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

她叫杨小飒

可以这么说,中国人的口粮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出现盈余,说中国人碗里盛的都是中国粮,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中国人的油料作物已经严重依赖进口,最明显的就是大豆,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约为1.15亿吨,其中85%左右都是大豆!

中国人口粮可以自足,油料依赖进口!

可以这么说,中国人的主粮连年丰收,足够自产自足!但是中国人的油料作物无法自产自足只能依赖进口!中国人饭碗中毫无疑问装的都是中国粮!但是中国人的油瓶子里却被外人所把控!

我国能不能种植出满足国内需求的1亿多吨大豆,而不进口一点转基因大豆呢?当然可以!但是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呢?笔者大概算了一下,大概是8亿亩左右!

口粮作物和油料作物就好比是“鱼”和“熊掌”,两者并不能够得兼。

口粮”和“油脂”,两者不可得兼!

这相当于什么概念呢?我国目前的耕地面积是20亿亩左右,这就相当于每年要用全国耕地40%左右来种植大豆,虽然大豆可以套种,但是用8亿亩的面积来种植大豆,毫无疑问将让小麦、稻谷和玉米这三大主粮的种植面积严重萎缩!

油料作物种植少了,大不了就是少吃点油,少吃点肉,相对来说影响小一些!

如果主粮作物种植少了,将意味着很多人将吃不饱饭,食物紧缺,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这就是大问题了.......

我国油料作物依赖进口状况难改观!

所以,我国每年粮食丰收是不假,这一点毋庸置疑,统计部门并没有造价!

但是,我国油料作物特别是大豆严重依赖进口,每年进口近亿吨也是事实,这也是迫不得已!

希望国产大豆可以振兴,减少我们对于进口大豆的依赖!

但是要想指望国产大豆彻底打败进口大豆,笔者对此很悲观!

所以,我国每年粮食丰收,但仍需大量进口的情况不会得到改善!

不要以为我们“地大物博”了,其实真的没有!

我是三农媒体人——钟情三农。

希望大家在下方多多留言与我交流!


钟情三农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收藏的人很多,回答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核心问题是供需结构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生产的东西很多但不是急需的,急需的又没有生产出来。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十几年增产,近三年来稳定在12000亿斤左右,但从粮食总产量来讲已经能够满足自给,但因为粮食生产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农产品仍需要大量的进口。我国的粮食结构一般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薯类、杂粮构成。其中小麦和水稻的产量能够满足自给,玉米的产量有较高的库存,而大豆则需要大量进口。从11月份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得知,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量有可能突破9000万吨,2016年我国大豆消费量9300万吨,国内产量才1000多万吨,80%以上需要进口;2015进口大豆8169万吨、豆油881.79万吨,占国际大豆、豆油贸易量的80%。虽然我国已经开始调整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并积极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政策机制,提高了农民种豆的积极性,预计今年我国大豆产量能超过1400万吨,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相当大的缺口。

另外,优质小麦的进口量连年增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强筋、弱筋等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小麦的品种结构仍以中筋高产小麦为主,小麦内部的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开展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的就是这类问题,相信在全盘统筹考虑下,我国粮食能够实现产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南繁北育2017

中国粮食已经连续12年增产丰收,从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9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粮食进口量却也在一直攀升,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我国粮食虽然连年增产,但是相对需求还是有一定的缺口的,像大豆和大米、小麦、玉米,这些需求还需要进口来满足。

二是,我国是世界WTO贸易国,完全禁止进口别国的粮食,从自由贸易的规定上也说不过去。就好比,别人完全禁止进口我们的粮食,没有理由的话,也是说不过去的。

三是,国外部分农产品成本低,加工企业进口用来加工饲料等等,能降低相应的生产成本。

而在事实上,在进口的2400亿斤粮食中,大豆占了大头。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8169万吨,比2014年增加了14.4%。

也就是说,中国目前进口的以油料作物为主,小麦、玉米进口量并不算多。

至于养殖业、蛋奶业并不存在大量进口这一现象,美国牛肉等才是今年刚刚登陆中国市场,而且没有任何竞争力,至于鸡蛋等至今没有允许进口。

从这点来说,其实我国对粮食的保护是非常严谨的,并不是像网上传得那样大量进口,适当的进口粮食、保证一定的粮食进口渠道,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都是非常必要的,希望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下载云种养app,专业回答农业相关问题】


云种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说两个名词,一个叫“结构性失衡”,一个叫“供给侧改革”,这两个名词来形容我国最近的粮食问题再合适不过了,虽然是两个学界的专有名词。

正如你问题中所讲的那样,我国不缺粮食!小麦、稻谷、玉米不管是别人诋毁也好,嘲讽也好,确实是年年丰收,但是大豆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造成了小麦供给平衡,稻谷供应稍多,玉米库存高企,大豆进口激增的情况,这样的不平衡也被称为“结构性失衡”。

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明确指出,2016年全年,我国大豆消费量9300万吨,国内产量才1000多万吨,也就是说80%以上需要进口;去年进口大豆8169万吨、豆油881.79万吨,占国际大豆、豆油贸易量的80%。

第一,这跟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有关:生产一吨大豆比生产一吨玉米多用三倍土地。世界大豆主产地巴西,全国有2.3亿公顷荒地,用1亿公顷放牛,剩下还能有19.5亿亩,是我国耕地的全部。

第二、这跟人们富裕起来有关:从吃饱到吃好。吃好的主要标准就是优质蛋白加植物油。我国人均大豆消费量已达66.9公斤,为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植物油消费量88.7公斤,也很高。“如此大的消费量,必须进口”。

第三,这跟产业化有关: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中,只有大米基本自给,其他的如玉米、大豆等,进口到岸价都低于国内价,大量进口是客观规律。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除了大豆以外,我国所有的粮食都能自给自足,但进口大豆总量高居不下的现状近期内很难改变。

于此同时,难以改变的有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及价格的低迷;

国内玉米库存量高企不下的情况;玉米价格不如往年的情况......

大家关于三农行业,特别是粮食、油脂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或者提问直接@粮油市场报。

本报作为全国唯一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行业报纸,无论是出于专业角度还是职业道德,都会为你提供精准的行业资讯。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在悟空问答等你!

9.19


粮油市场报

中国国际环境比较恶劣,粮食安全像能源安全一样始终是悬在兔子头上的剑,天生的粮食(炮火)不足恐惧症,导致中国就算有能力自给自足,也会不停买买买。

从经济上看,中国农业还是比较传统,效率低,导致中国本土粮食价格居高不下,从国外购买会比自己种要便宜。另外,庞大的人口,导致完全自产,就不得不用绝大部分耕地种植水稻小麦,会使得耕地质量快速降低,更不利于国民饮食结构多样化——进口粮食可以释放很多耕地,用来种植多种多样的作物。

正如知乎网友携笔从农所言,导致我国大量进口粮食的内在原因就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存在大量的、高成本的、低端的产能,以至于没有竞争优势。因此,需要对这部分产能进行改造、淘汰、升级。

1、国际市场的粮食品种价格普遍低于国内这点是很清楚的。

在粮食作为饲料和工业消费的额时候,加工企业肯定会选择更便宜的原料。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进口的粮食中,有近70%的大豆。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价格更便宜,出油率更高。而国内因为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低,与国际粮价无比较优势,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都无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竞争。另外一个原因是,美国、欧盟等国家,对出口的农产品进行了大量补贴,使其农产品可以倾销到他国。正因为价格的驱动,即使国内的粮食有库存,足够自足,依然会进口粮食。2015年国内玉米产量过大,今年2016年,玉米临储被取消。用2016年粮食行业内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讲,即使今年全国农民不种一颗玉米庄稼,释放这些库存,国内也不会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但是,我们依然在进口玉米,不过是比例降了一些。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3月我国已累计进口玉米65万吨,其中3月份进口量达57.54万吨。

2、国内粮食需求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现在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口粮,现在工业和其他方面的用粮在日益增加。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也看出,我国粮食的口粮消费,虽然占大头,但增长很慢,年均增长只有0.7%。粮食不再单单只是解决国人的食用需求,还有工业上的需求。

3、国家正在逐步放低粮食自给自足的警戒线粮食安全是国家关心的,更是很多民间的爱国人士、民族主义者所关心的。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说,粮食安全确实是必须的。但自给率达到多少还是合适的,民间的民族主义者几乎很少去关心,还好,我们的政府做了决策。如果仅仅单纯从口粮消费的角度来说,我国要养活13亿人口,是没有问题的,完全是可以自给自足。但如果加入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以我国的人口基数和农业产能来说,很难达到足够的自给自足。而且,从上述2的分析来看,我国自己生产出的粮食,没有比较优势,在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领域没有竞争力,而进口更具优势。因此,无论从实际情况出发,还是经济的客观规律角度出发,无论是否愿意,我国都不得不面对和放低粮食自给自足的警戒线,不断温性加大粮食进口,与此同时,加大国内的粮食产能。以目前的大豆形势来说,我国想要维持大豆较高的自给率已然是不可能的了。如果国家强行减少粮食进口,甚至禁止粮食进口,那些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企业都将受到重大的影响,甚至影响民生。


政商参阅

中国的粮食一般包括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薯类,国际上一般还包括杂粮。其中主粮作物是玉米、大米和小麦。根据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最新的供需平衡表数据显示,我国玉米预测2016/17年度玉米期末库存为25779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22.117%。16/17年度小麦库存量4684万吨,库存消费比为40.31%。16/17年度我国稻谷期末库存展望为10691.3万吨,库存消费比53.74%。小麦和稻谷都在国际上18%的安全线以上,而玉米更是能够再吃一年多,即使没有新收获玉米。但是大豆的情形比较糟糕,进口量占国内总供给量的85%以上了,可以说我们基本上都是在吃进口大豆及豆油等产品。所以说我国粮食自给自足,应该不包含大豆。

但是,我们看到2015年和2016年,除了大豆,玉米、小麦和稻米的进口量也暴增,2016年中国进口稻米353万吨,创纪录高位!2016年中国进口小麦337万吨。 中国2015年玉米进口量为473万吨,大麦进口总量为创纪录的1,070万吨,同比增加98%。高粱进口量达创纪录的1,069万吨,同比增85%。

其中原因各不相同,除了大豆是实际的严重供需矛盾,人们对蛋白和油脂的需求,继续催生对大豆的强烈进口需求。稻米和小麦的进口,除了稻米进口承担了债务处理、平衡与周边国家贸易逆差等政治功能外,还有质量结构矛盾问题,中国人对优质小麦和优质大米的强烈需求,使得小麦和稻米的进口剧增。而玉米、高粱和大麦进口的大增则是由中国玉米价格过高导致的,使得南方地区进口玉米和从东北运输玉米的价差过大,而高粱、大麦都可以做饲料,又没有进口限制。玉米是有配额管制和国有企业掌握绝大多数配额,都则玉米的进口量将会超千万吨。


布瑞克农业数据

首先,大家应该明白,所谓的自给自足,指的是吃饭,是人吃的饭。但是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吃饭,还得吃肉,还要用油做菜,还得穿衣,有田地种棉花等经济作物。这些都需要土地来种。这些年,工业和房地产发展很快,农田被占用十分严重。好的耕田越来越少,我们的土地能把人吃的粮食种够就不错了,哪里有闲的土地种其它东西呢?

之所以进口那么多的大豆和玉米,那都是做饲料用的。美国的大豆和玉米都是机械化耕种,而且一年可以收获不止一茬。美国的耕种效率高,成本也低。一个人种几千亩地是轻轻松松的。这样种出来的粮食当然成本很低。全世界生产的粮食不都是给人吃的,大部分是给牲口吃的,这包括帮我们工作的牲口,如马,驴,牛等,它们也是要吃粮食的,而且胃口也不小。吃的肯定比人多。有统计资料,全世界生产的粮食70%都是给牲口吃的,占了绝大部分了。我们饲养业中,猪牛羊等畜类都要吃很多饲料。禽类和鱼类也要吃饲料。只不过禽类吃同样多的饲料转化成肉的比率高一些。最不合算的就是牛,吃一斤饲料能长出来的牛肉远远低于鸡。以前网民还责备为什么要养白羽鸡,肉太嫩,根本比不上走地鸡。要知道,白羽鸡长肉多,消耗饲料少啊!

除了肉,我们生活中需要大量的食用油。进口的大豆除了做饲料,也有很大一部分榨油了。国产大豆只够中国人做豆制品吃的,不够榨油,也不够做饲料。这是为什么,中国要大量进口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现在大米也不少进口了。如果中国土地生产效率低,成本高,那还得进口更合算些。


海外美食作家冰清

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61624万吨,比上年减少520万吨。全年谷物产量56517万吨,比上年减产1.2%。其中,稻谷产量20693万吨,减产0.6%;小麦产量12885万吨,减产1.0%;玉米产量21955万吨,减产2.3%。

亮点是油料产量3613万吨,增产2.2%。肉类总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5299万吨,下降3.4%;牛肉产量717万吨,增长2.4%;羊肉产量459万吨,增长4.2%;禽肉产量1888万吨,增长3.4%。禽蛋产量3095万吨,增长3.2%。牛奶产量3602万吨,下降4.1%。年末生猪存栏43504万头,下降3.6%;生猪出栏68502万头,下降3.3%。

整体上我国的粮袋子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口粮能够自给自足。

下面言归正传,答主从以下几方面回答问题:

1、题主的问题不精准。中国的粮食自难自足,仅仅是个总量的概念,部分品种,比如大豆缺口很大,必须依赖进口。

2、我国谷物进口极少,2016年进口2199.7万吨,同比减32.8%,仅占国内产量的3.89%,主要是品种的调剂余缺。

3、我国大量进口的粮食只有大豆,2016年进口8391.3万吨,同比增2.7%。国产大豆仅1300万吨,不进口怎么行?有人说,我们能不能少进口点?很难。因为我国的猪鸡牛羊鱼都需要它们。除非我们降低肉蛋奶的产量,改从国外进口。还有人说,那我们不能多种点大豆?也是很难,因为我们自己种的大豆竞争不过国外,也没有那么多的土地。所以,较长一段时间内,大量进口大豆是不可避免的。

总之,粮食的适当进口是正确的,一是必须要进口,因为我们要遵守国际贸易准则。二是不能不进口,因为我们自己产的不够。


畜牧大集网

(文章整理自网络)

咱们知道,我国大豆是依赖进口的,为啥粮食也要大量进口呢?我们就以前一段时间,我国允许美国的大米也将进入中国市场为例,以小见大,来看看原因。

中国稻米市场争夺战打响!

经过中美双方多轮磋商,2017年7月19日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期间,中国质检总局与美国农业部代表签署了《关于美国输华大米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这标志着中美双方就美国大米输华的检验检疫要求达成了一致。美国农业部7月20日称,已和中国达成共识,美国将在历史上第一次得以向中国出口大米。

经过长达十多年的谈判,美国首次获准可对华出口大米,这无疑是国际大米市场的一个重磅消息,未来大米贸易格局或被重构。水稻是美国的小作物,2017年种植面积位于玉米、大豆、牧草、小麦、棉花、高粱之后,为103.76万公顷,仅占全国作物面积的0.28%,仅相当于最大面积作物玉米的2.8%。尽管美国水稻面积很小,但却是全球第五大稻米出口国。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水稻单产排第13位,美国排第4位。水稻单产位于全球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埃及,希望,美国,乌拉圭。

现阶段,国际大米出口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而在对中国这个最大的稻米消费国的争夺上,美国的参与,又将如何搅局?蛋糕就是那么大,在分配上,或将有较大的变动,不过短期内原有格局不容易被打破。国内外商家针对中国高端大米市场的争夺战已经打响。

“供大于求”为何还要进口美国大米?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7年1-5月,中国进口累计大米181.6万吨,同比增加2.42%;同期,中国出口大米44.9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87%。而且中国的稻谷现状是阶段性过剩,产量高,库存高,那么为何还要进口大米?

“允许美国对话出口大米旨在打破贸易保护主义,这是通过谈判协商作出的决定。在这过程中,中国放弃了一定的自身利益,同时也是希望美国能够对中国进行同等开放,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首先,根据入世承诺,中国每年应按粮食消费量的5%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所以中国进口大米更多的是一种兑现承诺;其次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不单单只是需求和供给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实行对外开放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大米要真正对华出口,还要满足俩条件:一是企业要经美国政府注册并经中国质检总局认可;二是美方需对获得资格的企业生产的输华大米进行熏蒸,熏蒸药物、方法等技术条件需经中方专家评估、确认,以防有害生物传入。

出口一定有利?

说到粮食进口,一定会牵扯到粮食安全问题。国际需求就是农业的指挥棒,都说“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很多人都在表示担忧,但当前,中国吃货们的“胃”,时常控制着美国农产品的“位”———大豆对中国出口有增无减,玉米、高粱等品种也对中国形成价格优势;加州等产区也因应中国需求种起了苜蓿。中国熟制禽肉输入美国,中国鸡肉也将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在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机制框架下的 “百日经济计划”中,农产品贸易被视为 “早期收获”的重要领域。美国是世界上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出口占了产量的1/3、农业总收入的1/4。这意味着美国农业比工业更依赖国外市场,农产品贸易一直以来也被视为中美贸易的“平衡器”。


中国农村科技

如今,在我国的农业技术和科技的大量投入下,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为什么还要大量进口粮食呢?原因分析如下:

一:我国不可能完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来禁止粮食进口的。况且很多时候粮食进口是市场自发行为,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作为负责人的大国,也不敢轻易实行单方面禁止进口行为。

就目前我国进口量最大的粮油作物大豆而言,进口大豆是需要,也是必然。

我国大豆进口在21世纪呈快速上升趋势,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进口量分别为8900万吨和9200万吨。

目前大豆的进口关税为3%,根据我国大豆顶峰时期产量而言,国内产量和需求之间具有太大的差距。

二: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单产快速提升。而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单产相对保持稳定,明显低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外,受比较效益的驱使,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相对偏少。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大豆等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在东北地区实行临时收储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国内大豆价格快速回升。而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始终存在较大价差,近几年进口大豆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国产大豆的价格。

进口大豆持续增长还有利益的驱动。

进口大豆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出油率高,所以压榨进口大豆给国内油厂带来了不菲的利润。尽管我国大豆生产仍具发展潜力,但目前来看,要在短期内满足我国对蛋白粕和油脂的需求还相差甚远。因此,中国不可能离开进口大豆。

而作为进口调剂的作物主要有小麦、大米、玉米等,实行的是配额管理,其中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

在进口配额内进口关税为1-10%,超出配额部分的进口则适用20-65%的进口最惠国税率。这个数量看起来很大,其实对比国内产量来看并不多。其中小麦进口仅占国内小麦产量的7%左右,大米占4%左右,玉米占3%左右。小麦进口主要是进口的一些硬质小麦,多用于烘烤面包。说白了就是国内生产的小麦重产量不重品质,加上一些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市场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增加,只能通过进口来弥补。

我国粮食总产量虽然居于高位,已经连续12年增产,达到12429亿斤,但部分粮食作物还是相对短缺,需要进口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工业需求。

并且,中国的耕地一般来说比较分散,不像美国的耕地面积大且土地成片。同时中国机械化程度低,小农经济模式生产率低,小规模种植农业竞争力弱。所以,相对来说,国内粮食生产成本更高,进口粮食会具有价格优势,国家愿意付出更少的代价进口大量的粮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