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1942年河南人逃荒選擇去陝西?

驢友珊姐

1938年,為阻止日寇西進,國民黨政府炸開了花園口黃河大壩,緊接著,從1941年到1943年間,

河南出現大旱,糧食基本絕收又遇蝗災,全省有110個縣嚴重受災。

由於鄭州以東以北已被日本佔領,為了活命,數百萬遭受黃河決堤、旱災、戰爭疾苦的河南災民,只能沿隴海線一路向西逃命,由於難民太多,乘火車的畢竟少數也多是爬在車頂上,更多的難民則是徒步,幾百裡走到潼關,也曾受到住陝守軍的阻攔。沿途餓死、病死以及遭遇日軍轟炸而死者不計其數,屍橫遍野,饑民相食,慘不忍睹。

來到西安後,荒涼破敗的大明宮地區和火車站附近成了難民們的棲身之地。道北和道北人從此成了他們的代稱。陝西人總愛說“河南(蛋)擔”,正是當時逃難來時,難民們的真實寫照。

應該說,河南人還是很感激陝西的,正是陝西人的大度包容和收留,幾百萬人的生命才得以延續並保留。

如今的道北人,已經融入西安,成為名副其實的西安人,儘管還是滿口的河南話。

道北人,後來更是成了寶雞以西隴海鐵路建設的主力軍。


老楊老張1

我不太理解,這個問題我也曾經提過,竟然沒有通過;

我不太理解,題下的回答裡,有大部分就是信口開河,卻引起太多的共鳴。

我來回答,1942年,為什麼河南老鄉大量地逃亡陝西?第一,先看這一年河南發生了什麼。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大概就寫了這個內容,日軍入侵加之天災,比如水災蝗災等等,導致河南人無法活下去,於是只有選擇了逃離故鄉奔向異鄉。能去哪裡?戰火紛飛的這一年,中國只有西南和西北還可以棲身。而黃河流域,因為生活和生存習慣相近相同成為最可能的逃難選擇。但是山東早早淪陷了,山西也在半淪陷,只有潼關外的陝西甘肅寧夏可以作為最後目標。

最關鍵的一條,隴海線是通的,從東邊過來的河南老鄉,可以選擇隴海線火車來到陝西。這可能是最快最大規模的逃難方式了。

整個抗戰八年,河南人向陝西逃難了八年。歷史告訴我們,陝西人為了接納河南老鄉,克服瞭如何大的困難!在支援全國抗戰的大背景下,在軍隊大量屯駐的條件下,伸開了廣闊胸懷接納了河南同胞。豈止三百萬人!

舉個例子,1943年前後,小小的潼關駐軍達到十萬多人,有一度,軍隊竟吃光了河裡和井裡的水。不得不另覓水源。

我要講個最悲慘的故事給各位,抗戰最艱苦的最後三年,滿載河南難民的火車要通過潼關進入陝西,因為無數人躲避日軍的飛機和來自運城的大炮轟炸,都擁擠在車廂內外,包括車頂。火車在轟炸間隙開動,等到汽笛響再躲到防空洞,防空洞太低,人太多,火車啟動太突然,有幾次,車頂上的人被生生擠成肉糜在防空洞和火車頂之間。

這就是歷史。但豫陝人民挺過來了,挺到了小日本被幹掉。

河南人去了哪裡?

只要進了潼關,河南老鄉馬上就可以住下來了。沿隴海線,陝西的渭南,銅川,商洛,漢中,寶雞,甘肅的天水,蘭州,一直到迪化(烏魯木齊),火車一路向西,一路留下河南老鄉。他們駐足生存,一直到今天。

有些陝西城市的官話,比如西安道北,紡織城,比如銅川,比如寶雞,就是河南話。

為什麼陝西能夠在抗戰中沒有被攻陷而倖存?

當時全國大部國土淪陷,國民政府希望保存西北和西南作為翻身資本,第二,最重要的,當時國共都把遙遠的北方的蘇聯,看成是支持中國抗戰的堅剛盟友,希望利用依託蘇俄,把西北保存建設成向日本反攻的最後基地。

當年日軍飛機從山西運城的機場出發,狂轟濫炸了許多地方,陝西的西安,安康,漢中,寶雞,甘肅蘭州,天水等等,但都沒有攻陷西北這個堅固的大後方。

感謝國軍胡宗南部,感謝陝西軍人,感謝地方各種雜牌力量,感謝八路,感謝老陝人民。沒有你們當年的英勇抵抗,哪裡有豫陝人民的戰時安寧生活。

戊戌仲春逍逍客於古長安


逍逍客說

1942年的河南大災荒,據說有300萬人逃離河南。其實,不止陝西,山東、江蘇、湖北,皆有河南災民投親尋戚。惟山西、湖南兩省,接收河南災民最少。

災民選擇去陝西,一,從河南進入關中平原,路途相對易行;二,關中人民雖尚武但更崇文,禮儀之鄉,重義氣,排外的思想並不嚴重;三,關中地區歷來還算富庶,能解決一部分溫飽問題。

其實,每個省的人民心中,對其他省份都有自己的看法。在關鍵時刻選擇誰,就是一種信任。當年馮玉祥的西北軍,只收魯、冀、秦、豫子弟,這幾省人民之間原本就非常友好。

不論選擇去哪裡,原因都差不多,一是容易去,二是容易待。八百里秦川,本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自有一種母性包容在其內。

為什麼山西和湖南接收災民最少呢?實在是沒人願意去。當然了,不是指現在,而是舊時代。舊時代的山西,名聲不太妙,以“小氣”著稱。舊時代的湖南名聲更不妙,土家族人相對於漢族人來講,排外思想很重,兼之三湘四水盜匪橫行。災民逃難是想活下去,而不是換個地方去死嘛。

河南人到了陝西,與當地人民相處融洽。其實,自古兩省人民關係就不錯,胡辣湯就是由河南人傳至陝西的。而且,自古務農的河南人到了陝西后,也逐漸沾染了陝西人習武的熱情,有很多人還參了軍。與日寇血戰、死守中條山的十七路軍裡,就有很多河南人及其後裔。大荔、蒲城、渭南三縣,因接近黃河渡口,所以當初接收河南災民較多,他們融為一家,群策群力,共保家園,已經成為歷史佳話。至今在大荔的河南人也有很多。中條山三年死戰,陝軍犧牲兩萬六千餘壯士,其中數千英雄都是河南人。

聽過秦腔嗎?據說,西北軍逢戰必高歌《金沙灘》,“兩狼山~戰胡兒~天搖地動好男兒~為家國何懼死生~”

什麼“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什麼玩意!簡直把秦腔給毀了。


純鈞LHGR

世界最大的誤會,看看歷史,河南,陝西一隻是華夏文化政治中心,繁榮昌盛。都是別的地方人嚮往河南。從宋朝的蒙古之亂,河南人才有了往外走的歷史,在加上個1942,在現在河南出來打工潮。大家心目中以為河南一直很窮很倒黴印象。真正河南歷史是,河南一直很繁榮。別的地方大都是鬼都不願意去住的地方。拿1942說事的人百分之九十是不懂中華歷史的野人。因為中華文明五千年,他們就知道幾百年的歷史,而這幾百年正是河南最倒黴的時段。你說河南人去陝西,簡單的沒法在簡單。文化相同,陝西跟河南文化都是相同的華夏文化,連接的非常好,河南人去了不會有文化衝突。一個地域容納另一個地域的人,首要條件就是文化必須相同,這是不變的道理。


木秀於林9369

1942河南大饑荒受災人口達到1200萬。資料顯示災荒死亡人口達到150萬,也有資料統計為300萬,更有資料顯示死亡人口為500萬,一般大多采用死亡300萬數據。逃荒人口高達300多萬,是近代歷史上人口遷移規模最大的一次。

由於當時抗日戰爭的局勢,河南東北方兩個向以及南方均已被日寇佔領,所以沿隴海線西行進入關中就成為了絕大多數災民的選擇。加之關中土地肥沃,又有陝軍死守潼關,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大後方。(西安曾屢次造到日寇飛機轟炸,所以只能說相對安全)



其實早在饑荒發生初期,陝西就已經源源不斷的向河南調運糧食,只是無奈一省之力過於單薄。其他地區受日寇影響難以自保根本就談不上接濟。


大規模災民湧向陝西時,陝西沿途設立粥棚、救災點設施,社會各界積極響應捐錢捐糧,全力接受難民。陝西以不足千萬的人口,接納了300萬災民,陝西糧食物資等等消耗也幾近崩潰。這也是陝西關中地區河南人口眾多的歷史原因。

願災難永離我們這多災多難的民族,願我們的民族永遠昌盛繁榮。


天道TD

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而當時的河南正是對峙的最前線,中日雙方上百萬軍隊犬牙交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河南爆發了罕見的大旱災、蝗災,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受災總人數達1200萬人。1942年河南大饑荒應該說是既有天災更有人禍。

1、1938年為了挽救徐州地區數十萬國軍精銳,阻擋日軍進攻,國民政府挖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以水代兵”形成大片的黃泛區。國民政府事情沒有進行疏散、事後沒進行救災,河南800餘萬畝耕地被毀,32萬人被淹死,之後一直沒恢復過來,糧食減產嚴重。可以說花園口決堤間接導致慘絕人寰的1942河南大饑荒。

2、實際上從1941年開始河南省就開始出現的旱情,但當地官員隱瞞不報致使國民政府高層造成錯誤的判斷,災情擴大,到了1942年大災全面爆發已經救援不及了。再加上當時正是抗戰時期,一切為戰事讓路,救災的力度非常小。

3、河南是中日雙方對峙前線,一省之內屯兵上百萬。為了供應軍隊,地方官員還強徵災民手中不多的糧食,從1941年7月到1943年初,國民黨政府在河南強制徵收3億4000萬斤糧食,造成了整個河南的糧食短缺。

天災人禍之下河南1200萬受災人口中,大約150萬人死於飢餓和饑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

至於為什麼逃到陝西去的人最多,其實不過是普通人的趨利避害罷了。

河南省和山東省,河北省,陝西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臨近,災民想逃荒只能往這些地方跑。而在當時山東省,河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等五省不是抗日戰爭前線就是日本佔領區,災民又不傻這些地方能去嗎?去了誰能救助他們?

同時當時的國民政府針對逃去陝西災民也有政策扶持,災民可在火車站乘坐免費的火車前往陝西;災民每口發給伙食費5元等等。所以最終由政府遣送陝西的災民有32萬,還有更多的人自行前往難以統計。


當狗容易做人難

謝謝!

1942年的這段時間河南的饑荒事件,鮮為世界知曉,不僅在國內,就是歐美國家也廣為流傳,其間美國名記斯諾拍攝了河南饑荒的景況,那是慘不忍睹! 但是,這種慘狀現代人沒經歷過,也只能在以往的歷史中,從口口相傳及書面文字記載中,約略地可以明晰1942年河南鬧饑荒逃往陝西的情況:河南簡稱豫,二十世紀依然是全國人口第一大省。1942年抗日戰爭伊始,瘟疫、戰爭、醫療科技、生產凋敝,農業發展受阻,在這種歷史背景下,餓殍遍野的河南景內出現了人吃人,狗吃人,屍橫遍野、賣兒賣女的狀況,死者達300萬之多。遠親裡有位逝世十多年的爺字輩的反映,1942年與1962年兩次災害,他都是親身經歷者。他家原本人丁興旺,兩次災荒下來,死者十多口人。兄弟姊妹,表親,及父母長輩,都在災荒年間飢餓貧病中死去。在這種滿目瘡痍情形之下,河南人因饑荒逃去外面。據河南史志記載,逃荒至外省的三百萬之多,饑荒貧病死去的也有三百萬之多。 不僅在陝西,而且兩湖、兩廣山東山西也有很多。這些數百萬流民背景離鄉,東奔西走,也只是為生計、果腹。之所以全國四處逃散不同地方,其原因各異。有的是投靠親朋好友,有的困熟悉地形地貌,適應那裡的氣候條件,每人的想法不同罷了!河南人之所以逃荒去了陝西,有幾點很值得一提,八百里秦川地廣人稀,地勢氣候與河南大致相同,在河南躍野千里的一馬平川生活習慣的人群,到了陝西秦川大地也一樣的生存,且生存空間很大;陝西文化氣息深厚,雖尚武但崇文,名動世界的秦腔“山旦旦花開紅豔豔”,還有文人輩出的陝軍!食物可以裹腹,文化可以富足精神,這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陝西都具備,所以河南人逃荒大軍進入了八百里秦川陝西。

謝謝!




四面風行

不止1942年,整個清末民國時代,河南人遭遇饑荒逃荒去陝西很多。

陝西一是緊鄰河南,兩地相距很近,交通在當時條件下算比較便利。清末民國和現在不同,汽車和火車都不普及,且對一無所有的貧苦災民也過於昂貴。貧苦災民逃荒靠的也就是自己的雙腳,能夠遠行的距離有限,肯定要儘量往近的地方走。

(清末災民)

二是陝西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同治回亂中,人口損失極大。清末民國,陝西的人口還沒回復,人地矛盾相對不突出,部分地方人口稀少,接納新人口的能力較強。

1882年,河南南陽府鄧州的一戶人家逃荒來到陝西富平。陝西富平當時人煙稀少,有大量荒地,這戶人家在此安頓下來開荒種地繁衍生息,立足下來成為新的陝西人。

這戶人家的經歷,就是清末民國無數從河南逃荒到陝西的河南人的縮影。河南陝西是一家,今天的陝西人,有不少部分祖上和這戶人家有著相似的經歷。


仁勇校尉


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人向中國派遣了許多軍隊。眾所周知的“平型關大捷"之後,山西幾乎全部淪陷。馮玉祥的殘部29軍在宋哲元的帶領下進行了長城會戰和南苑會戰後,也一路南撤,河北全境滄陷。東面的李宗仁指揮完"臺兒莊戰役"後,也不敵日軍,率軍撤至山區打游擊。日本的華中派遣軍在臭名昭著的松井石根指揮下,對南京和平居民進行大屠殺後,沿長江而上。這樣河南的北、東、南都在鬼子的進攻路線中,只有西撤進入陝西。1937年隴海鐵路修到寶雞,因為寶雞以西為隴山,山石破碎極易塌方,加之戰爭軍費支出大,沒有繼續往蘭州方向修。1942年河南發生了嚴重的災情,天漏偏遇連陰雨,無邊的蝗蟲成了皇軍的先遣隊,最後連樹皮都啃光了,日軍又加緊了西進,妄圖攻進潼關,佔領西安。河南災民無法生存,在政府的默許下,紛紛拖家帶口奔向陝西。


行雲流水1437995

1:省政府允許災民入境並予安置,災民可在火車站乘坐免費火車前往陝西。

2:省政府命令前線各縣設哨盤查,制止百姓逃往敵佔區。鄰省不願意接納災民,日軍為防止影響穩當,採取封鎖政策,災民不能向日佔區流動。

3:河北,山東,山西災情也相當嚴重慘烈,無法接納災民。

4:當時河南人民離得最近的以及最容易逃的地方就是陝西。陝西土地肥沃,陝西與河南隔著黃河與潼關,日本人不容易打進來,相對安全。

5:西安是大城市,生活資源多,作為陪都,經濟也相對發達

6:河南與陝西關係親近,能找到熟人親戚投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