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金鐵鍋具:試驗20萬次,獨掌三大祕笈

攻城不怕堅,

攻書莫畏難,

科學有險阻,

苦戰能過關。

—— 葉劍英

因陋就簡、修舊利廢、艱苦創業。在無資金、無技術的情況下,金鐵集團鎰康公司專業技術團隊靠著外出參觀帶回來的音像資料,認真鑽研反覆試驗,報廢了20萬口鍋具之後,終於在破舊的廠房裡成功打造出了第一口承載著金鐵集團轉型的鍋具。鍋具一面世,就受到市場的歡迎。一年多時間,鍋具等產品銷售收入就達到3000多萬元。

「工匠精神」金铁锅具:试验20万次,独掌三大秘笈

汪世磊

“80後”汪世磊就是這個專業技術團隊的帶頭人。該團隊已掌握了鍋具生產流程全部核心技術,擁有自主創新的三大工序技術秘笈。

3月6日,市委書記王建太在金鐵集團調研時說:“金鐵集團在艱難境地求生存的精神,值得許多企業學習。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金鐵集團鎰康公司研發團隊吃苦耐勞,永不放棄的創新創造精神。”

金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偉說:“企業在延伸產業鏈、實現產品轉型時,正是金鐵集團最困難的時候,連續6個月沒錢給職工發工資,就是靠汪世磊等專業技術人才的創新創造,硬是為企業產品升級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這種職工的創新創造精神,在我們困難企業顯得尤為珍貴。”

「工匠精神」金铁锅具:试验20万次,独掌三大秘笈

拒絕高薪挽留 紮根金鐵

1984年出生的汪世磊,畢業於鄂州大學。從上班開始,見證了金鐵集團的輝煌和衰落。2008年,在金鐵集團效益最好的時候,汪世磊成為一名產業工人,他的命運和金鐵集團的興衰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言語不多,愛鑽研是汪世磊最大的特點。走出大學校門,進入金鐵集團後,他從學徒工幹起,刻苦鑽研機械原理和設備性能,堅持從實踐中學習新知識,增長新本領,哪裡有故障哪裡就有他的身影,通過不斷的磨練,很快成了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師傅眼中的好徒弟、領導眼中的好苗子。

2012年,汪世磊和金鐵集團一樣步入快速成長期,他被調到公司鍊鐵廠擔任設備技術員。這裡設備多、任務重,可他無怨無悔,常常顧不上休息,加班到深夜,抓管理、訂規範、預檢修、嚴診斷,靜下心來認真當好設備的“主治醫生”,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設備痼疾,解決了一道又一道技術難題。他先後參與了98平方米燒結機技術改造設計、燒結脫硫系統生產攻關、球團大修和鏈板機改造、燒結混合機傳動系統故障處理及520立方米高爐停爐方案制定等重大項目。

「工匠精神」金铁锅具:试验20万次,独掌三大秘笈

經過幾年的“淬火”錘鍊,汪世磊成長為一名技術全面的設備管理人員。

隨著國家鋼鐵去產能政策,國內鋼鐵行業進入嚴冬,規模不大的金鐵集團,日子更加難過,大高爐停產,人員富餘。2015年,金鐵集團組織部分有修理技術的工人,前往1000多公里外的青海濱地鉀肥公司從事設備運保和技術服務工作,其實就是勞務輸轉。汪世磊就是其中的一員。

“企業好,才有職工的好。”汪世磊深深地感到企業才是自己的靠山。

在青海,汪世磊充分發揮個人技術專長,在設備維護保養、定修檢修及設備管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業績,得到青海濱地鉀肥公司負責人的高度評價。合同期滿後,企業以高薪挽留汪世磊,但對金鐵集團有著深厚感情的他說:“我的根在金鐵,我要用實力和技術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完成規定工作任務後,汪世磊回到了培養他成長的地方。

「工匠精神」金铁锅具:试验20万次,独掌三大秘笈

無資金無設備 試驗用了20多萬口鍋具

企業的轉型,主要靠資金和技術做支撐。2016年,當金鐵集團提出轉型發展時,職工已6個月沒有發工資,賬面沒有資金。破舊的廠房和生鐵原料就是轉型的原始資本。

經過企業興衰洗禮的汪世磊已成熟了,他作為研發團隊的核心,全程參與了精品鍋具的研發。

當時,按市場行情測算,建鍋具廠房需要資金2000多萬元,技術轉讓費用400多萬元。要錢沒有,就改造東大山鐵礦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廠房,建設中頻熔煉爐壓鑄鍋具,汪世磊和他的團隊邊建設邊生產鍋具毛坯。

在許多人的眼裡,鍋具的鑄造應該很簡單,鐵水澆鑄,打磨之後就可以了。而在實際操作中則複雜得多。僅壓鑄鍋具毛坯一個環節,汪世磊和他的團隊就用了45天,澆鑄試驗了兩三萬口鍋,逐漸掌握瞭如何讓鐵水達到最佳壓鑄條件,同時還能保持“人參鐵”品質的方法。

這個秘訣成為金鐵集團掌握的獨有核心技術,但這僅僅是鍋具生產的第一步。

「工匠精神」金铁锅具:试验20万次,独掌三大秘笈

在鍋具研發的日子裡,每一個環節都是汪世磊和他的團隊創新創造的過程。因為,在決定上鍋具項目之前,金鐵集團的每一名技術工人都沒有接觸過精細的鍋具生產。沒有資金引進成套生產設備,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是工人在自行研發生產工藝。汪世磊說,在鍋具打磨環節上,由於鍋具無法固定,打磨機的底盤高速旋轉,放在上面的鍋就飛出去了。汪世磊靠自己的理解,生產了一套特殊裝置,將鍋具固定在高速旋轉的轉盤上,打磨出來的鍋具像絲綢一樣光滑,像鏡子一樣明亮。

2016年,金鐵集團鎰康公司組織進行鍋具高溫滲氮技術攻關。滲氮,就是經過處理後,在鍋具表面形成氮鐵化合物層,使其表面硬度增加,起到防刮耐磨的特性,這是鍋具生產最關鍵的核心技術。僅引進滲氮技術,就得花費400萬元。企業沒有錢,只能依靠自己的專業團隊進行創新創造。

「工匠精神」金铁锅具:试验20万次,独掌三大秘笈

汪世磊一頭扎進技術攻關中,不斷進行設備調試,通過查找資料,反覆進行試驗,不斷調整滲氮介質,優化工藝參數,經過幾萬口鍋具的實驗,掌握了鑄鐵鍋具在不同溫度、不同介質、不同時間段的工藝參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技術秘笈。

清理老舊廠房,維修二手設備,利用廢舊材料,修復閒置裝備,從零開始,建成了精品鍋具生產線和精密鑄造生產線。汪世磊從頭學起,利用十個多月時間,穩定了生產工藝,掌握了生產流程全部核心技術,擁有了自主創新的三大工序技術秘笈,實現了鍋具的規模化生產和壺具等工藝品的研發製造。

從設備安裝調試,到打通壓鑄、打磨、滲氮、氧化等16道工序的所有技術瓶頸,汪世磊和他的專業技術團隊先後用20多萬口鍋具進行了試驗。當第一批合格產品出爐時,這不僅是金鐵人“勇於創新、攻堅克難”精神的真實寫照,更是金鐵人面對企業生存發展,與市場需求“賽跑”的勇氣與擔當。

一口鍋承載了一個企業轉型發展的希望。在金鐵集團最困難的時候,這口鍋穩定了職工的心,讓企業看到了轉型生存的方向。

「工匠精神」金铁锅具:试验20万次,独掌三大秘笈

愛鑽研肯吃苦 團隊合作結碩果

在採訪汪世磊的時候,他說的更多的是和他一起共事的團隊成員。他說,沒有團隊成員的共同協作,就沒有“金鎰康”鍋具的面世。

金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偉說:“在金鐵集團最困難的時候,企業員工艱苦創業、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把企業從死亡的邊緣,拉到了求生存、促轉型的軌道上。職工的專業技術創造力顯得尤為珍貴,尤其是在研發鍋具的時候,汪世磊和他的團隊成員團結協作起到了關鍵作用。”

這個專業技術團隊加上汪世磊最初只有5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愛鑽研,肯吃苦,都能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到鍋具產品的研發上。

「工匠精神」金铁锅具:试验20万次,独掌三大秘笈

老職工王集樞快要退休了,按大家通常的看法,他已經沒有多少激情和闖勁了。但在鍋具壓鑄調試過程中,王集樞和汪世磊一起,一連45天守在現場,每天熔化鐵水,壓鑄鍋具,觀察分析鐵水的溫度和壓鑄時間。他盯著秒錶,在4個機位上尋找最佳壓鑄時間,總結出了一套科學的方法,取得擠壓鑄造工藝技術突破。這個環節的創新試驗,王集樞陪同汪世磊反覆試驗了2萬多口鍋具。

老企業雖然包袱沉重,但培育了一批執行力強的產業工人,這是企業最厚重的財富。

在鍋具研發的每一個環節,都滲透了技術工人的大量心血。每一批次鍋具滲氮的時間都在48小時以上,為了準確控制各項參數,掌握第一手資料,成品車間負責人趙金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堅守在滲氮爐旁,根據設備運行狀況及時做出調整,隨時向汪世磊報告參數變化和設備運行情況。在兩個月的技術攻關期間,趙金有50多天沒有回家,為此,家人沒少埋怨他。

「工匠精神」金铁锅具:试验20万次,独掌三大秘笈

鍋具經過滲氮處理後,還有一個拉研拋光的過程。經過滲氮處理後,鍋具的磁性降低,清理鍋體表面附著物時,靠磁力吸附的裝置不起作用,轉盤高速旋轉時,鍋具飛出轉盤摔得粉碎。汪世磊一籌莫展,幾天吃不下飯。一次,他和技術工人馮繼元盯著拉研機動起了腦子,突然想起了在電視上看到的安裝汽車玻璃的吸附裝置,心中豁然開朗。他們設計加工了一套真空裝置,將弱磁性的鍋具固定,解決了生產難題。

鍋具成型後,給鍋具打孔安裝鍋把時,鉚釘孔的位置很難精準定位,不是把孔打偏了,就是孔徑不合適,導致大量成品在最後一道工序報廢。就這麼一個小小的細節,難住了汪世磊和他的團隊。一次下班時間,汪世磊偶然看到車間的掛鐘,時針和分針走成一條線段,他心中靈光一現,設計製作了一個固定圓盤,用圓盤上固定的點和活動卡簧,可以輕鬆地確定鍋具的打孔位置,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鍋具合格率。

「工匠精神」金铁锅具:试验20万次,独掌三大秘笈

汪世磊和他的團隊就是靠拼命鑽研的勁頭,攻克了鍋具生產的一道又一道難關。就是在這些企業技術工匠們的創新創造下,金鐵集團走出了谷底。汪世磊被金鐵集團評選為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並當選為市第八次黨代會代表。

2017年11月,金鐵集團2萬噸高端耐磨鑄鐵件項目二期工程開工建設,主要以生產高端搪瓷鑄鐵鍋具和小型民用鑄鐵件為主,設備採用全自動生產線,計劃今年6月份建成投產。目前,汪世磊和他的團隊再一次開始了新技術、新工藝的學習和探索,著手新產品開發和新裝備的安裝調試工作,踏上了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工匠精神」金铁锅具:试验20万次,独掌三大秘笈

【短評】企業轉型發展需要工匠精神

金鐵集團靠一口鍋具實現了從原材料生產到出售技術的華麗轉身,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轉型發展明星企業,其轉型的關鍵力量來自於汪世磊技術團隊吃苦鑽研的工匠精神。

所謂的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嚴謹認真、專注敬業的精神。金鐵集團作為一個老字號國有企業,雖然歷史包袱沉重,但培養了一批極具敬業精神的工匠,這是企業的財富,這種財富甚至比資金更重要。在金鐵集團處在最低谷的時候,正是有了企業的正確決策,充分調動起了工匠們的創造力,才有了企業的新生。

金昌是典型的工業城市,企業擁有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的工匠。這些工匠就是城市轉型發展的中堅力量。要將工匠精神融入企業生產每一個環節,使認真、敬業、執著、創新成為更多人的職業追求。通過弘揚工匠精神,努力攻克一批核心技術,提升整個城市的智能製造、綠色製造水平,才能使金昌真正走上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