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還有多少驚人內幕?

隨著數據量和流通速度的雙雙提升,以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為代表的新科技將徹底改變人類社會和經濟運行模式。我們很可能最終生活在一個被“算法”統治的“楚門的世界”裡。


最近的世界有點亂。

“前任”們紛紛遭到清算——薩科齊遭到司法當局“被動受賄、非法資助選舉活動及窩藏利比亞公共資金罪”的指控,被進行司法調查不說,還被進行了司法管束。韓國前總統朴槿惠還身陷囹圄,不得自拔,前前任李明博又因涉嫌受賄、瀆職、挪用公款、逃稅等正式被拘捕……

現任也沒閒著。因為Facebook5000萬用戶洩密事件,本來快消停的特朗普通俄門又波瀾再起——這背後竟然是一起高科技操控美國選舉的驚人事件。司法部門窮追不捨地追查,讓特朗普焦頭爛額,特朗普調轉槍頭,大筆一揮,3月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對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就在同一天,他還將著名的鷹派人物、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的主要擁護者博爾頓推上了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位置。這位不斷靠推特投下政策巨石的非常規總統,還真是把“真人秀”玩得驚天動地。

有分析指出,在這次Facebook操控選舉的驚天大丑聞曝光後,如果特別檢察官穆勒和國會攜手,特朗普將會越來越接近被彈劾。為了避免因通俄門而被彈劾,特朗普恐怕還會做出更多瘋狂的舉動以自保,這位與互聯網有著不解之緣的美國總統,接下來大概要在美國和世界上很多地方掀起驚濤駭浪了……

驚人秘密

3月中旬的一個週末,美英兩國的主流媒體《紐約時報》和《衛報》踢爆了Facebook洩露5000萬用戶信息的新聞之後,引起軒然大波。

3月16日,Facebook迅速封殺了兩家裙帶機構。一個叫Strategic Communication Laboratories(SCL),主要為全球官方機構提供數據分析和戰略決策。另一個是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作為特朗普的數據運營團隊,他們在2016年成功助力特朗普上任。Facebook給出的封殺理由是這兩家公司違反了Facebook在數據收集和保存上的政策。

根據劍橋分析公司的前員工克里斯托夫·維利的爆料,2014年,有27萬名用戶真正參與了性格測試的調查,調查中這些用戶同意提供自己的個人數據供學術研究。不過,這一應用軟件不但蒐集了他們本人信息,還進一步順藤摸瓜蒐集了從他們Facebook頁面能看到的其所有好友的信息。而這些人的Facebook好友則對其信息被蒐集毫不知情。利用這種方法,27萬名參與“問卷調查”的“種子用戶”變成了特洛伊木馬,導致了5000萬用戶信息洩露。劍橋分析公司根據這些數據為這些用戶畫像,然後預測他們的政治傾向,再根據不同的政治傾向,給他們定向推送不同的新聞,從而讓特朗普,這名被傳統媒體口誅筆伐、認為必敗的候選人,靠著社交媒體的高效精準運作,最後爆冷逆轉入主白宮。

據悉,這5000萬份數據,包括了11個州的200萬個匹配文件,佔到了北美Facebook用戶的近三分之一,而且,其中有四分之一是選民。

在2016年大選中,總投票人數約為1.3億人。特朗普獲得的總票數其實比希拉里還少300萬,但只是因為在幾個人口較多的關鍵州以極其微弱優勢險勝才勉強上位。人們完全有理由認為,如果特朗普團隊沒有拿到這批海量信息,大選的結果就會改寫。

3月19日開始,歐盟、美國、英國紛紛抨擊Facebook和劍橋分析公司。歐洲議會主席塔亞尼表示,歐盟議員將調查逾5000萬名Facebook用戶的數據是否被不當使用。塔亞尼要求Facebook承擔更多責任,他在Twitter上表示,Facebook用戶數據被指不當使用,這侵犯了我們公民的隱私權,是不可接受的。

緊接著,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也宣佈正在就數據洩露事件對Facebook進行調查,調查Facebook在此事件的操作上是否違反了此前在2011年的一項承諾。2011年,由於Facebook更改了一些設置卻沒有通知用戶,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指控Facebook欺騙用戶,強迫用戶分享更多其本無意分享的個人信息。Facebook最終與聯邦貿易委員會就該案達成和解協議,即2011和解令。和解令的要求之一是,Facebook在隱私設置變化時要事先徵得用戶同意。根據相關人士介紹,和解令每違反一次,可判處4萬美元罰款。如果真的有5000萬用戶的數據被洩露,Facebook將面臨2萬億美元(約12.7萬億元人民幣)的鉅額罰款,而Facebook的總市值也才4885億美元。

這一罰,就是4個Facebook,不知扎克伯格心裡作何感想。

數據就是王道

Facebook,這家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的商業模式,就是通過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矩陣,獲取有關用戶個人身份和興趣的大數據,幫助廣告主投放比傳統廣告更為精準、更有效果的社交廣告。Facebook高達98.2%的營收都來自廣告,也是全球第二大廣告公司(最大的廣告公司是谷歌)。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Facebook的盈利模式就是通過收集數據並將它們出售給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和廣告客戶來賺錢。而防止這些買家將這些數據傳遞給別有用心的第三方,基本是很難做到的。

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是,Facebook在此次信息洩露事件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Facebook並未在知情同意條款上區分某位Facebook用戶自己發佈的信息,和並非他本人發佈,但是從其頁面上能看到的他人所發佈信息這二者的巨大不同。這一漏洞導致了海量用戶信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洩露。

Facebook這一洩露事件已經在美國引發滔天巨浪。一方面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竟然在信息安全方面如此脆弱,再度侵犯了歐美人極其看重的隱私;另一方面,洩露事件正好給持久不衰的“通俄門”以最有力的證據,讓美國主流媒體和民主黨確信,俄羅斯干預了美國大選。不管特朗普是否會因此遭到彈劾,這一事件至少說明了社交網站在如今的政治選舉中正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

何止政治選舉,大數據正在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當時這則新聞引起了廣大討論,大家紛紛讚歎於 Target 公司的“讀心術”,實際上這不過是大數據在商業上的一則成功運用罷了。實際上,這一年——2012年也被公認為是“大數據”熱潮的開始!

從網絡上瀏覽的頁面、光顧的網站、所點擊的鏈接,掌握這些數據的公司比你還要了解你自己。有了這些資料,企業不需要“靠直覺”猜測客戶的需求(更何況有時候客戶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數據不說謊,這也是為什麼搜尋引擎、社群媒體能夠逐漸擴大自己的專業領域且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

數據、數據、大數據!

所有的企業都在挖空心思在數據收集、數據挖掘上下大力氣,以此設計更好的營銷手法來迎合消費者、吸引新顧客。記得2013年,國內還爆出一條新聞,一位網友聽說很多棺材是包郵的,就在淘寶上搜索了一下“棺材”,結果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每當他打開微博,都會看到骨灰盒、壽衣之類的廣告推介,不勝其煩。這應該算是大數據挖掘初期的一個小插曲。數據挖掘發展到今天,可以說已經非常精準了。

比如芝加哥的Mattersight公司,就設計出了一款客服軟件,它沒有自己的情緒,永遠只會依據你的情緒狀態,做出最恰當的反應。通常,打電話諮詢客服或投訴的時候,大概需要花幾秒鐘把電話轉給專員。而Mattersight系統裡,電話會由一套聰明的算法來負責轉接。算法會先請你說出致電原因,接著聆聽問題,分析你用的詞語和語調,因此推斷出你當時的情緒狀態甚至是性格類型(內向、外向、反叛或依賴),根據這套信息,算法再為你轉接至最適合你當時心情並符合你個性的專員。算法能夠判斷你需要的是具備同情心、能夠耐心聽完投訴的客服,還是毫不廢話、立刻提出技術解決方案的客服。搭配越得當,客戶就越滿意,客服也就能降低服務的時間和成本。

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於數據和分析而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

被“算計”的生活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以後“算法”將是比你自己還了解你的“大師”,它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主宰。

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就在他的《未來簡史》中預言,也許不久的將來許多人就會很樂意將大多數決定過程交給系統,或者至少是在面臨重要抉擇時參考一下意見。“谷歌將能夠建議我們該看哪部電影,去哪裡度假,上大學讀什麼專業,選哪個工作機會,甚至是該和誰去約會及結婚。”

他假設了這樣一個場景:“嘿,谷歌。保羅和約翰都在追我,我兩個都很喜歡,但喜歡的點不太一樣,很難做決定,根據你手上所有的資料,你怎麼建議?”

谷歌就會回答:“這個嘛,我從你出生那天起就認識你了。我讀過你所有電子郵件,聽過你所有電話錄音,知道你最愛的電影,也有你的DNA資料和完整的心跳記錄。你過去每次約會我都有精確的數據,如果你要的話,我可以把你過去和保羅或約翰約會時的資料調出來,顯示出你每秒的心跳、血壓和血糖值變化。如果有必要,我甚至也能把你們每次做愛的數據調出來,用數字比較誰高誰低,當然我對他們認識也不少於對你的認識,所以基於以上所有信息,和我傑出的算法,加上幾十年來幾百萬對伴侶的統計資料,我建議你挑約翰。大約有87%的概率,你們長期滿意度會比較高。

“當然,我非常瞭解你,所以我知道你不會喜歡這個答案。保羅長得比約翰帥,而你又太看重外表,所以你其實內心希望我的答案是保羅。確實,外表很重要,但實在沒有你想的那麼重要。你體內的生化算法是從數萬年前的非洲大草原開始進化的,在對於潛在配偶的整體評價之中,外表佔了35%,至於我的算法是基於最新的研究和統計數據,認為外表對於長期成功的浪漫關係只有14%的影響,所以雖然我已經把保羅的外表納入考慮,但我還是認為約翰是你更好的選擇。”

有了這種完全掏心的諮詢服務,你到底是相信自己熱情如火的直覺還是依靠冷靜準確的“算法”呢?當然,谷歌也不見得永遠是對的,畢竟這一切只是概率。但只要谷歌們做出足夠多的正確決定,人類就會將更多的權力交給它。隨著時間慢慢推移,數據庫的規模會越來越大,統計的數字也會更加準確,算法會繼續改進,決策質量也會進一步提高。可如果人類的思想、行為都能被“算法”算計好了,那麼人存在又有何意義?

難怪一些經濟學家預測,人類若不能變得更強大,遲早會變得完全沒有用途。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當越來越多的人心甘情願地讓“算法”幫助自己正確地行為處事的時候——人工智能助理提醒您,你的血壓太高,多巴胺分泌量又太低,根據過去的統計,這種時候你的商業判斷常常會出大錯,所以最好一切先別下定論,別許下什麼承諾或是簽署任何合同——你是不是該直接讓人工智能助理上陣談判了?如果談判雙方都是人工智能助理了,那你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機器人讓製造業工人下崗了;無人駕駛讓卡車司機、出租車司機失業了;律師、醫生、股票交易員紛紛被各種算法取代……就連藝術這座最後的聖殿,也毫不費力地被機器人攻克了。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音樂教授戴維·柯普花7年時間寫了一個會譜曲的程序:EMI。短短一天之內,EMI就譜出5000首巴赫風格的讚美詩。後來,它又通過更新學會了如何模仿貝多芬、肖邦、拉赫瑪尼諾夫和斯特拉文斯基,並出版了自己的音樂專輯,幾乎沒人能分辨出哪個是機器作曲,哪個是作曲家的作品。柯普後來又寫出了一個更復雜的程序安妮,她會隨著外界新的音樂輸入,不斷變化發展曲風,甚至還愛上了寫俳句。

楚門的世界

還記得20年前,美國派拉蒙製作的那部極具前瞻性的經典作品《楚門的世界》嗎?有著標準中產生活的楚門突然發現,他之前三十年的生活居然只是一個事先設計好的故事。他居住的小島不過是一個巨型的攝影棚,自從他出生之日起,他的日常生活、瑣碎小事就已通過衛星傳送到全世界的電視上,24小時不間斷實時轉播。楚門最後面臨的困境是到底要不要走出這個偽造的世界?現代人同樣面臨著楚門的困境,要不要走出萬物互聯這張巨大的網?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不能!

毫無疑問,在未來,每個人都將會是整個巨型全球網絡的一部分,無論你主動還是被動,你說的每一個字,做的每個舉動,都是偉大數據流的一部分。實際上,許多人已經放棄了自己的隱私和個性,把許多生命的點滴全部放到網絡上,將每個行動記錄下來。新時代的座右銘是:“如果你體驗到了什麼,就記錄下來。如果你記錄下了什麼,就上傳。如果你上傳了什麼,就分享。”

每個人都必須匯入數據的洪流之中,而“算法”則像“老大哥”一樣無時無刻不在看著你,“讀心術”讓你根本沒有什麼隱私可言,無論是你的行為舉止還是頭腦中的想法。可悲的是,這一切還都是我們自己免費奉上的。

從奧巴馬競選總統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到Facebook掌握了具有無上價值的政治數據。它知道數千萬美國人的政治觀點,還知道哪些人是關鍵的搖擺選民以及他們的傾向。它甚至知道每位候選人該說什麼才能讓天平倒向自己這邊。它還知道,根據“峰終定律”,選民們會忘了絕大多數事情,只記得幾件極端的事件,並對最近的事件賦予完全不成比例的高權重。所以,它很容易利用手中的數據為它的客戶——各路候選人制定有針對性的對策。針對這樣新的選舉態勢,選民們是不是需要讓“谷歌”們來代表自己投上公正的一票呢?

更大的悖論還在於,人類發明那麼多App的本意是想把人從爆炸的信息流中解放出來,讓你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有效信息。可怕的是精準的推送信息又可能將你畫地為牢,從而真正禁錮了你的思想和行動。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年輕人現在都愛使用頭條或者抖音之類的App,其實個人觀看什麼內容是極其私人化的事情,但是一旦你閱讀或者觀看了類似的文章和視頻,你就會發現之後推送的內容都是類似的。這種有針對性的推送從好處上來講,會讓用戶黏性特別強,打開率奇高,活躍度也奇高,所以現在已經有了“一看抖音一天誤”的說法,各種手指舞、變裝秀、美妝、萌寵、惡作劇……完全是停不下來的節奏。

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用戶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頭條、抖音等App上閱讀、觀看的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所有這些操作都會生成數據,這些數據累積又會生成用戶畫像,信息流廣告就會根據用戶畫像去推送,在這種精準投送的邏輯之下,越是針對性的推送,越是會固化這種閱讀收看場景,會讓人不由自主地花更多時間在這些垃圾信息上,讓自己淹沒在更多的數據泥沼之中。

隨著數據量和流通速度的雙雙提升,以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為代表的新科技將徹底改變人類社會和經濟運行模式。世界正在加速運轉,基於大數據積累出來的“算法”將會讓人類更加長壽、獲得更多快樂以及更多超越人類極限的能力;與此同時,我們很可能最終生活在一個被“算法”統治的“楚門的世界”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