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從《吐槽大會》看網綜脫口秀的進退

最近在看湖南衛視《嚮往的生活》,感受勞動最光榮、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時,有一個“一干活就頭疼、一天要睡滿12個小時的大男人”讓我大跌眼鏡。連“大牌”導演徐錚都就地伏法,他是何方聖神,偷懶就算了,連張紹剛老師也見懶不治。

後來我對這位不知道哪裡出名的名人進行搜索,好吧,不認識還好,一瞭解發現這個小眼睛男人開啟了另一個笑裡藏刀的真實世界——《吐槽大會》。

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從《吐槽大會》看網綜脫口秀的進退

《吐槽大會》節目的創作團隊笑果文化是脫胎於喜劇節目《今晚80後脫口秀》幕後團隊,他們致力於美式喜劇脫口秀領域的開拓。而《吐槽大會》是他們與騰訊視頻聯手打造,也瞬間成為網絡綜藝中一股不可忽視的熱流。脫口秀節目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雖然這種節目類型在歐美國家有長達幾十年的歷史,但因為文化環境的不同、受眾接受的差異性,這種節目形式在中國市場曾一直不被看好。直到近年來,網綜市場呈爆炸式開發,這種語言類的節目逐漸受到年輕網友的關注和喜愛。雖然形勢大好,但是想要保持脫口秀的長期、持續的關注度,依舊有是難以攻克的險關。稍不留神就會因為“口無遮攔”而下架,所以因時因地制宜,在衝破大眾道德底線前——退,在傳遞特殊減壓方式同時傳遞正確價值觀中——進。

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從《吐槽大會》看網綜脫口秀的進退

吐槽是方式,“洗白白”是目的

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從《吐槽大會》看網綜脫口秀的進退

眾懟對象單一,吐槽根系急需擴散

第二季的嘉賓囊括娛樂圈、網紅圈、音樂界、體壇等多個領域,可見製作者不斷高漲的誠意與野心。但是相比第一季,人物豐富多樣,但是整體的衝擊力卻不如第一季那麼猛烈。這或許是在政策之下做的妥協,但又為了市場需求,節目好像找到一條就地取材之路。在嘉賓捧話題名人的同時,是必要有一個人成為逗哏。這個任務就落在主持人——張紹剛頭上。雖然他只笑笑,偶爾說說話,但是眾懟對象單一化也會容易失去新鮮度。

從節目中看得出,每一位吐槽的嘉賓都是準備得十分充分,但是準備充分也會顯露出刻意的痕跡,脫口秀本身的隨機性就會被消弱,而由此激發的火花也會消減。

第二季的話題更為集中,火力也更容易集中在一個點。但是在找準火力點的同時,吐槽嘉賓本身也具有話題性,以自身特色為本,圍繞核心,擴散吐槽話題來源的根系,更能迸發貼近真實生活又形式多樣的妙語。當然,如何把握這個尺度,一直都是節目需要認真謹慎考量的問題。《吐槽大會》標榜的是“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是的,是手藝就需要千錘百煉,就像在鋼絲上行走,把握好尺度的同時,急需把握行走技巧,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的走到目的地。當然節目有現在的突破和堅守也確實需要勇氣,這扇窗打開,我們聽到當事人真實聲音,也能看到正視生活的態度。

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從《吐槽大會》看網綜脫口秀的進退

就像在第一季收官時李誕曾說:脫口秀在國內仍處於成長期。這一類型更像是破殼而出的幼鳥,需要市場、觀眾、從業者等從多個維度的呵護。雖然我們的市場不像美國一樣大尺度、肆無忌憚,但是能通過節目向受眾吐露真實的聲音,而且還是伴隨著笑聲,這就是邁出的最重要的、正確的一步。如果能兼顧受眾、市場與政策的同時,多從語言魅力和脫口秀的風趣幽默出發,探求生活更多的精彩面貌。

娛樂鋒

娛樂鋒:做有態度的文娛評論平臺

文娛評說 | 收視輿情 | 影視圈論 | 藝考編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