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為什麼不研究提高小麥產量的科技?

黑子rs閒聊


在科學界不存在萬能的科學家,同樣與社會上一樣,術業有專攻,袁隆平研究的領域主要是水稻,也有著名科學家研究的領域是小麥,這裡介紹一下,“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也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的李振聲院士。雖然他的名氣沒有袁隆平院士大,但是對於國家糧食產業的貢獻並不比袁隆平院士小。他們兩人都是中國科學家中的傑出代表。


很少有人知道,今天我們中國大地的高產小麥凝聚著李振聲院士團隊的心血。建國初期,我國的農業科學家們發現,中國種植的傳統小麥經過數千年的人工選擇和栽培,如同溫室裡的花朵,抗病的基因已經慢慢消失,1956年,中國爆發了一次很嚴重的小麥條鏽病,條鏽病可以說是小麥的癌症,會大大影響小麥的產量,特別嚴重的可以顆粒無收。李振聲院士當時樹立的理想就是培育出優良抗病的小麥,解決這個世界性難題。他的路徑是遠緣雜交將偃麥草的抗病基因轉移給小麥,並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至此麥條鏽病發病率大大降低。所以我們一直很誤解的轉基因技術,其實已經被運用在了很多作物的生產中,優良的基因引入才能提高這些作物的生長能力。


李振聲院士研製的高抗病的小麥品種,已經累計推廣了3億畝以上,增產小麥超過了75億公斤,使得過去小麥低產區的面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提高了廣大北方農民的種植收入,也為解決人口的溫飽問題,提高中國的糧食產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科壇春秋精選

1102搞科研不是在家種地,想種什麼呢就種什麼,想搞什麼就搞什麼;科學研究需要有很多的數據,需要很多的實驗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先進的技術和超前的科研理念指導。

袁隆平先生就是他在農校試驗田中意外發現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因為在一株不育系水稻的材料支撐下,很好的解決了雄性不育系,優良基因篩選固定的問題,他利用該株水稻試種,發現其子代有不同性質。經過多年的研究才有人雜交水稻。

這是可遇不可求的。

科學研究不是簡單的類比推理。

袁隆平不一定非要去跨行去研究小麥等行業的,而且我國已經有非常厲害的專家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在研究小麥育種了。

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李振生先生,是我國農業發展戰略專家、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有“當代后稷”和“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之稱。2006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在李振生先生近60年的科學生涯中,系統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併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開創了小麥磷、氮營養高效利用的育種新方向,開闢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麥育種新領域,,提出了以“少投入、多產出、保護環境、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育種新方向。

他育成小麥和長穗偃麥草遠緣雜交新品種“小偃6號”,成為中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幹親本,其衍生品種50多個,累計推廣3億多畝,增產小麥超過150億斤。用遠緣雜交獲得的“小偃藍粒”育成了以種子藍色為遺傳標記的藍粒單體小麥和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系統,並建立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開闢了一條新途徑。通過多學科交叉與合作,開展了提高小麥個體和群體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產物的優化分配研究。籌劃組織“渤海糧倉”項目,分離出耐鹽小偃麥新品種和新品系。



另一位小麥方面專家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秉華,他利用遺傳育種技術,歷經數年成功研製矮敗小麥及其高效育種技術新體系,樹立了小麥遺傳育種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使我國小麥育種技術研究實現了革命性突破。

劉秉華教授帶領團隊推出的“矮敗小麥及其高效育種方法的創建與應用”榮獲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領先的創新成果曾被“綠色革命之父”、諾貝爾獎獲得者布勞格博士譽為“小麥育種的革命”。



所以小麥育種方面也有非常重要而厲害的專家,也已經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農業引擎

首先,不管是雜交水稻育種還是小麥育種均是一項耗費時間精力的長期工程。袁院士一生能把雜交水稻做到舉世聞名已經非常不錯了。再去做小麥首先是時間精力不夠,另外研究方法也差異巨大。所以,我國小麥研究的標誌性人物就是另一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科院遺傳所的李振聲院士。非常有幸在農科院聽過李院士的報告,很樸素,演講稿還是自己手寫在信紙上。


相比水稻而言,小麥的研究工作更復雜困難。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小麥是異源六倍體,而水稻是二倍體;二是小麥的基因組序列一直沒有完整的測序結果,直到今年才有一個完整的六倍體基因組序列。而且小麥的遺傳轉化也特別難,水稻的怎麼轉都有,效率60%以上,小麥一般研究室做不了,只有少數幾個實驗室能穩定的做出來。所以各種因素都抑制著小麥的研究工作。


柳小慶

這麼說吧,我國有很多優秀的小麥育種專家一生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所以,袁隆平院士不必跨界,把更多心思放在雜交水稻的研究上即可。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袁隆平一生致力於水稻的科學研究,本身就是一件費力費神的事情,他也是凡胎肉身,沒有三頭六臂,有些時候也是分身乏術,在一個領域專心致志有什麼不好,為什麼非得牽強附會的到另外一個領域做出點什麼?你是覺得袁隆平院士在稻穀育種領域做得好不夠多麼?更何況,就我國目前的小麥育種情況來看,我國小麥的平均畝產量和總體產量已經在世界遙遙領先了!

不用袁隆平出馬,我國就有一大批優秀的小麥育種專家在努力提高我國的小麥產量和育種水平。

中國小麥育種世界領先!

誠然,袁隆平院士是世界公認的水稻育種專家,更是被尊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在國內外獲獎無數,載譽滿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國的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育種就一文不值。可以這麼說,我國的小麥育種技術在世界上也是處於領先地位。

目前我國小麥的平均畝產達到了840斤,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500斤左右,中國人能夠吃飽飯,吃的好,少不了袁隆平為代表的這些糧食科研人員的辛勤努力,向他們致敬。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2.23


糧油市場報

題主可能把育種家們的工作想的太簡單了。大家都知道糧食問題一直是中國的根本問題,除了水稻外,還有很多重要的作物,比如小麥,穀子,高粱,玉米,都面臨著必須保證穩產,增產的巨大壓力。

袁老一生專注水稻育種事業,做出卓越貢獻,而且水稻也是一種全球性的作物,所以袁老的工作成果廣為公眾所知。但其實對於每一種作物,都有很多人畢其一生在默默的付出。


比如說小麥,也有很多重量級的育種家。比如趙洪璋,金善寶,從新中國成立開始,就一直在小麥育種領域耕耘。而這些老先生並不為太多人所知,主要是因為他們故去甚早,當時的媒體還沒有現在這樣的傳播力度。

趙洪璋(1918—1994)


金善寶(1895-1997)


說到健在的育種家,還要提一位仍然非常活躍的老先生,“雜交穀子之父”趙治海。趙老對穀子育種的貢獻不亞於袁老之於水稻,所以有所謂的“南隆平,北治海”之說。

趙治海


穀子就是小米,是我國特有的具有悠久馴化歷史的作物。傳統的穀子畝產只有2,300公斤,趙老從80年代末開始專注穀子雜交育種,到今天已經將畝產提高到800公斤以上。


我前幾天有幸還和趙老見面聊了很久,討論利用新一代分子育種技術加速穀子育種進程的可行性。我也深刻的感受到,趙老對基礎的科學問題仍然有濃厚的興趣。



所以大家應該瞭解到,我們身邊有大批踏踏實實做著事情的人,這才是我們國家能夠飛速崛起的根源。


羅生物語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隔行如隔山,並不是針對水稻的研究可以輕鬆放到小麥上的。如果是這樣,那麼科學上的事情都可以以一推十,那麼就沒什麼問題是難倒科學家的了。

所以,在面對糧食產量少的問題上,解決了水稻的問題就已經是解決了很大的人口問題、社會問題。畢竟中國14億人,吃米的多還是吃飯的多呢?

其次,我們還要聊一聊袁隆平院士自身的原因。

一開始就選擇了水稻的雜交方向,如果半路去換,意味著所有問題都得從頭再來。說的功利一些,袁隆平院士這樣選擇,很可能在兩個領域都沒有建樹。

這裡要提一位大家可能不認識的科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李振生先生。他是我國農業發展戰略專家、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有“當代后稷”和“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之稱。2006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他其實就是小麥界的袁隆平。

他最大的成就就是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併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

而這個品種和方向,少投入、多產出、保護環境、持續發展。給中國的糧食問題又再提高了一個水平。

說到底我們還是對他不太熟知,也就是因為袁隆平的大名已經如雷貫耳。


不哈韓的小韓

因為雜交小麥這項工作已經有人做了。

“南袁北李”,在作物育種界還是很有名的一句話,但是相比袁隆平先生的名氣,作為“北李”的李振聲先生就不那麼被大眾所知了。李振聲,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有“當代后稷”和“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之稱。

雜交,實際上就是運用生物學上的雜種優勢來進行品種的選育。但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基因組要純。水稻作為自花授粉的作物,雜交無疑可以帶來巨大產量提升。但是小麥則不同,我們現在所種植的小麥是在野生原始小麥和兩種雜草雜交進化而來的,其基因組本身就高度雜合。並且不同於水稻是兩倍體植物,小麥是六倍體植物,在雜交育種上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李振聲先生的“小偃”系列品種,就是採用小麥和遠緣牧草進行雜交育種,從而讓小麥獲得牧草優良的抗病特性。“小偃6號”還被選為我國小麥育種的骨幹親本之一,是我國北方麥區的兩個主要優質源之一。1985年,“小偃6號”獲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此外,李振聲院士還用遠緣雜交獲得的“小偃藍粒”育成了以種子藍色為遺傳標記的藍粒單體小麥和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系統,為快速選育小麥創建染色體工程育種新系統。

科學研究,是一項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的工作。一位育種學家,或者科學家,可能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在某項工作上才能稍稍有所建樹。袁先生為大眾所知,無疑是好的一面,但是袁先生的成功並不只是因為他一個人,在其背後也是有著一個團隊的默默付出。這些年,我們看到了施一公、饒毅、顏寧等等明星科學家,但是同時我們應該知道,更多的科學家都在為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世界,奉獻著自己的青春,他們或許默默無聞,但同樣值得我們的尊重與讚揚。我們應該記得,我們現在生活的每一點改變,可能都包含著無數的科學家做出的努力。


核酸君

到底雜交水稻好吃不好吃,我只知道學校工廠低檔次飯店用的是雜交水稻,當官的有錢的吃的是日本泰國進口大米,差不多的人家裡也吃的東北米,為何不把水稻品質提高,產量太高價格低效益並不好,如果小麥也來個高產量,低品質,那不是害人嘛!


天高雲淡之浪子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可以捫心自問,一個人所學的專業、個人的精力能否允許全面開花,四面出擊嗎?民諺講:業勤於精,術有專攻。

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至今仍孜孜不倦,窮起精力向更高更遠的目標衝刺。之於小麥的研究,前些年不是也有一個院士獲得大獎。他們分工不同,研究的領域不同。但是他們都在為解決中國人的飯碗問題而努力。

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把一門學問學懂弄通,把自己所研究的專業,在科學實驗上有所突破就已經了不起了。貪的多,爵不爛。道理就在於此。


吉祥如意

可能大眾會認為袁隆平院士雜交水稻做的很突出,去研究小麥也可以很突出。這可能真的是一個誤區。

小學生會學習生物,高中生也學習生物,可是讀到了博士其研究的可能只是侷限在一個細胞。這說明了,在科學領域越往前走,研究的路子就越窄,因為科學世界未知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夠研究透徹生物領域的某一塊內容,那就很了不起了。袁隆平院士也同樣如此,他們團隊也只是致力於如何將雜交水稻產量提升品質得以改良。

其次來說,小麥問題,國內也有很多專家在進行研究,育種專家李振聲、程順和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對他們貢獻的認可。科學研究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如果說現在袁隆平院士跳轉到小麥領域的話,即便他的理論應用技能再高短期內可能也無法做出成績,當然我也不否認在小麥領域能夠做出突出貢獻的可能性。科學研究你可以通過文獻資料瞭解到別人在做什麼,做到什麼地步,吃透別人的原理,具體到實踐則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們也同樣從事育種行業,導師每到花期都要親自下田,觀察材料性狀,她曾說依照她幾十年的實踐經驗尚且不能對有些材料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斷,交給我們她更不能夠放心。實踐出來的經驗有時候不是書本上能夠表達出來的,具體到研究還是要專業的人從事專業的事情,研究做好自己的事情。

有什麼疑問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也歡迎大家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