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電影《1942》裡張國立飾演的東家為什麼要逃荒?

二手鉗工


《1942》電影的由來

這部電影取材於當年的河南大饑荒,饑荒當時是河南平息大旱之後,又遇蝗災,由於地處前線,有下級瞞報、政策失誤、交通堵塞等原因,導致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災情嚴重的有39個縣,受災總人數達1200萬人。大約150萬人死於飢餓和饑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約300萬人逃離河南。可見到時災情之重。



為了生存,只能逃荒

很多人有疑惑,為什麼電影裡東家也要逃荒。不錯,東家有糧食,有錢,但被飢餓壓倒的人性已不容觸碰,隨時會由災民變為暴民,強取豪奪是不可避免的。又逢軍閥戰爭,一旦敵人入侵,收刮的便是這些個地主富豪,充為軍餉。此時不隨大部隊逃荒,便就是自斷後路。


回首這段歷史的苦難

無糧可食,災民便啃樹皮,吃觀音土填飽肚子,千里樹無皮!觀音土脹死多少人!易子而食是多少人無奈的選擇,無奈的痛!路旁橫屍無數,那個年代我們無法想象。

這是個為了生存不顧一切的年代

這是個可以為一口糧換一條命的年代

這是個可悲可嘆的年代

慶幸,慶幸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

感傷,感傷那個年代的苦難

珍惜當下,知足常樂


迷路往哪走


就電影1942來說,電影講述的是1942年河南大旱,顆粒無收,人們被迫逃荒,在逃荒前夜,少東家想要用幾升小米與有夫之婦發生關係,但被拒絕,從這一點上暴露了糧食的稀缺,後來更是爆發了農民搶糧,少東家被殺死,老東家與農民一起逃荒,電影主要講的就是他們一路的逃荒經歷,但老東家為什麼要逃荒,他又不缺糧食,他逃荒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農民都去逃荒了,缺少勞動力為他種地和護院,到處都是饑民與土匪,獨自留下,太危險。另一方面是因為天大旱,地上長不出莊稼,與其留在這坐吃山空,不如到一個好的地方尋求好的發展。此外,他的兒子死了,他的媳婦和懷孕的兒媳婦以及女兒等一大家子的重擔全落到了他的身上,他既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又要為他們的未來考慮,他逃荒跟著饑民,使他不至於成為土匪和官兵的目標,因為他有糧食,而在那個時期,懷璧其罪的道理他還是懂的,混在饑民堆裡會使其安全性增加,東家在逃荒時穿的粗布衣服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總之,1942這部電影拍的很真實,尤其在細節方面表現的很真實生動,比如長工和他妻子換褲子,還有東家的女兒在逃荒開始時餵養了一隻貓,特別寵愛,但到後來因為糧食匱乏,竟讓也要分一碗貓肉。這也細節看完之後讓我相當震撼演員演的好,導演導的也好,相當不錯。


浮生半壺酒


三年大旱,餓不死廚子。三年饑荒,餓不死地主。如果貧民開始逃荒要飯,最低程度地主還可以堅持一段時間。而中國地主最大的特點是會存糧。這些糧食平時主要是賣錢,但饑荒時候就是救命的。其實種糧食的,自己存糧都是很多的。人如果要活命,一年要二三百斤糧食就湊合了。這二三百斤,無非是一畝地的產量而已。而地主的定義,一般都要有200畝以上土地。那麼,地主全家就算有十多口人,只要能夠收穫1年,就夠全家人吃10年。

1942年大饑荒軍費只在國統區,日戰區和八路軍根據地也是一樣嚴重。據宋任窮回憶,他所在的晉冀魯豫根據地冀南軍區:據南宮、鉅鹿、隆平三個縣統計,有524個村的莊稼完全被蝗蟲吃掉。冀南人民災病交加,苦不堪言。鉅鹿縣因飢餓而死者5000餘人,因霍亂而死者3000餘人。清河縣王世公村曾在一天中死亡400餘人。垂楊縣段蘆頭鎮一個集日因飢餓、疾病倒街而死者30人。當時,冀南區餓死的、病死的共有幾十萬人。

餓死的,被餓死的感覺會是怎麼樣的?

東家,也就是當時的地主範殿元算是當時比較富有的人了,有糧食吃,可以帶著乾糧逃荒,當時耕地乾旱戰火四起,逃荒的人沒有什麼吃,碰到一棵樹就啃樹皮,見到一棵草就吃草根,更有甚者交換孩子吃,兩家交換不懂事的孩子分食,噁心嗎?死掉的人躺在路邊被野狗圍著咬食。在這種情況下地主的餘糧顯的多麼微不足道,他的糧食沒有被搶完就不錯了,加上當時戰火連天,土地乾旱不長農作物,說白了就是沒有指望了,才去逃荒。

在災荒最開始發生的時候,以老東家的家底本來還可以維持,至少剩餘的糧食和錢也足以支撐老東家度過整個1942年,但在災荒年代裡,尤其是在戰亂環境下,光憑這點資本是支撐不到最後的,問題已經不在於他有多少錢和糧食,而是在於他所處的地域都充滿著十足的危險。

1942,一些人家裡沒有糧食吃的都是乾子土(觀音土,)拉屎都拉不出來,因為觀音土會膨脹,很多人因為拉不出來還一直吃被脹死。逃荒去山西給地主家幹活掙糧食,翻過太行山就是山西,在太行山路上死屍數不勝數,因為一個臺階上不去沒勁了,就會摔下來。


東北先生講故事


逃荒實際上是一個集體行為,而不是有個人所決定的。

在電影的一開始,災情還沒有那麼嚴重,整個社會秩序還是存在的,其中有一點可以說明問題,東家少爺想要潛規則徐帆,當時的誘惑就是一些吃食,但是徐帆明確拒絕了,整個時候社會的法制和正常的秩序一直是存在的,東家的社會地位卓然,他們家有護院,能夠保持家庭財產不流失。

但是很快這種秩序就被打破了,少東家身亡,原有的秩序被破壞,大規模的逃荒活動開始了,地主家是有餘糧的,但是懷璧其罪。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逃荒的時候,東家即使經濟上允許,他們也找不到勞動力來保護自己的家園,更何況,如果這個村莊只剩下東家一戶,他們也是難以生存。

於是東家最終決定選擇去逃荒,在一個熟悉的集體氛圍中尋找安全感,找到未來再繼續發展的可能性。即使在這麼多大部隊逃荒人群中,他們也是弱勢群體,一路上東家的家當不斷被搶奪,甚至最後不得不賣掉自己的女兒換的一口糧食,這還是和很多鄉鄰在一起,大家互相擰在一起,試想一下,如果他們單獨的留在原地,結果可能會更慘。


白水90944696


張國立飾演的老東家,其實也並不想逃荒,他是迫不得已的啊。

1942年,河南發生了百年難遇的大饑荒,想一想現在,再和以前比一比,現在人們的生活富足,最起碼不會遇到餓死人的情況。1942的大饑荒餓死了多少人,人餓了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這就是人性,這時候人性的陰暗面也就顯露了出來,貧窮的人們開始搶糧食,就為了吃上一口飯,甚至不敢去想吃飽飯,當然也不全怪他們,解放前地主老財們掌握著中國很多的財富,他們是不缺錢的,家裡有地,長工們給他們幹活,他們根本不愁糧食。

老東家費了心思,設了一個鴻門宴,就想依靠官府把想搶糧食的人抓起來,可是出了意外,大家都知道了老東家的用心,送糧食變成了搶糧食,最後一夜的暴亂,老東家的兒子死於非命,家裡也被搶的差不多了。

逝者已逝,老東家自然是有些心灰意冷的,也就沒有留在這裡的必要了。兒子死了,要知道那時候,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很嚴重的。兒子死了,香火也就斷了,但他還有個孫子啊。

生者還需照顧,自己的兒媳懷著孫子,絕不能讓活著的人看不到希望。兒媳,還有其他人,都等著他來主持大局,還待在這裡很難有什麼好處了。

自己在這裡已經沒有什麼威望可言了,別人都不信他了,而且自己所剩的東西也不多了,如果在出點什麼意外,怕是活著的人也保不住了。

逃荒途中,家人全死了,他徹底心死了。便逆流回家,他說:"我沒想活,只是想死的離家近一點。"前後對比,多麼淒涼。


愛笑的子秦


歷史與影視作品有重合,更有差異,我們單就《1942》電影本身來說。

電影的背景,是我國1942年,河南省發生大旱,進而出現了大饑荒,畫外音是一個沒經歷過饑荒,但他娘差點被餓死卻又僥倖活過來的人,“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我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

影片中了的老東家,由張國立老師飾演,名叫範殿元,老東家一家生活在深宅大院之中,外面的人已經吃不上飯了,甚至自家的長工家裡也已經揭不開鍋了。但是老東家家裡不僅有錢,更有餘糧。但是,一個錯誤的決定,讓一件必然發生的事情提早發生了。

村民佃戶們,已經被飢餓變成了餓狼,但人都是自私的,老東家沒有心懷天下的胸懷,饑民就嗅著糧食的味道圍堵到老東家的門口,稱要借一口吃的。

看東家自己有數,這借了不換,就是要,不給?那就會變成搶。於是派出自己的家丁去請官兵,自己假意邀請饑民。萬萬沒想到,派去的家丁是個二愣子,當著眾多饑民的面,發生叫嚷著,官兵沒請到!!!

這下可把饑民氣炸了,居然要請兵來,結果不顧老東家的解釋,直接動手砸人搶糧。最終這場戰鬥以人多勢眾的饑民勝利告終,滿倉的糧食被搶得只剩一車,可憐的少東家,才開個頭就死了。雖然戲份少,但那一句“扎著心了”,可真是讓觀眾害怕,這聲央求多麼無奈和絕望。

就這樣,老東家帶著剩下的這點糧食,和家裡剩下的幾個人,一掛馬車,逃荒去了。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老東家逃荒的原因:

逃荒是因為這裡活不下去了,早走,去一個能養活人的地方。本來家裡有糧食的,堅持一段時間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是卻會饑民給搶了個空,自己的兒子也死了。人到了歲數,活的就是一個希望,像老東家一樣,存糧是一樣,兒子和兒媳還有未出世的孫子是希望,遠走他鄉也是希望。當糧食被搶了,這一個希望破滅了,兒子死了,另一個希望也磨滅了。剩下的還有自己未出世的孫兒,可沒有了糧食,怎麼才能保證孫兒能夠平安出生,健康長大?沒辦法,全家人只能奔著最後一個希望前進,那就是跟著難民逃荒,也許逃到地方了,孫兒就能出生,就能長大了!

我們再分一下,如果那晚的悲劇沒有發生,老東家能保證不去逃荒嗎?

首先,饑民在外面叫陣,老東家如果坐視不理,能阻擋住大批饑民嗎?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地主家的牆,不是城牆,雖然比百姓家的牆更堅固,到它也只能夠在平日裡擋住小偷小摸的賊人,因為那是是賊人,就算人數較多,但卻不統一,就算賊人也打算強攻,佃戶也會幫著防禦。到飢餓的民眾卻團結一心,不顧生死背水一戰,所以老東家防不住饑民的。

其次,就算在請兵的時候,請來了官兵,但饑荒的年頭,官兵一樣沒有飯吃,而且武器精良,趕走了饑民,先不論他們是否還會再來,這些兵來容易,送走可就難了,搞不好動起手來,家裡人一個都剩不下了。

再次,就算沒青來官兵,到家丁稍微正常一點,不那麼楞,沒把請兵的事宣揚出來,老東家就可以安枕無憂了嗎?不會的,飢餓是對人類和其他動物最大的考驗,它能讓任何一個人喪失理智,饑民吃過一頓,下次還來,這是一定的,你不讓吃?那上一次請吃飯的恩情就會瞬間煙消雲散,重新攻入大院,重新上演一出抄家滅門。

最後,就算兵也不搶,民也不偷,就能安於一隅嗎?別忘了,河南不長糧食是因為旱災,沒有誰,植物都過不了,人更活不了。

總的來說,老東家全家逃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必然的,到像我開頭說的一樣,一個派二楞的家丁去報信,讓必然發生的事情提前發生了。

1942年河南大旱,大饑荒慘不忍睹,那時候有樹皮能吃,就非常幸運了,逃荒的人,就像是蝗蟲一樣,席捲大地上能看到的所有能吃的東西,包括別人家的小孩,沒錢買,可以拿自己的小孩換!!!

乾旱是造成饑荒的原因,但卻不是全部的原因,1942年,戰爭的人禍加上乾旱的天災,終究完成了這場我國曆史上的大悲劇!

畫外音把“丘吉爾感冒”和河南大饑荒相提並論,實在調侃人名,在政治家的眼裡不過如此而已。

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這就要給我,也可以關注『電劇』,給你分享最好看的電影、電視劇!







電劇迷弟瘋


電影《1942》裡張國立飾演的東家有錢有糧照樣要去逃荒。

外有倭寇,內有貪官悍匪,還有餓紅了眼的民眾,東家在保衛糧食的過程中又失去了兒子,為了女兒和剛出世的孫子能活命,東家也不得不和鄉親們一起逃荒,否則別人都去逃荒了他一家不就是靶子了嗎?

東家剛開始逃荒時不是很有信心的,還對自己的長工說“我知道怎麼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給我十年,你大爺我還是東家”。



可是他再大的本事也躲不開時代的災難,在逃荒路上,先是糧食被搶,孫子死亡,女兒自賣自身,最後孑然一身,撿了個女孩相依為命。


統治者不但不救災還千方百計捂住消息,以免影響形象,只有美國記者來報道,實在是諷刺。


維納斯6號


1. 為什麼會拍《1942》

因為1942年對於河南人來說是20世紀最大的災難,3000多萬難民前往陝西避難,死於途中的難民就多達300多萬人,甚至人們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還出現“人吃人”的可怕場景!電影就應該記錄這些刻骨銘心的事件!

2.為什麼東家也會逃荒?

東家這人本身生活富裕,街坊鄰居來討飯可以不答應,但是沒必要明一套暗一套,表面上招待難民大吃大喝,背地裡讓收下偷偷報官,沒想到這個二愣子收下竟然當著眾多難民說出是東家讓報的官,這下難民可都炸了鍋。把東家兒子也殺了,家底也搶光了!再加上兵荒馬亂、軍閥混戰被迫離家逃荒!


盧哥


您好,我是娛樂號博主:大風倉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三年的乾旱,中國地主最大的特點是糧食儲備。這些穀物通常主要用來賣錢,但在饑荒時期它們可以拯救生命。事實上,種植穀物的人自己儲存了大量的穀物。如果一個人想要活下去,他每年需要兩三百斤糧食來彌補。這二三百斤,不過是一畝地的出產。地主的定義通常需要200多畝土地。所以,即使地主家裡有十多人,只要一年的收成,就夠全家吃十年了。

  

  1942年大饑荒據宋仁窮回憶,他在冀南的軍區、山西、河北、山東、河南的根據地,據據南宮、鉅鹿、隆平縣統計,有524個村莊被蝗蟲完全吃掉。人們遭受著災難和疾病。鉅鹿縣有5000多人死於飢餓,3000多人死於霍亂。在清河縣王石公村,一天之內有400多人死亡。當時,冀南區數很多人死於飢餓和疾病。

  

  範殿元,當時的地主,是一個相對富裕的人。他有吃的,可以帶乾糧,脫離饑荒。那時候,農田處於乾旱和戰爭中,被遺棄的人們沒有東西吃。他遇到樹就咬樹皮,看到草就吃草,甚至用孩子換食物。兩家交換了孩子吃,是不是很噁心?那個死人躺在路邊,被野狗吃了。在這種情況下,地主剩餘的糧食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他的糧食沒有被偷就好了。此外,土地是乾燥的,沒有種植作物。換句話說,沒有逃走的希望。

  

  災難發生之初,原房主的家庭基礎本可以維持。至少剩餘的糧食和貨幣足以維持老主人1942年的生活。但在饑荒時期,尤其是在戰爭環境下,僅靠這座首都是無法支撐最後一座城市的。問題不在於他有多少錢和食物,而在於他的地區到處都是這些東西。呆的地方充滿危險。

  

  1942年,有些人家裡沒有吃的東西都是乾子土(觀音土),大便拔不出來,因為觀音土會膨脹,很多人一直在吃,因為拉不出來而脹得要死。逃到山西為地主打工掙錢餬口。穿越太行山是山西。在太行山路上有無數的屍體,因為如果往上走沒勁,就會掉下來。

  如果不逃荒活路都沒有了,看電影的時候我覺得我們現在是多麼舒服幸福的日子。


我叫圍巾


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影片講述了什麼

電影《1942》講述是在1942年的中國發生了一場大旱災,河南發生了饑荒,而且還正值戰爭年代,雖然張國立飾演的東家是一個土財主,但奈何當時的社會條件,但還是被迫逃離了河南老家,駕著馬車去往陝西躲災。

可是奈何戰爭年代,等到三個月後到達潼關的時候,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有了,老東家本來打算是帶著家裡的妻兒老小去躲災的,可誰能料到天意弄人,老東家最後也決定不逃荒了,於是開始往回走,想死的離家近一些。

最後老東家在回去的路上,認識了一個小女孩,和他一樣的命運,兩人惺惺相惜,百感交集,於是讓這個小女孩喊了他一聲“爺”,兩人開始像遠處走了回去

1942年河南旱災

1942年的大旱雖然是河南饑荒的導火索,但是旱災本身卻無法導致如此嚴重的饑荒。在一份日期為1943年9月27日的報告中,視察災情的政府專員張光嗣總結了河南饑荒嚴重的四個原因:糧食價格的快速上漲,軍糧的沉重負擔,土地貶值太快使得農民即使賣地都無法生存,地方官員挪用救災糧款的瀆職行為。

而學者們的研究總結了大饑荒爆發的幾個關鍵因素:戰時糧食的減產,中日軍隊在河南封鎖交通線造成的運輸困難,1938年黃河決堤後對農業區的破壞,通貨膨脹引起的糧價飛漲,強徵軍糧來供應河南境內的軍隊,以及政府救災不力。

正是以上這些因素才導致了150萬人餓死在了這場災難中,300萬人逃離河南。


讓我們銘記這段歷史,珍惜現在的生活。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