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后计划殖民火星,如果我们跟不上节奏,火星提前被美国霸占了怎么办?

开跑车把不到妹

在太阳系中,火星是距离地球相对较近的一颗行星,它最近的时候距离我们有5500万公里。尽管如此,至今还没有人类踏足火星。

美国早年送了探测器上火星。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一共向火星发射了21个探测器,其中约有15个取得了成功。

1964年,“水手4号”飞越火星并传回了21张火星的特写照片,只是照片比较模糊;

1971年,“水手9号”成功进入了环绕火星轨道;

2007年8月4日,美国利用德尔塔2型火箭将凤凰号火星探测器送上了太空,在飞行了10个月之后,凤凰号在火星着陆。

还有“索杰纳号”、“机遇号”、“勇气号”和核动力的“好奇号”火星车。

美国花费巨资探索火星,一方面说明美国科技的确先进,另一方面也说明它在很多方面确实像我们地球,值得去探索。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火星有什么地方适合人类的生存。

它表面寒冷,平均温度只有零下55度;它的大气层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氧气的含量只有0.15%;它很干燥,很难找到水,它的两极是固态的干冰,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只是从理论上认为火星地下存在有水;到目前为止火星上还没有发现任何诸如微生物等生命存在的迹象,也没有证据证明火星上有地球上稀有的可供开采利用的矿产资源。

人们之所以坚持探索火星,是因为科学家们说它在40亿年前曾经是一颗类似地球环境的行星,探索火星的今天对研究我们地球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移民火星”只不过是一些人丰富的想象,更不用说什么“占领火星”了。我认为现在很多地方搞“移民火星”的研究,其实质还是在研究我们地球生物圈。

还记得前些年非常热闹的“月球土地证”吗?那些花大钱买到了月球土地的人们今天在想什么呢?美国人上了几次月球之后再也不去了,月球相比于火星来说距离我们是如此之近,为什么美国人不在月球上建基地?因为它恶劣荒凉,除了科研之外没有别的价值,谁愿意投入万亿的资金去做那些无意义的事情呢?

当初美国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国家实力而登月,然后为了证明自己的科技实力而探索火星。或许将来火星的命运与月球一样,也是个始乱终弃的结局吧?


周志宏glee

航天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了领跑和跟跑,跑的最快的当然是美俄两个国家。50年前这两个国家比谁先登月,技术领先全人类,结果苏联登月失败,登月竞赛停止,阿波罗登月也结束了。

登月是个非常烧钱的事,50年前美国人登月花了250亿美元左右,国际空间站由全球6个航天机构合作,花了大概1000亿美元。

如今美国宇航局要殖民火星,预计在2035年左右载人登陆,美国的私人企业预计在2040至2050年在火星建立殖民地。

我们就事论事,在这个时间表面前,我们还确实无法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美国人登陆火星也无法占据整个火星,只能说把降落地势好的地方先调了,后来的人就挑剩下的,如果你有能力就把人家的地盘给抢过来。这和找女朋友是一样的,先来后到,不服的就靠能力和魅力,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太空伊卡洛斯


左为深空门户空间站,右为猎户座位飞船

所以我们一定要不为别人所动,按着自己的既定战略规划,坚定的走好自己的路,千万不要受别人影响。否则那才叫乱了节奏,跟不上节奏。



欢迎评论关注我们:物原爱牛毛1


物原爱牛毛1


早在1967年,联合国就制定了《外层空间条约》,禁止任何人将太空领域据为己有,该条约获得了104个国家的签署。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与外太空有关的条约及空间法主要有两部:

1、《外层空间条约》(Outer Space Treaty)1966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1967年1月27日开放供签署,1967年10月10日生效,无限期有效,条约规定了航天活动所应遵守的十项基本准则,中国于1983年12月30日、1984年1月6日、12日向美、苏、英三国政府交存加入书,1983年12月30日生效。


(1)、共同利益原则:探索和利用外太空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而无论其经济或科学发展程度如何

(2)、自由探索和利用原则:各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自由地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自由进入天体的一切区域

(3)、不得据为己有原则:不得通过提出主权要求,使用、占领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把外层空间占为己有

(4)、限制军事化原则:不在近地轨道以及天体外侧放置或者部署核武器或者任何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5)、救援航天器原则:在航天员发生意外事故、遇险或者紧急着陆时,应给予他们一切可能的远足,并将他们迅速安全地交还给发射国


(6)、国家责任原则:各国对其航天活动承担国际责任,不管这种活动是由政府部门还是非政府部门进行的

(7)、对空间物体管辖权和控制权原则:摄入外层空间的恐惧物体登记国对其在外层空间物体仍保持管辖权和控制权

(8)、外层空间物体登记原则:凡是进行航天活动的国家统一在最大可能和实际可行的范围内,将活动状况、地点以及结果通知联合国秘书长

(9)、保护空间环境原则:航天活动应避免使外层空间遭受有害污染,防止地外物质引入使地球环境发生不利变化

(10)、 国际合作原则:各国从事外太空活动应进行合作互助

条约生效至今有104个国家签署。


2、《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外层空间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 (Treaty on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Activities of States in the Exploration and Use of Outer Space, Including the Moon and Other Celestial Bodies),该协定 1979年12月5日联大通过,1979年12月18日开放供签署,1984年7月11日生效。 规定大致内容如下:

月球探索和利用应为全人类谋福利,不问其经济或科学发展程度;各国都应平等地、不受歧视地按照国际法自由探索和利用月球;探索和利用月球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月球的现有平衡遭到破坏,防止地球因地外物质的进入受到不利的影响;各国可在月球的表面或表面之下的任何地点进行探索和利用;月球及其自然资源均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任何国家不得依据主权要求或通过利用、占领或其他任何方式据为己有;将建立国际制度,以便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和管理月球资源;各国应公平分享资源所带来的惠益,并对发展中国家和为开发月球作出贡献的国家给予特别照顾。

该项条约美国与俄罗斯均未加入,中国也未加入。


拉拉酋长



等美国人把火星弄好了,我们的能奈说不定比他强的多了,那时候火星是谁的美国人说了可能就不算了,何必和他争一日之长短?怕只怕美国人热闹一阵子又跑回来,像当年在月球上插面星条旗一样,想和他争都没得争。


科学爱好者j


仅凭中国航空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这种担心有点‘杞人忧天’。中国在这个领域上,正在一步步做实此项工作,这不难看出,我们的航空航天领域成绩单;像下饺子一样接踵而至。未来的高空探索,一定会以中国为主共同合作发展的新景象。 至于所谓殖民火星之说,在短期内也是不现实的。当然了,脑洞大开美好的畅想一番是可以的……。



北极孤

很多人回答,火星环境不适合居住之类的,我觉得这些人就属于目光短浅,环境完全可以改变,技术也在不断的发现进步,不能光看眼前就认定将来内办法把火星搞成地球,这些人我倒是要问问你们了,几十年前你们敢想到现在的智能化不?

不废话,很显然将来哪国先搞定火星,对不起,火星就是谁的,目前来看美国确实会霸占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中国也有希望在后头赶上,毕竟也不可能一步登天,都是靠慢慢实践积累,我们来理想化一下过程,比如哪年美国登陆火星了,中国在之后的十几年内肯定也有可能登陆!哪年美国建立基地了,再往后中国肯定也会搞一个,😏等哪天火星环境适合人类居住,美帝搞移民,不好意思,中国不会拉下多远!火星也那么大,你美国能抢多少?大不了好吃的它们多吃点,我们少吃点


牛魔王的棒棒糖

有网友担心美国先战领火星再后就没有别国登火星的可能,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那么大的火星美国没有能力独站,只要科技发展达到能登火星能力美国没有理由和能力助止另一个国家开发,如果真的挑衅助止那么对负它的办法很容易,就是堵住它的通往火星的飞行器它就没辙了。关键不在于先后而在于科技发展强没强大。


忧游乐

这个问题虽然还没有现实的紧迫感!但展望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极具深远意义的事情!人类迟早会离开我们生命的摇篮地球!如果人类没有毁灭,可能是几千年以后的事情!甚至是几百年的事情虽然火星现在是一个不毛之地!也许几百年以后就是地球的翻版!人类虽然现在还困在地球!但宇宙时代显然已经来临!走向宇宙深空是必然的!美国的科技水平可以说目前代表着地球人最高的水准!如果美国登陆火星改造火星的梦想成真!毫无疑问将占得先机!作为地球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中国必须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力争成为开发火星的先行者!


东篱吟

往大里说,对宇宙星空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未来人类唯一的出路,往小里说第一个登录火星的国家能带给人民极大的振奋,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加国家凝聚力,甚至影响到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向往,这是现实意义。

对火星的探索美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已远远落后,甚至不如印度,2013年11月5日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当时有人也提出过这个问题,多数认为是国家对这方面没有立项,那时候我们正着重神舟飞船的项目。对比我们的玉兔号可知,好奇号的先进程度是让人绝望的,即使我们从现在奋力追赶也为时已晚,如果竞争火星登陆,那么还没有开始我们就已经失败了。

火星上的河谷、山脉等早已被美国命名,比如最长最深的峡谷水手谷,火星最高的山奥林匹斯山……上中学时我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的定理、公式都是外国名字,学了历史就明白了,因为我们近代科学落后了几百年,现在呢,我们仍然需要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