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我个人认为快递价格下降已经没有空间,价格上调将势在必行,今年很有可能就是触底反弹的转折点。”这是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研究员刘江近日接受邮研网专访时提到的鲜明观点。

中心专家研究员刘江于2011年加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先后在政策法规研究处和市场监管研究处工作,主要从事快递相关政策、规划、发展战略研究,擅长数据分析和趋势研判。

其本人先后参与《2014-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编制与发布》《年度快递市场投资分析报告》《季度快递市场运行分析报告》《快递市场结构优化研究》《北京城市末端配送体系研究》《义乌市快递物流发展规划》《青海省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甘肃省快递科学发展研究》等40多项课题,曾在《产经评论》《中国邮政快递报》《物流时代》《快递》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

中心专家研究员刘江此次接受邮研网的专访,可谓是对当下快递存在的问题一一做出解析,观点独特,点透了当下快递存在的热点问题,具体问题和观点如下。

问题1

最近网上曝出快捷快递已经停网,部分二线快递企业生存困难,你怎么看待二线快递企业生存状况,未来的出路在哪?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刘 江

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部分二线快递企业生存困难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市场竞争的门槛提高。快递企业集中上市后,企业重资产化趋势明显,市场竞争程度明显加剧。快递业规模经济属性意味着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以前一天一百万件就能维持运营,现在需要一天三百万件以上才能维持生存,这对二线快递企业业务增长提出了挑战。

二是市场份额向领先快递企业集中。市场集中度CR8在2016年保持平稳,2017年实现逆转,2018年开始加速提升。2018年1-4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CR8为81.1%,较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一季度中通、韵达、百世和顺丰等领先企业的业务量增速远高于行业整体增速,市场要素和资源加速向主要快递品牌集中,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凸显。

三是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部分快递公司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上有很多的替代品。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这些快递公司能够分一杯羹,当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时,企业很难维持原来的市场份额。二线快递企业要摆脱现在困境还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通过专业化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拓展企业新发展空间,走转型升级新路子。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问题2

近年来,快递价格持续下降,请问快递价格是否还有下降的空间?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刘 江

我觉得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一是价格降低幅度逐年缩小。2017年均价为12.4元,同比降低2.4%,降幅不足上年的一半。2018年前四个月快递均价为12.7元,较上年同期降低0.8%,降幅进一步缩小。二是2018年价格变化出现了新的变化。2018年前四个月中,有两个月同比价格出现了上涨,2018年2月和4月快递均价分别为14.5元和12.5元,同比分别上涨了16.7%和0.6%,价格酝酿触底反弹。三是同城快递价格率先反弹。2017年同城快递均价7.9元,同比上涨3.9%。2018年1-4月同城快递均价8.3元,同比上涨6.4%。四是部分快递企业已经开始调价和酝酿调价。2017年10月10日和11日中通快递和韵达快递相继发布《告客户书》,受物料、人工和运输成本增加的影响对快件价格进行调整。基于以上分析,我个人认为快递价格下降已经没有空间,价格上调将势在必行,今年很有可能就是触底反弹的转折点。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问题3

快递业务发展水平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你怎么看快递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作用。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刘 江

快递业务量是观察分析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能够充分反映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通常来说,一个地方的快递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方,快递发展水平越高,经济活跃程度越高。当某个区域快递业务量突然出现较大规模增幅,如果这种增速是短期的,可能是该区某种特产上市,如广东荔枝、山东樱桃等。如果这种增速是长期的,说明该区经济结构出现优化,经济活跃度提升,如四川、广西等地。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问题4

今年一季度快递业务增速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今年下半年快递增速是否会加快?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刘 江

快2018年一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99.2亿件,同比增长30.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0.8%,与上年基本持平。快递业务收入实现1271.4亿元,同比增长29.1%,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1.7%。今年一季度快递业表现亮眼,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一季度基数较小,增量较小。通常一季度快递业务量占全年业务量的18%-19%,基数小的时候增长要比基数大的时候省力得多。二是网络购物增速加快,带动快递业务增长。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567亿元,同比增长34.4%,增速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三是冷链、供应链、跨境寄递等业务增长较快,成为快递业增长的亮点。通常来说,下半年是快递业务旺季,快递基数较大,下半年快递业务量占全年快递业务量的近六成,下半年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上半年增长1.3个百分点。且冷链、跨境寄递等新业务尚处于培育阶段,对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因此下半年快递增速将低于上半年,但快递业务收入增速高于业务量增速将逐步成为常态。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附件:刘江优秀作品(可扫码预览)

1.《2018年我国快递发展十大趋势》

2.《从市场集中度看快递业转型升级》

3.《快递价格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快递发展折射经济发展水平》

5.《基于SARIMA模型对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的预测》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专访丨中心研究员刘江就快递业发展热点问题接受本网专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