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關係的真相

當我們陷入“受害者”的角色裡,那麼我們會持續對這個世界“施害”,因為投射的惡意,才會讓我們感覺是“受害者”。一個被虐待的孩子,看到別人舉起雙手,不會認為別人是想擁抱ta,而會投射對方想打ta,並充滿恨意和對抗。

- One -

我們之所以要對別人暴力攻擊,可能因為我們曾經被暴力對待過。被暴力對待的時候,我們是一個受害者。

特別無力,無助,孤獨,希望通過虐待別人的方式將這種感覺傳遞出去,因為那種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

受虐的感覺真的太糟糕了,你會感到如同待在黑洞裡的孤獨。

很多人在外面受了一些壓力,回到家裡,虐待親人。這是因為他們在外面感到的是一種受虐的體驗。

所以,他要把自己受虐的體驗傳遞給別人。

親人是安全的,是不會離開的。

受虐者希望通過虐待的方式,把受虐後的無助感,孤獨感傳遞給別人,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

正如,我只有讓你嘗過苦瓜的味道,你才能真正體驗我此刻的感受。

- Two -

婚姻是最好的容器。我們心裡渴望的很多東西,如:愛,創傷等,都有可能在親密對象那得到療愈。

但有時候,婚姻不是一個容器,是一面鏡子。

照出了我們內心很多不願意去面對的事情或不好的體驗。

當這些東西出來之後,我們可能會不太願意去接受,往往用惡意的欺騙和謊言來掩蓋。

婚姻是成熟人之間的一種合作,既然是合作,那彼此都要有價值,也都要有投入。

如果你否定了對方的價值,那麼在合作中,你一定會覺得自己吃虧了,對對方也會產生很多的不滿。

我們會渴望親密關係,但這不能幫我們解決所有的問題。

有時,我們猜中了開頭,忽略了過程,得到了一個不想要的結局。

我們對自己不是很瞭解,或我們內心有一部分是我們不願意真實去面對的。

我們會更多的希望對方能做一個完全包容我們的人,在這種包容的環境下,我們再也不用去體驗恐慌和挫敗了。

這也是我們對婚姻的一個不合理的期待。

你不願意長大,憑什麼要別人來等你。

我們可以因為愛,進入婚姻。重點是,你有沒有愛。

- Three -

情商高人,就是知道又做到,並且能夠建立起合作雙贏的人際關係。

心甘情願說好,溫柔堅定說不,成為自己,自在自主。

-Four -

在生活中,我們會有對完美照顧者的依賴願望。就像一個人走路或者吃飯時總想有另一個人陪伴在身邊。

我們會帶著這種渴望,一直在等著另外一個人出現。

當一個人走路時,有可能會摔倒,有可能會被絆倒,這讓我們沒辦法投入到走路的狀態,就算到達目的地,也會覺得很遺憾、很失落,這是因為想依賴的那個人沒有出現。

依賴並不代表著你要完全依賴一個人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或者才能感到自己被認同和接納,否則,這種依賴會比依賴一個人更恐怖。

- Five -

好的時候全好,壞的時候全壞;或者想念中很好,面對時都壞,這是我們處在“偏執分裂位”。

無法容忍“壞”,也無法抱持情緒,還真不是別人的“錯”,或者別人是壞人。

- Six -

所謂“渣男”一開始都是以“拯救者”姿態出現在你生命裡的,而這樣的姿態恰恰是你“理想化”的結果。所有與“渣男”或者“渣女”糾纏過程,更多的只是一場自我感動或者自我“矮化”的秀。

要麼是我們勾引過來,要麼就是內心有“依賴&自給自足”的衝突而沒有拒絕的能力。

- Seven -

當我們陷入到經常問“為什麼”的時候,這是無法接受的狀態;

當這個時候問自己“我可以做點什麼”的時候,發現有些事並沒有想象的那樣可怕。

- Eight -

因為缺愛對父母怨恨的小夥伴們,或者你在怨恨“有愛而不給於你的父母”。

當我們嘗試告訴自己“父母沒有能力愛我”,這可能是很悲傷的事。

這個時候或許自己才會對自己說:我要好好愛自己。也不會再重複去尋找“沒有愛的能力的另一半”去改造成“愛我的那個父母”,然後去補償被愛的感覺。

這其實是對自己很不負責的方式,也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的模式,自然也是自憐與怨恨的集合模式。

然後,又是強迫性重複,同時讓自己跌入“生命不幸的深淵”。

- Nine -

很多媽媽在對待孩子的時候,特別是希望孩子能按照我的意願(俗稱“聽話”)。

去做某件事時,一般會說:“媽媽好辛苦,好累,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你還不聽話,真的是太不懂事了。”

這些話會激起孩子內心的愧疚感,孩子會因為內心的愧疚感變得聽話起來。同時這些話會讓孩子感到很不舒服,他會很想擺脫愧疚的感覺。

所以,一方面孩子會討好媽媽,看媽媽的臉色行事。另一方面,孩子會去做和媽媽指令相反的事,陽奉陰違。

於是,孩子有了兩副面孔,人前是一副面孔,人後又是另外一副面孔,換句話說,孩子變得圓滑而不誠實了。

- Ten -

一個焦慮又苛刻的媽媽,不斷糾正孩子行為。

並且要求孩子最各種“對的、應該的事”,孩子學會敷衍,不用思考,帶著害怕和憤怒應付著所有“他人要求的任務”。

到最終體驗不到滿足的感覺,以及自己完成的成就。

當然,自己的感受也是被忽略的。

在與他人關係中,就成為帶著委屈的敏感的觀察者和對抗者。

孩子內心的想法是“因為你要我做,所以我做,我要怎樣?不知道。”

虛空的生命和擁有虛假自體的人生體驗,討好又指責的人際關係模式,對他人和自己都是如此,被塑造出來了。

- Eleven -

強烈建議以後夢想導師別問“你有什麼夢想嗎”,而是問“你覺得自己有什麼能力實現夢想”。

或者,這樣可以把人從雲端拉回現實,可以讓人更真實看待自己。

- Twelve -

所有“懂事”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要求被照顧被滿足的父母。

有些“懂事”的孩子甚至過早扮演父母的“好的父母”。

- Thirteen -

越來越理解什麼是“陪伴”了。陪,是主動溝通;伴,是積極回應。

父母做到陪伴成長,那孩子會感覺到被關注,理解並被接納的。

- Fourteen -

有多少痛苦,來自於我們自己在人間尋找天堂?

親密關係中,尤為如此。

多少憤怒和責怪都在表達:你沒有給我天堂的感覺,反而感受到的似乎像“地獄”。

- Fifteen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