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2萬億美元的天價罰款,Facebook洩露了什麼?這次非死不可?

近日,擁有20億用戶的Facebook,5000萬用戶數據“失竊”!捲入史上最大個人信息洩露風波,引起美國科技界和政界震動不已!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Facebook上超過5000萬用戶的信息數據,被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公司洩露,用於在美國總統大選中針對受眾推送廣告,從而影響大選結果!

面臨2萬億美元的天價罰款,Facebook洩露了什麼?這次非死不可?

3月16日,Facebook宣佈暫時封殺兩家裙帶機構,原因是他們違反了公司在數據收集和保存上的政策。

信息洩露到底誰是罪魁禍首?

為何此次信息洩露事件如此嚴重?原因在於:這場涉及5000萬名以上用戶信息數據洩漏事件的背後,還牽扯到更為複雜的政治密謀,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英國“退歐“事件,或許都因這些大量數據的洩漏,而最終改變了發展軌跡。

面臨2萬億美元的天價罰款,Facebook洩露了什麼?這次非死不可?

當下“數據洩密”事件的爆發,不僅對臉書公司品牌造成巨大的傷害和影響,還動搖了用戶對Facebook的信任,大大降低了信任度。很多美國用戶用卸載該軟件來表達其心中的憤怒。美國民眾普遍認為罪魁禍首不是特朗普的競選團隊,也不是洩露信息的劍橋分析公司,而是臉書公司!

按照規定,此次信息洩露Facebook將面臨高達2兆美元的天價罰款,相當於目前臉書市值的近4倍!有錢如Facebook,也是賠不出這麼多錢的!所以,這次危機可謂是滅頂之災!

面臨2萬億美元的天價罰款,Facebook洩露了什麼?這次非死不可?

但是,明明只有Facebook洩露用戶信息,為什麼其他公司還跟著一起遭殃呢?原因就在於這幾家的商業模式,和Facebook一樣——信息流廣告是他們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就如我們國內類似的公司有微博和今日頭條等。

在Facebook上捅出事的這家政治廣告公司,就是信息流廣告這一商業模式下的產業配套。平臺將用戶的各種行為數據匯聚整合成“大數據”,廣告公司通過分析“大數據”實現有針對性的投放。如果該行為用在商業領域,他們就能順利的實現價格歧視。不久前國內爆出的大數據“殺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美國是一人一票的選票制國家,政治廣告公司能夠通過推送定向信息,影響到個人甚至是群體的政治立場,從而操縱最後的大選結果。

面臨2萬億美元的天價罰款,Facebook洩露了什麼?這次非死不可?

此次爆出的Facebook“信息洩露”醜聞,本質上,是長期以來平臺對用戶數據的濫用和缺乏監管。

該和解令每違反一次,可判處4萬美元的罰款。如果Facebook被證實洩露了5000萬用戶的隱私數據,5000萬次違約,將產生總計2萬億美元的罰款。這是目前Facebook公司市值的四倍,可以說是毫無疑問的被罰到破產的境地。

面臨2萬億美元的天價罰款,Facebook洩露了什麼?這次非死不可?

以此事為契機,美國政府很可能會出臺針對大數據的監管一系列法規,這將影響所有以信息流廣告為商業模式的公司,如Twitter,Snapchat等。

經過此事件,整個“大數據”的商業模式將遭徹底拷問。用大數據殺熟的操作,我們幾乎都瞭解,是利用價格的千人千面,宰的是那些對平臺依賴性強,又對價格不是特別敏感的人。

面臨2萬億美元的天價罰款,Facebook洩露了什麼?這次非死不可?

之前一個名叫科根的人在Facebook上開發了一款名為“這是你的數字化生活”的應用軟件,被包裝成“個性分析測試”,該軟件共有27萬Facebook用戶下載了。

類似的“測試”在我們的社交軟件上是相當常見的,很多時候用戶只是抱著“我也測一測玩玩”的想法,當同意獲取信息時,或許就給日後的隱私洩露種下了安全隱患。

面臨2萬億美元的天價罰款,Facebook洩露了什麼?這次非死不可?

如今,信息化、大數據幾乎席捲了整個地球村,我們的個人隱私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可能一個不小心,或者一個不留神,隱私就會慘遭洩露,因此,國家相關部門和機構應加強對數據的監管,企業相關負責人也應該高度重視用戶的個人信息,不要一不小心就將個人的隱私變成公開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