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最多能活几年?

a布衣天下

患糖,最多能活多少年?稳糖君在这里不想过多的赘述数据,只想说一下从业以来碰到的3个案例,看完你们心中就有数了。

第一个案例

家在福建的陈奶奶,今年79岁,患糖已经45年,目前胰岛素用量一天20个单位,使用胰岛素泵辅助注射。

目前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检查糖化在6.2%-6.8%,空腹血糖5.1-7.0mmol/L,餐后血糖7.0-10.0mmol/L,很少会超过11.5mmol/L。血糖情况控制良好,79岁没有任何并发症,跟正常人并无差别。

陈奶奶刚患糖尿病的时候,手机还没普及,只能自己琢磨吃点清淡饮食,一直坚持运动和清淡饮食;最近几年智能手机普及,陈奶奶也像年轻人一样在手机上学习糖尿病的控糖知识,再加上胰岛素泵的辅助,这些年血糖一直很稳定,如今的她已经快80了,陈奶奶说:我坚信自己的坚持能让我活到100岁,也请糖友们不要放弃,开心过好每一天!

第二个案例

92年检查出的1型糖尿病,那年他10岁,刚上小学三年级。

虽然家族里没有从事医学工作的,但是他的爸爸妈妈不厌其烦,对孩子的事情很上心,无论是胰岛素的知识还是糖尿病的控糖知识,从小学到高中,孩子的饮食都是父母一手操办。

后来这位糖友懂得了父母的用心,从大学到现在,一直都坚持用药、不偷懒坚持运动,一日三餐也不贪嘴。这一坚持就是很多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靠着这份坚持,他长期拥有一个好血糖,现在的他也有了自己的家庭。

第三个案例

这位糖友2010年检查出糖尿病,仅仅过了6年的时间,糖尿病后期是并发肾衰心衰,在第三次透析时身体承受不了“过世了”。

为什么她的情况跟前两位截然不同?

患病之后她依然按照之前的饮食习惯过日子,不仅限于爱吃甜食,而且丝毫不忌嘴;再加上她本人不按医嘱行事,常常不按时打胰岛素,运动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况。

如果说不运动、不控制饮食不忌嘴,你们觉得这只是小事,那下面这条就更要命了。

听信虚无的偏方!!!

看完上述三个案例,糖友你还在纠结患糖之后究竟能活多少年吗?这个年限很大程度上是看自己,医生能救你一时,却不能救你一世!控制饮食、不忘运动配合用药稳定好血糖,就能增加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寿龄。

稳糖——为糖友提供控糖参考,希望糖友们能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我们都要好好的


稳糖

糖尿病的概念我们并不陌生,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甚至自己,或许就是糖尿病患者之一。那到底什么是糖尿病呢?

一般定义为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两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种常见病,甚至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多发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而常见症状则是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也就是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下降等(但一般前期的糖尿病并没有这些明显表现)。糖尿病会引起身体多个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同时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也是人们常说的,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所给身体造成的巨大损伤。据统计,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变等各种并发症。

回到问题本身,糖尿病,对我们的寿命有哪些影响呢?

而且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了四倍。据目前估计,中国的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一亿人,中国已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

上文提到,糖尿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多系统的损伤,并且在缺血性心脏病、中风、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感染以及肝癌,胰腺癌和女性乳癌这些疾病中尤为明显,显著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在随访期间的死亡风险,比无糖尿病的成年人的死亡率多了一倍,而这个情况在农村地区,增加更为明显。

我们用具体的数据来举个例子,一个50岁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与其他条件和情况相似但是没有患糖尿病的成年人相比,在50岁到75岁这25年间,没有糖尿病的成年人累积死亡概率是38%,而糖尿病患者则是69%,就相当于大约折寿了9年(其中农为10年,城市为8年)。

通过研究,目前认为原因主要是虽然有超过 3/4 的患者使用各类降糖药,但是并没有真正很好地控制血糖,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仍然显著超出正常值。此外,只有极少数患者使用心血管保护药物,尤其是他汀类降脂药。

目前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完成的,所以可能会存在部分漏诊和误诊情况,加上临床医生在确定根本死因上没有去考虑到心脑血管疾病,可能是糖尿病发生发展导致的,这些都是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被低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尤尔,徐丽丽,苏胜偶.为何糖尿病患者寿命较短?——问题多于答案[J].糖尿病天地(临床),2009,3(12):531-533.

[2]余飞,费苛,张震巍.我国糖尿病死亡损失寿命年和间接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04):73-74.

[3]陈忠龙,戴龙,张金华,伍啸青.厦门市2002-2009年糖尿病死亡趋势及寿命损失年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1):935-938.

[4]曹丽,王丽娜,张敬一,孙纪新,朱俊卿.河北省国家疾病监测点糖尿病病死率及减寿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02):227-229.

[5]张磊. 糖尿病或致患者减寿9年[N]. 健康报,2017-01-18(001).

[6]林小春. 糖尿病让中国成人患者平均减寿九年[N]. 经济参考报,2017-01-20(007).


医学慕课

糖尿病是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疾病,熟悉是因为它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每个人周围多少都会有几名患者;陌生是因为我们虽然知道这个病,却并没有对它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认识。

对于提问者所提的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武断的回答的。因为糖尿病的危害并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在于因糖尿病而引发的多种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1.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2.各种感染性疾病(癣症、化脓性感染等) 3.慢性并发症。其中慢性并发症主要分两大类:1.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2.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除此之外,还可能引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足、眼病、口腔病变、焦虑抑郁等等。

根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中国冠心病患者中有糖代谢异常的人占80%。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而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的概率达40%以上。上述疾病属于较常见的并发症,它们都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对于提问者的问题,我只能说,控制血糖是问题的关键。控制高血糖以及平衡身体代谢,努力消除糖尿病的症状。同时加强对自身生活的管理,全面、科学了解糖尿病,预防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

本期答主: 于丁雯 医学硕士


杏花岛

答:只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糖尿病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甚至是逆转和康复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应对措施合理,得了糖尿病并不会影响寿命。

当然,我们首先必须澄清一个概念,那就是糖尿病有两种,一种是一型糖尿病,通常发病比较早,病因是胰腺本身发生了问题,导致无法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因此,一型糖尿病比较特殊,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才能控制病情。但是,大多数糖尿病都属于二型糖尿病。

实际上,对于二型糖尿病人来说,只要远离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就能逐渐恢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糖尿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甚至是逆转和康复。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了。


佳林健身探索

患糖尿病后能活多少年,这个和疾病控制有关,糖尿病控制的好,是可以达到与疾病共存的良好状态的。

【糖尿病都有哪些类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d8d001173eab89dba6e\

医学微视

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将面对死亡,而死亡的根本原因之一即是发生了血管的老化,比如动脉硬化谁都不可避免,有句话说“血管的寿命即是人的寿命”,所以谁能够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的进程,谁就能活个好岁数,平日我们采取的各种养生保健措施其核心都是以此为中心的。

而糖尿病从本质上来说,其最大的危害在于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而所有的并发症发生的基础都可归因于血管的问题,所以糖尿病人能活多久取决于对血管的保护程度。这就要求糖尿病患者要了解糖尿病对血管是如何造成损害的。

  • 血管内皮损伤 长期高血糖或是血糖的波动,就象“腐蚀剂”一样对血管内皮进行着侵蚀,使血管内皮细胞受到伤害而出现破损,这些破损给血管发生病变埋下了隐患。
  • 脂类物质沉积 糖尿病是机体糖代谢异常所致,而糖代谢与脂代谢是相互关联的,血糖异常者往往血脂也不正常,其中的脂类物质就会在血管内皮的破损处沉积下来,就象是在血管内皮上打了“补丁”,这样的血管就会变的既不平整又不光滑,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如果某处的“补丁”比较大,就形成了平常所说的斑块。
  • 血管破裂 到处打上“补丁”的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很容易发生破裂,比如眼底动脉细小而丰富,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就会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如果发生在黄斑区附近,轻则视力下降,重则导致失明。
  • 血管堵塞 发生了动脉硬化的血管,管壁增厚使管腔变窄,血液流动受阻,不仅会导致血压的增高,更重要的是导致血液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不足,比如肾脏的小动脉分布丰富而细小,长期的营养缺乏必然会导致功能障碍,原本肾脏过滤血液后不会在尿中出现的蛋白,由于肾功能下降而出现在了尿液中,形成了蛋白尿。
  • 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在高血糖的作用下会发生破裂,破裂后其中的脂类团块进入血液中会引来大量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而堵塞血管,造成梗死性疾病如心梗、脑梗的发生,而这是导致糖尿病人死亡的第一死因。

由此可见,糖尿病人只要能控制好血糖、尽可能地调整好机体的糖代谢,就可以阻止或延缓对血管的损害,避免在血管的自然老化过程中人为增加促进其老化的因素,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延年益寿。


天天听健康

糖尿病逐年提高, 2015 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 1亿人,预计到 2040 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达到 1.5亿人。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当,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及健康。

糖尿病分为两型,均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临床多见II型糖尿病,其另一主要原因是饮食和不运动。

糖年最大的危害就是并发症,我们先来看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一、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乳酸性酸中毒C、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这种急性并发症,常常会导致患者神志模糊、昏迷、甚至死亡,需要及时抢救


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A、糖尿病引起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猝死等。冠心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一个并发症,如果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随时有生命危险。

B、糖尿病引起脑血管病:

脑梗塞,很多脑梗塞后有偏瘫、失语、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如果是大面积脑梗,也会有直接导致死亡的风险。

D、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视力下降,视力模糊,失明。

E、糖尿病足:因血糖控制不佳,截肢的不在少数。

F、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会有烧灼样、电击样或针刺样感觉、感觉过敏和麻木,常在夜间加重,累及足部和手部时呈袜子手套样分布。

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影响生命主要是并发症,并发症的出现或加重,主要是发现晚,或发现后不积极的控制导致。所以发现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积极地控制,导致并发症出现,一旦出现并发症,那么常常会危及生命。

不管有没有糖尿病我们都必须:管住嘴、迈开腿。


第一时间获取最实用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预防,诊治,康复,以及中医药方面的知识。




心血管王医生

糖尿病人能活多少年?不能一概而论,保养的好的话,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直到终老,而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最怕的就是出现并发症,正所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出现并发症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影响寿命。一辆经常出现问题的汽车,它的寿命取决于你怎么用它,怎么保养它!患上糖尿病后,也是这个道理!

曾经听过一位糖尿病患者非常有意思的表达,他说感谢自己患上了糖尿病,自从患上了糖尿病,严格的遵循“五架马车”原则,说自己一家人都受益,自从患上糖尿病后养成了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自己的血糖得以稳定,就连家人也吃的健康,那是因为自己是家里的掌厨的,正所谓一家人的健康都掌握在主妇手中。

不难发现这位阿姨有个良好的心态,其实要想有良好的心态,就一定要对糖尿病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很多人之所以得了糖尿病后心情不愉快,跟对糖尿病没有足够的认识或片面的认识有莫大的关系,其实当你真正了解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没那么可怕。以下三个常见误区带你正确的对待糖尿病。

1.糖尿病人可以治愈么

糖尿病目前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而达不到临床治愈,它是慢性病,当然要慢慢的调,因此,要树立长远与疾病斗争的决心方是长久之计。

2.能不能给我一个降糖秘方?

糖友应该明白,没有最好的食物,只有最好的膳食,单一的某种食物并不能对抗糖尿病,网上流传的某某食品、秘方能降血糖?其实严格来说,任何食物都是升高血糖的食物,糖友的目标不是“降糖”,而是“稳住”血糖!

3.得了糖尿病要终身服药么?

糖尿病是否一定要吃药取决于饮食,血糖情况,体重、运动情况、年龄等综合考虑,吃降糖药的目的就是控制好血糖预防并发症的产生,所以用不用药不是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控制好血糖,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您能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措施让血糖水平达标,可以完全不再用药,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绝对是你的护身符!!!

认识以上的误区,搞懂糖尿病的前因后果,正确对待它,持之以恒,方能胜利。



赵波营养师


山叶叶

糖尿病并不可怕,最怕的是并发症。一旦得了糖尿病,就等于给人体的各个器官安装了一个不定时炸弹,管控不好,随时都可能引起并发症导致死亡。

所以,得了糖尿病,就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和锻炼了,老话说“管住嘴、甩开腿”,是糖尿病的最佳应对方式。通过锻炼和注意饮食,让血糖保持在一个点,保持在一个不会引发其他病症的点。很多糖尿病人都是因为不注意饮食,抽烟喝酒吃的饱,那么离上帝就很近了。

身边很多糖尿病人,有的很快出现其他并发症去世了,也有的得了快二十年了,现在依然活的好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