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回顧最近的收視大盤,《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下一站,別離》、《溫暖的弦》等劇情的深入推進,晚間劇場收視競爭愈發激烈,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情景成為常態。

除了五大衛視的王牌劇集以外,央視八套的年代情感劇《孃親舅大》也表現不俗,幾度問鼎。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值得思考的是,相較於同期的都市情感劇,《孃親舅大》既沒有亮眼的流量明星,也沒有現代化的場景架構,畫風平實而樸素。這樣的電視劇在以往要麼幾度流轉淪為積壓劇,要麼落戶地面頻道,收視慘淡,此次卻強勢突圍,收視亮眼吸睛。

也就是說,在電視劇製作越來越精緻、華麗的大趨勢下,一直被定位於中老年市場的年代倫理劇異軍突起。收視人群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開始從收視端發力影響衛視佈局。

劇集旋律趨同:現實題材霸屏,年代抗戰收視堅挺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據CSM媒介研究數據顯示,早在2014年,我國電視主體觀眾群體就已經向中老年傾斜,35歲及以上的觀眾比例達到了54.1%。而收視率作為衛視與觀眾之間的關係晴雨表,最先釋放出受眾老齡化的信號。

其中最為明顯的當屬湖南衛視的“青春進行時”劇場,作為國內首檔專門定位於年輕受眾的劇場,其上檔劇多為青春偶像、仙俠玄幻、古裝武俠等新銳時尚的劇集類型。但近年來,除了《花千骨》《楚喬傳》以外,該劇場播出的其他電視劇一直反響平平,平均收視一直在0.4左右低位徘徊。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反觀同期其他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等現實題材電視劇表現極為亮眼,領跑衛視收視,成為年度現象級大熱劇。

從劇集類型與受眾反應之間的良性互動中,衛視逐漸把握住受眾結構老齡化的風潮。開始緊盯受眾群,大量採購現實題材電視劇,喚醒觀眾的情感共鳴。

從數據上來看,2017年前三個季度現實題材佔比均在60%以上,在第三季度發行的798部電視劇中,現實題材獨佔48部,數量遙遙領先。開年以來,現實題材電視劇熱度更是居高不下,《下一站,別離》《美好生活》《老男孩》《戀愛先生》等憑藉廣泛的社會共情贏得觀眾的青睞。

在即將上線的眾多電視劇中,現實題材仍舊是收視主力軍。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除了現實題材以外,一些風格老派、情感細膩的年代劇也成為衛視排劇時的重要選擇。開年以來,《奶奶再愛我一次》《幸福照相館》《養母的花樣年華》《孃親舅大》等年代情感劇接連上線,並且一直以0.6左右的平均收視穩居前列,《南方有喬木》《好久不見》等大熱劇集也難以企及。

同時,對於50後、60後等觀眾群體而言,相似的生活軌跡與審美傾向致使他們對抗戰劇有著極深的依賴感。因此,即使有“手撕鬼子”“石頭砸飛機”等槽點滿滿的情節出現,抗戰劇依舊沒能走下神壇,佔據著中國電視劇市場的半壁江山。

總而言之,時下的電視劇市場幾乎都著力於創業、婚姻、家庭、愛國等元素,迎合中老年的審美傾向,培養其收視慣性,維持衛視收視的基本基調。

綜藝風格:“懷舊“情懷”成關鍵詞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劇集已經應時而變,作為收視引擎之一的綜藝自然也不會墨守陳規。

一直以來,綜藝節目一直延續著幽默、詼諧的畫風,過度的娛樂化使其一直被老派觀眾所詬病,因此,綜藝一直被稱為年輕人的消費品。但“限真令”等政策出臺以來,全明星綜藝逐漸冷卻,衛視開始著力於挖掘普通大眾的生活點滴,力求綜藝節目的真實感和代入感。

題材上:轉諧為莊,文化類綜藝層出不窮

2017年,央視接連推出《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國家寶藏》等文化類節目,沉穩平靜的節奏,豐富多元的文化含蘊以及濃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在輿情官看來,一方面或許政策利好,導向有關。另一方面,這也與中老年受眾追求寫實、內涵的審美傾向不謀而合。這樣的“慢綜藝”獲得了不少觀眾的認可,在收視與口碑兩端獲得了雙豐收。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自此,文化類綜藝開始成為綜藝節目的大勢。在今年第一季度中,《聲臨其境》《朗讀者》《經典詠流傳》等綜藝更是表現不俗。據統計,2018年還有超50檔文化類綜藝蓄勢待發。

內容上:情懷、年代感成為主訴求

近日,《極限挑戰》第四季強勢迴歸,在第一集中,黃渤、黃磊、孫紅雷、羅志祥、張藝興、王迅6人重返1978年的農村,體驗時代生活。“知青”“夜校”“高考”等經典場景的重現喚起了不少中年觀眾的共鳴,被網友大讚誠意之作。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同樣打出懷舊牌的還有《金曲撈》《嗨!唱起來》《異口同聲》等音樂綜藝。在節目中,嘉賓協同素人唱響年代金曲,譚詠麟、張信哲、孫楠等將歌曲中蘊含的珍貴回憶娓娓道來。在《異口同聲》直接演唱時用LED屏幕一一盤點該年度發生的大事件,喚起觀眾的共鳴。

舊事為逐漸“老化”的受眾群營造出穿越感,在激起人們懷舊情緒的同時,也逐漸改變了其對綜藝節目的固定認知,增加了收視黏性。

演員格局:老戲骨事業回春,新人遇冷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輿情官大膽揣測,老齡化的受眾結構對節目風格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還從一定程度上解構了以往的明星格局。

近年來,粉絲經濟大行其道,流量明星成為商業營銷的主要策略,更成為各大劇組曝光度的重要保證。而尷尬的是,這些明星大多為網絡流量下的“速成品”,蹩腳的臺詞表現力和尷尬的演技受到觀眾的一致吐槽。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相較於新人不甚滿意的熒屏表現,而常年被觀眾眼熟的老戲骨們則受到中老年受眾的熱烈歡迎。在最近的大熱電視劇《下一站,別離》中,男女主角扮演者於和偉、李小冉都是70後,代表作《鳳穿牡丹》《三國》《歷史的天空》等更是電視劇市場中的口碑佳作。

根據輿情官的調查分析發現:17年的大熱電視劇主演的年齡逐漸向35—40歲段靠近,而在爆款電視劇中出現的年輕演員越來越少。老戲骨們憑藉著紮實的演技、充沛的感情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沉浸其中。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憑藉著觀眾的青睞,一些沉寂多年的老戲骨開始成為熒屏主角,迎來事業的第二春。如:趙立新、吳剛、張國立、張嘉譯等。而新人一炮走紅的情況極為少見,不少作品更是遭遇收視撲街的尷尬局面。

顯然,老齡化的受眾結構已經對現有的衛視佈局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影響,而衛視未來的如何,尚且還是未知數。

就目前來看,一線衛視正憑藉手中資源優勢和資本實力逐漸轉型,調整市場與受眾的平衡點;而二三線衛視收視一邊深耕中老年收視市場、穩定收視,一邊尋求突破,等待彎道超車。

最近,山東衛視憑藉《魔都風雲》等劇集的精準佈局躋身收視前五。或許,衛視格局將會隨著受眾結構的變化而有所變化。

電視受眾老齡化加劇 收視冠軍易主,倒逼衛視格局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