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心願——故地重遊汴梁苑

北堂種萱草,花開不見還?

今春三八婦女節,我在頭條上#媽媽的芳華#圖文徵集時,曾向天下條友及母親承諾:待到九九春盡、春暖花開後,我一定回故里滿足媽媽那故地重遊汴梁苑的心願!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農曆三月上旬的一天,正是母親的生日。當我“老夫聊發少年狂”、“青春作伴好還鄉”地又出現在母親面前時,春風中媽媽那倚門相望的殷殷牽掛,立刻換上了笑逐顏開的垂垂芳華!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媽媽的心願——故地重遊汴梁苑

網絡圖片

媽媽一邊蹣跚著用毛巾拂刷著我滿身征塵,一邊不停地問詢著春節別後的我之妻兒的音信。在她老人家眼裡,我還和她那個18歲的孫兒一樣,冒冒失失、莽莽撞撞,照顧不好自己及家人……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難怪媽媽有那樣的想法——三十年歲月雖荏苒而過,當年那個“男兒十八闖天下”的棒小夥,而今也有了自己當年的“翻版”,可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媽媽眼裡,三十年的春秋更替,也只是她西窗下的午間小憩!更甚至,也才是小搖車前的一節短短的歌謠交替……

因了母親良好的家教,我自幼就特讓她老人家寬心、放心,自豪、自傲——媽媽對我的激勵和鼓勵,落到實處,就是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好兒不要多,一個頂十個”!

媽媽的心願——故地重遊汴梁苑

網絡圖片

當得知我這次回來真的是要滿足她那心中久遠的祈盼、帶她故地重遊汴梁地時,母親竟如西天佛祖一樣拿著那洗得潔淨的毛巾微笑著來了個“拈花一笑”,再也不言不語……

鳥鳴啁啾中,天邊又飄過故鄉的雲!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曾經、一直豪情萬丈的我,就為了那句古訓,歸來從不曾、永難會空空行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歸來的遊子、赤子,何嘗不知道那遊子衣,針針帶慈血,線線連母淚?何嘗不知道那遊子吟,字字似錐,句句若錘?

媽媽的心願——故地重遊汴梁苑

網絡圖片

可、可母親,竟、竟拒絕了她內心的祈盼或說是呼喚!

“媽媽,媽媽,兒已長大。

兒已回家!

您的教誨不曾忘記,

您的養育未曾報答。

讓我為你,

灑掃,

一院塵埃;

讓我為你,

整理,

兩鬢白髮……”

媽媽的心願——故地重遊汴梁苑

網絡圖片

媽媽,這首我小學畢業時寫給您的小詩,您肯定還記在心上吧?

為什麼、為什麼您拒絕兒子的報答?

媽媽看我滿臉無盡的惆悵和迷惘,幽幽地說了番冠絕古今的哲章——

孩兒啊,媽知道你是一個大孝子。就讓那宋門外的閥門廠留在媽媽的心上吧!我怕、我怕去了後,找不到當年你爸和我一塊兒共呆的地方和時光!與其找不見,乾脆不如不去見!就讓媽留作“百年後”(河南方言,意為死時)的念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