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香港樂壇成為華語樂壇的代表?

風雲變色13

香港樂壇是華語歌壇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香港樂壇光大了華語流行音樂的門庭。但是,香港歌壇無法代表華語樂壇。兩岸三地的流行歌壇中,更能代表整個華語流行的,應該是臺灣樂壇。

香港歌壇七十年代拉開粵語流行歌曲的序幕,八九十年代經歷輝煌高潮,千禧年之後開始顯露頹勢。造星能力可以說是首屈一指,比如許冠傑、羅文、徐小鳳、林子祥、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但他們在歌壇上的影響力,大多數都停留在粵語歌壇。

粵語歌曲一直都是香港歌壇的主旋律,粵語作為區域語言,從受眾的寬泛性上來講,粵語歌曲肯定抗不過國語歌。

90年代,港臺兩地的流行歌壇都開放市場,相互攻伐。除了這段時期之外,七零、八零、以及千禧年之後,粵語歌曲都牢牢佔據香港歌壇的主流位置。

形勢所迫,90年代以四大天王、王菲、葉倩文、林憶蓮為代表的這批香港歌手,開始大規模演唱國語歌曲。沒辦法,不唱國語歌的話,縱使他們有天大的本事,也沒法去跟奉普通話為主流的臺灣歌手們(齊秦、羅大佑、童安格)拼市場。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李克勤。

李克勤是出了名的零瑕疵歌手,人送綽號“CD勤”,同時,李克勤還是典型的粵語歌歌手。他傳唱度最高的熱門金曲,比如《紅日》《護花使者》《一生不變》《舊夢如歡》《月半小夜曲》等等,無一例外全部都是粵語歌,正因為如此,也侷限了他的發展。所以四大天王裡面沒有他的位置,他成了“第五天王”。

反觀臺灣歌壇,從鄧麗君、劉文正,到羅大佑、齊秦,再到周杰倫、林俊杰,一直都在深刻的影響著整個華語流行歌壇的發展脈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好歌獻給你』


好歌獻給你

題主的是樂壇,但描述中提到了香港影壇和歌壇的大部分人,所以題主應該問的是整個香港娛樂圈。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大家勿噴我。
香港的影壇從李小龍開始就有國際影響了,李小龍開創了新的片種功夫片對整個世界都是有貢獻的。那時的大陸沒什麼電影可以看。後來的洪金寶帶領的七小福在香港拍了很的經典電影,尤其是成龍更不用說了。樂嘉,石天的喜劇也是很經典,林正英開創了殭屍片。7周星馳的無厘頭電影就不用說了,太讓人喜歡了,有東方卓別林之稱。還有周潤髮等等。而這時大地出了個李連杰,但也只去香港也有發展。趙文卓等都只有去香港才能發展。可見香港的地位了。當時的香港有小好萊塢之稱。

香港歌壇從
許冠傑開始粵語歌開始大流行,有林子祥,羅文等唱將。大陸唱的是毛主席,雷鋒等革命紅歌。之後的譚張爭霸,梅豔芳和陳百強,羅家駒等等被稱三王一後。大陸就一個劉歡,竇唯,和韓紅。


到的後來的王傑,四大天王,陳慧嫻等王非,孫楠這樣的也只有去香港才有發展。後來的陳奕迅,謝霆鋒,容祖兒,大陸有羽泉,汪峰。應該說是香港的娛樂圈帶動了大陸,不過現在的香港以紅落莫了,現在要看大陸了,和之前相反了,:以前的巨星卻要要大陸發展了。


我以是個胖子了

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樂壇黃金期也是香港樂壇最鼎盛時期,那時的大陸樂壇才剛起步沒有什麼影響,相反香港樂壇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歌神歌后,四大天王不用多說 李克勤 譚詠麟 張國榮 呂方 張宇 張信哲 周華健 梅豔芳 陳慧琳 鄭秀文 陳慧嫻…很多實力唱將他們的許多歌曲到現在都是無法超越的經典。

後來到了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紀有又出現周杰倫 林俊杰 蔡依林 劉若英 王力宏 許茹芸等等他們許多人至今還活躍在當今樂壇叱吒風雲。

雖然後來大軍樂壇崛起可是依舊無法捍衛香港樂壇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