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魯迅說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

芯疼比快樂真實

魯迅一生拿筆當武器,針砭事實,揭露社會黑暗,更罵人無數,其中被他罵得最狠的人當屬郭沫若。

魯迅為什麼罵郭沫若“才子加流氓”?這件事情還得從1927年說起,當時創造社、太陽社的左翼青年們,曾集中火力攻擊魯迅長達三年之久。說魯迅“代表著有閒的資產階級,說他是“睡在鼓裡的小資產階級,是社會變革的落伍者,他的筆下沒有光明,只會利用中國人的病態性格來混淆青年人的耳目”。

而郭沫若是罵魯迅最狠的。1928年夏,他化名杜荃發表了《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對魯迅大家指責。說他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封建餘孽”,是一個不得志的法西斯諦反革命人物。

魯迅看到之後大為惱火,回他一句“才子加流氓”。魯迅的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通過同時期許多文人對郭沫若的評價,也能看出他的是一個譭譽參半的人。

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當中,郭沫若一生的成就可圈可點。他對甲骨文的研究、留給後人的浪漫主義新詩和耐人尋味的回憶錄,無可否認被世人傳頌。他集科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詩人、作家、劇作家、評論家各類桂冠於一身,大多都是名至所歸,而且成功當選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這些成就足以證明他是一個才華橫溢、對社會有傑出貢獻的人。

郭沫若被魯迅稱為才子,體現在他的學問上,說他是流氓,則體現在他的為人處事方面。究竟才子和流氓如何交織在一起的?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流氓習氣,與生俱來

郭沫若出身於以盛產土匪出名的小鎮四川樂山沙灣,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多少都會沾染一些匪氣。郭沫若後來也多次自稱“我這個天生的流氓痞棍”。也就是說他的流氓氣是天生的,帶有家族的基因。

郭沫若的父親是一個販賣鴉片的生意人,有著商人冒險賭博、趨炎附勢和投機取巧的性格。郭沫若也將父親的基因完整無損地繼承下來。郭沫若的才學則遺傳了出身書香門第的母親。

郭的外公是進士,在雲貴做官,郭沫若的母親15歲下嫁郭家,她雖然沒有讀過書,但將聰慧的基因遺傳給了郭沫若,為他後期成為一個大才子奠定了基礎。

聞一多曾經說過:讀書人在儒道之外,還有一個“匪氣”。匪氣、流氓氣、痞子氣,“三氣”相通,它們都來自底層的江湖社會。一般官宦之家出身的讀書人,會有點迂腐氣、書生氣,但接觸不到這“三氣”。【倘若家道中落,流落民間,破落士大夫家庭的孩子便會與“三氣”有染。】

由此可見,郭沫若“流氓氣”是與生俱來的。

二、見風使舵,反覆無常

事實上,除了魯迅之外,胡適也是非常厭惡郭沫若的。他曾經公開評價過郭沫若,“反覆無常,我是看不起他,也不服他”。

魯迅和胡適等文豪對郭沫若的厭惡指的是他在做人方面,沒幾個人認可他。

瞭解歷史的都知道,郭沫若一開始在蔣那裡非常受器重,當他看到苗頭不對的時候,立馬倒戈,這也就罷了,他還專門寫文章罵以前的主子。

郭沫若本來是信仰共產黨,而他卻在共產黨和國民黨兩派之間遊走,基本上是傾向國民黨。在汪蔣對立的時候,因為初期汪佔據民心,郭沫若就寫文章罵蔣來討好汪,後來汪蔣言和,郭沫若無容身之地,只得跑到日本躲了十年。

回國後的郭沫若又開始寫文章吹捧蔣,希望蔣原諒他,並表示效忠,不過蔣失勢後,郭沫若很快便反轉了陣營。文革期間這類事情更多,不便一一枚舉。

俗話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單純的流氓有文化,比起政治流氓有文化,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普通流氓,文化只可以作為工具和表現形式,但政治流氓的文化就可以拿來殺人。這套把戲郭沫若一直很熟悉。

三、拋妻棄子,軟弱風流

郭沫若原配妻子叫做張瓊華。倆人屬於包辦婚姻,新婚生活只過了五天,郭沫若就離家了。張瓊華為人賢良淑德,孤獨一人一直照顧郭沫若的父母,一生為郭沫若守了活寡,孤苦伶仃。

郭沫若在日本留學期間認識了佐藤富子。佐藤富子不惜與父親決裂與郭同居,他為佐藤起名叫安娜,倆人生有四二一女,但郭沫若最終還是拋棄了安娜,回了中國。

安娜卻從未忘記他,隻身一人撫養兒女。當她歷經千辛萬苦最終來到了中國時,郭沫若已經再次結婚。安娜的一生算是被毀了,她死在了中國,臨死都自稱自己是中國人。

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叫於立群,是一位演員。她和姐姐於立忱最終都為郭沫若一個人自殺。

旅美作家謝冰瑩的回憶錄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當年的於立忱和於立群姐妹的經歷:於立群這位美女加才女,陪伴了一個四川老家有個張瓊華原配夫人的男人;陪伴了一個在日本和一個女人同居有五個孩子的男人;陪伴了一個面對自己兒子即將死去而無動於衷的男人;陪伴了一個迫使自己姐姐懷孕自殺的男人.......

郭沫若在生活作風上也很有問題,幾乎走到哪就禍害哪裡的女人。不僅禍害良家女子,他還跟風塵女子廝混,郭沫若甚至因為太過風流染上了性病,還傳染給了自己的第二位夫人安娜。

“才子加流氓”——魯迅罵郭沫若雖然尖刻,但也沒冤枉他。在文學上他確實算得上是一個才子,但做人方面,不得不說他是一個有才無德,始亂終棄之人!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郭沫若這樣一個優秀的文人,魯迅先生對他的評價卻是“才子加流氓”!

原因如下:

郭沫若一生中正式婚姻三次。原配夫人張瓊華、(1890—1980 )1912年結婚,旋即被拋棄,但未離異,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無子女。第二位夫人安娜,(原名佐滕富子,1893—1994)日本女子,1916年戀愛同居,後被拋棄,五個子女。解放後由中國政府安置,副部長級待遇,七十年代末始任全國政協委員,直到病逝止。再就是於立群,(1916—1976)被稱為“抗戰夫人”,1938年初與郭同居,共生四男二女, 1979年3月縊死於北京故居。

張瓊華是郭沫若明媒正娶的結髮妻子,她比郭沫若大兩歲,也不漂亮。這樁婚事郭沫若是違心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使他毫無辦法,風華正茂的郭沫若對張瓊華平凡的外貌甚不滿意,洞房之夜又發現她三寸金蓮,被戲弄之感油然而生,憤憤地走出洞房,在廂房裡讀了一夜書。婚後第五天,郭沫若便遠走他鄉東渡日本,26年不曾回家。郭沫若可以走,但是張瓊華不可以。她只能恪守婦道,規規矩矩地守活寡。

1916年8月,在日本東京聖路加病院,郭沫若認識了年僅22歲的日本護士佐藤富子。不久,兩人到岡山同居,郭沫若為她取名為“安娜”。但是佐藤家是基督教徒之家,不允許她與一個華人青年自由結婚。他們第一個兒子出世以後,佐藤富子與父母斷絕了關係。而郭沫若作為學生,經濟條件有限的。1918年郭沫若升入九洲帝國大學,安娜為使丈夫學業有成,獨自承擔全部家務,洗衣做飯,忙裡忙外,他們幾經搬家並且要支付昂貴的房租。安娜為郭沫若生下了四兒一女。從1916年到1937年,郭沫若與安娜共同生活了21年。二十年中他們相親相愛,共同度過了郭沫若在日本的最困難時期。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郭沫若決定回國參加抗日戰爭。他不辭而別離開日本,從此再沒回去過,也不給這群孤兒寡母寄一封信,匯一文錢,任他們輾轉掙扎,啼飢號寒,被日本警憲鐵蹄踐踏,苦不堪言。郭沫若回到中國,認識了年輕的女演員於立群。兩人相戀並結合,立群成為郭沫若第三位名正言順的妻子。

1939年3月,郭沫若帶著新婚妻子於立群衣錦還鄉,回四川老家探親。整整26個春秋,張瓊華沒有和結髮的夫君見過一面。當時,郭沫若的老父已86歲高齡,臥病在床,他老淚橫流地向郭沫若訴說著多年來張瓊華對郭家的貢獻,卻沒有半句怨言。郭沫若頓時對張瓊華肅然起敬。他雖然不愛她,但卻應該感謝和尊敬她,於是當著眾人的面鞠躬致謝,這區區一躬竟使守了一輩子寡的張瓊華感到了極大的滿足。郭沫若給張瓊華留下“書付瓊華”四個字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過樂山。

1939年夏,即將出任國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第三廳長的郭沫若與於立群補辦婚禮。新中國成立後,郭沫若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作為夫人的於立群經常陪同他去各地參觀、視察、出國訪問,參加一系列外事活動。他們地位顯赫、生活幸福。於立群和郭沫若在一起共同生活近40年,撫育五個子女,她是伴隨著他度過人生暮年的最後一位妻子。

解放後,在日本等了整整11年的安娜帶著一群兒女歷經辛苦來到北京。當她看到日思夜想的丈夫身後站著年輕的於立群和五個孩子時,這才相信丈夫果然另有家室了。佐藤富子離開郭沫若,加入中國籍。她曾被推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但是安娜晚年拒絕見郭沫若,她談到自己時說:“我這一輩子生活得像是一隻野狗。”

1963年,張瓊華到北京,受到郭沫若的盛情接待,她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驚異興奮之中感激著郭沫若。郭沫若病逝之後,一些學術研究者曾看望過張瓊華,在四川的樂山,她依然是農婦的裝束,過著簡樸的晚年生活。1980年,這位對郭沫若忠貞不二的老女人,在孤寂中辭世,享年90歲(好像越是寂寞的人越是長壽)。

郭沫若出了三個妻子,還有好幾個情人,又喜歡去妓院嫖娼。彭漪蘭(安琳),南昌起義途中郭沫若的“革命伴侶”,1927年10月底,起義失敗後回到上海,在內山書店樓上同郭度過短時“蜜月”後被拋棄,下落不明;於立忱(1912—1937),於立群的胞姊,被拋棄後自殺;黃定慧,郭沫若的早年密友,大革命時期的一代風流,武漢市黨部婦女部長。還有一個不知名的女人,曾把性病傳染給郭沫若,並殃及安娜。

安娜的五個子女是:長男郭和夫,次男郭博,三男佛生,女兒淑子,四兒志鴻。他們學有專長,均有所成。於立群的六個子女:兒子——漢英、世英、民英,女兒——庶英、平英,最小的一個兒子名不見經傳。其中三兒子民英在“文革”中自殺,二兒子世英於1968年在北京農業大學被毆打致死。這兩家兒女之間老死不相往來。

魯迅先生的話雖然尖刻,卻也沒說錯他。郭沫若是典型多情的絕情人。愛與不愛,只在一念之間,也都是他義無反顧的理由。嫁給這種男人就好像撞大運,運氣好了能讓他停留,運氣不好就糟拋棄,而且“從此蕭郎是路人”!


說起郭沫若就要說到他和蔣介石之間的恩怨,還有他複雜而卑劣的感情史。

郭沫若曾經為了討好汪精衛寫出了一篇讓他自己名動一時的詩歌《請看今日之蔣介石》,當時正是蔣介石失勢的時候,天下人圍而攻之,郭沫若就是趁著這個時機寫出了這篇詩歌,就是想借著討伐蔣介石而跟當時的國民黨大紅人汪精衛搭上關係。



但是令郭沫若想不到的是,汪精衛竟然非常的不待見他,他的一片苦心白費了,再後來蔣介石重新掌握權勢的時候,開始大發通緝令通緝郭沫若,這個時候的郭沫若悔得腸子都青了,他跨海逃到了日本。

郭沫若在日本躲了好幾年,直到抗日戰爭的爆發才重新的回到國內,雖然延安有請郭沫若前往,但這個時候的國內完全是蔣介石的天下,所以郭沫若拒絕了延安的請求,厚著臉皮選擇性的忘記了之前罵過蔣介石的事情。



他請了一個朋友去跟蔣介石打圓場,最終見到了蔣介石,據蔣介石事後跟人透露稱,當時的郭沫若見到蔣介石的時候腰板坐著非常直,跟一個等候聆聽的小學生一樣認真。

在見完蔣介石回去的當天晚上,郭沫若寫出了一篇文章,《蔣委員長會見記》,對於這次跟蔣介石的會見大書特書,用盡了很多好話形容蔣介石,想以此挽回曾經犯下的過錯,但是蔣介石雖然已經原諒了郭沫若,但並沒有因此而啟用郭沫若,最後走投無路的郭沫若只能選擇前往延安。



雖然在發生這件事情的時候魯迅已經去世有一年多的時間了,但是僅僅從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郭沫若這人反覆無常的人品,一個人的性格是固定的,很少會因為時間的改變而變化,郭沫若的性格由始至終的盤踞在他的身體裡,他的行事風格也因此招致了當時很多人的反感,魯迅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魯迅才會說出“才子加流氓”這樣的話來形容郭沫若,但是大家注意這裡面的兩個詞,才子和流氓,在流氓之前郭沫若還是一個文采非常出眾的大才子。



他在詩歌、甲骨文、考古等方面的成就在當時是排在第一流的,除了魯迅討厭郭沫若之外,胡適先生也不是很喜歡郭沫若這個人,他曾經說過一句話,“郭沫若這個人我是從來不佩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郭沫若的行為態度令這位文壇大師很是不喜。

郭沫若的感情是非常的複雜,但是說起來又是一篇很長的篇章,所以在此暫且不提。



所以說魯迅之所以稱郭沫若為才子加流氓,是因為郭沫若的很多做派使得當時憤世嫉俗的魯迅先生很是看不慣,所以接下來的兩人才展開了罵戰,郭沫若此人的才華是無法掩蓋的,連當時很多討厭他的人都無法否認郭沫若的才華,但是郭沫若的人品卻是和他的才華有著非常鮮明的對比的,我們在看待一個人的時候,並不能只看他的一部分,不能因為他的壞,就忽略了他的好,不能因為他的好就掩蓋了他的壞。


孤客生

魯迅先生是新文化運動中的一員悍將,之所以用悍,是因為由段祺瑞執政府到各位總長,校長,主任、主編、元帥、總統無所不罵,無所不敢罵。從不阿諛奉承,送往迎來。

除了這些各種長,民國時期的文人也沒少遭到他的痛罵:人員包括胡適、林雨堂、徐志摩、陳源、李四光、成仿吾、梁實秋、周作人、顧頡剛、沈從文、施成蟄、朱光潛、徐懋庸等等,正應了一句古話;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頻繁的罵別人也造就了他犀利的文風。

若是魯迅寫文章可得三分,那他罵人語錄則可以得八分。後人總結魯迅罵人技巧,總結其“罵人”八大技巧:一曰:正對要害,一擊致命;二曰:不留情面,常取類型;三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四曰:旁敲側擊,以退為進;五曰:預設埋伏,小題大做;六曰:嬉笑怒罵,冷嘲熱諷;七曰:品題貼切,形象生動;八曰:揭穿假面,現其原形。

魯迅罵葉靈風:

在魯迅《吶喊》出版之際,葉靈風在文章中寫道:照老例撕幾頁《吶喊》去擦屁股。後來,過了一段時間,《阿Q正傳》被改編成話劇。魯迅說道:我記得《戲》週刊上已曾發表過曾今可、葉靈鳳兩位先生的文章;葉先生還畫了一幅阿Q像,好像我那一本《吶喊》還沒有在上茅廁時候用盡,倘不是多年便秘,那一定是又買了一本新的了。"

罵陳西瀅:

基本上陳西瀅是魯迅的陪練對象,魯迅能有這八大罵人技巧,和陳西瀅這個旗鼓相當的對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兩人時常在各類報紙文章中對罵。“可憐教授的心目中所看見的並不是我的影,叫跳竟都白費了。遇見的"糞車",也是境由心造的,正是自己腦子裡的貨色,要吐的唾沫,還是靜靜的嚥下去罷。”

罵林語堂:

林語堂提倡小品文,就是輕鬆簡單的行文風格,曾說過:“做文是茶餘飯後的事,不必認真,玩笑玩笑,尋尋開心”。這可就與魯迅文章救世的價值論不同了,魯迅因此批評林語堂:"將屠戶的兇殘,使大家化為一笑,收場大吉。"又在兩種“炎黃子孫”中寫到:林語堂先生以為“現代中國人尊其所不當尊,棄其所不當棄,其實物質文明吃穿居住享用還是咱們黃帝子孫內行”。但“咱們黃帝子孫”好像有兩種:一種是“天生蠻性”的;一種是天生沒有蠻性,或者已經消滅。

而“物質文明”也至少有兩種:一種是吃肥甘,穿輕暖,住洋房的;一種卻是吃樹皮,穿破布,住草棚,——吃其所不當吃,穿其所不當穿,而且住其所不當住。

“咱們黃帝子孫”正如“蠻性”的難以都有一樣,“其實物質文明吃穿居住享用”也並不全“內行”。

哈哈,“玩笑玩笑”。

罵梁實秋:

凡走狗,雖或為一個資本家所豢養,其實是屬於所有的資本家的,所以它遇見所有的闊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不知道誰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見所有闊人都馴良的原因,也就是屬於所有的資本家的證據。即使無人豢養,餓的精瘦,變成野狗了,但還是遇見所有的闊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的,不過這時它就愈不明白誰是主子了。

梁實秋就在《不滿現狀又怎麼樣呢?》一文中回擊魯迅:“有一種人總是一味地不滿現狀,今天說這裡有毛病,明天說那裡有毛病,有數不清的毛病,於是也有無窮盡的雜感。”

魯迅自己就曾說過:“我想,罵人是中國極普通的事,可惜大家只知道罵而沒有知道何以該罵,誰該罵,所以不行。現在,我們須得指出其可罵之道,而又繼之以罵。那麼就很有意思了,於是可以由罵而生出罵以上的事情來吧。”

罵郭沫若:

遠看一條狗,走近一看,郭沫若先生!

蓋因郭沫若寫了一首《贊石林奇觀》,內容如下: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

關於郭沫若先生,不多作評價,但是他對於文學的貢獻卻是偉大的,不容置疑的。

罵一中全會:

“言詞爭執”歌

一中全會好忙碌,忽而討論誰賣國,粵方委員嘰哩咕,要將責任歸當局。吳老頭子老益壯,放屁放屁來相嚷,說道賣的另有人,不近不遠在場上。有的叫道對對對,有的吹了嗤嗤嗤,嗤嗤一通不打緊,對對惱了皇太子,一聲不響出“新京”,會場旗色昏如死。許多要人夾屁追,恭迎聖駕請重回,大家快要一同“赴國難”,又拆臺基何苦來?香檳走氣大菜冷,莫使同志久相等,老頭自動不出席,再沒狐狸來作梗。況且名利不雙全,那能推苦只嘗甜?賣就大家都賣不都不,否則一方面子太難堪。現在我們再去痛快淋漓喝幾巡,酒酣耳熱都開心,什麼事情就好說,這才能慰在天靈。理論和實際,全都括括叫,點點小龍頭,又上火車道。只差大柱石,似乎還在想火併,展堂同志血壓高,精衛先生糖尿病,國難一時赴不成,雖然老吳已經受告警。這樣下去怎麼好,中華民國老是沒頭腦,想受黨治也不能,小民恐怕要苦了。但願治病統一都容易,只要將那“言詞爭執”扔在茅廁裡,放屁放屁放狗屁,真真豈有之此理。

魯迅先生的罵,一方面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另一方面,全是將一腔愛國熱血換成滿紙牢騷。對個人的罵,總是能抽象到某一類具體人物,將所痛罵的範圍昇華。

但是魯迅先生也不全是罵人,其《中國小說史略》在文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時至今日,仍然是研究中國古典文化必備書目。而諸如《孔乙己》之類的小說,更是甚少見的精品。


言有章

魯迅先生除了評價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之外,曾經還對郭點評道:“遠看是條狗,近看是一條東洋狗,仔細一看是郭沫若先生”。而郭沫若先生又是如何評價魯迅?他指責魯迅是“資本主義封建的餘孽,是一個不得志的法西斯反革命人物”。可見兩者矛盾由來已久,已經到了無法化解的地步。




Δ郭沫若

郭沫若與魯迅究竟怎麼了?

1927年的時候,創造社和太陽社(文學社)開始集體攻擊魯迅,批判魯迅是【睡在鼓裡面的小資產階級,是社會變革的落伍者,只會利用中國青年的病態性格來混淆他們的視聽。】而郭沫若是裡面罵魯迅最狠的人,甚至是化名杜荃發表名為《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專門來批評魯迅,也就有了文章開頭郭沫若的評價。魯迅得知後非常惱火,但是隻回了一句:“才子加流氓”。


Δ魯迅

郭沫若究竟有多有才?

郭沫若在二十世紀的才子中,當仁不讓的第一。是與魯迅、矛盾齊名的中國近代文壇三大家之一;在古文字的研究方面,與王國維、羅振玉、董作賓並稱甲骨四堂。同時代的人,評價郭沫若是考古、金石、歷史等方面的奇才。


Δ郭沫若


他集考古學家,文學家,科學家,歷史學家,作家等稱號於一身。他為浪漫主義新詩,歷史文化研究,戲劇作品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從這些方面看來,郭沫若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郭沫若究竟有多流氓?

1、始亂終棄

郭沫若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曾經娶了一名日本老婆,並且繁有後代。但是郭沫若後來拋棄了這個妻子,對於她與孩子不管不顧。郭沫若一生正式妻子有三位。

Δ於立群與郭沫若


原配是張瓊華,結婚後的第二年就被拋棄,但是沒有離婚,張瓊華為郭沫若守活寡六十八年。第二位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日本人安娜,戀愛後同居,但是後來被拋棄,此時已經育有五個子女。第三位是被稱為『抗戰夫人』的於立群,與郭沫若同居後,生有四男二女,最後縊死在北京故居。就連自己的兒子都控訴郭沫若:“對於家庭來說,郭沫若就是罪人”。

2、強挖先人墳墓

在郭沫若強烈要求下,人們對明神宗的定陵進行挖掘。但是很多文物因為保護措施不到位,時代侷限性,大多數都沒有保存下來。這件事情之後,郭沫若非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鼓吹繼續挖掘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乾陵,幸好最後被人制止。然而這一切,都是由於出自他的好奇心。

Δ乾陵


郭沫若一生受到爭議太多,林語堂評價他――集古今肉麻之大成;胡氏也評價他稱――郭這個人反覆善變,我一向不佩服的。

對於郭沫若這個人,你們怎麼看?


史之策

魯迅不止是說過這句話,更是說了這樣一句話,很多人可能以為這是現代網友杜撰的,實則不然,這句話便是,“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到了眼前,哦,原來是郭沫若先生”,這已經是公然辱罵了。

實際上魯迅的一生中可是罵過不少人,只不過罵郭沫若是最狠的。才子加流氓,首先我來解釋下為什麼說他是才子,郭沫若可是當之無愧的大文豪,此人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非常高,在20世紀中國的知識分子中,郭沫若說自己第二,絕沒人敢稱第一。

此人集歷史學家,科學家,考古家,世人,作家,劇作家等一系列的名頭於一身,重要的是,這些可是沒有誇大的。即使魯迅罵他流氓前,都要加上才子二字,可見郭沫若個人造詣真的是非常高的。

那麼為什麼說他流氓呢?有人曾分析郭沫若的家人,其父是個販賣鴉片的商人,這就導致了郭沫若又商賈之氣,並且很畏懼權勢,喜歡投機,其母親出身於書香門第,他在小時候受過母親的薰陶。言歸正傳,看看郭沫若干了些什麼被罵流氓?

他在日本結婚,後來因為回國拋棄了日本的妻子,回國後再次娶妻。有趣的是,其日本的妻子,追到了中國,當然最後兩人也沒有在一起。(其私生活非常不檢點),因為自己的私慾,不停的上書國家挖帝王墓,最終挖開了萬曆墓,造成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劇。

上述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還有一部分便是上文提到過的投機,至於他投機什麼了,在這裡不便明示,只能說郭沫若做人是真的不怎麼樣。


歷史雜貨鋪

其實我覺得啊,針對郭沫若拋妻棄子、寡廉鮮恥、諂媚阿諛的斑斑劣跡,罵他一句“才子加流氓”實在是輕了,說他衣冠禽獸亦不為過。

其實,是郭沫若先來罵魯迅的。1928年,郭沫若在其文章《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裡,稱魯迅是“二重的反革命,腐朽專制的法西斯帝。”他罵魯迅,完全是蓄意打擊魯迅在文壇上的聲望,以便凸顯他在文壇上的地位。

郭沫若私生活荒淫無度,郭早年的友人宗白華,曾揭露出郭沫若“嫖娼挾妓、搞同性戀、酗酒鬧事、自暴自棄”等諸多劣跡,甚至因此沒能夠得到批准入中國學會。


後來郭沫若有了妻室,又轉而玩弄女性。1912年,郭沫若與第一任妻子張瓊華結婚,婚後卻把妻子拋棄在家。致張瓊華守空床68年,而期間張卻盡心照顧著郭的父母。

後來郭沫若留學日本,又和日本女人安娜勾搭在一起。1937年,郭拋下安娜和五個孩子,從日本回到中國,從此與妻兒不再聯繫。可憐這母子三人,飢寒交迫,受盡欺辱。

在於立忱自殺後,郭沫若並沒有任何愧疚和反省,反而在1938年,又通過花言巧語騙得了於立群的芳心,並和於立群生育有四男二女。當然,於立群那個時候並未知曉姐姐於立忱和郭沫若之間的事。但是紙包不住火,關於郭沫若的臭名聲早已眾所皆知。1979年於立群得知郭沫若早在在1934年,就和自己的胞姊於立忱保持著不倫關係,並導致姐姐自殺這一真相後,受不了打擊。於1979年2月25日縊死於北京故居。

對於郭沫若的為人,郭的二兒子郭博毫不留情的批判道:“對於家庭,郭沫若是個罪人。”可想而知,郭沫若是個怎樣的人。


不過魯迅罵郭沫若,不僅因為郭的私生活混亂,感情的不檢點。還在於郭沫若是一個完全沒有節操和骨氣的文人。在中國傳統知識份子心中,文人如果失去氣節和骨氣,阿諛諂媚,趨炎附勢,而丟掉文人的尊嚴人格,才是真正為人不恥的。

時代在進步,人民也愈加清醒和明智,歷史的車輪終會碾碎某些人虛假的外表,顯露出其原本的真實面目。

郭沫若註定會留下一個永遠的罵名,為世人所不齒。


楚雲卿

郭沫若是中國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國科學院的首任院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郭沫若一生在新詩、歷史劇、散文、小說等領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為中國新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然而在生活上,很多人卻評其為無恥文人,對其十分鄙夷,筆者總結了一下,大概可以羅列四個原因。



\n


\n

一、見風使舵

\n

郭沫若為人所詬病的第一個問題是他的氣節,人們常常用“鐵骨錚錚郭沫若”來反諷他是一個軟骨頭,見風使舵。為了自身的利益,郭沫若不斷變換立場,遊走於幾大勢力之間。誰得勢就依附誰、吹捧誰,誰失勢就脫離誰、貶低誰。堪稱牆頭草之典範。

\n

在汪蔣對立的時候,因為初期汪佔據民心,勢頭更強盛,所以郭沫若就寫文章罵蔣來討好汪,後來汪蔣言和,郭沫若無容身之地,只得跑到日本躲了十年。回國後的郭沫若又開始寫文章吹捧蔣,希望蔣原諒他,並表示效忠,不過蔣失勢後,郭沫若很快便反轉了陣營。建國後的這類事情則更多,不便一一枚舉。

\n



\n

二、賣友求榮

\n

郭沫若的賣友求榮也是人盡皆知的,因為他出賣的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他曾邀魯迅和他一起抨擊舊社會,在魯迅同意後,他立刻在自己主辦的另兩本刊物上發文抨擊魯迅,言語極盡刻薄惡毒,實打實的背後捅刀子,魯迅因這事兒很是受傷,只得說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建國後,因為魯迅聲望很高,郭沫若又開始說自己和魯迅是至交好友,細數兩人之間深厚的情誼。

\n


\n



\n

三、好色濫情

\n

郭沫若在生活作風上也很有問題,雖然那個時候還不是一夫一妻制,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是郭沫若是走到哪就禍害哪裡的女人。不僅禍害良家女子,他還跟風塵女子廝混,導致染上那種病,還傳染給了自己的第二位夫人郭安娜。

\n


郭沫若第三任妻子於立群

\n

四、拋妻棄子

\n

如果說才子本風流,好色濫情一點還勉強能圓過去的話,那麼拋妻棄子、不負責任則無論如何也沒辦法圓過去了。郭沫若可以說是見一個愛一個,愛一個棄一個。他的原配夫人張瓊華雖然是父母之命,但是郭沫若也與其有夫妻之實,但在結婚後五天郭沫若就拋棄了她,獨自離開,使得張瓊華守了68年的活寡,在那個比較封建的年代,如果他思想真的開明,為什麼不休妻而讓一個女人為他白白耗費68年時光?第二個夫人是郭安娜,是郭沫若在日本漂泊時候的妻子,在為郭沫若生下四男二女之後,郭安娜和孩子都被拋棄在日本,等郭安娜千辛萬苦找到郭沫若的時候,他已經跟第三任妻子於立群結婚,而於立群是郭沫若曾經的情人於立忱的妹妹,於立忱被郭沫若拋棄後選擇了自殺。可以說在生活上,郭沫若對自己的妻子和兒女是薄情寡義、不負責任的。

\n



\n

以上四點,如果放在當今任何一個公眾人物身上,都足以使他被唾沫淹死,郭沫若全部囊括,確實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雖然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我們無法辯駁,但是在生活作風上我們確實可以狠狠地鄙視之!


烏托邦看世界

事實上,魯迅從未說過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

那麼這件事是怎麼傳起來的呢?

1931年7月20日,魯迅在社會科學研究院做《上海文藝之一瞥》講演。7月27日、8月3日,上海《文藝新聞》週刊的二十、二十一號刊登記錄稿。1932年10月,上海合眾書店出版《二心集》,收入作者改定稿。

在這篇文章中,魯迅提到了“才子加流氓”,也提到了“郭沫若”。但這並不意味著,此二者可以順理成章地聯繫起來。

原文是這樣的:

……創造社是尊貴天才的,為藝術而藝術的,專重自我的,崇創作,惡翻譯,尤其憎惡重譯的,與同時上海的文學研究會相對立。那出馬的第一個廣告上,說有人“壟斷”著文壇,就是指著文學研究會。

文學研究會卻也正相反,是主張為人生的藝術的,是一面創作,一面也看重翻譯的,是注意於紹介被壓迫民族文學的,這些都是小國度,沒有人懂得他們的文字,因此也幾乎全都是重譯的。並且因為曾經聲援過《新青年》,新仇夾舊仇,所以文學研究會這時就受了三方面的攻擊。

一方面是創造社,既然是天才的藝術,那麼看那為人生的藝術的文學研究會自然就是多管閒事,不免有些‘俗’氣,而且還以為無能,所以倘被髮見一處誤譯,有時竟至於特做一篇長長的專論。

……

創造社的這一戰,從表面看來,是勝利的。許多作品,既和當時的自命才子們的心情相合,加以出版者的幫助,勢力雄厚起來了。勢力一雄厚,就看見大商店如商務印書館,也有創造社員的譯著的出版,——這是說,郭沫若和張資平兩位先生的稿件。這以來,據我所記得,是創造社也不再審查商務印書館出版物的誤譯之處,來作專論了。這些地方,我想,是也有些才子+流氓式的。

顯然,魯迅認為“才子+流氓式”的行為,是為了打擊文壇競爭對手文學研究會,“特做一篇長長的專論”來批評對方成員的“一處誤譯”,而一旦自身勢力雄厚,獲得出版社的青睞之後,則再也不挑剔同社成員的“誤譯”。

用現在的話說,這就是“雙標”,雙重標準。魯迅說這樣的做法,是“才子加流氓”。

那麼,這位“雙標”的創造社成員是誰呢?房向東在《庸俗、趣味、三閒及最前進》(出自《太陽下的魯迅:魯迅與左翼文人》,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一文中,有詳細考證:

1922年12月《 小說月報》第13卷第13期發表文學研究會成員佩韋(王統照)的《今年 紀念的幾個文學家》 一文,文中將無神論( Atheism) 誤譯為“ 雅典主義”,成仿吾於 1923年5月《創造季刊》第2卷第1期上發表《“ 雅典主義”》 一文,專門對王統照的誤譯加以批評。

所以魯迅諷刺的對象是後來中國人民大學的創辦者,當過人大校長、山東大學校長、東北師大校長的成仿吾。

不過,原題所說,也未為無因。創造社同氣連枝,一句“才子加流氓”其實也可以算是魯迅開的社團炮。

在郭沫若自傳《創造十年》中,郭沫若回溯了初次讀到《上海文藝之一瞥》的情境:那是1932年正月,日本友人給他送來雜誌《古東爾萬》,其中有日文譯記的魯迅講演《上海文藝之一瞥》。郭沫若讀了此文,很不高興,說“這一段文章做得真是煞費苦心,直言之,便是'郭沫若輩乃下等之流氓痞棍也”,被郭沫若這麼一解釋,“才子加流氓”就成了指整個創造社了。

魯迅對於創造社員,印象都不太好,只喜歡郁達夫一個,但又說,之所以跟郁達夫交往,是因為他臉上沒什麼“創造氣”,可見“創造氣”約等於“才子加流氓”。

創造社成員 左起:王獨清、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