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中部城市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是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一個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理座標北緯41°10′~43°22′,東經110°20′~113°。東與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及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毗鄰,南與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交界,西與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相連,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全長104公里。

四子王旗幅員總面積達到25,516平方公里,人口達到21萬(2008年數據),轄4個蘇木、2個鄉、5個鎮、1個牧場。

內蒙中部城市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風景

建制沿革

內蒙中部城市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

春秋戰國時期為匈奴的屬地。

秦漢時為雁門定襄郡之徼外地、匈奴中部單于庭轄地。

魏晉南北朝時為蹠跋氏據地,隸屬於撫冥鎮。

隋朝時為突厥族牧地。

唐朝時屬振武軍兼大單于大都護府。

遼代時期屬於豐州東北境,隸西京道。

金朝時屬西京路。

元朝時為淨州路及西南境沙井總管府的各郡,中東西部皆是趙王傳世的食邑。

明朝時為察哈爾部林丹汗右翼的屬地。

清朝初期封給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後裔,稱四子部落旗。

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代孫腦音泰生有四子:長子僧格、尊號莫爾根忽少奇;次子索納木、尊號達爾汗臺吉;三子鄂木布、尊號布庫臺吉;四子伊爾扎木、尊號莫爾根臺吉,遊牧於呼倫貝爾。

17世紀30年代初歸附後金,後因戰事逐漸西遷於此。崇德元年(1636年),清朝皇帝賜鄂木布為達爾汗卓哩克圖,授札薩克,統領四子部落。順治六年(1649年),晉封為多羅郡王,世襲罔替。

民國三年(1914年),旗地受綏遠特別行政區都統節制。民國17年(1928年),綏遠特別行政區改為綏遠省,旗地屬綏遠省烏蘭察布盟領導。民國38年(1949年)9月19日,綏遠省和平解放,隨著四子王旗的解放,封建王公世襲制及清朝盟旗制也隨之而土崩瓦解了。

解放初,旗地屬於綏遠省烏蘭察布盟領導。

1950年4月1日,四子王旗人民政府成立,隸屬於烏蘭察布盟人民自治政府領導;1954年3月6日,綏遠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合併,四子王旗歸屬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人民政府領導。1958年4月,烏蘭察布盟人民委員會改為烏蘭察布盟行政公署,四子王旗屬於烏盟行政公署領導。

2000年,四子王旗轄1個鎮、10個蘇木、15個鄉。

2003年12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烏蘭察布盟建制設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屬於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領導。

內蒙中部城市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風光

四子王旗境內物產豐富,野生植物有45科,225種。其中以禾本科、菊科最多,豆科、藜科、薔薇科、百合科次之,單科單種的有18種。天然喬木有:白樺、胡楊、黃榆、山楊等,其中胡楊為世界珍稀樹種。藥用植物產量較高的有:黃芪、知母、甘草、鎖陽、柴胡、麻黃、百合、大黃、秦艽、遠志、杏仁、枸杞、龍膽、車前子、蒲公英、黃芩、防風、益母草、蓯蓉等。優良牧草19種,分佈廣、產草量高的有羊草、冰草、花苜蓿、山野豌豆、針茅屬、冷蒿、三裂亞菊、寸草苔、細中苔、鹼蓬、馬藺、多根蔥等。在各種植物中,有不少山餚野蔌,如髮菜、厥菜、黃花(金針)、野磨、蒙古蔥、山蔥、山韭菜、田苣菜等。有毒植物主要有狼毒、野罌粟、天仙子(薰牙籽)、蕁麻等。

四子王旗還是動物的天堂,四子王旗有數量較多的野生動物比如野鳥、野鼠、野兔、狐狸、刺蝟等。

四子王旗還有很多旅遊景點,值得大家一起去遊玩。比如杜爾伯特旅遊開發區,北魏撫冥鎮遺址,金長城遺址,格根塔拉草原旅遊中心,錫拉木倫廟,查干哈薩圖巖畫,道蘭斯日背等旅遊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