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專案”對影響香港武俠作品進入臺灣市場究竟起了多大影響?

“暴雨專案”對影響香港武俠作品進入臺灣市場究竟起了多大影響?

“暴雨專案”是1959年臺灣當局查抄一切有關的黃黑涉匪書籍,梁羽生的武俠作品,理論上也當在此列,按照林保淳先生的說法:……金庸的小說呢,其實很早就傳到了臺灣。可是呢,只有在前面兩三年的時間他是可以也有一些人公開地閱讀。可是從“暴雨專案”之後,就完全沒有了。那麼剩下來只是一些臺灣的作家,因為“暴雨專案”除了金庸的小說,梁羽生小說,沒有辦法進去之外。另外呢,就是以前在大陸的舊派武俠小說,也全部都沒有辦法閱讀……

“暴雨專案”對影響香港武俠作品進入臺灣市場究竟起了多大影響?

而從古龍修改《大旗》後的序言來看,當時他已經能夠公開表示看到了金庸的作品,並知道金庸已經完成了對作品的修改,這篇序言作於1976年,這表明“暴雨專案”在那時似乎在意義上結束了。

“暴雨專案”對影響香港武俠作品進入臺灣市場究竟起了多大影響?

這裡就有必要列一下1963年(即古龍《鐵血大旗》發表年,依SIMON1999的表格)以前梁羽生重要作品的寫作年表:

“暴雨專案”對影響香港武俠作品進入臺灣市場究竟起了多大影響?

《七劍下天山》1956~57 《白髮魔女傳》57~58 《萍蹤俠影》59~60,《雲海玉弓緣》61~63從這個表裡可以明確看出,“暴雨專案”開始實施的時候,《萍蹤俠影》正在寫作中,自然是無緣傳入臺灣了。

“暴雨專案”對影響香港武俠作品進入臺灣市場究竟起了多大影響?

然而事實可能未必如此,例如舉《大旗》第二十二章為例:

水錄光又自嘆息一聲,道:“能哭能歌真名士,亦狂亦俠自風流,朱……朱大哥,我佩服你。”

“暴雨專案”對影響香港武俠作品進入臺灣市場究竟起了多大影響?

這“亦狂亦俠”與“能哭能歌”,可與梁羽生的招牌對聯“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依稀有些相似吧?這難道還不足以反映一些問題麼?“亦狂亦俠”或可解釋為受龔自珍“亦狂亦俠亦溫文”的影響,但“能哭能歌”又作何解釋,而二者相連又作何解釋呢?似乎只可解釋為古龍讀到了《萍蹤俠影》。

“暴雨專案”對影響香港武俠作品進入臺灣市場究竟起了多大影響?

此外,SIRS又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參考事例,這裡也引過來分析一下,即關於“宋時的斷龍石”的問題。

首先我們假設這的確是化用了金庸《神鵰俠侶》的典故,實際上也沒有其他解釋。《神鵰》作於1959~61年,也恰是“暴雨專案”開始時,而開始時又往往最激烈,那麼古龍究竟是如何看到的?這就也很成問題了。

“暴雨專案”對影響香港武俠作品進入臺灣市場究竟起了多大影響?

“暴雨專案”開始於1959年,古龍首次發表作品則是1960年,這樣來看,古龍是不可能看到《萍蹤》與《神鵰》二部作品的,但古龍卻確實看到了,這也並非沒辦法解釋。

相對合理的解釋就是,一直以來的武俠研究者們,自始至終都忽略著盜版,然而盜版的力量終究是不容忽視的。林保淳先生作為當時的社會名流,很可能是隻看正版書的,而古龍作為一個武俠文壇上沒地位的新作家,一個“要等錢來吃飯”的窮作家,甚至一個不很規矩的人(否則又怎麼會爆出吟風閣事件),看些“小冊子”也是無可非議的。

“暴雨專案”對影響香港武俠作品進入臺灣市場究竟起了多大影響?

按照一般的規律來看,1959年的“暴雨專案”最多也就堅持2年左右就會放鬆要求,假設這個時間再長一些,也不過3年出頭,大約是1962年(古龍《護花翎》發表,同樣依據SIMON1999的表格),這個時候香港武俠以小冊子的形式進軍臺灣是完全有可能的。根據梁羽生對當時在香港寫連載時的記載,“報紙上連載寫不了多久,小冊子就出來了,有時甚至還沒結集,盜版就出全了”,香港能達到這種速度,臺灣為什麼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