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堅持做好這兩件事,孩子會變得很懂事,長大會很孝順你

在我們上學的時候,總是會有可怕的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聰明,總是考一百分;別人家的孩子懂事,不會亂花錢,別人家的孩子勤快,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小時候很不喜歡家長這樣說,但隨著自己有了孩子,也會對孩子說,別人家的某某某多懂事。孩子的聰明懂事一向是媽媽們聚會時誇耀的資本或者羨慕的源頭,那怎樣才能讓孩子乖巧懂事呢?

其實媽媽們學會這兩件事,孩子現在就能很懂事。

媽媽堅持做好這兩件事,孩子會變得很懂事,長大會很孝順你

一、學會適當偷懶

姐姐最近最愛掛在嘴邊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小寶貝糖糖,而是同事的女兒琪琪。同樣是4、5歲,琪琪都會自己洗襪子了,而糖糖還喜歡叫媽媽餵飯;琪琪吃完飯會把碗筷送到水槽,還知道幫媽媽擦桌子,糖糖吃完飯就知道看電視......諸如此類的事情讓姐姐羨慕嫉妒恨,只能眼紅地長嘆“同樣是小孩子,琪琪為什麼這麼懂事,糖糖怎麼這麼不勤勞?”

其實這不能怪糖糖,姐姐是個急性子的人,做事風風火火,喜歡什麼都井井有條。糖糖從很小開始,所有的生活瑣事就由姐姐包辦了。飯前洗手,媽媽給洗;吃飯,媽媽給喂;衣服,媽媽給穿,大了依然如此。所以糖糖覺得一切理所應當都該是媽媽做的事情,自己即使做了還是會被媽媽嫌棄。

媽媽堅持做好這兩件事,孩子會變得很懂事,長大會很孝順你

反觀琪琪,琪琪媽媽最會的一件事情就是偷懶,“媽媽今天上班好辛苦啊,琪琪幫媽媽擦桌子吧。”琪琪擦完桌子後,琪琪媽媽還會誇一下:“琪琪真棒,都能幫媽媽幹活了。”長此以往,琪琪越來越勤勞,能自己做的事情絕不會麻煩媽媽,有時候還爭著幫媽媽幹活。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妨適當偷懶,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還能鍛鍊動手能力,一舉兩得。二、停止自我犧牲

很多寶媽有了孩子之後,一切都圍著孩子在轉,對孩子事無鉅細,也很捨得花錢,對自己卻很隨意。

孩子要穿最好的,自己卻可以隨便穿打折貨;孩子的飲食格外用心,一天三頓換花樣,自己就隨便吃點;給孩子上最好的輔導班,興趣課,卻不捨得給自己報個健身班......

媽媽堅持做好這兩件事,孩子會變得很懂事,長大會很孝順你

如果希望你的孩子聰明懂事,陪伴他最久的你是不是也應該是聰明的,思路清晰的,能說會道的,瞭解現下時事的?這樣你才能在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給出答案,才能在孩子迷茫時給出適時的指引。

這就要求媽媽們對自己有態度,有要求,而不是事事圍繞孩子。

你是這樣的媽媽嗎?如果不是,可以嘗試改變,也許你的孩子也會成為別人口中聰明又懂事的“別人家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