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肉眼能看见的星星,都是银河系的吗?

琴风之约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看见的星星到底是什么。其中有一些是恒星,一些是星系。其次,科普一下视星等的概念。视星等用来衡量观测者肉眼所看到的天体的亮度,视星等的数值越小,表示的亮度就越亮,视星等可以取到负值。在环境条件好的情况下,人肉眼可见的最暗的天体视星等为6等,准确的说是在5.50-6.50之间。

天空中的星星绝大部分是恒星,那么我们就先来讨论一下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恒星是哪个吧。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恒星是HD61227,距离地球4万光年,视星等为6.34等。它的亮度比较暗,在条件不够好的情况下难以看到,那我们再来看看第二远的:HD188209,距离我们约1.48万光年,视星等5.60,算是相对来说比较亮的一颗星了。

但是,肉眼能看到的最远天体绝对不是恒星,而是河外星系(银河系以外的其他星系),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仙女座星系M31。仙女座星系M31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和我们的银河系一起集中了本星系群的绝大部分质量,它的视星等为4.36,距离我们约254万光年。

不过,这就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了吗?不是的。人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天体是三角座星系。三角座星系靠近仙女座星系,是本星系群里第三大的星系,仅次于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三角座星系距离我们295万光年,比仙女座星系远,但它更暗,视星等仅有5.72,更不容易看到。


川陀太空

没错,我们眼睛所看见的星点,都是属于银河系,而且是银河系里很小的范围的恒星。这其实挺有意思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对于历史上的研究者和我们今天的学习者来说,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看到的那些星点都是什么,距离究竟多远,我们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

天上的星星看起来并不远,所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空气干净清澈能见度好,又没有雾霾的时代,确实星光如此纯净明亮,仿佛触手可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个距离不是遥不可及的,因此古人曾经以为天上的星座是真实的,宇宙大小也是有限的。

即使在天文学诞生以来,从古希腊时代,一直到哥白尼时代,天文学家们试图测量日月恒星的距离,他们发现宇宙其实挺大的,但仍然认为恒星天球就像一个外壳包裹着宇宙。换言之,宇宙大小还是有限的,恒星距离都在一个球面或者球壳上。

拥有了望远镜之后,天文学家们才开始试图攻克恒星距离这个千古之谜。一直到1833年,天文学家们才第一次成功测量出恒星距离。赫歇尔则发现我们周围的恒星组成了一盘状结构,这是第一次描绘出银河系可能的形状。而一直到1929年哈勃才发现我们以前看到的旋涡状星云其实是河外星系。宇宙之大,古人其实没有摸到第一块砖头。

所以我们看到夜空里,包括多种天体。五大行星,卫星(我们的月亮),据说视力特别好的能够看到木星的卫星,恒星(他们组成了我们所谓的星座),银河系里的星云(比如猎户星云),仙女星系(M31)是我们唯一目视可见的大星系,如果你到南半球去,还可以看到大小麦哲伦星系,它们是我们银河系的小伙伴(伴星系)。


松鼠老孙

提到肉眼能看见的星星,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视星等?

视星等,是一个天文学的术语,最早由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制定,他将自己所编制的1022颗恒星,按照亮度分为6个等级,即1-6等星。后来人们将1等星定义为6等星亮100倍,根据这个定义,视星等被量化,每级视星等的亮度之间相差2.512倍。但随着科技发展,1-6的视星等已经不能描述所发现的星体亮度了,因此天文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将视星等进行延伸。

那些看起来不突出的、不明亮的恒星,并不一定代表他们的发光本领差。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恒星视亮度,除了与恒星本的光度有关,距离的远近也十分重要。同样亮度的星球距离我们比较近的,看起来自然比较光亮。所以晦暗的星并不代表他比较光亮的星细小。

那么是否代表距离地球越近的星体,越容易被肉眼观测到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影响视星等的因素,除了距离之外,还有星体本身的亮度等因素。举一个例子,巴纳德星距离地球仅仅只有6光年,但它的视星等为9.54等,因此并不能被肉眼所观测到。

排除了空气质量以及视力等原因,人们肉眼所能观测到的是6等星体。这些星体总共有6000多不到7000颗。最远的一颗星体,是一颗名为HD 188209的恒星,它的视星等为5.62等,距离我们大约有1.48万光年。

如果把肉眼能看见的“星星”改成“天体”的话,那我们肉眼所能看见的最遥远的天体则是三角座星系。它是继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之后,本星系群的第三大星座。距离地球大约300万光年。


科坛春秋精选

我们人类的肉眼能否看到某个物体,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多的由该物体所发射或者反射的光子进入我们的眼睛并让视神经感知到。

如果光源有很强的发射光子的能力,比如我们的太阳,那么即使它离得比较远(1.5亿公里),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它明亮的光辉;如果光源离得比较近(15厘米?),比如我们的手机屏幕,那么即使它发的光并不太强(太强了的话手机电池怕是要撑不住了),也足以让我们在阳光下看清楚屏幕上的字和图像。

这样以来题主的问题就相当于:是否有单颗恒星可以发射足够强的光,可以让我们在星系尺度上看见它?答案是对于普通恒星是做不到的。我们银河系直径有十多万光年,假设距离我们十万光年外有一颗普通恒星,即使它发出的光子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就来到了地球,但是因为距离过于遥远,在我们人眼大小的面积上无法接收到哪怕一个光子,所以我们就看不到它了。

如果我们的眼睛可以变大,那么就可以接收到一个甚至多个光子,这就是天文望远镜的口径(相当于眼睛的大小)为何动辄2米、10米甚至30米的原因。

如果我们每次可以接收来自很多恒星的光,那么进入眼睛的光子数量也会大大增加,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了,这就是为何我们能看到远在250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当然因为光子都混在一起了,所以我们没法分辨出单颗恒星了。

如果某颗恒星变成了超新星,爆发了,那么它会变得比普通恒星亮得多,有时候(相当罕见)这种亮度足以跨越星系的距离,让我们用肉眼也看到,比如1987年大麦哲伦云爆发的超新星。

宇宙浩瀚无垠,个人水平有限。如有疏漏,请多指教。


乔小海

是的,都是银河系内的。

通常情况下,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共有四类:1、恒星:如太阳和北极星、织女一、天津四、南河三、心宿二等亮星和很多很多的较暗的星星;2、行星:肉眼只能看到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和水星共五颗行星;3、卫星:肉眼只能看到月球这一颗卫星;4、人造卫星:如果你经常观察夜空,那么你一定会偶尔看到过一颗很亮又移动很快的星星,亮度有时可以超过木星,速度大约二到三分钟就能划过整个天空,这就是人造卫星了。除此之外,有时我们还能看到比较亮的彗星,如1997年三四月间出现在夜空中的海尔波普彗星。

实际上,我们凭肉眼,大约一共可以看到大约六千颗银河系内的恒星(全天或全年能看到的)。并且这些恒星基本上都在距离太阳一千光年之内的范围内,而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直径大约在十万光年左右,可见我们的肉眼的观察范围,实在是小得可怜。


盛承军

没错, 地球上能用肉眼看见的星星只是银河系中,而而常见的星星只在一块块小区域之中, 就是下面这个小不点红圈圈.


有个思维误区必须要澄清一下, 就是我们晚上可以看到银河光带, 但并不代表我们看到了银河光带上的某颗星星. 就好像我们在太空中能看到的戈壁是黄色的, 但是如果戈壁上长了几颗绿树我们却看不到. 我们尽管看不到每一颗树木, 但长江流域的绿色我们还是可以看到.

我们看到绿色, 不代表我们能看到具体的某颗绿树, 同理我们能看到银河光带不代表我们能看到银河光带上的单个星星.

=======================================================

宇宙太浩瀚了, 人类只能望而生畏.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有大约4.2光年远, 一光年就是光以 30,0000公里/秒 的速度走一年(即365*24*60*60秒)的距离. 而100倍的声速(即100马赫的速度)也不过34公里/秒, 以这个速度走到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大致也要花4万年. 而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颗恒心, 直径10万光年, 最厚2万光年. 但银河系并不孤单, 就目前人类的认识, 宇宙大约有1000亿个星系, 一些星系之间组成了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距银河系最近的星系是仙女座星系(直径22万光年), 离地球254万光年. 地球上观测到仙女座星系发过来的光线, 是254万年前发出的, 那个时候直立人还没有诞生(直立人:180万~20万,早期智人:20万~10万,晚期智人:10万~现代人). 宇宙中除了仙女座星系与银河系逐渐靠拢外, 其他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 地球上从任意一个方向观测到的河外星系(银河系以外的星系), 都在离银河系远去, 而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 其远离的速度越快, 这也是是科学家得出宇宙正在膨胀的依据.

人们通过望远镜持续观测某个星系, 发现所有星系的光谱都是变得越来越偏向红色.

在可见光谱中, 红光频率低, 波长更长; 紫光频率高, 波长短. 而在人类可闻声波中, 声音的频率越高, 那么听起来越尖锐刺耳, 其波长越短; 声波的频率越低, 则听起来也就更低沉, 声波的波长也更长. 当一个一直按着喇叭的汽车远离我们而去时, 我们会听到的喇叭声是逐渐由"尖锐"向"低沉"的声音变化, 也就是我们听到的声波的波长被逐渐拉长, 频率也逐渐变得越低. 而在一个远离地球的天体的光谱中, 我们会看到它发射的光谱的波长也被拉长, 也就是频率变得更低, 因此一个远离地球的星体发出的光, 我们会观测到星系的光谱会发生"红移"现象. 而人们拍摄的离地球越远的天体, 也就是越古老的天体, 其画面也更红. 而宇宙大爆炸发射的光谱最开始由伽马射线/X射线, 逐渐被拉长为可见光谱(紫光370纳米-红光780纳米之间), 到现在已经被拉长到了微波层面(波长数千米). 现在整个宇宙都充满了宇宙大爆炸遗留下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打开收音机挺到的嘈杂声, 老式用天线电视机上看到的麻麻点点的嘈杂画面和听到的嘈杂声响, 都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信号在电视/收音机上的放大表现.

=======================================================

银河系大致有五条比较稠密的悬臂, 太阳系在这五条悬臂中穿行, 地球生物大灭绝间隔的周期, 似乎也与太阳系在悬臂中穿行有一定的关联.


GD2018

哪里的都有啊,怎么可能只是银河系的呢?银河系在天上不是可以辨别的吗?就是那条带子。



其他的,有一部分是银河系的,有的就是河外星系了!我们肉眼看到的星星,其实有好多都不是一颗星星,而是一个星系。就像我们的银河系一样大,甚至比它还要大的多。



还有一部分就是特别巨大的恒星和宇宙星云。天狼星特别大,它比太阳大老鼻子了!



巨大的星云里面更是包罗万象,大的很。


烟言演咽

1:那么,答案是不好说,如果算上超新星或者伽马射线爆的话,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星星就有可能来自于银河系之外,而如果从长期稳定的范围来看,基本上人类肉眼可以看看的单个恒星都在银河系以内。



2:实际上大部分超新星爆发,是人类无法直接看到的,但是在1987年2月23日的时候,一位加拿大的天文学家,在大麦哲伦星系中发现了一颗视星等为5等的天体,然后,这颗对外发光的天体被确定为是一颗超新星,同时这也是一颗用肉眼很容易看到的超新星,并且不在银河系之内,所以如果这么说的话,人类是有可能看见银河系之外的单个天体或者恒星。



3:不过,如果我们从长期稳定的范围来看,超新星能被肉眼看到只是暂时的,所以一般来说不计入记录范围之内,那么人类究竟能看到多远的单个恒星呢,这里要提到一个名词,叫做视星等,什么是视星等呢,答案就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星体亮度,那么视星等的数值和恒星的亮度是呈反比的,数值越低,恒星的亮度越高,比如太阳的视星等为—26.71,数值为负数。



4:那么人类可以看到视星等的极限为5.7~6.3左右,如果是星系的话,那么人类可以看到银河系之外的仙女座星系以及三角座星系,但这里讨论的是星星,也就是单个的恒星,那么由于视星等的极限,人类最多最多也就能看到6等星。



5:而有学者认为,人类肉眼能看见的最远的恒星是船尾座的HD61227,其视星等为6.34,但我认为这个信息并不可靠,因为这颗恒星距离地球达到4万多光年,而一般来说,人类能看到的最远恒星大约只有1万多光年左右,而比较可靠的是位于天鹅座一颗叫HD188209的恒星,这应该才是人类肉眼能看到的极限,也是今天最终的答案,当然了这颗恒星自然是在银河系之内的,只是因为亮度太低,我们一般很难注意到,所以,说了这么多,小朋友们,你们懂了吗………


种植恒星

这个问题现在谁也不好说,有没有银河系还另说呢,旅行者号在飞到太阳系边缘时候超乎寻常的降速,至今没能飞出去,特斯拉当时预言太阳系周边有保护层,现在的问题是,在地球以外的任何星球上都不能看到星星,太空中是一片漆黑,跟地球上的景象完全不同,有人猜想,太阳系的边缘的保护层或许是一层特殊的焦距装置,这个装置让人们只能在地球上看到外星系的景象,这是很奇怪的。我个人的一个想法是,或许太阳经过某种特殊的双缝实验效应,让人们只有在地球上可以观测到外星系,这些星系或许就是太阳经过双缝造成的投影,全是假的。没准太阳系就是一个“人造囚笼”。纯属想象,轻喷。


过去与今天

聪明!这就是时空扭曲,也许在同一时间,你看到光的时候,该星球已经毁灭200万年了,理论上,你的速度达到光速就可以实现时空旅行,但是只能向未来延伸,也就是说可以去未来,但是因为宇宙中有虫洞的存在,所以理论上你通过虫洞,就可以回到同一时空下不同时间段的统一位置,也就是回到过去,时空扭曲会在每时每刻发生,现在你所经历的是立体以后的结果,如果由三维空间变成四维空间,理论上你可以在任意时间同时存在,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回到20年前的时候,再看看你过去的样子,另外也提醒那时候的你好好学习,否则你不可能像我编出这么多,好了,我真蒙不下去了!就这样吧// @哲5555: m31距离254万光年?那么说。是不是就等于说我们现在看到它的的星光。是它在254万年以前所发出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