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石:水流的壯舉

鞭石:水流的壯舉

鞭石景觀位於大石林外沿。一塊巨石從正中間被分為兩半,石上溶痕細布,彷彿鞭子抽打而成。就地學角度分析,這兩半岩石本為完整的一體,因長年遭水流沿垂直裂隙溶蝕,最終被一分為二。石頭表面的細小溶痕同樣也來自於漫長歲月中水流在石面上造成的蝕刻。

鞭石:水流的壯舉

鞭石:水流的壯舉

鞭石

從現有史料來看,鞭石大概是石林景區內最早被命名的景觀。早在清代康熙年間,出生於石林的文人董文英就曾寫下過一首叫做《遊李子箐》的詩歌,其中就已經有“路緣鞭石就,窟是鑿空懸”的詩句。

鞭石:水流的壯舉

根據彝族撒尼人的傳說,撒尼英雄金芬若戛要為百姓堵江造壩,於是他偷出天神的“調山令”和“趕山鞭”,將陸良縣四山的石頭趕往宜良縣的南盤江一帶,走到石林縣時天亮起來,具有神力的雞鳴毀壞了他的壯舉:石頭停在了石林縣。由於石頭數量巨大,密集簇擁,後人便將它稱做“石林”。而金芬若戛在最後關頭奮力抽打,一鞭子將一塊巨石劈開,就成了現在的鞭石。

鞭石:水流的壯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