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职领导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才能赢得正职和同事的支持!有用

副职领导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才能赢得正职和同事的支持!有用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说明,无论多么能干的人,都需要副手和助手。也有很多顺口溜形容副职领导的潇洒比如“吃饭要吃素,穿衣要穿布,上班要走路,工作要当副”,为什么呢?无非以下几条原因,第一,副职永不过时,任何正职都需要副职的帮助,第二,副职想偷懒就能偷懒,下属请示工作,他一句没意见,报请正职领导定夺,这件事就算过去了。第三,副职可以推卸责任,正职就是一件工作的负责人,他是无法回避工作的,但是副职却可以千方百计的逃脱,推卸责任。第四,副职是有一定领导位置的,有一定权力,手下也有一群可以为他做事的下属,可以把事情交给下属去办,不必事必躬亲,亲力亲为,所以副职的压力是没有多大的!但是这样的副职,就没有发挥帮手的作用,也没有发挥篱笆桩的作用,注定了他只是一个副手,很难成长为一名正职,那么一名称职的副职领导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意识和素质呢?以下几点请注意!

副职领导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才能赢得正职和同事的支持!有用

一、副职领导要有整体意识

一个集体就犹如一个人,正职领导为首脑,班子成员为四肢,员工下属都是骨骼与血肉。也就是说,公司是整体,班子是整体,正职领导是公司、班子的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必须把分管的工作,纳入公司整体工作的全局来谋划和部暑署。一言一行要对公司高度负责,对班子高度负责,对正职领导高度负责,对班子其他成员高度负责。正职领导的主要职责是"出主意,用干部”,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所以在工作中正职领导不能舍本逐末,越殂代疱,该统的事情要统起来,该拍板的事情要果断,该放权的事情要放开,该商量的事情要商量,该承担的责任要承担,要把班子成员视做参谋助手、同志兄弟,以诚相待,用而不疑,为其创造施晨才能的机会和条件。而副职则也应真诚相待,不回避,不逃责,真正发挥篱笆桩作用。

副职领导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才能赢得正职和同事的支持!有用

二、副职领导要有主次意识

一个班子的领导成员,尽管工作有分工,职责有区别,但都是单位领导集体的一员,对全局工作都负有领导责任。并不是说这样工作你没有分管,你就可以不管不问,没有责任了,只不过是在职责上有主次而已。正职领导对待副职分管的工作,也不能撒手不管,既要加强指导,又要大胆依靠,鼓励大家创造性的工作,只要工作上去了,即使副职在执行集体决议或正职领导意见上,没有机械地照抄照套,而是从实际出发适当做些调整,有所创新和发挥,也不能说是“离题走调”,这其实也是对正职领导的一种的尊重和支持。因为他的出发点是想让正职领导交代的事办成。

副职无疑要以分管工作为主,但分管工作必须服从全局工作,既要责无旁货地做好分管工作,又要为正职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对其他成员分管的工作,也不能袖手旁观,必须积极地补位和配合。全局工作要以正职领导的意见为主,局部工作要多尊重主管副职的意见见。不论是在会上还是在会下,班子成员都要负责地向正职领导和同事反映情况,陈述己见。民主的权力在大家,集中的权力在正职。只要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不论是否被采纳,都是尽到了责任。不能以自己的意见是否被采纳,来判断正职领导或同事对自己是否尊重,更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集体和他人。在集体决议之后,必须按照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无条件地执行和落实。这样的副职,才是有担当的副职!

副职领导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才能赢得正职和同事的支持!有用

三、副职领导一定要有补位意识

一个公司或集体的工作,往往包罗万象、头绪繁杂,各项工作之间都不是孤立的。领导班子成员也不是“三头六臂”什么事都懂,分管的工作之间,既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又有许多必然的交又重叠。对副职来说,自己分管的工作,需要他人配合;他人分管的工作,需要自己配合。班子成员唇齿相依,目标一致,职责互补,利益相连。

公司出了成绩,每个人都有一份贡献;公司出了问题,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同事有了进步,自己有一份光荣;同事栽了跟头,自已有一份羞辱。班子内部既要明确分工,各就各位,又要密切配合,彼此补位。副职的站位,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做好分管的工作,这是自己的“主位”;另一个是配合好其他副职的工作,这是自己的“副位”。无无论是“主位”还是“副位”,都是副职领导应处的位置。副职领导工作不到位,干不好分管的工作,以及该配合的不积极配合,该补位的不主动补位,都是站位不准的客观表现。也是逃避责任的一种表现!

副职领导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意识,才能赢得正职和同事的支持!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