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寺,初名圣友寺,又称艾苏哈卜大清真寺,位于福建泉州涂门街


清净寺,初名圣友寺,又称艾苏哈卜大清真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涂门街,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是年为回历400年。

清净寺占地面积2184平方米,整体为石构建筑,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具有伊斯兰教清真寺在功能空间上大分散、小集中特点。

留存主要建筑为门楼、礼拜殿、明善堂等部分。

1961年,清净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90年代列为“中国十大名寺”中唯一入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与扬州仙鹤寺、广州怀圣寺、杭州凤凰寺合称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它的建立是泉州海外交流重要史迹之一。

清净寺自创建以来,一直受到泉州群众保护。公元1407年明成祖颁发的保护穆斯林和清真寺的《敕谕》碑刻,至今完好无损地嵌安于寺北墙壁上。

文献记载该寺曾于1310至1311年艾哈玛德和1350年金阿里等在元代2次修缮;1403年至1424年间徐迥逊、1507年夏彦高、1567年夏东升、1608年林日耀等明代的4次扩修。然而通过发掘,发现地层中的建筑遗存保存有宋代3次,元代3次,明代4次等修建地面, 1952年,整修门楼,解决门楼漏水,移掉门楼上的大榕树。1957年,把黑砖围墙改为花岗岩围墙。

1961年,清净寺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保护范围为寺门楼、奉天坛、明善堂等建筑物,东至通巷,西至围墙,南至涂门街,北至八卦沟。清净寺进行全面修缮,移出居住于寺内的12户回民,修缮明善堂,新建小型展览馆,重修西面围墙。

开放时间 8:00-17:30。 交通 乘坐3路、4路、5路、6路、7路、8路、14路、16路、18路、19路、26路、31路、32路、48路、601路、602路,到关帝庙下车,下车后往西步行100米即可。

中国的东南沿海清真寺除了清净寺,其他寺都汉化成了标准的中国殿式建筑。清净寺为石构建筑,石构建筑的特点是石头的耐久性不易腐朽,所以能保存千年,保留了很多原始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