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在现在等于现代的多少度?

好好先生128093319

古代的酒不像现在一样,动不动就是五六十度的,一不小心就会被放倒。其实古代的酒也是由谷物粮食酿造而成,这些基本的原料完全无公害,只是当时的酿酒技术很一般,所以不像如今这般清亮透明,古人诗中的“浊酒”就是这个意思。由于古代酿酒技术跟不上,所以酒中会有很多渣子漂浮。



古代的酒精不仅纯度不如现在,受工艺影响,古人酿酒的度数也和现在大不相同。水浒传中的英雄动辄三碗不过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如果按照现在的酒精度数,四十多度的白酒,喝上三大碗,普通人流量低的早就胃穿孔了。但是武松喝完以后,只是有些踉跄,还能小跑,也能大跳。


从体质来看,古人并不会优于现代人,所以说,古人的酒度数一定是低于现在我们所喝的白酒的。古代的酒大多只有9度左右,颜色呈黄色,有些浑浊,酒中有渣子漂浮。这样的酒,喝上一瓶也没事。

如今,我国的酿酒技术可谓是突飞猛进,最高度数大概能达到七十多度,这样的酒,酒量一般的喝上一杯就要扶墙走路了。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一定记住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历史密探

题目脑洞可够大的!我平时猜大概多少人去真正了解过,古代人喝的酒究竟能有多少度。

我们看着水浒传里,一众梁山好汉们使劲地牛吹,看似海量的酒量对比现代人,当下的我们怎么就越喝越小架子气了呢?

中国的酒文化其实并不算很悠久,而且中国人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算是懂酒、会喝酒的民族。(每次只要我提出这个论断,都会引来一帮爱国青年用砖头砸个半死)虽然不想承认,但这的确是事实,相比起古埃及、古巴比伦、格鲁吉亚等地,中国产生酒的时间并不长,喝酒的历史也不外乎四千余年。

据说中国最早有文字记录的酒,是游牧时代(新石器时代)的醴酪(周记、礼运篇)。

而且,中国的酒水以黄酒为主,它因自然发酵而酒糖度较高、酒精度却很低,所以钟爱黄酒的人能够大碗大碗地喝酒,那感觉就跟我们今天喝啤酒差不多。此外,喝酒礼仪上,就连孔子的周礼或是天子之礼,对于喝酒的酒具、喝酒的温度、以及搭配等等,我们也比国外落后了很多。由于没有蒸馏技术,中国的酒一直都是这么晕晕乎乎的像在喝低度酒。所以,陶渊明可以在菊花丛里面睡觉,李白也可以边弹古筝边吟诗边喝酒。

但是到了宋朝末年,游牧民族从北方把蒸馏技术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酒精度数从此提高了。到明朝时,好汉们只能小口小口地喝酒了,因为有了酒精度提高,再像从前那样大碗酒的牛吹,说不定随时会猝死呢!

传统中国的黄酒酒精度数,在自然发酵情况下,若能达到20来度的酒精度已算不错,这是因为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酒精,到达一定浓度后也会杀死酵母所局限的。事实上,像二锅头、烧刀子酒的这类酒的蒸馏技术并不是中华民族自创的,它是从西方中亚慢慢传入进来的。

有了蒸馏技术,结合反复蒸馏提纯,中国酒精度数便可越来越高,像是国人引以为荣的衡水老白干就已达到70多度。然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八、九十度的酒比比皆是,就拿我亲身经历里,就喝过一款96度的伏特加。然而,酒精度数越高,意味体纯度也越高、风味物质也会越来越少,所以,并非度数越高度数越好喝的。

另外,考虑到国民健康安全,很多西方国家会要求厂家把酒精度数,通过人为稀释降低到40度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买到的许多白兰地和威士忌,他们的究竟浓度一般也才43度左右的原因。

从前我曾说过,中国的酒文化其实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幻觉而已,也许这会伤了不少人的自尊心。但这毕竟不是重点所在,无论古代酒还是现代酒,无论是高度酒还是低度酒,适合自己口味的就是美酒,所以我们还是喝酒去吧~


饭醉分子闫涛

饮酒是中国酒桌文化必不可少的一种传统文化,然而古代有很多饮酒的习俗也让人开始在思索古代的酒和现在酒的区别,让人开始怀疑古代酒的纯度。让人影响深刻的就是《水浒传》中武松三碗不过岗,最后却喝下18碗;,十八大碗白酒入肚之后,还可以和猛虎一较高下,由此可见,古代的白酒度数确实不高,然而古代酒等于现在酒多少度呢?

古代人喝的酒和我们现在喝的酒还是大有不同的,古代酒的酒精度数相对于较低,一般就是有一点酒的味道,好比一种饮料,然而现代酒的纯度较高,味道比较浓烈,相对于古代和现代酿酒的技术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古代酒和现在的白酒是有差别的,所以古代经常会有千杯不醉的说法。古代酒类似于近代社会较早生产的一种甜酒,酒精度数一般也就是8度到12度,所以喝起来就不会很快让人产生醉意。

古代的酒大部分都是发酵酒,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大概是在元朝以前一般都是用酒曲发酵酒,古代的酒是以粮食谷物水果等原料经过发酵过滤而造成,度数较低,20度的白酒基本就是度数较高的;自从北宋时期,辽国,金国,元朝等蛮夷踏入中原,才有了蒸馏的首创,这时候的酒和我们现在喝的酒度数比较相当。中国的酒水基本沿袭古代大多数都是以黄酒为主,是一种很常见的谷物酒,它因为自然发酵使得就得糖分较高,酒精度数较低,所以更适合中国人喝酒的习惯,因此在古代也会有大碗大碗喝酒的习惯。


然而现在的白酒基本都是为蒸馏酒,不再是采取古代的那种自然发酵方法,后来的蒸馏酒也就是我们现在口中的白酒,现在的白酒的原材料一般都是富含糖分较高的谷物,经过发酵之后产生酒精,在经过高温蒸馏,度数高度数一般都是40度左右。度数过高则无法下咽,度数较低基本有类似古代的发酵酒。《本草纲目》里面记载烧酒是在元朝时期出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朝时期首创其法,基本是采用蒸馏方法提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

酒桌文化虽然是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但是长期饮酒还是会引起身体的不适,保持湿度的饮酒习惯才不失酒文化的真正内涵。


遗产君

这个话题,其实宋朝大词人范仲淹的一句词,就已经生动说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没错,哪怕贵为范仲淹这样的名臣,当时统兵在外时,喝到的也是这样的“浊酒”。

这样的“浊酒”,今天喜欢喝米酒的朋友们可以会很有同感。宋朝时的“浊酒”,其实也是这类:通常是以稻米为原料,酿出的酒大多为黄颜色。

因为并非是现代人喝的蒸馏白酒,所以整个酒水颜色浑浊,还飘浮着渣滓,即古人所说的“浊酒”。很多古代小说里,常有主人公抱起酒坛子豪饮的场面,基本都是喝的这种酒。以度数来说,应该比现代超市里卖的米酒度数要低,通常是十度以下。

而除了这类“浊酒”外,同样是唐宋年间,也有一种看上去很清澈的“清酒”,正如李白诗里描绘的那样: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这种清酒往往是在冬夏酿熟,经过沉淀发酵,变成清澈的酒液,度数和浊酒类似,但口感更加香甜。基本是皇家贵族专享。

和现代生活一样,宋朝也有果酒,比如葡萄酒和黄柑酒。葡萄酒属于唐朝就有的,而黄柑酒却是标准的宋朝特色。这种酒的口感酸酸甜甜,色泽也非常鲜艳,用柑橘酿造而成。是宋代许多文人的最爱。典型大文豪苏东坡那句咏叹:拼沉醉,金荷须满。不过度数并不高。现代也有一些传承宋朝的果酒手艺,度数也是十度左右。

当然,比起老百姓常喝的浊酒来,宋朝的果酒,价格真心不便宜。听听大诗人陆游的诗歌就知道:如倾潋潋蒲葡酒,似拥重重貂鼠裘。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也就是说这葡萄果酒,简直就和名贵的貂裘衣服等价。倘若有机会穿越到宋朝,行前带好几瓶葡萄酒,铁定从宋朝发一笔财回来。

那难道在古代,真的喝不到高度白酒?同样是宋朝,也有这么一款:桂林三花酒。这种白酒产于宋朝偏远的广西地区,是一种要经过三次蒸馏才可以喝的白酒,工艺已经接近于现代蒸馏酒。以宋元年间的许多文人笔记说,这种酒的度数,远远高于民间普通的浊酒,几乎就是一碗下来就会醉。但毕竟这种蒸馏技术,与烧酒技术还有所不同,所以度数不会超过20度。

而在宋朝以后,烧酒的技术陆续传入到中国,以《本草纲目》的记载说,从此后“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麴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也就出现了与我们今天类似的白酒。今天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各种白酒工艺,大多都是元朝起陆续演变来。在中国各类酒中,其实是非常年轻的一类。


历史风云录

作为一个资深酒鬼,我也开答一个关于酒的问题吧。古代的酒相当于现在多少度,这个是要分时代的。

中国人在唐朝以前,来了客人首先款待的不是茶,而是酒。这种酒被称为澧,也就是我们今天的酒酿或者醪糟。这种酒其实是没有什么度数的,顶多只有1度左右。因为一般而言,这种酒被称为浊酒,也就是将醪糟放到水里煮过之后的醪糟水。而酒肆或者酒坊里的酒,往往是把里面的醪糟给澄清了的酒,因此称为清酒。有的甚至经过窖藏以后,度数可达5度左右,这就已经是很好的酒。

唐代是一个丰盛的时代,酒在唐代还要卖到一万钱一斗,可见酒在古代是一般平常老百姓喝不起的。贺知章金龟当酒请李白,才会成为千古佳话。所以杜甫在成都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只能煮旧醅,什么是旧醅,就是煮过好几遍都放酸了的醪糟。而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所谓的“绿蚁”,就是酒上的漂浮物。

到了宋代,一些酿酒的技艺得到了提升,还有就是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得到了一些蒸馏技术。因此,宋代的就才基本有了我们今天啤酒的度数,但也不算高,能到10度左右就已经非常好了。所以《水浒传》里武松喝18碗酒,换算成今天的白酒,也就6两左右。

中国人真正实现大碗换小杯喝酒,已经是到元朝了。元朝时期,大量的阿拉伯人进入中国,将欧洲人蒸馏香水的技术传到了中国,于是,中国人便将这种蒸馏技术用到了酒上,这样蒸馏滴露出来的就度数可以上到20度左右,这才使得中国人的酿酒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到了明代,朱元璋改革了饮茶方式,将原来繁琐的打抹茶的形式改为泡茶。中国人才有了进门先喝茶的喜欢。而酒在明朝经过进一步发展,大大小小的酒坊酒窖也随之而生,酒的度数也一路攀升,例如烧刀子这种高度酒就是在明朝出现的。

清朝时期,由于物种的进一步丰富,传统的以小麦酿酒已经变成了多种粮食。番薯,玉米,高粱,无一不可酿酒。于是,蒸馏酒继续发展,人们甚至只要蒸出来的中间一段酒,酒头酒尾都不要了,叫做“掐头去尾”,酒的度数甚至能够达到50度左右。


傅斯鸿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一生嗜酒成性,一句句关于酒的诗句,也成为经典,千古流传。后人也将他颂为诗仙。而古代的酒真的那么好喝吗?它有多少度?又是什么味道呢?



据历史资料分析,大概宋元朝以前一般都是曲酿的发酵酒,这种酒是以粮食谷物、水果、乳类等原料经过酵母发酵酿造成的。度数很低,20度算是最高了,几乎是没什么味道的,完全可以当饮料喝。


自从北宋时期,辽国,金国,元朝等蛮子进驻中国以后,才有了蒸馏的首创,这时候的酒才和我们今天喝的酒度数相当。而蒸馏酒会有这么高的度数是因为它的原料一般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转化为糖的淀粉等物质。糖和淀粉经酵母发酵后产生酒精,酒精的沸点是78.5°,水的沸点是100°,将原来发酵的酵液加热至两点沸点之间,就可以从中蒸发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质,然后将其冷却,就可以得到无色,气味却辛辣刺鼻的酒液,一般发酵酒度数低于20%,而蒸馏酒可以高达60%。


由此可见,如果凭我们现代人的酒量回到古代,估计各各都是喝酒达人。而武松喝的那十八碗酒,也就相当于今天的一瓶二锅头吧!


︶ㄣ你好!しov

中国就文化源远流长,酿酒历史可追溯的夏禹时期。先秦时代酿酒,兼用曲、蘖两种酒母,到了汉代,以蘖酿造的醴逐渐消失,汉人制曲,多以麦为原料,有大麦、小麦、细饼等多种酒曲。2003年,陕西西安市北郊发现三座汉墓,其中一号汉墓年代为西汉,出土一件保留有26公斤西汉原酒,通体鎏金,凤鸟纽的汉代酒锺;根据取样分析测试,西汉原酒的度数仅有4度左右,酒色为翠绿色,为唐前我国古代谷物酿酒的标准成品色泽。

到唐代,酿酒技艺较之魏晋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出现了以大米为原料,直接由曲母培养而成的红曲,有更强的糖化力和酒精发酵力。度数达到8、9度上下。

北宋酿酒业在用曲方法上采用了“连渣拌饭法”,即把米淘洗干净,蒸成饭,令其极冷,然后连同曲渣一起投入,充分发挥曲渣中有益霉菌的作用。四时用曲各不相同,春冬酿造周期长,曲要捣作小块子,像骰子或皂子大小,如此则发酵有力而使酒味醇浓;秋夏酿造周期短,则曲要略细些,为的是曲和米能很快接触而使酒成熟的快。度数可以达到11-18度


蒙古帝国境内地区间文化贸易交流,对于中国酿酒业最大的贡献,即是自中亚阿拉伯传来,有确切证据存在的蒸馏酒与蒸馏技术。这种酒,被蒙古人称为“阿剌吉酒”,另有“阿里乞”,“轧赖机”等称谓,其原名为波斯语“Araq”。自夏商以来,由于酵母菌无法在高浓度酒精下持续发酵,所以造成酒度一旦达到20度左右,则无法提升,而蒸馏法可以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挥发性的特点,把最易挥发的乙醇蒸馏出来,将酒液的酒精浓度最高可提高至70度。

内容总结来自《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12期》


寒先生的间

据考,汉代已经出现了蒸馏器,古代的炼丹术据说也是使用的类蒸馏技术。然而器皿和技术是否曾用于酒的生产,在学术界是很有争议的。『元代引入蒸馏酒』学说是目前流传最广、最为学术界所认同的观点,其依据主要是古文献。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清代章穆的《饮食辨》:『烧酒又名火酒,《饮膳正要》曰「阿剌吉」。番语也,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传其法于中土』。如果说以上文献只提『烧酒』其名,而不言蒸馏工艺,说服力不够,那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四·烧酒》:『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这里不仅提及『烧酒』关键词,连制作工艺都已描述出来,是『元代引入蒸馏酒』学说的最有力论据。你 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工艺日益完善,当时的一部奇书《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很多种制曲的方式,这些方式现在有不少还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时有了红曲,酿造出来了“红酒”,不知道古书里说的女儿红是不是就是这种就,不过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那酒俺喝过,其实不红,颜色是橙黄色的前面说到曲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n 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总结一下,用蘖酿的酒度数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传”;用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几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而不同,因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药,不够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较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大约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现在仍有烧酒,不妨一试。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当于是二斤56度的二锅头。 古代的酒度数较低,所以酒具多数比较大,到现则度数高,酒具也精致小巧。 古代的酒,度数很低,为了表示豪爽,一饮而尽也是常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李适之饮酒的风貌是「饮如长鲸吸百川」,这何止是一饮而尽?因此关键是酒的度数。现在的宴席上常以「干杯」劝酒,实际上喝高度数的酒是很难做到「干杯」的。\n


洛初


小胖尬聊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对“酒”这个东西,就有深深的执念。《诗经》305篇诗歌之中有50篇都涉及“酒”内容。所谓“伐木许许,酾(shī)酒有藇(xù)”《小雅·伐木》。特别是对于历代文人骚客来说,“酒”几乎等于灵感的源泉,有关“酒”的诗文更是层出不穷。

在我国古代,“酒”主要是以大米、黍米、粟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所以也可以称为“米酒”。在古代,“酒”的过滤技术并不成熟之时,酿出的“酒”经过滤之后,还含有不少的细微米渣,所以呈现混浊状态,当时称为“浊酒”,所谓:“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辛弃疾·水调歌头·渊明最爱菊》。

但是,我国的老祖宗们实在太爱酒,早早的就研究出了清酒过滤工艺,我们在《周礼》,甚至《诗经》之中就可以看到清酒的踪迹(日本清酒则出现于平安时代,公元794年-1189年),所谓“清酒既载,骍(xīng)牡(mǔ)既备”《诗经·大文·早麓》。

早在周代,就已经按照“酒”的清浊,厚薄程度确定了严格等级。当时“薄酒“有“五齐之名“,也就是按照酒的清浊程度,有泛齐、醴齐、盎齐、醍齐、沉齐等五种。“厚酒“称为“酎(zhǒu)”,也就是多次重酿的酒。

当然那个时候的米酒,度数普遍偏低,大概只有几度

西汉时一斛米出酒三斛余,这种“酒”,酒精含量较低,不易久存,容易酸败。因为西汉酒中水份较高,酒味并不浓烈,所以能饮者多至石余(差不多60斤)而不醉,显然那时候的酒应该在3度到5度左右比较合理

而东汉已经研究出酿制度数稍高的醇酒,差不多一斛米出一斛酒,酒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从汉代陶画上看,当时的酿酒是以陶瓮作酿具,发酵后用压榨方法取酒,其度数有一定的提高。

在汉代,饮酒之风大盛,所谓“有礼之会,无酒不行”《汉书·食货志》,显然汉代的老百姓用酒量很大。然后就有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当然,在没有蒸馏技术的条件下,汉代的酒应该是不会超过15度的

到了唐代,酒的种类更是大量出现,更出现了针对酒色的评判标准,当时的人以发酵彻底的淡黄色酒为佳,“雏鹅“、“雏鸭“喻称好的米酒色泽。发酵不太好的,有米糟浮在酒面上,则被喻之为“蚁”,有青蚁、腊蚁、玉蚁等戏称。这类酒虽然没有卖相,但是因为便宜,所以还是受不少文人墨客欢迎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的几种唐酒造法推测,唐朝大部分成品酒的酒精含量应当在3度到15度之间

各种各样的“酒”,也成为诗人们创作生命的一部分,大量有关“酒”的诗词流传至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不胜枚举。

到了宋代,蒸馏技术已经出现,用这种方式制造的酒也被称为“烧酒”。北宋高僧赞宁的《物类相感志》有载,“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而能够在常温中,能用明火点燃的酒,几乎都在30度以上。而北宋田锡的《曲本草》也记述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能饮之人,三四杯即醉,价值比常数十倍”。

当然,因为售价高,这种高度酒的制造工艺多半是秘不授人的,也没有看到太多关于当时高度酒大量商业化的史料记载。而从南宋杨炎正在《钱塘迎酒歌》中描述的“使君一笑赐金帛,今年酒赛珍珠红”中的“珍珠红”可以发现,当时老百姓平常喝的酒,多半还是米酒之类。通常,采用发酵方法,在不添加糖份的情况下,难以产生酒精度高于20度的烈性酒。如此一来,武二爷在景阳冈喝的“三碗不过岗”,可能还是度数较高的米酒。

到了元朝和明朝,虽然烧酒早已出现,但是喝烧酒的人还是为数不多。烧酒只局限在平民阶层和北方寒冷气候环境中,而上层社会的饮酒习惯还是米酒。所谓“桃花园头酿春酒,滴滴真珠红欲燃。”《扬维桢·红酒歌》。

烧酒在清朝中期以后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主要饮用酒,一方面因为蒸馏工艺大规模普及,导致其价格大幅下降。而清朝中期以后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烧酒的度数高,便宜,易醉过瘾,饮用经济价值更合算。而米酒的度数低,且大量饮用不易醉,不过瘾,而且总的饮酒成本更高。另一方面,酿制烧酒的高粱不宜食用,酿酒反能为百姓带来额外收入。

当时文人诗词中也普遍反映了饮酒易醉的情况,诸如:“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郑板桥·自遣》,“半夜风灯送行客,满墙醉影尚欹斜”《袁枚·水轩主人招饮月下作》,这都说明当时烧酒的度数已经接近现代了。

所以,烧酒最终在清末达到了产量上的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