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于丹了,從熱捧到拋棄經歷了什麼?

翩翩起舞講算法



于丹現象從火熱到衰落,她本人也從神壇上掉下來,光環盡失,現在甚至變成了過街老鼠,被人唾罵,其中,根本原因還是以下幾點。

一、于丹的走紅和成功,有時代特定因素,隨著傳統文化的普及,普通大眾的傳統文化審美能力和認識能力提高了,具備了辨別真假美醜的能力。

10多年前,傳統文化在普通大眾心目中很高大上,只因為大眾接受渠道較少,認識能力有限。在2006年,于丹開設《百家講壇》,講《論語》、《莊子》,面對擁有良好口才,講得頭頭是道,並且很接地氣,聲情並茂的于丹,老百姓不會不對她刮目相看。

于丹充分發揮她的口才,強詞奪理,不斷把傳統結典稀釋,甚至歪曲,調和成雞湯,只為了迎合大眾口味,抓大眾興奮點。沒想到很受用,她一下子被大眾高高捧起,名利雙收。

任何“美味”,只要吃多了,人都會反胃。當大眾把于丹的雞湯喝得過多了,回過頭來審視,重新學習和認識經典傳統時,才發現于丹是一個學術騙子,文化垃圾製作者,她欺辱了大家的智慧和情感。因此,被大家從神壇上轟了下來。



二、當文化染上銅臭味,文化權威者自甘墮落後,地位、形象和影響力會在普通大眾心目中集體淪陷。

很多時候,普通大眾都有崇拜權威的心理,對權威深信不疑。于丹貴為大學教授、博導和文化學者,擁有先天身份優勢,她很聰明,把先天優勢很好地轉換成了經濟效益。

但是,當文化沾上銅臭味,一切向錢看時,就滋生了文化腐敗和墜落。

像學術造假,學術和美色交易等事件屢屢發生,教授變“叫獸”,專家變“磚家”,都是這些文化現象變質的有力佐證。

大眾對這些文化現象失望透頂,對擁有文化身份的人也不在心存好感。

于丹也不例外,作為文化權威者大軍中的一員,用小聰明糊弄過大家,自然會成為大家聲討的對象。


鴻鵠迎罡

前幾天路過河南信陽,看到一個樓盤的大幅廣告,宣傳的點就是“于丹要來了”,這還算事給也主的福利呢。于丹可能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已經“被拋棄了”,但是,她也許正在走近三四線小城市,大把地撈著出場費呢。

其實,大把撈出場費,可能正是于丹逐漸被拋棄的原因。她2005年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論語》走紅,甚至嫌棄了全國性的讀《論語》的熱潮。當時,于丹只是北師大一個副教授,她最初是在文學院,但是很難達到文學院的學術要求,就到了北師大藝術學院,她的學問不行,但是課講得很好。她最開始是在央視節目組幫忙,結果大家說,於老師,要不您試試吧——她就那麼火了。

于丹的走紅,有著深刻的時代原因。中國經濟經過90年代迅猛的發展,社會對“文化”的渴求空前強烈,央視嗅到了這種需求,打造《百家講壇》,易中天講三國,火得一塌糊塗。于丹上去講,也是火;再換一個閻崇年講清史,照樣火。

應該說,于丹是非常聰明的。她趁著節目的火爆,把自己講《論語》的書賣了幾百萬冊,賺了很多錢。她到各地演講,出場費都是幾十萬。這完全是名氣帶來的財富,所謂的“眼球效應”,而缺乏真正的學術根基。她知道自己成為了一個明星,而不是大師,她就是要利用明星的身份來變現,來掙錢,毫無疑問,她一度非常成功,很多地方想請她都請不到。

于丹沒落的種子也就在那個時候種下,她沒有去發展自己的學術能力,而是吃老本,不斷地“複製自己”。文化明星也換代很快,百家講壇早就沒人看了,現在是各種《最強大腦》或者“見字如面”之類的,于丹那種雞湯式的解讀慢慢過時了,真正感興趣的,需要更深入的引導,而不感興趣的,則被別的花樣所吸引。

于丹在講壇上被轟走,好像是在一個大學的講座,對大學生來說,她講的東西顯得過於膚淺了。但是,這種遭遇也告訴了她自己本拋棄的現實,所以,她把更多精力放在去三四線城市走穴上,畢竟,流行文化要到三四線城市,還需要一個階段。


張豐

她最初火起來是在2006年10月在央視的《百家講壇》這個節目,她依靠對《論語》和《莊子》兩部經典著作進行了非常獨到、通俗易懂、富有哲理的解讀而聞名海內外,可謂是一舉成名天下知,從此天天到處講!

但實際上,當我們慢慢從她的解讀經典的狂熱中冷卻下來的時候,卻發現,她所講的那些所謂的大道理,所謂的心靈雞湯,在剛一聽起來非常的對,非常的有智慧,但是再結合現實的生活,卻發現一點也用不上,只不過是給自己的心增加一點安慰罷了!

據別人所說,于丹的古文功底其實是非常差的,但是她的口才非常好,雖然以她的能力去講解論語還不夠,但無知者無畏,再加上他的舌燦蓮花,雖然有人說她是精英 和平民之間的一座橋,她讓千年的經典走進了普通大眾的心,但是時間會證明一切!

關於這個問題,小夥伴有什麼看法,一起來討論討論吧!


龍堂娛樂

似是而非之言

于丹之言,在當年讓你看了之後立馬感覺非常有道理,言論依舊可現在不是當年,當年空理(雞湯)之言不像如今這樣氾濫成災,又趁著百家講壇是在火的時候被推送臺前,所以當時很多人覺得“飽受洗禮”就無不為此叫好了,故而就火了起來變成了所謂的“空理魔祖”。但是這番似是而非之言能經得住考驗嗎?現在答案已經非常明瞭。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禮記·學記》之篇闡述了學之道,也表述了一下為師之道。光用別人的觀點來講述毫無自己的真正見解是不能為師的,不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去講述問題,怎麼能為師?何況《論語》以也是孔子給每個不同學生講述在當時不同的應對之道。而在於大師嘴裡面孔子就成了現在也是無所不能的聖人了,不知於大師可有真正下過基層去調查溝通過多少民眾?估計是沒有吧?不然就不會只大唱這些毫無實際之用的言語了。


現在真正的需求

諸子百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對於當時的人本是實用之言,只是當時的人取適合自己的一瓢而已。而同樣又是弱水三千,還是隻取一瓢飲。在如今這個年代還是飲的必是對自己有用的那一瓢,就和你去店子裡面喝湯一樣,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結果喝到極其不適合你口味的,你會怎麼辦?當然是吐出來啊,如果整桌人都吐出來了,是不是就會找老闆算賬了?所以於大師之事就是如此,沒有供給真正的需求,怎能不倒下。


但是論語還是要學,但是我們要學的是其本質之道,而不是於大師這番空理之道。我們要學的是怎麼把《論語》變成今天之用,這個就不僅要對論語之本質瞭解,更要對如今這個社會也得了解。不然不為今天之實用,也還是空談之理。


淡看天上月

我從來就沒喜歡過於丹,最受不了的就是她總說那句話,什麼什麼溫暖了我,我在想你怎麼就那麼冷呢?

如果要用一句話給予當作評價的話,我覺得她就是一個國學有掮客。

于丹當年火是因為她講論語。但說實話,她講論語的水平可能連我的高中老師都不如,網絡上也有很多批評她講率語的硬傷的問題。

當年有一段時間國學特別熱,當時各個電視臺都準備開這樣的國學的欄目,所以就對國學講師需求的很大,而我覺得於丹正是那個時候抓住了這樣的機會。後來又上了百家講壇

但是也確實是百家講壇讓她露怯了,接下來他參加了很多的商業活動,逐漸的肚子裡的知識量儲備就不夠了。

所以在很多地方說的話就逐漸有了硬傷,其實和紀連海這些人比起來,大家很容易就看出來她的知識儲備還是不夠。


江湖冷聊北漂

于丹的講課,迎合了社會的文化底線

在過去,文化軟實力始終不為國內所關注,百家講壇的興起,正處在這個時期。它的好處是,終於開始關注文化,弊端是,這個時期僅僅屬於關注文化的初級階段。

于丹的《論語》,很有信口開河的樣子。以前某個重點大學,一個本科生吐槽自己的老師們,強調自己就是喜歡于丹這樣講的簡潔易懂的心靈雞湯,筆者當年看到他(她)的博客時差點笑噴,個性是有,年輕氣盛也有,就是文化功底沒有。有時候我會猜測,這個人現在對自己當年的言論又是什麼看法呢?而這個曾經的本科學生,未必不代表了當年的大眾心理。

我讀書的時候,有個持續變化的過程。一開始只看原文,覺得古人註釋都不對,時間久了,才發現自己這個古代漢語的水平太差,自以為是的,後來可能有不少都發現是錯的,而以為古人講錯的一些地方,反而是對的。當然,這不是說前人的註疏就沒有錯誤。

于丹的講課,就在於她加入了自己的生活心得,卻忽略了古人講話的本意。心靈雞湯,于丹以後簡直鋪天蓋地,什麼東西一旦到處都是,就必然掉價。加上讀書的人越來越多,人們會發現她講錯的地方原來比比皆是,讀書靠自己的揣測,這能忍嗎?想想大家平時的爭論就知道了,更何況一個文化名人卻漏洞百出?

于丹的沒落,跟她的自大也不無關係,給中央領導講課,她膨脹了,事實上,學術圈本就不認可她講的東西。所以,李零專門針對於丹寫了本《我讀論語:喪家犬》。李零先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學者,因為我認同他的一個看法——《老子》這本書,很可能寫成於戰國中期,而不可能出現於孔子時代。這本書,當年的處境未必好過於丹太多,因為光是標題就打了訓詁學專家的作者之臉,于丹不懂訓詁倒是情有可原,但一個訓詁學專家也會犯這麼簡單的錯誤,那怎麼行?所以,學術問題,當年鬧了兩個人的笑話。李零的優點在於,他承認了自己曾經的不足和缺陷。後來的諸多專著,都是佳作。


肥嘟嘟的小不理

我想不是于丹經歷了什麼,而是我們大眾經歷了什麼

于丹的出名與成功,必然與經濟發展與人民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1、在於丹火的那個時期,網絡還不是很發達,各類新聞軟件還不是很流行,網絡上各種標題黨,信息的傳播是侷限的。網絡雖然有,但是青年人用來打遊戲上qq,中年人辦公和網上搜索,老年人嘛,當然下載還是不會用網絡....當時最被大家熟悉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就是讀書了,有個名人說讀書就是思想和思想的交流,當時覺得很對,但現在有頭條了呢,我一個小時能和好幾十個思想交流,並且極為有效~

2、那個時期房價還不是很高,有學歷有能力的人還是有一番前景,也就是在經濟上,沒有那麼迫切。

所以那個時期的人們,對於生活,或者說生存,更多的在尋求內心的方向,想要提升精神水平;同時,未來前景還是可以有不錯的預期的。那麼讓自己變得更會為人處事,讓內心更豐滿與強大,無疑會有更好的晉升的條件,會有更好的前景。

于丹通過電視,帶給人們新的思想,這思想只有于丹有,且也是基於當時的經濟物質水平下,人們最需求的東西,從而於丹火了。

現在時代改變,社會物質豐富但人們需求改變,于丹的思想已經不是人們的需求點

近幾年,你會發現社會的一些晉升空間與機會,基本都已經被前人填滿,而房價卻是抑制不住的上漲,不吃不喝死命幹,加上晉升的預期,也買不起房。這樣的條件下,什麼樣的生活適合自己,成為了人們思考的方向:是拼命賺錢獲得物質基礎?是不顧一切先撈一筆?還是尋求內心的知足,平凡過日子?

因為很多東西,在出生時就已經固定,經濟好的家庭,就更容易得到更好的資源,子女就更容易成才。當房價不高,掙多掙少都有房,大城市努努力也許就能定居。而房價的上漲,讓原本的差距一下子顯露,很多人即使在努力,也達不到想要的目標。那麼,我就安安分分過日子,要那麼多理論幹啥呢?

並且智能手機的普及,極大的拓展了知識的獲取,讓人們知道的更多,知道的更多,就越能客觀的評價自己與定位目標,內心的躁動就越少,已經不需要雞湯來慰藉。雖然這是速食文化,給人感覺沒啥內涵,但其實這樣的方式是極其有意義的。比如我父母,當年于丹天天講父母與孩子的代溝,感覺很有意義,但我發現和父母溝通還是有代溝;現在父母天天刷頭條,國際局勢、國內民生了解透徹,一些新的思想,不用我去和他們解釋,他們自己就能獲取並理解,代溝自然也就沒有了。

于丹只是在對的時期做了對的事,但時代改變,網絡飛速發展。現在網絡的文化,更多的是一些調侃,流行各種段子,段子本身就是思維的跳躍,但卻非常有意思。其發展是建立在人們認知的提高且對現實的無力。這樣的文化下,于丹固定思維的雞湯,已經不是人們的所需品。


電音PUNK

于丹是北師大有一定影響力的教授,在2006年“十一”黃金期間在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對《論語》連續作了七天的解讀。我受其精彩的演講影響,事後購買了《于丹全集》進行選讀。

于丹老師對《論語》的解讀,為何一開始受到熱棒呢?原因是由於孔子聖人在中華民族文化裡,其身份曾經幾起幾落。因此,經歷了太多的變故後,現在重新將他推上國學的夫子位置,讓全民去了解《論語》的內涵。再有作為于丹老師作出深入淺出的解讀。在當時受到熱棒是再正常不過的。

于丹老師的口才和演講水平從容大氣,素養很好,又相當的淡定,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而且首播的傳媒是央視,對全國人民心中這個宣傳大講堂具有無比的信任和正能量的宣講,怎能不叫廣大的百姓擁護叫好呢?而且,我們誰沒子女,將子女導向做個高尚之人,誰人不想?這就是當初于丹老師當時受熱棒的主要原因。



1.木秀於林,必被摧之,裡面太多的東西就不展開一一而談了;

2.若真象媒體報道,在成功後,擁有太多的優厚待遇,變得個性飛揚跋扈,而引至形象的自毀。(這觀點本人有所保留)。因作為國學的傳道者,她會出於言行一至的表現才更符合她高貴的身份 ,我也相信她會自律地表現很好的。

3.人到了一個極至的高峰,坐下過山車,也相當正常的,我覺得沒必要大驚小怪的。

答題完成,謝謝。


彩霞詩詞對聯集

講一件真事兒,主角是:農村大叔、女大學生、李老師。

去年署假,女大學生到南方某地打工去了,不久給鄉下父親發短信,說:我打工的這家公司現在招保安,一月工資五千,看看大門兒,給辦公室換換桶裝水,很輕鬆的,我給你報名了,你過來。

農村大叔很高興,興沖沖地去了南方,到了目的地發現根本不是女兒說的那麼回事,沒有什麼保安工作,卻有一個能發大財的投資項目,交納6萬8千元,兩年之內能賺1200萬。

農村大叔剛開始非常生氣,責問大學生女兒:為什麼欺騙我?

女大學生辯解說:這不叫欺騙,這叫善意的謊言,就象一個病人得了癌症,醫生向他隱瞞病情一樣。

農村大叔一聽更加生氣了,說:騙人就是騙人,惡就是惡,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我沒想到你能變壞,真讓爹媽傷心。

女大學生不能安撫父親,就請來這個融資項目的一個負責人來做父親的思想工作,此人姓李,女大學生稱他“李老師”。

李老師口若懸河,循循善誘,其間也解釋了什麼是善意的謊言,李老師舉例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無賴到店鋪買了八把扇子,一把扇子三個銅錢,算帳的時候和店主產生了分歧。

店主說:三八二十四,應付二十四個銅錢。無賴硬說:三八二十一,給你二十一個銅錢就夠了。兩人爭執不下,這時店裡來了一個小道士,兩人就請小道士評評理。

小道士一聽就說:明明就是三八二十四呀。無賴又說:明明就是三八二十一呀。小道士也生氣了,說:三八二十四,我若錯了,把我的帽子輸給你。無賴就說:三八二十一,我要錯了,輸我項上人頭。

於是幾個人拉扯著去了廟裡,請德高望重的老道士評議,老道聽了原因經過,點點頭平靜地說:三八二十一,是正確的。無賴贏了,付了店主二十一個銅錢,又拿上小道士的帽子得意洋洋地離開了。

這時小道士問老道士:師父,明明是三八二十四,你怎麼也認為三八二十一呢?老道士笑眯眯地嘆氣說:三八二十一,你輸了輸一頂帽子,三八二十四,你贏了人家就沒命了,孰輕孰重?

李老師講完了故事,告訴農村大叔,老道士撒謊說三八二十一,目的是好意,這樣的謊言就是善意的謊言。

後來,那公司人多勢眾,反反覆覆誘導,農村大叔也迷惑了陷入傳銷組織了。

到此為止。我看了于丹老師一段視頻,赫然發現三八二十一的典故出自於丹老師之口,于丹老師講“xx智慧”時講了這個故事兒,細節和李老師略有不同。

于丹老師的學識還是讓我敬仰的,如果她講學佈道的時候順便告訴大家:我靠講課賺了多少錢,給人一個立體的判斷,如此以來人們喝雞湯的時候就會慎重。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雞湯也是有毒的。




瞌睡蟲和瞌睡龍


沒有華夏易道文明重建的“國學”,都不過是“偽國學”而已!

從國學普及不斷深入,進入“深度國學”這一角度,更能看清“于丹現象”背後,國人國學接受趣向的本質!比如餘老師被人戲稱的“口紅型國學”,許多大師的消費類“成功學”、勵志類“雞湯型國學”,到于丹這兒不過煲成“香水型國學”,很“女人味”而已!

1.沒有華夏易道文明的重建、文脈道統的修復的“國學”都不過是“偽國學”而已!一部中國學術思想史就是對華夏易道文明的闡釋史、文脈的開掘史。所以有韓愈的“道統”說,張載的“四句銘”,民國大師的“整理國故”,馮友蘭的能“接著講”,餘秋雨提出的“中華文脈”,說的都是一個意思。否則就是在學術上“製造泡沫”而已!

上世紀經歷八十年代的一個過度“西化”後,文化界開始了一個民族文化“尋根”的潮流,國人試圖從“西化陷溺”中走出,發展出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來,餘秋雨的文化“大散文”即是此類反思文化的代表,還有港臺學者“橫空出世”,繼之便是直接針對傳統經典的于丹系列“國學”圖書的熱銷,借影視傳媒手段,可以說是一種很“商業化”的傳播模式,至少從文化產業化看是成功的,現在只不過是市場“飽和”了,談不上“拋棄”,本來就是文化快餐無內涵,一次性餐巾紙而已!

2.“深度國學”才是真正的“中華文脈”

現在,王陽明心學的“破冰回熱”,被人們不斷翻新言說,說明經典的永久魅力是不會過時的。文明的高度真的不是你的“代際優勢”所能帶來的,不是量化指標衡量出來的,更不是炒作包裝出來的,確是立足本土文化在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服務民眾中“實打實”的建立起的,來不得半點虛假。能成為“經典”是要付出代價的!

樂活一家之言!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