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文/圖:子夜的曇

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一場秋雨一場涼,進入十月以後,成都幾乎是天天夜雨,有時白天也下,整座城市因此變得溼漉漉的。

但這段時間以來我們的房客卻讓人感覺十分溫暖,他們在入住期間留下了很溫暖的留言。我是在今年年初,把空出來的一套房子作了民宿的,民宿沒有特別地做裝修,很簡單,但十分乾淨,也儘量保證舒適度和方便度。

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其實,每一個客人的留言,我都至少會看10遍以上,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熱愛看留言,因此也讓我感覺到,自己入住民宿時,很少留言,是我作為房客的不足。

因為以前並未意識到,留言會給房東帶去一種什麼樣的快樂和滿足。

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暫時還沒有想把民宿當成職業的想法,因為專業化就要去拿下很多套房子,請管家和保潔,不是自己打理,要去發愁營銷、管理和賺錢。

現在包括保潔一切都是我自己打理,本來一開始以為自己會因保潔很辛苦而堅持不下來,但很奇怪,我很喜歡做這些事,客人需要我制訂線路,我也是十分敬業地去完成,雖然我做出來的線路客人也不一定會去選擇。

但我喜歡同他們分享我喜歡的成都的一切。有時覺得,自己不自覺地就成了客人與成都這座城市之間的橋樑。

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客人眼中的自由小屋民宿

其實我今天想寫的另一個主題,關於群體的烙印,或者標籤。

大概是2013年,我在馬來西亞一座叫做瓜拉江沙的城市旅遊,在一家華人餐館吃飯時,看到了一份當地的華文報紙,用了三個整版報道中國遊客的種種不文明表現,標題十分駭人:《新醜陋的中國人》。文章歷數中國遊客在海外的種種劣跡,並用了“走到哪便丟臉到哪”的偏激字眼。

在海外看到這種報道,如吞蒼蠅,食慾全無。我認為報道偏激了,但是餐館老闆說:“上面講的都是真實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問題,也有圖為證,既然被批評,我們應該去改正。”為了照顧我的情緒,他刻意用了“我們”。

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我一直認為,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行為,並不能代表整個龐大的中國遊客群體。為什麼海外總是會把這一部分人來代表所有中國遊客呢?

有一個月,我連續遭遇了4個低素質的學生群體房客。我們民宿是禁止聚會的,有一群大學生用了我們民宿做聚會,不僅把房子裡搞得髒亂差,還因為深夜狂歡導致我們被鄰居投訴。而我們在他們入住前一再強調不能用於聚會,他們也向我保證不會用於聚會。

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我的民宿是按入住人數核定價格的,超出默認人數就要加收房費,房客幾乎都是如實下單入住人數,有一群大學生下單2人,卻住進去了5個人,也拒絕補交房費。

另外兩個低素質的大學生群體,是髒,各種髒,退房前幾乎把整碗方便麵塞到了下水道。

因此那個月對大學生群體十分排斥,別人問我房客素質如何,我都說全都很好,就是大學生素質太差了。

在後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裡,遇到大學生房客,我總是重複向他們宣講入住規則,並且經常想方設法拒絕他們訂房。

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客人眼中的自由小屋民宿。

實際上我的房客裡,大學生佔的比例十分高,而且自那個月以後,再也沒有一個房客出現過那些情況。總體來講,素質都很高,有很多溫暖的人,他們讓我愛上了這個行業。

我後來反省自己當時對大學生群體的排斥,我也沒有搞明白我為什麼會產生那種激烈的情緒,明明好的大學生是佔絕大多數,我為什麼會忽略那些好的高素質的,卻偏偏那麼在意那些素質低的呢?

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這讓我想到海外對中國遊客的壞印象,突然之間就理解了他們的情緒。即便高素質的中國遊客佔多數,但是人本來就是那樣,好的人那是正常的,而壞的人,卻總是容易刻骨銘心。

這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定律一樣的,好的事情人們司空見慣到麻木,而對於傳播壞的事情,總是會投入很大的熱情和興趣。

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客人眼中的自由小屋民宿。

也或許,覺得做得好,那是很正常的,而做得不好的,自己可以從道德上有點制高點,因此更願意去傳播和記憶,加深壞的事物的印象。

我還是一個比較情緒化的人,所以這件事情也會提醒我,不要給人貼標籤,儘量客觀地看待一件事情,儘量把一件事情當成一個個例,同時儘量包容,就算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也不要太上心過多計較。畢竟事情已經發生了,再讓心情不好,損失就太大了。

哈哈,我好像很自欺欺人,但卻也因此感到快樂。

群體的烙印和標籤,以及我家的自由小屋民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