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理解前端緩存

說起前端緩存,這真是一個百看百懂,百懂百忘的重災區。每次看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懂了,但是過兩天又忘了。究其原因,緩存對前端來說很重要,但是控制權卻是在瀏覽器和服務器手上。作為一個前端開發,我們一般不控制緩存,它對我們來說是透明的。但是這不是我們忘記的理由。為了拯救我自己於水火之中,所以寫了這篇文章,期望於達到“一看就懂,至死不忘”的地步。

一篇文章理解前端緩存

1. 名字解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分析整個緩存流程之前,先明確常見的緩存名詞。

1.1 Expires

Expires: HTTP 1.0的規範。用來告訴瀏覽器這個資源的過期時間。

例如:

Expires:Sun, 29 Apr 2018 14:21:43 GMT

每次請求這個資源時,瀏覽器自動判斷是否超出了這個時間,如果沒有超出,就直接使用緩存(http status:200 from cache),不發送請求。如果超出,看其他參數的情況。

缺點:由於Expires這個時間是服務器端的時間,如果客戶端的時間和服務器端的時間有誤差,那麼Expires就沒什麼用了。

1.2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 HTTP 1.1規範。用來定義緩存的過期時間。

Expires有服務器時間和瀏覽器時間不統一的問題,所以HTTP 1.1新定義了Cache-Control。它是一個通用HTTP頭,能分別在請求報文和響應報文中使用。例如:

一篇文章理解前端緩存

Cache-Control有很多值可以設置,在這裡只介紹兩個最常用的。

Cache-Control: no-cache // 瀏覽器不緩存, 返回的結果要看其他參數的情況Cache-Control: max-age=600 // 數字,秒,表示瀏覽器緩存10分鐘,這段時間內即使服務器資源有修改,瀏覽器也不會改變,這段時間內請求,http status是200 from cache

當Cache-Control和Expires同時存在時,Cache-Control會覆蓋Expires。可以這麼記憶,HTTP 1.1的新生代比老的HTTP 1.0總要有更多的優勢。

缺點:沒有缺點。

1.3 ETag

ETag: HTTP 1.1規範。服務器通過算法計算出的資源唯一標誌符(類同Md5碼)。

例如:

ETag:"d9f096d1f708c35fdd9c78bd422883cc"

Expires和Cache-Control只決定了瀏覽器是否要發送請求到服務器,並沒有決定服務器是否要返回資源。決定服務器操作的是另外兩個HTTP頭,ETag和Last-Modified。

瀏覽器在第一次請求時會保留ETag的值,並在下一次請求時通過If-None-Match或If-Match兩個請求頭將ETag傳給服務器。服務器傳來的ETag跟自己的ETag是否一致,就能清楚的知道是否要給瀏覽器新的資源文件。如果兩者一致,則http response返回空響應(http status:304),否則,返回新的資源(http status:200)

缺點:沒有缺點。

1.4 Last-Modified

Last-Modified: HTTP 1.1規範。表示資源在服務器上的最後修改時間。

例如:

Last-Modified:Sat, 28 Apr 2018 03:08:34 GMT瀏覽器在第一次請求時會保留Last-Modified的值,並在下一次請求時通過If-Modified-Since或If-Unmodified-Since兩個請求頭將Last-Modified傳給服務器。服務器比對兩個Last-Modified是否一致。如果兩者一致,則http response返回空響應(http status:304),否則,返回新的資源(http status:200)

唔,這貨與ETag簡直一模一樣有沒有。真的是簡單的一塌糊塗呢,可惡……=_="Last-Modified和Etag都存在的情況,它們要都符合才能返回304。這也很好理解,都是HTTP1.1的小兄弟,大家權利要統一。

缺點:如果這個資源在服務器上被修改了,但是最後的內容卻沒有變。這時候Last-Modified就匹配不上了,相當於多返回了一個相同的資源文件,浪費了流量。

2. 緩存判斷順序

上面已經說過以下三條規則:

  • Expires和Cache-Control決定了瀏覽器是否要發送請求到服務器,ETag和Last-Modified決定了服務器是要返回304+空內容還是新的資源文件

  • Expires和Cache-Control同時存在時,Cache-Control會覆蓋Expires

  • ETag和Last-Modified同時存在時,兩者都要滿足才會返回304

所以,緩存判斷順序可以簡單的理解為:

1. 先判斷Cache-Control,在Cache-Control的max-age之內,直接返回200 from cache2. 沒有Cache-Control再判斷Expires,再Expires之內,直接返回200 from cache3. Cache-Control=no-cache或者不符合Expires,瀏覽器向服務器發送請求 4. 服務器同時判斷ETag和Last-Modified,都一致,返回304,有任何一個不一致,返回200

3. 總結

弄清楚它們的關係之後,是不是賊簡單,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緩存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