏高原,为了捕捉到藏羚羊的真实状态,

她一个月内三度进藏,

早上5点30分进帐篷,晚上9点出帐篷,

随行物品就是一个可以用来“方便”的小桶。

因为有香味的食物会招来猎捕藏羚羊的大黑熊,

她周而复始地吃着八宝粥,一天一罐,

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甚至不敢喝水,

就这样一呆就是十几天,有时甚至一个月……

蹲守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她拍了无数唯美照片,背后故事却让人泪下

顾莹对这些困难早已不再畏惧,

她想展示更多的真实,俯拾起那些被正在被遗忘的意念。

“人类的‘闯入’早已在野生动物的家园里喧宾夺主,无底线地打扰,贪婪地猎杀,甚至为了拍摄‘好看’的照片”雇佣直升飞机追赶、惊吓野生动物……”

她至今都记得那张临近死亡的藏羚羊头部特写照片,

那是一只迁徙时过马路被汽车撞伤后肢的藏羚羊,

因为不能自主进食,已濒临死亡。

当她走近,近得足以捕捉到藏羚羊的眼睛时,

她看到它的眼睛里有她整个人的影子,

也清晰地感觉到它的抗拒与挣扎。

一瞬间顾莹特别难过,

如果不是受伤不能动,她根本不可能离它这么近,

这可本不应该是它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