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80%患者对它有6大误解,且越来越深

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再忙不忘保养身体,这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尊重。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在过去十年中,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近年来发病率呈迅速升高且患者的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那么,了解乳腺癌的这十大真相就十分必要了!

并非所有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80%患者对它有6大误解,且越来越深

真相1:乳腺癌并非不治之症

并非所有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80%患者对它有6大误解,且越来越深

目前资料显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可使乳腺癌死亡率下降15%-25%。临床上经过影像学的检查发现的不可扪及(触摸到)的乳腺癌其远处转移率低,10年无瘤生存率达90%以上。

真相2:没有家族史也会患癌

好莱坞女星朱莉的切乳防癌,让很多人了解到乳腺癌与遗传有关,那么“我外婆、妈妈都没有患过乳腺癌,我自己肯定不会患乳腺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并非所有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80%患者对它有6大误解,且越来越深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复杂,至今尚不能用已知的单因素或多因素模型来完全解释其发生机制与发展过程。因此遗传因素只是影响乳腺癌发生的因素之一,其他危险因素亦会对乳腺癌发生产生重要影响。

实际上遗传性乳腺癌大约占所有乳腺癌的5%-10%,大部分的乳腺癌与多因素的作用相关的。影响乳腺癌发生的其他因素包括:雌激素的刺激、电离辐射、饮食习惯和乳腺其他疾病等。

真相3:男性也会得乳腺癌

乳腺并不是女性特有的器官,男性同样有乳腺组织,只是外观上并不明显。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相比之下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仅为女性乳腺癌的1%左右。文献报道男性乳腺癌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5-65岁,约占全部乳腺癌的0.7%~1.2%。

并非所有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80%患者对它有6大误解,且越来越深

男性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BRCAl和BRCA2基因突变)、内分泌因素、电磁辐射以及环境的致癌化学物质等有关。

真相4:自摸检查不能代替定期体检

乳腺自我检查是妇女定期自行进行乳腺触诊,以期提高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但BSE的敏感性仅20%-30%。乳腺为体表器官,不少乳腺癌的征象可以自行检查发现,如乳房肿肿块、乳头血性溢液、乳房皮肤改变等。

并非所有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80%患者对它有6大误解,且越来越深

但不少乳腺癌,特别是病灶较小的乳腺癌,临床上没有明显症状,需要通过临床影像学的检查方法才能发现。目前的临床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乳腺自我检查仅提高良性肿瘤的检出率和活检率,并未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也不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真相5:没触及肿块也可能患乳腺癌

乳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乳房肿块,但并不是唯一的临床表现。随着广大妇女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和乳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工作的不断开展,愈来愈多的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被检出,其中25%~35%的不可触及病变为临床。

并非所有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80%患者对它有6大误解,且越来越深

临床上不可触及的乳腺癌多数由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发现。除了乳腺肿块,有时微小的钙化灶甚至是乳腺X线检查诊断乳腺癌的唯一表现。部分不可触及的乳腺癌中有22%~30%仅能由超声检查发现,特别是腺体致密的年轻患者。

部分早期的乳腺癌临床上仅仅表现为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的乳头溢液,乳腺X线及超声检查均阴性,仅能通过乳管镜检查发现。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乳腺专用MRI(核磁共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不可触及乳腺癌的临床检出。

真相6:并非所有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

尽管80%以上的乳腺癌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但并不是所有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实际上,很多的乳房肿块都是良性的肿块。

并非所有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80%患者对它有6大误解,且越来越深

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表现为无痛、质硬、边界不清、活动欠佳的特点;而大多数便面光滑、活动的肿块都可能是良性的肿块。如何鉴别乳房肿块的良恶性可通过超声检查、乳腺X线检查等作初步判断,最终需要组织学病理检查才能确定乳房肿块的良恶性质。

当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是难以初步判定乳房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因此,如果发现乳房肿块,首先需要到乳腺专科作进一步的诊断,以免延误诊治。


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再忙不忘调养自己,保持好身体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我是急救君,每天和您一起学一点实用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