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離職高峰期,每逢此時,HR吐槽說,有的員工原本看著挺好的,自從提了離職,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要麼亟不可待,毫無道理的要求當天提出當天就要離開;有的雖然人還在,但明顯感覺已經“身在曹營心在漢”;更有甚者直接玩個人間蒸發!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01

娜是新來的一個同事,負責技術培訓。她的主要工作是規劃並讓產品線的同事出培訓課件,推動培訓,並通過激勵、社區等方式保證培訓效果。

平時,娜臉上總是掛著笑,而且特別好說話,因為她是回民,所以跟她吃飯的時候我們一般要相互提醒不能點豬肉,可是,她總是說只要有一兩個菜能吃就行了。

工作上,她領導說她有很多好的想法,這些想法也得到了領導的贊同,讓她先做起來,可是她最多隻是發個郵件通知,卻遲遲不去推動,領導問她,她說對公司還不熟悉,推不動。可是你想想,你讓別的部門的人給你幹活,你發個郵件別人就幹了?別說每個人都在項目中忙的頭昏腦漲的,就算不忙,你找都不找人家,誰知道你的優先級高不高?

領導再問她覺得多久能熟悉公司情況及業務等,開始推動開展工作?她說兩年!!兩年!哪吒都快生出來了!我真的不敢相信還會有人說出這樣的時間週期。接到一個新任務,誰不是邊幹邊學,哪會等你一切都準備好了再開始做?這又不是培養宇航員。

過了三個月,領導覺得她沒有實現自己的價值,沒給她轉正,到第四個月,她自己待不住了,找了另一份工作,要跳槽。

因為平時大家一塊吃飯,她領導跟她關係也還可以,所以考慮到保險之類的,同意讓她在15號之前走,但是事要辦利索了。

她又是隻發了個郵件,把活交代下去,就不管了,要撂挑子走人。

領導不同意,人力也說,如果你這樣,我只能給你的離職證明中寫上交接不完成。她說,無所謂,然後就瀟灑的走了。

她的領導一個勁的說看走眼睛了,還說以後再也不能招年輕的人了。

其實,我理解因為公司不給轉正,她很不爽。但是,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卻有失職業道德,不可取。

02

寧寧當時是公司的一個實習生,都說新人手氣壯,當年部門年會上唯一一部iphone6被她抽到了,老闆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那你可得跟籤合同啊,要是走了手機要退回來,大家哈哈大笑。後來寧寧畢業後入職到了公司。

在公司呆了一年多,前些日子她提出了離職,想五一前辦完離職手續,部門經理說,至少交接半個月吧,她直接說不行,說如果這樣,五一後,我就請假。

她的直接領導體諒她從一畢業就來了公司,工作年頭短,工作習慣沒有養成,所以也沒生氣又找她談話,跟她說,還是要站好最好一班崗,以後大家再見面,或者有機會合作,也不至於尷尬。

可是,她卻說答應了那邊五一後去上班。直接領導又跟她說,每個公司的標準都是一樣的,交接的時間要求一般都是一個月,你這麼去跟公司解釋,他們也不會因為這個不要你的。

她還是不同意,交接了4天,第五天就要辦手續走,直接領導覺得一畢業就來公司,平時關係還可以,就不在為難她,讓她走了,但是,她的這種做法,卻讓直接領導無法接受。因為直接領導那會特別忙,只能每天抽出2個小時跟她交接,她這一年多做的東西又怎麼是八個小時能交接完的?

03

上面的兩個例子,起碼對公司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但是另外有一個研究雲技術的同事,還沒有離職,就去了下家公司給人做培訓去了。

本來他不說,沒人知道。誰知道,他自恃有點研究成果,老闆以前表示過對他的讚賞,竟然糊塗到為了能快速離職,親自給老闆發郵件說自己遭遇了辦公室政治,離職是迫不得已,而且那邊著急讓他過去,他已經給他們培訓了一次了!

這到底是怎樣的智商?他忘了,公司是老闆的。他離開公司,本來就會給公司造成損失,老闆怎麼會同情他,他的郵件正好被當做證據,最終他個人被公司起訴了。

就算這樣,本來我們也是不知道的,誰想到,他又在部門的Qq群裡給我們留言,講述事情的經過,還說是給大家提個醒。他本來是想博取同情的,誰知道,變成了大家的笑談。

04

雖然我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只有一次離職的經歷,但是我換過幾次崗,休過幾次長時間的假,所以也算有經驗。每一次,我都會花一到幾天的時間,寫上一份工作交接表。

交接表寫上崗位的工作職責,寫上工作日曆,也就是哪些事是年度的,哪些事是季度、月度的,哪些事是每週每日要乾的。這些事的上家是誰,也就是數據誰提供?下家是誰,也就是完成後提交給誰?這些事有哪些注意事項?規程指南在哪?上幾次交付物存放在哪?

這些事,一定要說清楚,這樣你才能順利的交接。一份清晰的交接文檔不僅給後面接手的人提供了最大的幫助,能讓他們快速入手,有據可查,其實,你也是受益者,他少麻煩你,你就能儘快的全身而退。

所以,離職真的是一次考驗人品的時候。你是抱著反正是一錘子買賣,再也無交集,草草了結的態度,甚至到競爭對手那,用這家公司的矛再反過來打這家公司的盾?還是有商有量,好聚好散的把交接做好?完全體現了你的職業和道德修養。

而且,說實話,每個圈子都很小,你在上一家公司的表現說不定就傳到了下一家公司。

可能你說你換個行業就行了,那我以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實際情況是這樣的:我來了這家公司後,才發現我的大學舍友曾經在這工作過一年半!!一個產品經理即是我的前同事,也是我的大學的師姐!一個工作有交集的女孩的老公竟然跟我老公是一個公司的一個大部門的同事。

世界真的就那麼小,大家都好自為之吧。

否則你只能祈求不會有因果報應,祈求有一天你別接手一個亂攤子。

其實,通過員工辭職的過程,

恰恰可以看清一個員工的本質。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上海一家雜誌社老總給表妹打來電話,建議她“換個工作環境”,待遇是她現在的3倍。這樣的好事表妹當然無法拒絕,但是她請他們等她3個月。

表妹請他們等她3個月的原因,是因為她跟原公司的合同還沒到期。我說你不用管合同,提前1個月申請辭職就可以了,怎麼要人家等3個月?難道你想幹2個月義務勞動?

表妹說雖然我跟公司的合同只有1個月了,但是我覺得應該給公司足夠的時間去尋找接替我的人。

1個月後,公司果然還沒有招到合適的接替者。不是公司的要求高,他們只想招到一個跟表妹差不多的人:老老實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雖然還沒有找到接替者,但這並不意味著她走不了。

實際上,通情達理的老闆儘管捨不得她離開,並對她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他們已經意識到耽誤她的“前程”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既然他們無法給她“好處”,那麼他們就沒有權力不讓別人給她“好處”,所以他們並不阻攔,甚至動員她早點離開,擔心再耽誤下去,上海那邊會變卦。

又是1個月過去了,終於挑選到一個不錯的小夥子。但表妹仍然沒有急於離開,因為小夥子是個新手,表妹覺得她有責任向他傳授自己的“工作經驗”,因此她覺得自己現在還不能離開。

若干時日過去了,表妹把她的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直到他能夠獨當一面在離去的那一天,公司全體人員設宴為表妹送行。那是一個令人動容的場面,表妹的眼睛不知紅過多少次,因為在頻頻碰杯的過程中,她不知聽到過多少次這樣的囑咐:“如果在上海待不下去了,就回來。”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表妹在上海待了不到4個月,他們的“預言”果然變成了現實。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表妹措手不及,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忍到深夜,她終於給原公司老闆打了個電話。

出乎意料的是,她的話音剛落,老闆就在電話那頭說:“如果你不嫌待遇低,就回來幹。”

後來表妹才知道:正是她當初誠實負責的態度,成了她“絕路逢生”的“救命稻草”。於是她想: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種善因,結善果”吧!給自己留條後路,沒準哪天你還重新回到原來的公司。

跟不同的人講表妹的故事,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表妹不能適應新環境,算不得人才;然而大部分人都覺得,人品好不好,離職見分曉。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騎驢找馬無可厚非,但是請離職的時候做好工作交接,站好最後一班崗,正如表妹所說:給自己留條後路,沒準哪天你還重新回到原來的公司。

交接工作可為最後印象加分

離職前的工作態度更能體現你的品質

心機一點說,“在其位,謀其政”,大家都覺得正常,因為拿了錢就該幹活;然而,當你把你的工作經驗以及對這份工作的總結事無鉅細地交接給新同事的時候,會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人。

好聚好散可為長遠打算

衝動離職?別人要替你背鍋啊!

曾經聽一位前輩說過,他有過一個好拍檔,能力強,做事兢兢業業,一起共事的半年合作得很愉快。前幾天還一起做項目,一起吃飯聊天,甚至還約好週末去K歌慶功,過兩天卻聽說他離職了!除了走的時候和他打了個招呼,事先沒有向他露一點口風。這事讓他傷心了好一陣。

更傷心的還在後面,因為那人匆匆離職,留下一堆爛攤子,又一時沒有合適的人接手,暫時背鍋的同事只好一人幹兩份活兒,苦不堪言一肚子怨水,不久就受不了也離職了。原本戰鬥力很強的一個部門就此瓦解。

暫且不說新的公司可能會做背景調查,非常有可能找到你的頂頭上司或同事;就算沒有這個調查,同樣的行業,圈子再大也難免會有交集,難道真的不要為日後相逢留條退路嗎?

高情商避免二次共事的尷尬

勢不可使盡,山水有相逢

還是那位前輩,他從公司離職後選擇了創業。初期很是艱難,那個之前匆匆離職的同事想和他合作,卻被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說自己不是感情用事,而是理性的考慮:在職時看不到一個人的本性,離職時才看得到他真正的陰暗面;一個人平時再勤謹,但離職時不顧別人死活,不但自私還情商低,這樣的人絕對是團隊的隱患。

想成為一名成功的職場人,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智商,而是你的情商。你可能會說“也有人說喬布斯情商低啊。”但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喬布斯啊,你呢?別沒有喬布斯的命,還得了喬布斯的“病”。

身在職場,離職很正常。

既然都要離職了,

何不要走得優雅一些ne ?

一份人民日報的“離職清單”送給您

咱也做個靠譜、優秀的離職者!

▼▼▼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再來看看更多人的觀點,有意思的是,把職場與情場相比較一下

做過時間不短的HR。許多人初次是通過我與這個公司相識,最後還是通過我離開這個公司,我就像這個公司的象徵符號一樣,和這個人在一起過,然後又分開。

累計起來,分分合合不說一百多號也有七八十人了,相比很多職場裡的人,往往在一起大眼瞪小眼很久都分不開,我倒是對來了又走的職場狀態更容易接納一點。

在我來看,只要相聚,就會面臨分別,這點心理準備是一定要有的。

對員工來說,不管哪個級別,有這種心態就不會變成“獨裁者”,什麼事都“唯我獨尊”,把自己的工作當作“自留地”。

對企業來說,有這種心態就不會過於“苛責”員工,認為員工是永遠都會在那邊的,是永遠都會“忠誠”對自己的。

很多職場的矛盾,恰恰是很多人並沒有這一的心理準備,所以做出了很多啼笑皆非、卻又自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職場跟情場不同,情場總會一個歸宿,職場終究是要以分手告別的。人世間很多事是很弔詭的,好的時候,都是很好的,所以也很難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反倒是要到分手了,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分手見人品,在離職這件事上也是如此。

  • 職場的這場分手應該怎麼提出?

  • 離職者主動的情況下,怎麼提?被動的情況下,怎麼應對?企業怎麼處理?

  • 在離職前後,離職者該如何表現?企業又該如何對待這個離職者?

  • 是要和平分手,還是大鬧一場?

  • 是要討回公道,還是忍氣吞聲?

  • 是要甩手不幹,還是站好最後一班崗?

這些問題的不同應對方式,可能又會形成各種排列組合。但是,不管對方給你什麼回應,你選擇怎麼做,足以看出你這個人到底是怎樣的人。

在我與這100個不到的離職者“鬥智鬥勇”的歷史中,也碰到過不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這次想和大家聊聊他們的故事。

01 要果決

要分手,可怎麼提出,恐怕是主動準備離職的人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和其他的分手一樣,打算離職總是有些徵兆的。一般不那麼主動回覆你信息了,不那麼積極參與了,回應總是客客氣氣但是讓你感到距離很遠,此類總會是“先頭部隊”。

往往離職的人,總是會流露出這些那些的信號來,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潛意識裡也是讓企業做好準備,用這種方式來做告別,以至於自己離開後,不會特別難過,甚至會為此而竊喜。

我曾碰到過一個離職者,在離職前犯了很多錯誤,雖然每次都客客氣氣的道歉,隨後又不客氣的再犯錯,給主管的感覺是很不上心,也想著要趕人走了。為了先舒緩工作,就讓他先休息一下,等過一陣要好好溝通一下的時候,離職者自己主動提出了離開的申請。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換位思考一下,這種離職的提示,可能並不讓企業舒服。

要分手,一定是有問題存在了,既然當初決定在一起,現在又有猶豫,卻不想把這份猶豫說清楚,拖泥帶水,等對方也有了察覺,也有不滿,以至於可能日常工作也帶了些指責和批評的味道,兩個人都在不開心中度過,不能不說,這種方式,還不如猶豫的時候溝通清楚為好。

02 要尊重

比較好的提出方式,建議可以採用:書面+口頭告知。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至於讓對方覺得很突然,像被突然襲擊了一樣,讓對方得到尊重;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初步打算,也留出了溝通的空間,不至於讓對方覺得自己不過是通知自己要走,連想商洽的姿態都沒有,太過“高傲”。

這種方式的背後,體現了一個人的謙卑,以及對他人的尊重。其實人品的核心往往就跟謙卑和尊重有關。

03 踩對點

離職是需要選一個比較好的時機的。其實什麼時候選擇離職,比是否離職是更重要的事。

大多數的分手,我想都是時機選錯了,所以後來造成了很大的矛盾。比如感情中的雙方,大家剛剛投入,都沒有很熟絡的情況,其實是最好分開的,如果一方已經投入,另一方假裝投入,等另一方付出很深感情了,這個時候提的分手,肯定是痛苦莫名的,更不要說有些生米煮成熟飯的情況。職場也是如此,切勿在你自己都沒有怎麼想好投入的時候,去敷衍應承,然後提出離職,這是讓人最猝不及防的。比如,領導正好要重用你,並且給你安排了相應的工作,你這個時候提出的離職,不就是對方已經認為你們的關係遞進了一步,你卻打他耳光告訴他其實比原來還不如嗎?

比較好的提出時機是,一件事正好告一個段落,或在告段落的前夕,提出自己的離職申請。這種時候,正好是事情已經完成,或接近完成,對工作本身的影響最小。我之前有個主管差不多就在這個時機跟我提出的“分手”,在這之前雖然做的都很好,但我知道這不是她的所好,所以對她提出的請求,也能理解,但是她選擇了一個我覺得她精心考慮過的時機,提出了一個我覺得非常適合的時機提出“分手”,也給我留足了候選人的時間。雖然現在不太聯繫,但是她的職場人品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很多人批評90後我行我素,往往不顧別人的感受,但是這個90後確實有她的可取之處。

04 多商議

離職一定是會帶來傷害的,短期看,至少手頭上的事情,別人沒那麼快接上手。

甚至就沒有這麼快有這個可以替代的人。跟感情不和分手不同,離職分手如果過於果斷乾脆,畢竟雙方是因為事情結合在一起,拋下事情,回頭不顧,就像分手就把孩子扔給對方不管的爸媽一樣,其實是很不負責的表現。當然,有這種表現的人,對企業而言,肯定是儘早淘汰比較好,一個都不想和你一起養育孩子的伴侶,跟誰結合會真的認真對待自己手頭的事兒呢?不幸的是,這樣的伴侶,其實不在少數。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比較妥當的做法,當然是商議。商量是因為也不知道對方到底是什麼考慮,不妨諮詢一下企業的想法,覺得自己接下去做些什麼比較好,能夠讓離職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當然任何分手都是雙方的責任,特別是提出分手的人,一定是對方有什麼沒有做到,很容易把自己滑落到“受害人”角度思考問題,覺得自己一走了之沒什麼。其實,想想之前的“尷尬”,無非是誰提出分手,誰感到尷尬不敢直接面對真正的“受害人”啊。畢竟你是可以一走了之的,但是因為你的存在,而產生一系列事情,都要重新安排了,有一些甚至要拖延了,這是非常直觀的傷害。如果沒有這點意識,確實不能怪人說你的責任心不強。

05 負責任

我印象中,有一個離職者一直是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為職業發展的緣故,他提出離職,然後完成了自己手上正在做的事情,而且離職期間的工作狀態比平時的狀態更好,也給後來接手的人寫了備忘錄、整理好了之前的一應資料,把手頭一切事情都料理妥當之後,和所有人打好招呼,把相應通聯方式都做了更新對接(把自己的工作的對接人都對接上),再轉身離開的。

當初就覺得這個人前途不可估量,後來果然驗證,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一家公司的高管了。因為他基本把一個離職者所能發揮的敬業都做到了,一個對待離職都可以如此敬業的人,又怎麼會不把自己鍾愛的事情做好呢?所謂分手見人品,果然名不虛傳。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0

6 講人情

被分手的時候,難免會說一些難聽的話,流露一些難看的眼神,有時候甚至是不經意間的一種表達,都可能會洩漏自己的心聲。畢竟,誰都不想成為那個“被分手”的人。就我自己來說,我也有一些做的不夠好的被分手經歷,時常拿來自省。

印象中,有一個我花了不少心思栽培的人確實當面向我表達了請辭,態度還是很好的,也說了抱歉,但是我會想,我在你身上付出了很多,花了很多心思栽培你,現在馬上要出成果了,但是你卻帶著我花下去的心思,一走了之,如此對我實在是很大的傷害,想到此,雖然沒有言語,但是自己也會面露難色,有些難堪,以至於過了很久,我都能回憶起自己當初的尷尬和不忿,再看到當事人的朋友圈的時候,總有一份內疚存在。

不過“被分手”多了,經驗值有所增加,也更知道怎麼做了。

所以,我的回覆是,我知道這些時日,你付出了很多,很多事情我也有考慮不周全的地方,沒法讓你都滿意,有些事也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希望你能原諒我。

雖然沒有得到正面的反饋,但是這段話我自己說出來,比我表達別的意思更讓我舒暢。被人分手,不該是動不動就哭爹喊娘,或者數落對方的不是,自己付出了多少,這些都已經不合時宜,如果說分手往往是有不理智的衝動在,那麼學會理智對待別人可能並不理智的行為,才是智者。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有一些重要的事

有時候,企業也難免會看一些人不順眼,希望對方主動提出辭職,或者自己主動要求他們離職。在我看來,最上的離職方式,就是及時撤退,不做徘徊。

大多數人基本上都是等著企業三催四請才遲遲表達自己已經無力或無心的意思,而這個時候,自己的人品基本上被自己的拖延敗光了。而大多數的被動離職者,往往不願意承認這點,甚至認為自己做的還挺好,是企業辜負了自己。最近我回到自己任職過的企業看望老朋友,這距離我離開都有6-7年的光景了,還看到當年有過交集的一個離職者到企業蹲點“喊冤”,還不放過這個“企業”,可是當年有事沒事一張請假單可是真真的。這人啊,總是自己不肯放過自己。

當然如果真覺得自己做的還挺好,但是企業要你離職,我想這裡面肯定有什麼誤會。首先要做的,難道不是想辦法解開誤會嗎?可是,很多人做的卻是劈頭蓋臉的一通亂罵。當然,誰都不希望被誤會,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亂罵無補於事。如果離職是不可避免的,那麼讓誤會解除後,再揮一揮衣袖,比讓誤會和口舌之爭留存下去,要好很多。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離職的理由往往是離職者苦思冥想的。是啊,要分手,總要有個好點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往往和真實的理由是不相符的。我就碰到有人跟我說自己“病重”,沒法負荷,自覺不好意思離開,但等過了一陣,可能她自己也忘記了事由,由於一件事這個病又被提起,她卻說,“我什麼時候生病了”,鬧出了一番笑話。所以編造理由也要想想好啊,至少保持一致,別忘記了。

對於企業來說,收到一些假的反饋,其實無助於團隊自身的成長。最好的方式,還是要好好和離職者做一番溝通。有很多時候,離職者是比較激情的,並沒有多少理智的抉擇,甚至是由於一些人的挑撥而離開的。我自己就碰到過這樣的例子,當事人是表示自己要生小猴子了,所以要回家養娃。事後在別的地方也經歷過挑撥,反過來才明白,當初自己的離職,是受人唆擺,因為也經歷了波折,所以回過頭提醒我,“唆擺之人實在太可惡”。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由此可見,企業萬萬不能有那種一是一、二是二的官僚作風,離職談話是一個成熟團隊必須要做的事情。當然,更重要的是,通過離職談話,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我就碰到過一個離職者,雖然她的滿篇離職談話,充滿了自負,比如覺得在這裡做的事情沒法發揮她的“高智商”云云,但是對這番話做一定解讀,似乎也是對崗位設置不合理的情緒表達,崗位沒法發揮當事人的才智,本身也是一種壓力和動力,也由此,我們提高了對這個崗位人才鍛鍊的空間。如果不去做這樣的訪談,或者聽到對方的“貶低”僅僅只是發飆來氣,也就不僅失去了一個人才,也失去了從這次離職中吸取寶貴經驗的契機。

對企業來說,要想出一個辭退人的理由,也著實不容易。在我看來,對離職者的批評,或許是最下的決策,哪怕這個人真是個“惡人”。我就碰到過這一員工,“吃裡扒外”、“到處唆擺”,“盡各種小人之能事”,此類形容大概能明白他的所作所為。在被發現之後,他依然我行我素。對這樣的“惡人”是揭露所作所為,讓更多人看到呢,還是怎樣?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真相雖然是可貴的,但是很多時候,真相卻不是人們真正追求的。如果雙方掐架,不管真相如何,在看客眼裡,都是負分滾粗。學會給人體面下臺的機會,其實也是給自己與對方握手言和的機會。對於上面所說的那個員工,我們後來的處理方式是,在通告其辭退後,予以公開的表揚和感謝。畢竟沒有功勞、沒有苦勞,也有一段“勞動”,對這段“勞動”總是需要一個說法的,與其說人短,不妨憶人長。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結尾,至少是一個在別人看來還不錯的結尾。

分手後,怎麼評價自己的“前任”,往往是一個大熱的話題,職場也是如此。往往對“前任”吐槽的多,其實,人都走了(對離職者,對企業,都是如此),又何必再念念不忘?吐槽越多,越是放不下對方。有一個同事曾經跟我不停抱怨一個離職的人,數落對方的種種不是,我卻對他說,其實這個人還是有不少優點的,他的所作所為也有他的理由,無非是彼此的需求不同,別人另行尋找自己的歸宿而已。那個同事很驚訝,之前他在的時候,你貌似並不是這麼看的問題的,怎麼人走了,你的評價似乎變了。我是這麼對他說的,對現任的吐槽,是希望他變得更好,對前任的褒獎和寬容,是對自己更好。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除非猝死,沒有人會在一個公司坐到死去的那刻,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兒。沒有必要為了工作,拋卻自己的生活。但也沒有必要為了工作,讓自己的人品一敗塗地。工作可能是短暫的,做人卻是永遠的事兒。所以,離職永遠是我們終將面臨的事兒。

職場離職有一個原則和分手是一樣的,分手始終是兩個人的事情,沒必要讓別人參與到自己的分手中、點評圍觀,誰都知道讓第三方加入到分手過程中對於一段感情是破壞性的,對於離職來說,也是如此。至於外人,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還是保持沉默更好。

人民日報評論:好好離職,是你人品的生產力|有長度,有深度

以上。

人品,也是一種三觀。

關於中評

服務定位

專注於行業信用評級技術的開發商

互聯網金融領域信用信息的提供商

信用大數據系統平臺開發的集成商

核心技術

1、《產權交易市場信用評級技術體系》

(1)產權交易市場信用風險研究體系

(2)產權交易市場信用評級技術

(3)產權交易市場資產證券化產品信用評級技術

(4)產權交易市場信用風險黑名單管理體系

2、《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技術體系》

(1)分行業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研究體系

(2)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技術

3、《徵信大數據/信用工程技術體系》

(1)大數據爬蟲技術

(2)機器學習/自然學習技術

(3)計算機神經網絡技術

(4)數據信息安全技術

(5)數據可視化技術

4、《交易者信用風險畫像技術體系》

(1)投資者投資風險評價技術

(2)交易者交易風險評價技術

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315tr.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